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隨著程式碼躍動——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

當我們隨著程式碼躍動——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

「算法銳舞」一詞在台灣特別新奇,原文「algorave」實為2011年由電腦音樂家艾力克斯.麥克林(Alex McLean)與友人在前往英國諾丁漢的一場演出中發明的詞,要構成以此為名的派對,演出的藝術家往往必須現場編寫程式碼或利用自製的程式即時生成音樂與圖像。

連續三晚的現場派對,為臺灣首見的大型算法銳舞活動

在 Instagram 貼了算法銳舞 (algorave) 影片,水泥牆上投影出一串串行雲流水的程式碼,藝術家隱身於後,電子聲響一陣陣掃來,隨著程式碼編輯即時變化節奏。

工程師朋友回我,「哇,怎麼會想看人現場寫code?」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在7月1日辦了場算法銳舞,作為「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三日藝術節的前哨戰。不單單是台灣第一場算法銳舞,更像是酷小孩們口耳相傳的秘密派對。「算法銳舞」一詞在台灣特別新奇,原文「algorave」實為2011年由艾力克斯.麥克林(Alex McLean)與尼克・柯林斯(Nick Collins)兩人在前往英國諾丁漢的一場演出中發明的詞,要構成以此為名的派對,演出的藝術家往往必須現場編寫程式碼或利用自製的程式即時生成音樂與圖像。

02
「算法銳舞」的重要推動者Alex McLean,從英國透過遠端連線做現場編碼演出。

由程式生成的音樂聽起來份外冷漠,但仔細思索發現這興許是媒介和文化上的變化。過去的銳舞派對DJ刷盤和運用合成器創造聲響誘使我們跳動;然而在算法銳舞中,藝術家將系統往前一推,由機械式的系統表現音樂,自己則躲在後面偷偷觀望,傳統上我們對於藝術家即為創作主體的想像在這一刻被鬆動,創作音樂的任務似乎轉移到系統身上,藝術家更像是造物者,遠遠敲打鍵盤指點派對運行。

即便如此我們仍舊能從縫隙窺看藝術家的身影,正因為算法銳舞強調技術透明,當日的藝術家如張晏慈+蔡寧、艾力克斯.麥克林、岡千穂、林育德+劉東昱與瑞尼克.貝爾(Renick Bell)皆不吝將自己正在編寫的程式赤裸袒露在大眾面前,熟悉程式的人們輕而易舉地藉此摸索彼此思考過程,技術與思想藉由符碼變換隔空交匯,甚至還有人當場拿出筆記本抄寫,宛如一堂大型課堂演示,而其社群儼然也在一場場的演出中持續進化茁壯。

01
藝術家Renick Bell以他自行開發的Konductiva程式語言進行演出。

作為程式小白,如何體驗前衛影像和聲音的碰撞

不過作為一個毫無程式編寫經驗的小白如我,又該如何從中參悟並愉悅呢?在細細觀察了程式碼數分鐘後,我赫然發現程式碼和參數的調控和耳邊節拍與聲響的轉換有其關連性,順藤摸瓜即能理解當下的聲音如何透過模組操作,剎那間體悟人生之門又開了一扇的狂喜。甚至也發覺即便都是系統運作著音樂,人類的思考模式仍然曝露無遺。有的藝術家邏輯簡練,音樂鋪排明確地像篇起承轉合具足的文章,而有的藝術家狀似冷淡但默默在演算法中埋入其欲傾吐的心情,好似嘻哈派對中的MC,只是並非由麥克風而是以宛如電子告示般傳達於觀眾。這時也才察覺到策展團隊日前指出黑白變化主視覺暗藏何種端睨——主視覺即是瑞尼克.貝爾的編碼而生成的圖像,那些不規則的空白正是藝術家作為造物者暗藏程式碼之中、電腦程式卻無法辨識的話語。

03
臺灣電子音樂家林育德,與藝術家劉東昱合作的現場編碼音像表演。

有別於通常銳舞派對中人人跳得猖狂,算法銳舞場景裡人們儘管身軀循音樂晃動,視線依舊無法自拔地死盯著程式碼不放,彷彿在閱讀一本錯過不再來的書籍,這無非也是一種場景特色。算法銳舞那獨特的知性魅力,不斷地引誘人們將思緒從純粹的身體享樂中抽離,然而當程式碼產生的訊號流經聲響系統,那些飽含思想的音樂被喇叭放大後卻又震動我們身軀,邏輯與感官兩種動能在人體衝撞,使得人人走出舞池皆不免深吸口氣。

06
放映單元中Software2050(鳳漢玉)的單頻道錄像作品。

好在策展團隊體諒我們跳得實為不容易,三日藝術節白天皆是工作坊與講座,想要深入精研文化與技術的人們請往該處移動,而想要獲得些冷卻時刻的人們則往放映單元走。本次放映單元共精選八支影片探討演算藝術,分別在中正堂與美援大樓中播映。美援大樓的影片同時具備擾動身體與休息站功能,威廉・費爾斯(William Fields)、澤維爾.柯克羅斯基(Ksawery Kirklewski)、Software2050(鳳漢玉)和艾利.霍普(Ale Hop)的錄像部部以生成藝術出發,無論是像素圖案、日常迷因或是流動扭曲的風景,皆帶著沈浸式音像的況味。另一頭中正堂展示的錄像則從理查 ·賽德斯(Richard Sides )以電子音樂家身份藉由演算法回看早年銳舞並重新拆解與組織開始,而林其蔚則操作寫有羅馬拼音的帶子、將穆札克實驗人聲團體(Musarc)實驗人聲團體幻化發生機器,最後到鄭先喻與堤方.瑞斯(Tivon Rice)分別利用機械學習生成的虛構的末日與城市預言。放映螢幕兩側是中正堂殘存的斗大標語寫著「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份外有種超現實的氛圍。

05
藝術家張方禹的燈光設計,將舊空總的軍事空間改造為頹廢又前衛的聲光場域。

站在舊空軍總司令部改造的水泥間中四下張望,當強調共創與透明的派對文化被移植到曾為威權象徵的場館時,藝術家與演算法正合作謀畫音像,驅使我們身體跳動的音樂蹦蹦作響,派對動物們在其中穿梭遊走,場館那因歷史積累而形塑的那既冷漠又斑駁軀體,也在前衛影像和聲音的碰撞下一點一滴被解放,讓人不禁期待C-LAB未來持續發展的演算法相關活動與展覽。
 

(本文與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文 | Elanor Wang   攝影 | 陳藝堂,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雖說奧運是運動員的舞台,但奧運吉祥物在這場盛會中扮演的角色,或許比你想得更重要。吉祥物不僅為各項活動提振士氣,也是宣傳賽事的一大推手,更是紀念品店裡的熱銷王牌。

與往屆奧運有所不同,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Phryge)跳脫「動物」形象,選擇蘊含歷史背景的「弗里吉亞帽」,搭配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細節呈現,胸前飾有金色的2024巴黎奧運Logo。這頂帽子之於大眾或許很陌生,但在法國卻是自由與革命精神的象徵,展現出人民對於國家願景與驕傲。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弗里吉」設計草圖。(圖片來源:Paris 2024)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與往屆奧運吉祥物有所不同,「弗里吉」跳脫了動物形象。(圖片來源:Paris 2024)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左邊的弗里吉代表奧運,而右邊穿戴著義肢的弗里吉則代表帕運。(圖片來源:Paris 2024)

橫跨數千年歷史的「自由之帽」

弗里吉亞帽又被稱作「自由之帽」,是一種柔軟的無邊圓錐形帽子,通常為紅色。這種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弗里吉亞地區(今土耳其境內)。當時,恢復自由的奴隸經常佩戴這種帽子以象徵自由之身。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弗里吉亞帽又被稱作「自由之帽」。(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弗里吉亞帽因此成為自由的象徵,直到數千年後成為法國人民的共同認知。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會戴上這種帽子以表達對自由與平等的追求——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在描繪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著名畫作《自由領導人民》中,自由女神頭上正是戴著弗里吉亞帽。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德拉克洛瓦畫作《自由領導人民》。(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這頂帽子在法國無處不見

這頂帽子對法國的重要性,也能在國家象徵「瑪麗安娜」身上略見一斑。在法國的每個市政廳裡,瑪麗安娜都以戴著弗里吉亞帽的形象現身;在硬幣、郵票等國家發行的用品上,也經常出現弗里吉亞帽的身影。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在現已被歐元取代的法郎硬幣上,是戴著弗里吉亞帽的瑪麗安娜。(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成為反殖民浪潮的象徵物

而後,弗里吉亞帽與其概念受到更多國家青睞,成為去殖民化的象徵之一,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海地。在脫離法國統治的革命(1791–1804年)後,海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非洲後裔為主要民族的共和國。至今海地的國旗、國徽上仍保留著一頂弗里吉亞帽,紀念當時對於自由和獨立的渴望。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海地國徽,在棕櫚樹的頂端是一頂弗里吉亞帽。(圖片來源:Embassy of Haiti)

回到目前如火如荼、將盛大登場的2024巴黎奧運,這頂紅帽子化身為親切又俏皮的吉祥物,製作成一個個鑰匙圈、T恤、絨毛玩具等,成為人人搶購的奧運紀念品。接下來在賽事中瞧見「弗里吉」,也別忘了它所走過的漫長歷史!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弗里吉化身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在巴黎的奧運商店熱賣中。(圖片來源:Paris 2024)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藍鵲飛向巴黎奧運!大象設計操刀「中華隊交流禮品」,以運動感線條重現藍鵲意象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2024巴黎奧運即將到來,各國選手在競技場上是對手,下了場後卻是朋友,還會在這四年一度的體育盛事上,互相交換小禮物培養交情,也替自己的國家做國民外交。

這次台灣選手們也將帶著充滿在地意義的小禮前進巴黎奧運!本屆體育署特別和文總合作,邀請曾操刀雙十主視覺、總統府新年賀卡的「大象設計」,以台灣特有種「台灣藍鵲」為發想,製作了吊飾、香氛卡、玻璃杯共3款文化小物,讓選手們在送禮交流的同時,也訴說台灣故事。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為什麼以台灣藍鵲為主角?

以台灣藍鵲為主題,不只因為它是特有種及國寶鳥,也因為牠們動作敏捷、出擊精確、為保護所愛勇敢無懼,這些都是運動員所具備的特質。這話怎麼說?文總表示,常在社群上看到網友分享「走在路上感覺被巴了一下」的趣事,這通常拜台灣藍鵲所賜,牠們並非無故攻擊,而是為了在繁殖期保護孩子。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以運動感線條重現藍鵲意象

操刀主視覺時,大象設計取台灣藍鵲的外觀,融合運動員具備的多樣特質:精湛技巧、團結一致、敏捷靈動等,將鵲首、展翅、鵲尾等意象,運用充滿動態感的線條表現;標準字則以繁體中文呈現,整體視覺既呼應競技場上的速度感、力與美,也彰顯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堆疊玻璃杯組、香氛片等台灣品牌聯名週邊

3款小物各有巧思,其中玻璃杯組與專精回收玻璃的台灣品牌「W春池計畫」合作,重新詮釋經典143啤酒杯,整套共有3種不同尺寸的杯款,各印上不同圖形,將其堆疊後就能看到一隻完整的台灣藍鵲,象徵運動員之間的團結精神,也為日常使用添了份樂趣。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另外,藍鵲吊飾結合亮橘色飄帶,猶如現代版的護身符;藍鵲香氛卡則與台灣香氛品牌「瀚思設計 HANSCHIU」聯名,讓選手們能別在隨身包袋上,即便在激烈競技後也能保持清爽芬芳。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 看更多2024巴黎奧運設計要聞

資料、圖片來源|大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