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東南迴藝術季開展!融合山海風景與地方人文的14件藝術作品

2021南迴藝術季

2021台東南迴藝術季《Sicevudan從這出發》7月30日至11月14日開展,此次一共展出14件藝術作品,並沿著南迴公路設置;透過與自然生態相融的作品,以及藝術家們對於這片土地的詮釋,將帶領觀者看見不同的南迴地區之美。

藝術作品「行走的意識」與「潮‧南」
台東縣政府主辦的2021南迴藝術季,共有14件藝術作品坐落在南迴公路旁。 

2021南迴藝術季以14件藝術品帶領觀者認識南迴之美

以「Sicevudan從這出發」為主題的2021南迴藝術季,在排灣族語中,「Cevud」為匯流、源頭之意,而從中延伸出來的「Sicevudan」則有從源頭開始經歷、流動的意涵,此次藝術季匯聚南迴4條流域,讓藝術的根結合地域特色,在14組國內外藝術家的詮釋之下,打造出融合地景風貌與地方人文的14件作品。

 

1哈拿‧葛琉「方圓之間」-2
沿著南迴四鄉鎮部落美麗的自然景觀之境設置的作品,也帶領人們認識在地的獨特韻味。

 

 

2021南迴藝術季14件作品亮點!

404 N.F(臺灣):《南向南》

作品位置:南田海岸親水公園

集結新媒體、材質與建築各個領域藝術創作者的404 N.F團隊,認為「南方」是個相對的概念,因此此次透過猶如巨型擴張發送機器的裝置作品《南向南》,邀觀者走進裡頭進行方位的凝望,意識到相對與指向性的方位識別,並建立起與另一個南方的對話關係。

 

1404 N.F「南向南」-1
404 N.F「南向南」

 

Idan Zareski(以色列):《行走的意識》

作品位置: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沙灘

旅遊世界各地的以色列藝術家Idan Zareski,創作也受多元文化影響,而創作於拉丁美洲的Bigfoot系列作品,則呼籲人類需和平、希望與團結,此次他看見南迴山海之美,並深受震撼與感動,希望藉由這赤腳行走的Bigfoot,串起世界與南迴的美好連結。

1Idan Zareski「行走的意識」-3
Idan Zareski「行走的意識」 

 

 

Strijdom van der Merwe(南非)、周聖賢(臺灣):通往天堂的階梯

作品位置:大武南濱休憩區

由南非藝術家Strijdom van der Merwe與從事工藝創作超過5年的周聖賢,共同打造的「通往天堂的階梯」,象徵著希望、永恆和夢想,同時蘊含南迴為滿載生命力的地域之意,並盼望透過這座看得見的天梯,鼓勵人們勇敢專求夢想。

 

1Strijdom van der Merwe及周聖賢「通往天堂的階梯」-2.JPG
Strijdom van der Merwe及周聖賢「通往天堂的階梯」

 

 

I Wayan Sadera(印尼):《捕捕(BUBU)》

作品位置:南田海岸親水公園 

東南亞當代藝術家Wayan此次創作的「BUBU」,在峇里島語言是漁筌之意,而他以峇里島的山與臺灣的海為發想,運用不同編織方式,打造這象徵山的綿延與海的瞬息萬變的兩座漁筌。同時意味著,即便這兩個國度、擁有不同文化與族群,卻擁有相同捕魚技藝,也將兩者緊緊繫在一起。

 

1I Wayan Sadera 「捕捕(BUBU)」-1
I Wayan Sadera 「捕捕(BUBU)」

 

 

伊誕・巴瓦瓦隆(臺灣):《呼喚南島的風》

作品位置: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

創作風格多元的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包含詩、散文、版畫和雕刻等,而此次他以「呼喚南島的風」為題,展現對南島詩意的情懷與想像,同時在作品中融入族人的百合花圖像與精神,成為救贖與復活的新象徵。

1伊誕・巴瓦瓦隆「呼喚南島的風」-6
誕・巴瓦瓦隆「呼喚南島的風」 

 

安聖惠(臺灣):《起點》

作品位置: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 

擅長複合媒材雕塑與環境裝置創作的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此次同樣運用複合媒材,打造出具張力與溫暖的作品,並讓觀者細細品味其中的深邃意境;外觀如同一條公路的創作,其實正如作品名稱──起點,為引領大家出發之地。

1安聖惠「起點」-1
安聖惠「起點」 

 

林子堯(臺灣):《潮‧南》

作品位置: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沙灘

馬賽克藝術創作者林子堯將拼貼藝術融合南迴文化,闡述往南去走走是一種新的時尚,也是逃離都市塵囂最佳首選,而當脫去掉繁重的鞋子,解放雙腳與五感,正能感受南迴當地文化與大海的魅力。

1林子堯「潮‧南」-3
林子堯「潮‧南」 

 

武玉玲(臺灣):《我輕輕聽》

作品位置:太麻里火車站前花園

排灣族藝術家武玉玲在太麻里火車站設置三組立體裝置,邀人們與這佇立於山海之間的作品,一同傾聽山林與海洋演奏的音樂,同時也守護著每一位靠站的旅人。

1武玉玲「我輕輕聽」-2
武玉玲「我輕輕聽」

 

邱尚為(臺灣):《太平洋的呼喚》、《相約南迴》

作品位置:大鳥遊憩區

藝術家邱尚為以南迴地區青壯年人口外流為發想,製作大型金屬裝置;而作品兩張對視凝望的臉,有「呼喚」、「相約」之意,象徵家鄉對遠方子女親情的思念與呼喚,並在創作中融入大鳥部落的傳說、地域、產業及海洋文化等在地意象。

1邱尚為「太平洋的呼喚、相約南迴」-5
邱尚為「太平洋的呼喚、相約南迴」 

  

哈拿‧葛琉(臺灣):《方圓之間》

作品位置:金崙海灘

阿美族藝術家哈拿.葛琉此次打造的「方圓之間」,以方、圓形式將人與作品,融入大自然,提醒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圓是處世的智慧,「有缺口的圓」則是分享的文化場域裡的原住民價值觀。

1哈拿‧葛琉「方圓之間」-1
哈拿‧葛琉「方圓之間」 

 

陳宣誠(臺灣):《存在的相遇》

作品位置:金針山忘憂谷下方花田

藝術家陳宣誠此次透過石板與不鏽鋼補網打造植栽裝置,並藉由作品捕捉霧成為水滴、沿著線、滑落至頁岩石片堆疊出的地面,在自然與物質間輕輕相互觸碰的花火,同時構成一處人和自然互動的場域。

 

1陳宣誠「存在的相遇」-2
陳宣誠「存在的相遇」

 

 

饒愛琴+敲裂拼姬工班(臺灣):《陸發岸Ruvuwa'an.發芽》

作品位置:約台九線370公里處(原住民祖先發源地碑對面)

藝術家饒愛琴與其「敲裂拼姬工班」,以卑南族石生系統的故事為發想,並運用漂流木、石頭等自然素材,結合馬賽克拼貼創作方式,打造出這項作品。而「陸發岸」即是發芽、發祥地之意。

1饒愛琴「陸發岸Ruvuwa_an.發芽」-2
饒愛琴「陸發岸Ruvuwa_an.發芽」

 

  

陳淑燕、杜瓦克‧都耀(臺灣):《在斜坡上的瞭望》

作品位置:金崙舊部落

長年投入部落文化的纖維藝術創作者陳淑燕,與擁有阿美族與噶瑪蘭族血統的工藝家杜瓦克‧都耀,運用木頭結構,一同打造出這位於「斜坡上的眼睛」,瞭望金崙溪出海口與太平洋、對面山脈與多良部落的匯流之地,不僅守護著這片山林河谷與部落,也期許守護著家鄉的青年,能從這力量之眼銳利清晰地展望遠方未來。

1陳淑燕、杜瓦克‧都耀「在斜坡上的瞭望」-2
陳淑燕、杜瓦克‧都耀「在斜坡上的瞭望」

 

 

Andres Amador(美國):《協調的混沌》

作品位置:華源海灣 

有沙灘藝術家之稱的Andres Amador,此次的創作著重於南島語系之分佈與起源,而他以此為靈感設計圖騰,同時結合臺灣及紐西蘭南島文化意象,並運用南迴的地貌與素材,以沙雕及大量土團堆疊的手法,創造出二個文化間的相互對話。

1Andres Amador「協調的混沌」-1
Andres Amador「協調的混沌」

2021南迴藝術季
時間:7月30日至11月14日

臉書專頁:南迴藝術季 Nanhui Art Project

文字|Adela Cheng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入住Alife感受客家浪漫!「A(rt)life漫宿生活節」集結編織藝術、客家風味朱雀咖哩與植蘊手搖

Alife、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為了傳播客家浪漫,Alife WCH期間限定開放免費報名入住!

在台北坐擁士林、西門據點的Alife,融入空間策展概念,帶來新鮮的租屋提案;其中坐落於武昌街巷弄的Alife WCH,除了租屋,一樓更集結「喝的營養輕食」植蘊 Planté、新東洋風味咖哩朱雀SUZAKU、閱讀角落a reader,形成對大眾開放的複合式空間。近日,客委會主辦的「HACK-KA 浪漫占領計畫」前進Alife WCH,推出一泊一食一飲的體驗,且完全免費,邀請人們放慢步調,感受生活中出其不意的客語浪漫!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life WCH接待處。(圖片來源:Alife)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客委會攜手Alife、植蘊、朱雀推出「A(rt)Life 漫宿生活節」。(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客家多彩編織點綴住房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提供民眾免費參與,報名成功者可攜伴一位於登記日期入住,享受兩天一夜的漫宿生活。入住的雙人套房,牆面展示客籍藝術家楊芳宜作品《塑圓》,其運用回收塑料編織出象徵湯圓、柿子⋯⋯客家文化常出現的圖像及飲食文化色彩,蘊藏客家惜物精神及圓滿、團圓的意涵。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雙人客房。(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帶一片客家風景走

房內也規劃有「A(rt)Life 漫宿選書」,匯聚不同世代的客家作者著作,領域涵蓋文學、詩、散文、小說、攝影書等,以及客委會過去編纂的客家經典文學,並特意挑選易讀、好入門的作品,邀訪客看見不同時代的客家觀點和文化切面。Check-out時,歡迎帶走一本書,回到原先的生活中慢慢咀嚼。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雙人客房閱讀角落。(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隨附的「A(rt)Life 周邊散策」也很貼心,收錄從廟宇到咖啡店、台北城區的古今亮點,還加碼贈送臺灣博物館四館聯票,讓生活體驗不侷限於Alife樓內,更擴散至城市當中。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客家經典文學選書。(攝影:izzie pang)

客家風味美食:桔醬辛香咖哩、湯圓燒仙草

餐飲亦融入了客家風味。本就是美味保證的朱雀咖哩,為特製的鬼椒辣、柑橘甜醬體再添入了客家桔醬,為原先的圓潤辛香注入更多水果香氣;先吃原味、再加點桔醬品嚐,搭配炙燒出微微煙燻氣味的軟嫩雞肉,感受不同的風味層次。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朱雀桔醬咖哩。(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一旁的植蘊Planté則延續品牌注重健康、營養的精神,結合仙草、燕麥、湯圓推出手搖飲「嚼感燒仙草」,不過甜的調味搭剛剛好的溫熱,是寒冷冬日中的最佳療癒。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植蘊嚼感燒仙草。(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春麵樂隊獻聲!找尋藏在角落的客語

無論是在房內休息、飲內山桔醬啤酒,或下樓吃桔醬咖哩、喝湯圓燒仙草時,都別忘了拿起手機掃「A(rt)life 漫宿生活節」主題明信片上的QR Code,裡頭有呼應各個體驗橋段的客語教學,比如啤酒配的是「乾杯」、咖哩搭的是「好吃」,更特別邀情春麵樂隊獻聲,帶訪客輕鬆學幾句客語!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主題明信片。(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活動期間,Alife WCH一樓也將舉辦特設藝文場:藝術家楊芳宜帶領工作坊(1/6),以最擅長的異材質編織為載體,帶參與者體驗客家文化中的豐富多彩元素;音樂活動則是春麵樂隊的現場演出(1/20),引領聽者墜入交織客語演唱、古典樂與流行音樂的演出,感受客家質樸的文化質地。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房內藝術家楊芳宜的藝術裝置、內山桔醬啤酒。(攝影:izzie pang)

「HACK-KA 浪漫占領計畫」為何而生?

有感於多數台灣人在生活中鮮少有機會接觸客語,客委會特別選在繁忙的台北城中地帶,攜手Alife推出融入客家文化的城市生活體驗,讓參與者以更低的門檻接觸客語。「HACK-KA 浪漫占領計畫」玩轉Hack(駭)與Hakka(客家),帶有讓客語進佔大眾日常的想望;首波登場的「A(rt)life 漫宿生活節」就用住的、吃的、喝的等體驗方式,邀請人們到Alife宿上一泊,隨帶浪漫基因的客語,一起感受城市生活的「慢 速 浪 漫」。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攝影:izzie pang)

A(rt)life 漫宿生活節

內容|

1晚Alife WCH雙人房住宿、2份朱雀SUZAKU CURRY SHOP特色咖哩、2杯植蘊Planté客家風味手搖飲、2瓶客家限定內山桔醬啤酒、 2本客家選書、2張臺灣博物館四館聯票。

參與方式|

請至Accupass報名。全程免費,報名成功者可攜伴一位於登記日期入住。

售票時間|

第三階段將於2023.12.29(五)00:00開放報名;可使用時間為2024.1.13(六)15:00-01.14(日)11:00。

※飲酒過量有礙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勿開車 ※

資料、圖片|浪漫佔領計畫、Alif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焚化廠變身玻璃帷幕劇場!宜蘭「利澤焚化廠」透過設計轉譯,深入淺出垃圾處理與循環利用過程

焚化廠變身玻璃帷幕劇場!宜蘭利澤焚化廠透過設計轉譯,帶大家認識垃圾處理與循環利用過程

你是否曾好奇,焚化廠裡是什麼樣子?它是怎麼運作的?進入宜蘭「利澤焚化廠」,彷彿來到了劇場般的空間,近距離觀賞焚化爐吊車抓斗的工作現場,並把焚化過程的元素轉譯為9個可愛角色,以親近易懂的方式引領大家認識垃圾處理、循環再利用等知識。

位於宜蘭縣的利澤垃圾焚化廠,是全國第一座焚化廠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場域,並肩負宜蘭與花東地區的廢棄物焚化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多元教學資源,包括完整的廢棄物處理流程、環境教育學習路線和體驗課程。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7
宜蘭利澤焚化廠(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9個元素角色帶你認識垃圾焚化過程

利澤焚化廠重新打造環境教育體驗基地,策劃兼具互動、體驗的特色展覽,融合宜蘭龜山島的地景特色,把垃圾焚化的主要過程、產物,轉譯為9個可愛元素角色,如大火、底渣、飛灰、空氣、水、電能等,透過設計轉譯,向大眾介紹過往略顯艱澀的垃圾分類、循環再利用等知識,更重新梳理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議題等較為複雜的議題。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8
利澤焚化廠重新打造環境教育體驗基地,把垃圾焚化的主要過程、產物,轉譯為9個可愛元素角色(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除了近距離觀看利澤焚化廠的工作現場外,也將有導覽員深入淺出解說垃圾焚化、廢棄物轉電力等內容,搭配易懂的流程圖示、資訊設計、體驗嘗試,幫助觀眾進一步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透過源頭減量、落實分類、資源再生等方式,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4
展場備有不同學齡的學習單,提供大小朋友按圖索驥的學習挑戰(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5
透過資訊設計,將龐雜的廢棄物處理流程淺顯易動地呈現(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環形劇場式帷幕,觀看焚化廠工作現場

本次展覽中最大亮點便是劇場式的空間設計,以特製的玻璃帷幕環繞利澤焚化廠工作現場,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焚化爐吊車抓斗的過程,不僅帶來視覺的震憾,也強化傳遞垃圾處理的相關知識了解。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0
藉由近距離感受焚化廠工作現場,期待大家能夠理解垃圾並不是倒進子母車就消失了,而是來到焚化廠進行廢棄物處理(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4
直接觀察利澤焚化廠的工作現場,近距離理解垃圾處理的方式(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最後,寫一封未來信給自己

在展覽最後,利澤焚化廠也邀請觀眾一同在明信片上寫下想進行的日常小行動,思考如何從自身日常行動中積極減少碳排放,逐步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世界目標。觀眾將會在指定的一年、三年、五年後收到此張卡片,看看未來的自己與地球是否實踐承諾。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1
展覽最後,可以透過明信片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6
展覽紀念品為使用回收牛奶盒製作的隨身小包,時刻提醒垃圾分類、 回收的重要性(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
展覽另一紀念品也特別設計「吊車意象」的手做DIY組合,讓小朋友在動手做的身體記憶中,深化觀展的體驗與印象(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2
展覽另一紀念品也特別設計「吊車意象」的手做DIY組合,讓小朋友在動手做的身體記憶中,深化觀展的體驗與印象(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 利澤環境教育基地 】

地點|宜蘭縣利澤焚化廠6樓廊道展示空間(宜蘭縣五結鄉利工二路100號)

參觀方法|採取團體預約制,週一至週五指定時間開放60人以下的團體參訪,詳細資訊可至利澤焚化廠官網登記預約

資料提供|樸實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