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創作組合CupOfTherapy暖心插畫!10款防疫療癒插畫撫慰防疫焦慮

芬蘭創作組合CupOfTherapy暖心插畫!

心累了,來抱抱吧!大概誰也沒料想得到一場疫情竟造成全球暫時當機,疫症如冷酷的寒冬般無情肆虐,令人心靈難以忍受和負荷。希冀用一點力量撫慰人心,芬蘭創作組合CupOfTherapy則運用他們招牌的黑白動物插畫,搭配上暖入心坎的文字,讓這個黑暗壟罩時刻能有ㄧ些光亮,用藝術陪伴大家度過21世紀以來最難過的ㄧ關。

減壓式畫作撫慰心靈

CupOfTherapy由芬蘭著名插畫家 Matti Pikkujamsa和心理治療師 Antti Ervasti、Elina Rehmonen(主要為企劃行銷)組成,以「看得見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Made Visible)為核心概念,他們將聽到或是親身經歷的故事融入創作之中,每張生動的插畫都像是對日常生活的咀嚼回饋,短短幾句文字也富涵哲理,宛如插畫版心靈雞湯。

44870749_319402592185452_8797145705807347712_o

如今在這個艱難時間點,他們決定以「齊心抗疫」系列為題,提醒大家在疫情中即使每個人都十分渺小、脆弱,但同時也可扮演著重要角色,用創意性的方法來給自己所愛的家人、朋友等送上祝福和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題材包括居家隔離時會擔心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是否會與朋友斷了聯繫,或者每天待在家中看著大量新聞訊息,反而讓心情更為躁動等等,若你也有相同症狀,不妨看看以下幾幅療癒插畫,撫平自己焦慮的心情。

「齊心抗疫」系列插畫精選

即使我們處於一個艱難的時刻,不妨多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以及每天多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去想值得你感恩的事物。我們可以透過積極的行為與愛惜自己和別人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激和欣賞。

92817109_658087061650335_8294704209429790720_o

雖然閱讀適量的資訊和新聞是一件毫不費力的事,但當我們過於緊貼時事會令人容易感到焦慮。新聞重質不重量,我們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度吸收相關的消息。 

92670296_657165701742471_842471381437251584_o

在疫情的影響底下,保持社交距離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減低感染的方法。此刻,有不少人被逼與世隔絕。疫情對全球的人都造成巨大的影響,但不同人的影響亦視乎其自身的狀況而定。今次的疫情更加劇了社會上不平等的現象,有許多人,例如露宿者,比別人更容易受感染。大家不要坐視不理,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尊嚴以及予以尊重。每個故事的背後,總訴說著每個人寶貴的人生。

93612281_658784838247224_5074934026968498176_n

人生總不會事事稱心。面對轉變、挫折、困局,正正是展示我們解難能力的時候。而迎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挑戰,我們總會用各自的方式來面對,這就是抗逆力。抗逆力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是從人生歷練中日積月累而來的。但無論我們的抗逆力有多強,有多弱,我們總能學習到新的技能。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能去解決生活上的種種問題,所以我們做人要靈活,面對逆境能游刃有餘。並且相信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懂得更多,堅強更多,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熱誠。

90096460_643517879773920_4864800076247072768_o-1-835x1024

有時候,我們要先踏出第一步去關心別人,在這樣做的同時,我們的心靈亦會隨之被治愈。在這個寥寂的世界,人們需要你的關懷和幫助,因為你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撫慰到每一個孤單寂寞的心靈。

單憑言語,不足以影響別人,我們亦須要付諸行動:向被隔離的長者提供日常物資,購買或支持本地花農和企業家無論任何時候,我們的社會也需要我們各人的關懷和團結。而現在正正就是讓我們學會以愛心溫暖,安撫別人的最佳時候,所以就讓我們以愛心取代恐懼和絕望傳遍這世界。

90059667_640613756730999_915810284478660608_o

關懷, 聆聽和安慰可打破絕望和恐懼。 儘管我們現在必須與他人保持距離, 但也可以利用創意來拉近大家及溝通。現在我們更需要團結並連繫在一起。 

89873466_638759923583049_4272734045604937728_o

在這極其困難時期, 我們要不分膚色和政見,展現出無私的責任感,並關心脆弱的人。 每個人都可以為克服這種困境作出貢獻,並創造繁榮和更廣泛關懷的氣氛,一起克服逆境。 

89773198_637898987002476_849622927186853888_o-799x1024

在緊張情況下,人的心靈會尋求安全感和控制感。 積存過量可以是一種靜下的方式, 但是,還是以通過無私的行為和為他人設想來鎮定情緒更為有效。 抗疫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89760856_638573366935038_7262643419539832832_n

面對危機,疑慮及不安感會驟然而生。心理承受極大的壓力,容易讓人沉浸在自我反省甚或自責中。假如你身處情緒崩潰的邊緣,不要忘記你永遠能為自己掌舵,生活上一些微不足道的行為,可為我們的心理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它們能賦予我們力量,幫助我們走出困境。一個好的規劃能讓我們好好地活在當下。

91087646_645031016289273_213964486023839744_n-1

現在我們正在社會交際的新挑戰中, 不論是人際關係抑或家庭生活。 生活的擔憂會增加情緒的負擔, 這種負擔可以通過開放式的溝通來舒緩。 當我們更公開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可以將緊張和爭吵降到最低。

90455986_642696436522731_7387808511826067456_o

欲看更多CupOfTherapy僚癒暖心插畫,可關注CupOfTherapy HK粉絲專頁

Matti Pikkujämsä
1976年出生,芬蘭著名插畫師和藝術家,主要為雜誌撰繪插畫、出版畫冊及設計布料圖案。自2000年來,為超過20本圖書作畫,更為芬蘭知名品牌如Marimekko、Kauniste、Lapuan Kankurit和Samuji等設計布料。2015年獲頒芬蘭國家插畫獎;2019年獲芬蘭插畫協會Kuvittajat ry頒發年度插畫師大獎。

Antti Ervasti
1975年出生,心理治療師,在芬蘭赫爾辛基的私人診所執業,專業涵蓋各種心理健康和福祉課題,為個人、情侶及家庭提供輔導。Antti曾於芬蘭和國外接受教育和工作,也是經驗豐富的講師和培訓員。

via CupOfTherap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十月,是設計的月份! 走進「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看見創意靈光如何改寫城市模樣

秋意漸濃的十月,設計迷「年度必追」的盛會「2025臺北設計獎」風格登場!臺北設計獎以「五城門」為品牌識別意象,不只象徵以設計為鑰,開啟通往未來的「創新」、「永續」、「美學」、「社會價值」與「國際交流」五道門,也吸引全球4,772件作品「推門而至」,經四大洲、11國、28位專家層層評選後,由最具創新精神的入圍作品齊聚臺北,為城市注入蓬勃設計能量!

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

走進「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感受全球設計靈光

在此之際,臺北設計獎也推出入圍作品展與系列活動,邀請設計迷直擊設計現場,與全球創意共同脈動。其中最受矚目的「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自10月25日至11月2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2、03展間登場,邀請觀眾近距離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也不妨參與現場互動問答,了解臺北設計獎核心理念,完成問卷還可獲得限量品牌周邊小物。而在看展之後,更能前往入口處的「臺北設計獎咖啡館」,在綠植與燈飾交織的空間裡,一邊啜飲咖啡,一邊交換觀展觀點,讓靈感在此交會。不只如此,展覽期間更有線上抽獎活動,觀眾只需上傳觀展照片至「臺北設計獎TDA」臉書專頁,留言「#臺北設計獎TDA」並標註2位好友,即可獲得抽獎資格,讓觀展更添趣味。

另一方面,展期中也以寵物共居與生活紓壓為題舉辦講座,分享如何從日常汲取靈感,並將霎那靈光轉化為具體實踐。其中由「閏年設計」設計師Lea陳欣怡主講的「毛孩共居新美學:設計 × 空間 × 友善生活」分享如何在居家與公共空間中兼顧人與寵物的需求;由「SPUTNIK」創意總監賴逸勳帶來的「設計與陪伴:寵物產業的下一波時尚浪潮」則討論時尚品牌如何將時裝思維延伸到毛孩身上,帶動跨界合作與新市場的發展。不僅讓設計更貼近生活,也呈現出當代設計師如何以溫度與創意回應時代需求。

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

國內外設計人齊聚古蹟,迸發超越想像的創意實力

而在展覽與講座之外,「臺北設計獎」也在10月29日晚間於松菸「不只是圖書館」舉行「設計師之夜」交流餐會,邀請近百位國際評審、入圍團隊、贊助企業與設計公協會代表齊聚古蹟,共同見證臺北作為全球設計交流平台的文化底蘊。其中Google德國穿戴設備團隊工業設計主管Christoph Gredler、澳洲Studio Ivanova創辦人暨執行總監Annie Ivanova,以及西班牙IMO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創辦人Lain Satrustegui三位國際評審更將分別從產品、視覺與空間三個面向切入,與臺灣設計師面對面交流,帶來國際視野,也激盪出跨文化的思考火花。至於壓軸的頒獎典禮則將於11月21日在晶華飯店登場,揭曉年度各獎項得主之餘,也為這場為期一個月的設計盛宴劃下完美句點。

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

從入圍作品展到系列講座,從設計師之夜到頒獎典禮,2025臺北設計獎的每個環節,都回應著「讓設計成為形塑美好未來的驅動力」的核心精神,也讓臺北設計獎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串聯創意與公眾的開放平台。歡迎人們一起迎著秋風,打開設計之眼,看見臺北如何以自己的節奏,實踐設計之都的多元想像。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共生之境,集展演、工作坊、茶席等體驗的創意私塾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坐落於台灣北海岸的「子隆山房」,是映現雕塑家張子隆畢生創作經驗和美學理念的藝術園區,也是一座海納多元藝術交流的創意私塾。園區內「藝術家之屋」是展演和藝術交流基地,更設有可眺望山海景色的觀景平臺;依傍山勢而建的步道,則被原生植栽和石材圍繞,點綴與地景相映的雕塑,景色優美。來到這亦能透過展演、雕塑工作坊、茶席等活動,體驗手作樂趣及與自然共處的逸致。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與自然共處、親近在地社區的藝術聚落

張子隆是台灣戰後重要的雕塑家,畢生致力推廣環境雕塑與空間美學。他不僅熱愛雕塑,也傾心建築,更曾參與東京迪士尼建設工事,卸下臺北藝術大學教職後著手策劃「子隆山房」,親自參與設計與監造,並在北藝大門下學生、現任園區藝術總監梁海莎的共同努力下,於北海岸孵化一方藝術基地。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2015年成立至今十年,子隆山房以「建立藝術、自然與生命的連結」為核心理念,透過展覽、工作坊及表演等形式,將張子隆一生的雕塑經驗與創作理念,化為激發想法、沉澱身心的藝術棲地。藝術能量不只在園區內湧動,更流竄至至北海岸一帶:子隆山房於當地推動環境藝術設置,並與國家風景區和社區合作,讓雕塑融入在地自然景致;同時與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等醫療機構合作藝術照護計畫,透過藝術傳遞療癒力量。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2018年,子隆山房進一步創立「台灣環境雕塑協會」,並以「石門雕塑中心」之名成為計畫執行場域;隔年再加入Res Artis國際駐村網絡平台,積極推動國際駐村創作計畫,吸引來自美國、澳洲、瑞典、日本、法國、韓國等不同文化背景及跨世代的藝術家參與,逐步蛻變為向世界敞開的藝術村與跨域平台。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子隆山房3大亮點空間:藝術家之屋、駐村工作室、景觀庭園

漫步子隆山房,隨處可感受張子隆對手作親造的熱愛、對自然的傾慕、對藝術教育的理念,以及嘗試將藝術帶入人們生活中的念想。園區主體建築「藝術家之屋」,藉循環材料砌築質樸紋理,三層樓場域涵蓋交誼廳、視聽教室、挑高展覽廳、辦公室等多元空間,築起藝術交流與教育推廣之地;像是城堡的塔樓則設有360度全景瞭望台,可遠眺白沙灣落日和七星山綿延山景。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援引日本美學構築的「聽溪館」和「望山房」,主要作為創作者駐村的起居和工作空間,建築周圍被綠意和溪流環繞,時刻有大自然為創作傾靈感;未有藝術家駐村時,兩處日式空間也採預約制開放體驗和租借。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戶外錯落依傍山勢而建的原石步道與景觀平台,保留原生植栽與石材,且四季皆有相應的花卉更迭,讓藝術品與自然地景相呼應,每一處都洋溢著「與自然共處」的美學精神。對張子隆而言,子隆山房不僅是創作的棲地,更是終身不斷完善的雕塑作品,是他無可妥協、用盡一生追尋的藝術夢土。

「我的創作方式,是執著於好好地把一件事研究徹底,享受過程,因為喜歡而做。」——張子隆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雕塑藝術妝點園區,展現萬物湧動生命力

作為藝術基地,子隆山房於室內外空間展示的眾多藝術品自是一大看點,展品鋪排方式強調藝術與環境之間的共鳴,如張子隆作品〈流動〉中的鐵件將隨時間變換色彩;梁海莎的雕塑以貝殼、花朵等自然形態捕捉生命初萌的瞬間。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此外,「藝術家之屋」二樓設有65坪、挑高4.2米的專業展覽空間,除了不定期策劃特展,亦常態展出張子隆的創作。長年專注於石材、木材與金屬雕塑的他,創作靈感源自現代主義及日本文化對素樸精緻美感的追求,在具象與抽象間探索,最終回歸簡約造型,以對「形」的嫻熟掌握,講求「360度皆能欣賞」,尤其以人體為主題,展現人類生命中源源不絕的生命力,並以圓潤曲線表達對女性孕育生命的敬意。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集展演、工作坊、茶席等體驗的「創意私塾」

歷經十年淬鍊,子隆山房已成為北海岸深具代表性的藝術聚落,是當地藝術教育、國際交流、社區凝聚的樞紐。朝下一個十年邁進,子隆山房於202510月迎新開幕,不只品牌識別、網站、硬體等皆迎來新貌,也更著力於落實「私塾」初衷,以園區內廣達百坪、設備完備的雕塑工作室為基地,策劃入門和進階雕塑工作坊;亦同步推出雕塑與詩歌聯展《人間四季》,及茶席、瑜伽、頌缽等多元活動。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剛入門雕塑藝術想體驗手作樂趣,「一日雕塑家」工作坊引領學員親自感受石頭質地與紋理、打磨石材,製作屬於自己的小型石雕。想更深入習得雕塑精髓,「石雕創作大師班」則由張子隆親自授課,並有專業助教隨堂輔助,學員將在12堂課的學程中,逐一學習美學基礎、模型製作、放樣、打磨等知識與工序,從無到有完成一件由自己構思、適合珍藏及展示的石雕作品;並在子隆山房團隊專業協助下執行佈展及打光,舉辦公開成果發表會。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子隆山房

地址|新北市石門區八甲57

電話|02-26383633

參觀票價|500 元/人(含一份茶水、點心)

開放時間|需預約參觀,週四、週六及週日10:00-18:00開放預約

注意事項|需於兩週前事先預約,預約及工作坊、體驗課程報名請點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