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老宅甜點店「芙稻菓室」!台灣米製舒芙蕾鬆餅、生乳霜塔等必吃清單

 大稻埕老宅內的甜點店「芙稻菓室」!台灣米製舒芙蕾鬆餅、生乳霜塔等必吃清單

芙稻菓室是在大稻埕商圈近幾年繁盛起來後,於2019年才進駐於此的店家。不同於這裡大多開設的都是咖啡廳,店內賣的是台灣有機米製成的舒芙蕾,以及各式蛋糕,從起司蛋糕、生乳霜塔到多種甜點,老闆都堅持手作完成;餐點特別選用了與台灣土地有所連結的材料外,店內氛圍也十分特殊,就像將舊時代的台灣搬進空間中一般,用完餐的客人除了在唇齒間會留有濃濃米香外,身上也同時浸染著台灣傳統的古早味氣息。

La Vie編輯前往採訪的當日,正好是芙稻菓室開店滿一周年的時間,桌上擺滿招待我們的甜點與茶飲,也彷彿成了慶祝這重要的一天的一個小儀式。儘管芙稻開業才短短一年,這小段時間中亦沒有做太多的行銷宣傳,但芙稻的好滋味早已聲名遠播,靠得正是芙稻菓室團隊在空間、食材以及經營上的堅持。

芙稻菓室1

入口即化的米製舒芙蕾

以台灣有機米製成的舒芙蕾鬆餅是芙稻的招牌甜點。比起市售舒芙蕾大多使用小麥製作,芙稻菓室特別選用「池上台農有機芋香米」作為主要原料,雖然特別卻也給製作過程帶來困難,使用米製的糕體支撐力比小麥來得更弱一些,較難成形,因此在製作技術、時間以及火侯上更要求精準,但這卻讓芙稻的舒芙蕾產品吃起來更加濕潤、軟嫩,會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

芙稻菓室2

芙稻菓室3

但要說到店內最受歡迎的甜點,則不得不提到生乳霜塔,正方形小小一塊,內頭包夾的是新鮮的鮮奶油蛋白霜搭配白蘭地焦糖醬,咬下時會先感受到塔皮的香脆,再伴隨著內餡甜而不膩的滋味散發出來,顛覆以往對這類甜點可能會感到膩口印象,再來好幾塊都不為過!

芙稻菓室4

沒有販售咖啡的芙稻
芙稻菓室在大稻埕街區裡流露著獨樹一格的特殊氣息,猜測某部分原因可能與店內沒有販售咖啡有關,這不僅與當地大多店家不同,也可能使芙稻喪失一些咖啡愛好者的光臨。店長向我們解釋了一番為什麼店內不販售咖啡,「因為咖啡的味道太重了,會影響到米的品嚐」,這也是店內飲品只有茶的主要原因。

芙稻菓室5

不過,團隊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拒絕咖啡與舒芙蕾的搭配,而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下發現,茶與舒芙蕾才是最搭配的口感。一方面來說米和茶都是屬於清爽又較淡的口味,互相不會搶走彼此的風采;而另一方面,兩者都是早期台灣相當重要的輸出品,「就是想要傳達一種道地,與台灣有所連結的感覺。」

「福到,芙稻」濃厚古早味的空間設計

芙稻的Logo設計相當耐人尋味,取自春聯「福到」的諧音,以台灣傳統鐵窗花作為設計概念,因此在Logo中可以看到「芙」字是倒過來的樣貌,而轉折與邊角處則能隱約地看出鐵窗花的肌理與凹折感。店門設計也與台灣在地與人情味有著強烈的連結,沒有刻意做門的芙稻,就像古早時期的台灣鄉下,不論你是朋友還是路過的人,都歡迎進來坐坐、打聲招呼。

芙稻菓室6

店內空間以深紅色為主色調,宛如走進了台灣早期米倉,並以古早味的綠磁磚、磨石子地板作為點綴、混搭在一起,便成為了一種屬於台灣自己的獨特風格。值得一提的是,店內有些木製傢俱是特地去尋來的,如頂頭懸掛的就是以牛力牽引耕田的兩支橫木,但部分則是由店長親手製作完成,若說店長是一位斜槓職人可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

堅持現點現做、開放式廚房的初心

芙稻店內的位子並不多,這和他們主要的經營模式有關。打從一開始芙稻就希望以外帶、伴手禮為主,所以店內空間占了絕大部分的反而是開放式的廚房。店長表示,「一路以來我製作甜點的心路歷程就是,很多人可能看到成品時總會問這東西是怎麼做的,因此我就下定決心開放給大家看。」雖然如此一來便會壓縮到店內空間,但店長也說,開放製作過程反而讓客人更加願意等,「因為不等就不會是我們的客人了。」。

芙稻菓室7

芙稻在店面以及餐點上可能沒有太過炫目的裝潢與外表,但內在卻是扎扎實實的呈現最純粹及優質的滋味;即使店長一路走來學習過各類型的甜點製作,但靈感根源卻不離在地,透過甜點製作一點一滴地傳達出他心中台灣最美的樣貌,不論是觀光客或是台灣人都能透過味蕾認識這片土地。

芙稻最受歡迎Top3:生乳霜塔、大稻埕台茶舒芙蕾鬆餅、蜜香紅茶

芙稻菓室8
生乳霜塔:外殼以台灣有機芋香米搭配北海道小麥,再以鐵板燒壓出獨特的風味層次,清爽奶油餡搭配牛奶糖的口感,顛覆對甜點的味覺感受。  

芙稻菓室9
芋香米製成舒芙蕾鬆餅,口感細緻、綿密、軟嫩。炭培烏龍鮮奶油香氣撲鼻,花生碎則是畫龍點睛 ,三者完美搭配,讓吃進的每一口都有美妙滋味。

Info|芙稻菓室 Fú Dàu Pastry Studio 

限時一個半小時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5號1樓

            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68號(舊址)

電話:02-2552-8312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二公休)

FB粉專:https://tinyurl.com/y95fanbn

文字:Stephanie Hung

照片:Stephanie Hung、Vicky Kao、芙稻菓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火鍋量身打造酒單!橘色涮涮屋攜手世界冠軍侍酒師張鴻亮,從經典食材到餐酒搭配,跳脫傳統鍋物想像

在競爭激烈的台灣火鍋市場中,高端鍋物品牌橘色涮涮屋自 2001 年創立以來,一直以「服務款待入心」及「新鮮頂級食材」聞名,為台灣餐飲市場樹立了高端火鍋的標竿。今年,橘色涮涮屋再度突破傳統鍋物想像,正式宣布與世界唎酒師(日本酒專業侍酒師)大賽冠軍、前米其林二星餐廳首席侍酒師張鴻亮 Johnny 攜手合作,為餐點量身設計專屬酒單。這份酒單不僅是餐酒搭配領域的創舉,更象徵橘色涮涮屋將用餐體驗推向精品化的新高度。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頂級日本和牛、鮮甜海鮮與精選佳釀在橘色涮涮屋餐桌上完美相遇,酒香與湯香交織,打造專屬於火鍋的餐酒新美學。(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從經典食材出發,昇華餐食體驗

以頂級食材著稱的橘色涮涮屋,無論是入口即化的日本和牛、鮮甜多汁的帝王蟹,或是每日現磨製作的杏仁豆腐,都體現出品牌二十多年來的堅持。此次專屬酒單與專業侍酒師張鴻亮攜手,精研日本酒與葡萄酒多年的張鴻亮,不僅是台灣首位榮獲世界唎酒師大賽冠軍,更以深厚的餐酒搭配功力,服務過無數國際饕客。對張鴻亮而言,餐酒搭配的核心不只是「酒與料理的結合」,更是一種五感交織的藝術。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世界唎酒師冠軍張鴻亮以多元性、協調性與搭配性選酒,與橘色涮涮屋共譜專屬鍋物新酒單。(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以這些經典料理為核心,張鴻亮精心挑選的紅、白酒與日本酒,打造出獨具層次的餐酒搭配體驗。他提到「好的酒單應該具備多元性、協調性與搭配性,讓顧客能在每一杯酒裡找到與當下料理最契合的對話。」其設計理念與橘色涮涮屋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正是希望將火鍋體驗昇華至「一口鍋物、一口美酒」的全新境界。

「火鍋不只是食材的組合,更是人與人共享的美好時刻。」橘色涮涮屋始終以「頂級食材、專業服務」為核心,這次更結合餐酒文化,將鍋物體驗提升至精品餐酒的層次,店內服務團隊亦接受張鴻亮設計的專業培訓,學習依據顧客餐點與偏好,提供個人化酒款建議。讓來到橘色涮涮屋的賓客,不僅能品嚐佳釀與鍋物的完美搭配,更能透過專業貼心的服務,感受餐酒文化的魅力。

侍酒師首度為火鍋打造專屬酒單

本次打造的火鍋專屬餐酒搭配,張鴻亮希望讓顧客「跳脫傳統印象」,不再拘泥於「紅酒配肉品、白酒配海鮮」的單一規則,像是喜歡青蟳、龍蝦或各式活海鮮的客人,也可以用「台雲純米大吟釀」這隻清酒取代白酒,這支由台人赴日釀造的大吟釀,清爽的草本風味可以跟海鮮疊加,風味互補但又諧和;或是酒單中果香調的白酒,搭配口感軟 Q 的杏仁豆腐等甜點也十分合宜,為餐後留下清新又愉悅的尾韻,他更特別提到「希望進到橘色涮涮屋的客人都可以從自己的心情與風味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杯酒。」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從日本和牛、帝王蟹到多樣海鮮,皆搭配精選紅白酒與日本酒,將火鍋體驗升級為精品級五感饗宴。(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日本頂級和牛 × 「秋櫻 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

橘色涮涮屋選用日本 A5+等級和牛,取自牛隻最高級的肋眼部位,粉嫩肉色中綿延絕美大理石油花紋路,搭配同自日本新政酒造的「秋櫻 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這款清酒產自有酒之國度美稱的秋田縣,透過木桶熟成,氣味帶有淡淡木質調,與和牛的油花及奶甜香相疊,更增添舌尖上的層次。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日本頂級和牛,粉嫩肉色中絕美的大理石油花紋路,搭配同自日本的「秋櫻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氣味帶有淡淡木質調,與和牛的油花及奶甜香相疊,更增添舌尖上的層次。(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御海海鮮 × 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 

喜歡海鮮的饕客,不可錯過的御海海鮮套餐,內有多種由主廚嚴選的當季海鮮,配上來自法國的「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這款取自平均樹齡 40 年以上的紅酒,散發莓果香氣,它突破「紅酒只能配紅肉」的刻板印象,跟日式涮煮海鮮的手法相得益彰,並帶來更清新的尾韻。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喜歡海味的饕客,無論是青蟳、龍蝦等各式海鮮,配上法國的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突破紅酒只能配紅肉的刻板印象,跟日式涮煮手法相得益彰。(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美國頂級牛小排 × Beringer Vineyards Chardonnay 

店內最暢銷的頂級牛小排採用 Prime 等級榖飼原塊牛肉,以手工去除三成的油脂跟筋膜,涮燙後入口即化,配上來自加州的白酒「Beringer Vineyards Chardonnay」,在陽光洗禮與橡木桶熟成下,散發柑橘果香與木質香氣,讓牛肉鮮味與森林氣息相互輝映,也推薦與經典胡麻拌麵同享,風味更顯和諧。

「我們希望透過酒香與湯香的交織,讓顧客在每一場餐敘中,感受到更多溫度與記憶。」藉由這份專屬酒單,橘色涮涮屋希望能突破框架,將鍋物從日常餐飲昇華為充滿儀式感的精品饗宴,不只是提供餐點,而是創造全方位的五感體驗,從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到服務與氛圍,讓每一位賓客都能在餐桌上,感受到橘色涮涮屋獨有的細膩心意。

橘色涮涮屋 分店資訊

一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35 號 B1
電話:02-2776-1658

二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29-2 號
電話:02-2771-0181

新光三越 A9 館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 9 號 7 樓
電話:02-8789-6068

台中館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 581-8 號
電話:04-2258-5655

百年工藝的摩登演繹: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萬聖限定系列登場,讓南瓜與黑貓點亮秋日餐桌風景

百年工藝的摩登演繹: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萬聖限定系列登場,讓南瓜與黑貓點亮秋日餐桌風景

一口鍋,能陪伴家庭走過多少歲月?從象徵百年傳承的「Modern Heritage」系列,到點亮萬聖夜的南瓜鍋與黑貓盤,頂級餐廚美學品牌LE CREUSET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再次用琺瑯鑄鐵的經典語彙連結料理與記憶。今年秋天,不妨以一鍋一器的色彩點亮餐桌,為日常添上專屬的節慶氛圍與儀式感!

1925年的法國小鎮開始,LE CREUSET在無數餐桌上留下身影。它不只是廚房裡的器具,而是與料理、回憶緊密相連的日常風景。邁入百週年,品牌再度回望初心,推出「Modern Heritage」系列,以全新語彙致敬最初的鍋型,並在設計細節裡注入當代的摩登氣息。

圖片提供: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 圓鐵鍋」厚實的鑄鐵鍋身讓火候穩定傳遞,僅需小火就能熬煮出食材最純粹的滋味;淺色琺瑯方便掌握料理變化,26公分的尺寸恰好適合5–6人,無論是週末燉湯或聚餐佳餚,都能輕鬆上桌!(圖片提供:LE CREUSET)

繼上半年推出百週年限定色「流金火焰橘」後,Modern Heritage琺瑯鑄鐵作品則將經典線條重新演繹。無論是弧形鍋耳、不鏽鋼環形鍋蓋把手,抑或更為俐落的曲線與開放結構,都在懷舊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既延續工藝精神,也展現LE CREUSET琺瑯鑄鐵作品一貫的美學與性能。

圖片提供: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 系列集結品牌高人氣鍋款,包含燉煮神器圓鐵鍋、淺底鑄鐵鍋與橢圓烤盤。(圖片提供:LE CREUSET)

系列涵蓋圓鐵鍋、淺底鑄鐵鍋與橢圓烤盤,從慢火燉煮到無水料理,都能輕鬆駕馭。對於料理愛好者來說,它們既是日常實用的鍋具,也是能端上餐桌、展示個人風格的收藏逸品。百年限定的迷你小鍋經典收藏五入組,更為這次系列增添一份值得珍藏的儀式感。

圖片提供:LE CREUSET
單筆消費滿 NT$18,000 且包含 Modern Heritage 系列商品,即可獨家獲贈百週年限定「迷你小鍋經典收藏五入組」(限量100名,不對外販售)。(圖片提供:LE CREUSET)

今年萬聖節,餐桌控的必收清單!

在百年經典之外,LE CREUSET每年推出的萬聖節限定系列,也是餐桌愛好者的必收清單!今年的系列以多彩姿態登場,除了經典的珊瑚橘與雪花白外,百年限定色流金火焰橘華麗而溫潤的色澤,更為節慶時光增添風情。同時,全新推出的杏仁奶茶、橄欖綠與醇酒紅,也突破萬聖節傳統「橘與黑」的想像,帶來更多元的餐桌選擇。

圖片提供:LE CREUSET
「南瓜造型鑄鐵鍋」藤蔓般的鍋蓋頭好握又別緻,鍋身細緻刻畫莖蒂線條,立體感十足,彷彿把秋日南瓜直接搬上餐桌!(圖片提供:LE CREUSET)
圖片提供:LE CREUSET
除了經典的珊瑚橘與雪花白,今年最耀眼的莫過於百貨限定色「流金火焰橘」。溫潤又華麗的色澤,讓萬聖節餐桌瞬間多了份優雅儀式感。(圖片提供:LE CREUSET)

從南瓜造型鑄鐵鍋、淺底鑄鐵鍋,到馬克杯、醬汁盅與黑貓造型盤,每件單品既呼應節慶氛圍,也兼具日常實用度。無論是一鍋香濃的南瓜燉飯、一杯暖心的奶茶,或烘焙南瓜派與造型糕點,它們都能為餐桌添上一抹奇幻與趣味。今年萬聖節,不妨就以一鍋一器,讓料理與氛圍一同成為生活裡的美好片刻!

圖片提供:LE CREUSET
除了南瓜鍋外,每年萬聖節必收的黑貓造型盤,今年更推出多款尺寸與色彩。不論聚會或日常,都能營造專屬餐桌氛圍,讓派對時光更有趣也更難忘。(圖片提供:LE CREUSET)

更多資訊請至 LE CREUSET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