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旗下的創新科技藝術團隊 VIVE Arts 與巴塞爾藝博會合作,於2022年6月16至19日在巴塞爾展覽中心展出 Albert Oehlen 及曾吳兩位藝術家的全新虛擬實境作品《Basement Drawing》和《A mighty mass emerges》。
VIVE Arts 總監葉心宇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於巴塞爾藝博會中首次亮相 Albert Oehlen 及曾吳的首件 VR 作品,前者在現實和虛擬之間跳轉,讓觀眾能隨藝術家體驗虛擬世界中的『真實』感受;後者則使用詩意盎然的方式來探索《白鯨記》的海洋世界。希望觀眾能細細體會這兩位藝術家大相逕庭的表現手法。」
VIVE Arts 致力於改變人們體會藝術的方式,並透過合作和委託,期盼藝術家能以全新科技將自己的創意願景轉為實體。此次為 VIVE Arts 第三次成為巴塞爾藝博會的官方 VR 合作夥伴,先前分別展出 Anish Kapoor 和 Marina Abramovic 的 VR 藝術作品,以及 Laurie Anderson 和黃心健的《To the Moon》。
Albert Oehlen《Basement Drawing》
Oehlen 自 1980 年代以來就一直是當代藝術界的領軍人物,擅長將抽象、具象、拼貼和電腦產生的繪畫元素一同融合至畫布上。從 1990 年代開始,Oehlen 將新科技融入實體作品中,包括噴墨印刷機、電腦輔助設計軟體以及干擾電腦螢幕的像素線條等。VIVE Arts 即將展示他的全新 VR 藝術作品《Basement Drawing》,帶領觀眾前往 Oehlen 位於 Pasadena 的地下室工作室,在那裡他們將遇到這位藝術家的超現實數位化身、一睹他創作墨畫的過程。
Oehlen 透過該作品讓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變的飄忽不定,使用 VR 增添親切感的同時又能產生距離感。他不斷挑戰著現場景象的逼真程度,並安插了「破綻」,讓觀眾不忘自己身處虛擬實境。這件作品由擅長逼真數位虛擬形象的 MacInnes Studios 操刀製作,採用許多較常在電影和電玩產業中使用的先進虛擬製作技術,以120台相機拍攝及測量掃描 Oehlen 本人並融合成 3D 圖像製成。
《Basement Drawing》背景音樂是 Oehlen 親自創作的一首不成調的電子樂,也被用來「激發」他的作畫動作,這些動作被捕捉後又以3D形式繪製。所有元素最後都被整合到 Epic Games 的 Unreal 遊戲引擎中,用創意、實時擷取技術及3D空間呈現出獨一無二的體驗。
將 Albert Oehlen 本人掃描建模
拍攝 Albert Oehlen 作畫的動作細節
Albert Oehlen, Basement Drawing
Albert Oehlen, Basement Drawing
曾吳《A mighty mass emerges》
從敘述至紀錄片、現場表演、錄像藝術,曾吳的作品都以跨越風格及限制的藩籬而聞名。其中《Of Whales》於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首次亮相,靈感源自 Herman Melville 的《白鯨記》,與法國 Studio Albyon 合作打造成 VR 體驗,讓觀眾徜徉在鯨魚世界中。
《A mighty mass emerges》也另外轉變成一部片長15分鐘的動態實時影片,以全新的 HTC VIVE Flow沉浸式眼鏡展示,讓觀眾從鯨魚視角進入詩情畫意的冥想。作為一名電影製作人,曾吳對於前所未有的創造方式、非線性敘事的可能性感到非常興奮,也認為以VR方式建構《白鯨記》世界十分適合。
Wu Tsang, A mighty mass emerges
文字整理|Lucinda Chen
資料提供|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