6本絕美植物繪本!從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Orders of Plants》Elizabeth Twining

從地理大發現時代起,由於拍照技術還未盛行,探險家為了記錄植物樣貌而發展出科學繪圖技術,至今已成為珍貴的紀實與藝術,在此邀集胖胖樹、插畫家賴嘉綾、野鳥畫家李政霖等,推薦不同取向的植物學繪本,讓大家一窺植物從藝術角度詮釋的絕美面貌!

1. 胖胖樹推薦|《世紀蘭花獵奇》Catherine Vadon

2014年由法國出版社La Martinière出版,2018年推出中譯版,介紹關於自古以來蘭花獵人的冒險故事,作者Catherine Vadon,是法國巴黎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演化館的科學顧問,她從18世紀英國和法國尋找異國植物的政治性策略開始說起,描述歐洲人追尋蘭花像掏金熱一般的過往歷史,與至今仍讓植物學家和收藏家著迷不已的蘭花魅力,並輔以大量歷史資料照片和蘭花繪圖,其中不乏18世紀以來稀有蘭花的照片與科學繪圖。

植物學作家王瑞閔特別推薦書中珍貴的蘭花繪圖,不過他也提醒,內文有些描述錯誤的部分,如果想更了解蘭花歷史,應該再尋找其他書籍一起參考才會更完整。

《世紀蘭花獵奇》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世紀蘭花獵奇》圖片提供◎麥浩斯

2. 插畫家賴嘉綾推薦|《植物博物館》Kathy Willis & Katie Scott

由英國Big Picture Press 於2016年出版的植物圖鑑,作者Kathy Willis從地球誕生的8億年後最早的藻類出現說起,再延伸到木本、草本、蘭科等植物發展脈絡,並由風格強烈的年輕插畫家Katie Scott執筆,如果喜歡這個風格,別錯過2014年Katie Scott的成名作《動物博物館》,這兩本書現在都有容易取得的中譯本,繪本職人賴嘉綾說:「它是屬於圖鑑式的繪本,非常有名。另外,我自己也推薦以小故事為主軸的繪本書,像是《小兔彼得的故事》《小恩的秘密花園》書中的植物畫都很值得研究。」

《植物博物館》圖片提供◎大家出版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植物博物館》圖片提供◎大家出版

《植物博物館》圖片提供◎大家出版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植物博物館》圖片提供◎大家出版

《植物博物館》圖片提供◎大家出版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植物博物館》圖片提供◎大家出版


3. 野鳥畫家李政霖推薦|《Treasure of Botanical Art》Shirley Sherwood & Martyn Rix

這本植物畫冊是英國邱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出版,從15世紀藥用和食用植物說起,書中收藏200多幅令人驚嘆的植物畫,還有Redouté、Ehret等知名藝術家創作,並以上頭120位藝術家傳記作結尾,揭示其作品背後的國際與歷史觀。野鳥畫家李政霖說:「可以推薦的植物畫冊很多,特別選這本是因為它收錄早期和現代各種風格植物畫,又有詳細的相關創作技法和創作概念描述。」

pages_from_treasures_of_botanical_art_2018_v11-2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Treasure of Botanical Art》圖片提供◎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4. 胖胖樹推薦|《蘇利南昆蟲之變態》Maria Sibylla Merian

作者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於17世紀出生德國、移居荷蘭,並前往南美洲研究熱帶美洲動植物,身兼探險家、博物學家與畫家多重身份,1705年出版《蘇利南昆蟲之變態》圖譜紀錄她當年的研究成果,植物學作家王瑞閔認為:「書中每一篇都有精美的畫,畫中包含植物與昆蟲,或是其他動物,藉由植物來介紹取食該植物的昆蟲及生態。」

17世紀就出現這樣的書籍真的很了不起,台灣近期甫推出這本書的中譯版。而台北植物園組長董景生,則特別推薦梅里安這本書由德國出版社Insel Verlag 2015年出版的德文版本《Das Insektenbuch》,對於書中「展示植物和昆蟲的時空關係」這點非常肯定。

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5. 其他推薦|《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Orders of Plants》Elizabeth Twining

1849年,英國插畫家Elizabeth Twining發表《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Orders of Plants》植物圖鑑,內容記錄了世界上超過700種的植物,如今,這本值得珍藏的精美圖鑑,刊載於Internet Archive上,更免費提供第一卷第二卷預覽。

植物圖鑑
《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Orders of Plants》Elizabeth Twining

圖鑑用了Augustin-Pyrame de Candolle分類方式 ,即是以植物特徵歸類,來完成這本植物圖集。而美國設計師Nicholas Rougeux則藉由數位修復技術,將圖鑑內一幀幀已經褪色泛黃的影像優化,並製作成網頁版圖鑑,運用現代科技提供便利研究方案。其在製作數位圖集時,特別利用箭頭虛線,串連相同特徵植物間的關連性,不僅保留了原先圖鑑分類的珍貴資料,同時也讓使用者能輕易深入了解植物特徵。(網站點此進 https://www.c82.net/twining/plants/

《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Orders of Plants》Elizabeth Twining
《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Orders of Plants》Elizabeth Twining


6. 其他推薦|《江戶時代的動植物圖譜》狩野博幸  

以障壁畫、屏風畫聞名的日本最大畫派──狩野派,對於動植物的寫生圖貢獻良多。狩野派的代表人物如狩野探幽、狩野永德等皆將實物寫生、臨摹視為重要的日常功課,留下大量珍貴作品。《江戶時代的動植物園圖鑑》則收錄出自42幅圖譜中共500張珍貴工筆彩圖,不但具有藝術價值,在照相技術尚未發展普及的年代,如此精細的圖畫紀錄無疑是認識當時生物樣貌的重要參考資料。 

02.右《草本寫生春秋之卷》狩野重賢、左《植物寫生圖帖》松平賴恭

書中分為植物、鳥類、野獸、昆蟲和魚貝等類別,舉凡原生、外來、培育的物種均涵蓋於內;以用途而言包括藥材、食用蔬果、觀賞動植物等多類物種。在表現上,融合繪浮世繪及西洋畫的技法,藉助木刻版畫及臨摹描繪方式,對每種動植物的形象精準描繪,藥材各部分細節的描繪更為詳盡。(更多詳細介紹點此進)

03.《梅園草木花譜》毛利梅園_五本絕美植物繪本圖鑑!江戶時代、19世紀植物圖鑑看見世界珍貴植物

文|詹筱苹、Ian Liu

圖片提供|各單位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即將到台南的「紅球計畫」何以風靡世界?Kurt Perschke為城市創造限定驚喜,讓人人皆可參與藝術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發起的「紅球計畫」(RedBall Project),即將於3月29日至4月7日巡迴至台南,屆時紅球將降臨10個府城地標,引發熱議。

這件只以一顆充氣紅球為主角的創作,到底蘊藏什麼樣的能量,得以從2001年持續巡迴全球至今,成為世界為期最長的街頭藝術行動?藝術家本人的答案是,因為紅球總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藝術行動的參與者」,化身自家城市的最佳代言人!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英國。(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紅球現蹤四大洲30多座城市

2001年,Kurt Perschke以美國聖路易斯(St. Louis)為起點,開啟了「紅球計畫」。此後的20多年間,他帶著這顆直徑4.5公尺、充氣後重達122公斤的巨大紅球,一路從美洲、歐洲遠行至大洋洲,接續其後的亞洲首站就選在台北,當時紅球在中正紀念堂、西門町電影公園、台北當代藝術館(MoMA)等地亮相。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英國。(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阿布達比。(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台北。(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為城市創造期間限定的驚喜

截至目前為止,「紅球計畫」已巡迴全球四大洲近40座城市,包含巴黎、倫敦、雪梨、巴塞隆納等大城,收穫的目光不計其數。停駐各城市期間,Kurt Perschke每天帶著紅球在不同的地標、名勝或有趣角落亮相,一天快閃一個地點,錯過就不再。更難得的是,「紅球計畫」在每座城市只會展出一次,因此每個親眼見到紅球的機會,都算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巴黎。(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英國。(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東京。(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為台南城慶400週年,紅球尋訪10個城市地標

時隔15年,「紅球計畫」再次來到台灣,這次將巡訪今(2024)年過400歲生日的古城台南,紅球預計落地安平古堡、接官亭、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河樂廣場等地,最終站則選在古蹟大南門。

台南站總共有10個地點,全都由Kurt Perschke親自探訪後選出,藝術家在展出前刻意賣了個關子,只先曝光了5站,讓人們持續討論猜想紅球到底會去哪?目前已知的是,所有選址都回應著影響台南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文地景,散落於昔日的海岸沙丘區、五條港、運河區域及文元溪、德慶溪、福安坑溪、竹溪等流域。看到這裡,你心中有想法了嗎?

不只是顆大氣球,而是創造交流、對話的催化劑

紅球尚未抵達台灣,就讓網友瘋狂討論其去處;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成了「紅球計畫」的參與者,而這就是Kurt Perschke創造紅球的初衷。他曾分享,過去帶著紅球在世界各地展出時,常在街上遇到人們興奮地提出建議、分享靈感,為紅球發想下一個停靠點。在那一刻,人們不再只是「觀察者」,而是「共同想像的參與者」,成了這場藝術行動的一份子,也瞬間化作城市探索的最佳嚮導,對城裡的有趣所在如數家珍。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聖克魯斯。(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阿布達比。(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觀眾那股毫無掩飾、赤裸而真誠的激動,就是讓Kurt Perschke持續前往各地巡迴的動力,「我親眼見證這場跨越洲際、年齡、語言和文化的交流,所以持續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共同想像!」這就是「紅球計畫」的本質,引領人們拿起名為「如果這顆球放在⋯⋯?」的鑰匙,打開想像的大門。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教堂山。(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羅徹斯特。(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官方攻略!追紅球的各種方法

紅球的來到,不只是在地人重新閱讀家鄉的契機,也是遊客初識一座城市的起點。為了讓人們深入認識臺南,「紅球臺南」策展團隊特別規劃街頭塗鴉、舊城牆導覽等活動,並於成功大學未來館呈現《紅球臺南|瑞波波 歷史街區策展行動平行展》,邀請人們跟著紅球的腳步尋訪台南各地,打開對城市、生活空間的更多想像。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安特衛普。(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想到台南追紅球?「紅球臺南」特別與Goshare合作,號召人們騎電動機車,用更環保的方式參與藝術、遊逛城市。另外,台南晶英酒店、捷絲旅台南虎山館也將推出期間限定的「紅球主題房」,其由藝術家Kurt Perschke親自參與設計,入住不僅能沉浸於紅球體驗,還可獲得紅球主題紀念品。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雷恩。(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紅球臺南 RedBall Tainan

展期|2024.03.29-04.07

時間|11:00-18:00

地點|共10站,包含安平古堡、接官亭、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河樂廣場、大南門

⁕ 其他地點將陸續公告,請鎖定官方FBIG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redballtainan2024

 

《紅球臺南|瑞波波 歷史街區策展行動平行展》

展期|2024.03.27-04.10

時間|9:00-17:0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二樓

【編輯看劇】看現代舞卻想起《地獄廚房》——劉奕伶《Game On》從舞者經驗出發,生動演出「競合」的微妙心理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Game on》在2023年11月底晚間上演,地點是臺北表演藝術中心7樓的排練場;那陣子,我正好在重看《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

不知道是追得太入迷、或這支舞作真的與廚藝實境秀共振,當下看舞者們跳著、拉扯著,腦中竟然默默浮現《地獄廚房》裡名廚Gordon Ramsay飆罵、廚師們互相嗆聲的場景。想法閃進腦袋的瞬間,覺得荒唐;但隨著舞碼持續推演,配上編舞家劉奕伶於會後座談的分享,漸漸搞清楚那份既視感到底從何而來。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編舞家劉奕伶。(攝影:Eric Politzer)

從舞者經驗出發,表現「競合」微妙心理

若用一句話概括,《Game On》是「為舞蹈人而生的作品」,以「競爭」和「較量」為主題,重現了科班出身的舞者毫不陌生的場景——不斷排練、不停競賽,次次與熟悉的人,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悄然發酵。就算不學舞,你我生活中總有過競爭,也能從舞蹈編排、舞者互動、道具安排中看見似曾相識的情景。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較量之前/生命共同體

《Game On》由5位舞者共演,開場時他們是夥伴,一同排練,只要有人失誤就得從頭來過,彷彿生命共同體。隨著不停重練,耐心消磨、笑容淡去,摩擦逐漸產生;但小情緒無妨,出了排練場便消散,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與他人較量/競爭的複雜心緒湧現

練習是為了磨練技藝,磨練是為了沒有破綻、接近完美,完美是自我追求、也是賽場上的最佳武器。來到舞作中段,「競爭」逐漸開展,舞者們互相拉扯、推擠、爭執,每一次肢體碰上地面的重響,都為競爭現場再澆上熱油,求勝的、憤怒的、自責的火燒得越來越旺。他們爭什麼?首席、出賽代表、成功的可能⋯⋯這是象徵表層的慾望;而成就感、害怕失敗的心緒、擔心自己沒天份的心魔⋯⋯或許才是內裏盤根錯節的思緒。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參賽者」在競爭過程中被定義、被抉擇、被決定離去或留下,半推半就地更深入了解自己與對手。不過微妙的是,舞者們不只是對手,下了場更是同學、朋友,或必須合作完成演出的夥伴。這樣的「競合」關係,微妙而難解——因合作而互相欣賞或不滿,也因競爭而彼此爭鬥或相惜。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與自己較量/崩潰邊緣的自我傷害

各種情緒在內心碰撞,崩潰感漸漸襲來。《Game On》也把這樣的激烈碰撞舞了出來,成為全作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橋段——舞者們不停重複一樣的動作,有人跳躍旋轉、有人極致伸展扭曲身體⋯⋯力度從小到大,最後每個人都耗盡力氣。劉奕伶將這段取名為「自殘」,呼應著追求目標的途中,身心不可避免的不適感。面對低谷,每個人各有紓解的辦法,而在《Game On》當中,舞者將其演繹得微妙,「一開始蠻唯美的,怎麼後來越來越不對勁⋯⋯」劉奕伶打趣說道。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結合現實狀態與表演性,是《Game On》最大挑戰

為了重現「競合」狀態的矛盾心理,劉奕伶與舞者花了非常多時間回憶過去,回想地方舞蹈班的學習經歷、幾乎不會流動的同學與對手、無數次的舞蹈比賽⋯⋯藉此找回彼時面對矛盾人際關係的心態,讓表演更為生動。這對劉奕伶本人來說,並不是陌生的課題,她從小習舞,跳進北藝大、再跳入紐約美國比爾提瓊斯舞團(Bill T. Jones/Arnie Zane Company)擔任專職舞者,舞蹈生涯歷經大大小小的比賽,最終回到台灣用心做舞蹈教育。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這段舞者互相自我揭露的過程,也延伸出《Game On》最具挑戰性的細節,「要怎麼把現實狀態用表演的方式自然傳達,像是舞者要同時在舞台拿出最好的一面,又要用自然的小表情演出平常互動、或比賽輸了的狀態⋯⋯」劉奕伶解釋。全作細節花了很多心思堆砌,藏在現代舞與傳統戲曲身段交融的姿態裡,也埋在舞作與古典鋼琴配樂《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和《藍色狂想曲》的互動當中。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現代舞與火爆實境秀

所以說,看現代舞表演怎麼會想到火爆的廚師競賽秀?追《地獄廚房》時,時常想為何廚師們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情緒潰堤?為什麼這麼容易耐心失守,瘋狂抱怨同事?這些存在我心中不怎麼重要的疑惑,卻意外從《Game On》找到解答——因為「競合」而生的微妙心理,在「高壓」環境下不停被催化,終將爆發。身為局外人的我們,平時難以參透舞台/螢幕前後的難處,而《Game On》就像一座藝術橋樑,為觀眾搬演了融入表演張力的部分現實。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從藝術看見與生活連接的可能

還記得當晚《Game On》演畢,正思考著將平時予人高冷印象的現代舞作,連結接地氣的實境秀,真的妥當嗎?正好有人向劉奕伶提問:「希望別人怎麼理解你的作品?」她思量後回答,「我當然在意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讓觀眾讀到什麼,但那是我的課題。」因此在創作《Game On》這支敘說舞者故事的作品時,她不停假想、猜測、實驗如何讓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人讀懂作品,最後她說,「不會將想法強壓在觀者身上,只要可以從作品中聯想到什麼,跟自己的生活做連結就好了。」這或許呼應了Camping Asia藝術計畫「Open for all」的理念,讓藝術面向大眾、彼此理解,從表演藝術中看見與生活串接的可能。

2023 Camping Asia劉奕伶《Game On》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