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解答危難時代下的空間大哉問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操刀美國洛杉磯的第六街高架橋(Sixth Street Viaduct)改建計畫,讓行人可以走上高架橋。

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4月號《策展的門道》 

2020年初,人類面臨空前的疫情挑戰,原定5月開展的第17屆202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也宣布延期2021年5月21日才開展,《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的策展主題,恰成了直指現狀的核心命題。策展人Hashim Sarkis期望各界建築師與大眾攜手合作,一起擬定出一份新的空間契約。

每兩年盛夏,威尼斯蜿蜒交錯的河道兩畔,總會上演著一場為期半年的建築之大展。來自全球的大師與新銳,齊聚北義水都,用最新穎前衛的建物,擴大人類對於建築的想像。他們窮盡心力搭建的臨時建築,以時效性來看彷彿海市蜃樓,卻讓威尼斯成為建築人的麥加,讓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成為潮流的風向球。

全球建築大觀園

從時間軸來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緣起於1895年舉辦的首檔國際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直到1980年才從威尼斯雙年展中自成一格,更逐步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首屈一指的建築大展。而以空間論,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展區為綠園城堡(Giardini)、軍火庫(Arsenale)和馬爾加拉堡(Forte Marghera),其他國家館則散布於威尼斯市中心其他歷史建築中。

綠園城堡(Giardini)是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展區之一。

正如世界博覽會作為各國綜合實力的展演,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操刀國家館的策展團隊,更是各國的一時之選,像是日本館便曾由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帶隊操刀,今年台灣館則由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出線。建築雙年展期間的威尼斯,可說是兩年一度,集結全球巨擘作品的建築大觀園。

以建築回應時代叩問

然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不只展館星光熠熠,展方從1996年開始頒發的金獅獎,更是每屆展會一大高潮。展方會在當屆參展團隊中,評選出最佳國家館、最佳國際參與者等;到了2000年時更首度頒發終身成就獎,感謝對建築有著傑出貢獻的各界人士,像是加拿大建築師Phyllis Lambert便曾以建築委託暨管理者而非建築師的身份獲此殊榮。

而除了作為全球建築競技場,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更可以見到世界建築人對於社會現狀的反思。展方曾邀請普利茲克得主妹島和世、荷蘭建築大師Rem Koolhaas、智利知名建築師Alejandro Aravena等大師級人物擔任策展人,藉由他們對於時代的觀察,提出「人們在建築裡相遇」(People Meet in Architecture)、「回歸基礎」(Back to basics)、「來自前線的報告」(Reporting from the Front)等展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團隊,回應時代的叩問。

建築公司Dogma以〈你總是確信我們一定會吵架〉(You always seemed so sure that one day we

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時至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已經來到第17屆,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5月的展期延至2021年5月底揭幕,由黎巴嫩建築師,同時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規畫學院院長Hashim Sarkis擔任策展人,以《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為主軸,邀請來自全球46國度的114組參展團隊,以及超過60座國家館,用不同的風格,表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種解答。

有趣的是,「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不只是現代公民的疑問,更是人類永恆的命題。事實上,早在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定義政治時便有此一問,而他最後提出城邦政治作為答案。到了21世紀,Hashim Sarkis則認為,「每個世代都會問出一樣的問題,並給出不同的答案。而在社會快速轉變、政治兩極發展、氣候變遷、全球不平等加劇的時刻,我們更會迫切地提出這個問句。」也因此,「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是個空間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而當眼下的政治體制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時,建築界決定用空間來回答。

2020,關鍵時刻來臨

對此,他也進一步解釋,「身為人類,儘管個體的獨特性日益彰顯,我們仍期待在虛擬和實體空間中,與他人甚至其他物種產生連結;作為家庭,我們則試圖尋找多元且能有尊嚴地生活的居住空間;作為新興社群,我們需要建立平等、包容和認同感;作為跨越政治彊界的群體,我們思考新的地理關係;作為一個面臨危難的星球,我們需要採取全球行動,才能繼續生存於地球之中。」

建築團隊Atelier RITA將閒置的大型工業用地改建為難民庇護所。

「在政治日漸分歧、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時代脈絡下,人們需要一份新的空間契約,希望建築師能打造出讓所有人都能好好生活的空間。」Hashim Sarkis說道。呼應主題,他也在本屆雙年展中,特別邀請建築師們與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工藝師,甚至普羅大眾攜手合作,讓建築師作為這份空間契約的召集人和管理者,打造出所有人都能多元和平共處的新樂園。

「我們過去常將2020年視為通往美好未來的里程碑,很多國家和城市也提出各自的2020年願景。現在,這一個關鍵時間已經來到,讓我們透過建築的想像力,以創意和勇氣,迎接這個重要時刻。」Hashim Sarkis這麼期待著。儘管在2020年初,人類社會便面臨無比嚴峻的疫情挑戰;然而,在這個艱難時刻裡,「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更成為直指核心的命題,期待建築師和創意人,用不同的設計與哲思,為人類提出擬答。

Profile│Hashim Sarkis

黎巴嫩知名建築師、學者及教育家。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並於1998年成立建築事務所Hashim Sarkis Studios,代表作包括比布魯斯市政廳(Byblos Town Hall)、氣球登陸公園(Balloon Landing Park)等,2015年開始更兼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規畫學院院長。他曾任201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評審,今年則擔任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

文 │ Ling Hsu 

圖片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https://www.labiennale.org/it

更多精彩內容以及欲知更多策展之道,請見La Vie 2020年4月號策展的門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隕石做成的樂高?歐洲太空總署將45億年隕石變身積木,打造月球首座建築

隕石做成的樂高?歐洲太空總署將45億年隕石變身積木,將打造月球首座建築

樂高積木(LEGO)不僅能蓋出真的大樓,還準備到月球上搭建首個太空人庇護所!歐洲太空總署(ESA)日前將一顆有著45億年歷史的隕石,以3D列印技術製造出大量「樂高積木」,並模擬組裝成月球上的發射台與建築物,而這一塊塊的「隕石樂高」目前也在世界各地展出中,讓好奇民眾一睹風采。

用隕石做成樂高積木?

為了避免從地球運送建材到外太空的高昂成本,ESA團隊在開發月球建築物時,以「就地取材」為優先考量。月球表面覆蓋著一種名為「表岩屑」的材料,由岩石和礦物碎片組成,可以用來製作太空磚,作為建築物材料使用。不過,除了阿波羅任務中所收集的樣本外,地球上並沒有可供實驗、測試的表岩屑。

隕石做成的樂高?歐洲太空總署將45億年隕石變身積木,將打造月球首座建築
為了避免從地球運送建材到外太空的高昂成本,ESA團隊開發出「隕石樂高」。(圖片來源:樂高LEGO)

幾經努力後,ESA科學家提出了解決方案:他們運用地球上最接近表岩屑的物質——隕石塵埃,和聚乳酸、表岩屑模擬物等物質混合後,以3D列印方式製造出像樂高積木一樣的組件。這些隕石塵埃來自2000年於非洲西北部發現、約有45億年歷史,富含金屬晶粒和球粒隕石等物質。

隕石做成的樂高?歐洲太空總署將45億年隕石變身積木,將打造月球首座建築
這些在地球上測試用的「隕石樂高」,來自2000年於非洲西北部發現的隕石塵埃。(圖片來源:樂高LEGO)
隕石做成的樂高?歐洲太空總署將45億年隕石變身積木,將打造月球首座建築
隕石塵埃是地表最接近表岩屑的物質,富含金屬晶粒和球粒隕石等。(圖片來源:樂高LEGO)

用法就像普通的樂高一樣

這款「隕石樂高」雖然表面粗糙了些,且只有一種顏色,但它仍能像普通的樂高積木一樣互相扣合,讓ESA團隊得以在地球上輕鬆測試不同的建造技術。ESA科學主任Aidan Cowley說明:「從來沒有人在月球上打造過建築物,所以我們不僅需要找到建造的方法,還要想出建造用的材料,畢竟我們不能帶任何材料過去。」

隕石做成的樂高?歐洲太空總署將45億年隕石變身積木,將打造月球首座建築
「隕石樂高」的表面較為粗糙,但仍然可以互相扣合組裝。(圖片來源:樂高LEGO)

「隕石樂高」歐美各地展出中

為了讓粉絲與大眾一睹「隕石樂高」的風采,並了解其在月球基礎設施的開發過程中,所扮演的開創性角色,樂高將於世界各地展出共15塊「隕石樂高」,包含丹麥比隆的樂高之家,以及北美與歐洲地區的多家樂高專賣店,展期自2024年6月24日起至9月20日。

資料來源|LEG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位於荷蘭鹿特丹港口的「FENIX博物館」將於2025年開幕,前身為全球最大的倉庫之一,更是19、20世紀百萬移民出入鹿特丹的碼頭。受全球移民故事啟發,中國「MAD建築事務所」改造這個地標性建築,透過尋找未來與過去之間的交流,將建築的故事延續下去。

這座佔地16,000平方公尺的建築始建於1923年,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從19世紀末開始,300多萬移民從鹿特丹的碼頭登船,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人們的離開和到來造就了今天的鹿特丹,成為一座擁有170多種民族的城市。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是鹿特丹這段獨特歷史的核心,這座巨大的倉庫長360多公尺,由鋼筋混凝土製成,是裝卸船隻的地方,其貨物被運至南非、加拿大、墨西哥和海灣國家。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在二次大戰期間,幾乎整個鹿特丹的建築都被摧毀,也因而造就這座城市如今充滿實驗性、創新思維的建築風景。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正由MAD建築事務所主導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確保鹿特丹港口建築的典範能夠被留存。FENIX博物館館長安妮·克萊默斯(Anne Kremers)表示:「FENIX的故事就是鹿特丹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FENIX博物館將引發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好奇心。」FENIX博物館旨在幫助鹿特丹重新定義21世紀、發展新型藝術和文化機構、培養新的創意人才,反映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精神和歷史。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從屋頂升起的巨大銀色旋風

在FENIX博物館的屋頂中央,MAD團隊打造了一個金屬的旋風(Tornado)形裝置。雖是金屬外觀,旋風的內部其實是由木頭打造。它擁有接近自然的動態結構,令人聯想到盤旋的空氣,從底層攀爬而上,由屋頂升起延伸至天空,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符號,象徵著全球移民所經歷的旅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說明:「當MAD建築事務所受邀參與FENIX博物館的計畫時,我們深知它必須與現有建築、周邊環境、移民故事、過去記憶進行對話。『旋風』關於未來,但它植根於過去。」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並將默茲河和荷美郵輪總部改建的紐約酒店(Hotel New York)盡收眼底。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以當代藝術視角建構展覽內容

FENIX博物館建築內部有兩層寬敞的展廳空間,未來將舉辦一系列藝術、建築、攝影和歷史的展出,探索人類遷徙的永恆故事,以及不斷變化的世界。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其中包括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祖先(Ancestors)》,以及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金守子(Kimsooja)、希爾帕·古普塔(Shilpa Gupta)、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和傅丹(Danh V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FENIX博物館還與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展出一系列以移民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包括巴黎藝術家貝亞·吉勒·加查(Beya Gille Gacha)、鹿特丹藝術家埃弗拉特·澤哈維(Efrat Zehavi)、韓國藝術家蔡恩麗(Chae Eun Rhee)、藝術家拉奎爾·範哈弗(Raquel Van Haver)、美國藝術家雨果·麥克勞德(Hugo McCloud)。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策展空間「Plein」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空間,其中佔地2,275平方公尺的「Plein」,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博物館策展方式。這個寬敞、 靈活的展演空間將由鹿特丹在地的不同團體策劃豐富活動,每一天、 每一小時都將截然不同,呈現多樣面貌。例如,在中國農曆新年時,便將紀念1900年在FENIX街區創建的歐洲第一個唐人街,慶祝中國的飲食和文化。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巨型展出裝置《迷宮》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形成迷宮般的沉浸式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其中穿梭,發掘行李箱主人的故事。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紀實攝影展《移民家庭》

受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最知名的攝影展之一《人類大家庭(Family of Man)》啓發,《移民家庭(Family of Migrants)》由數百張紀實攝影和肖像組成,探討人類流動、家庭之愛、旅途危險和告別等主題,涵蓋了6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攝影師的經典攝影,如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王福春(Wang Fuchun)、阿拉·古勒(Ara Güler)和薩姆·普雷塞爾(Sam Presser)等。

資料提供|FENIX博物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