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再發現!巷弄裡的老宅餐廳、藏身老街的肉桂捲、舊窯廠變身美學空間等7個必訪景點

鶯歌再發現!巷弄裡的老宅餐廳、藏身老街的肉桂捲、舊窯廠變身美學空間等7個必訪景點

鶯歌不只是陶瓷產地,其更擁有許多特色店家,不論是藏身在巷弄裡的老宅餐廳、翻轉大眾對於傳統陶器想像的陶美學空間、鶯歌老街裡飄香的肉桂捲,或是從舊窯廠搖身一變成做陶、舉辦藝文活動的空間,皆再次帶領人們發掘鶯歌特有的魅力

鶯歌不只有鶯歌老街,還有許多有趣的特色場域。(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鶯歌不只有鶯歌老街,還有許多有趣的特色場域。(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現在就出發!鶯歌景點&美食散策

穎村食光:巷弄裡的溫馨老宅餐廳

藏身鶯歌火車站附近的穎村食光,位置隱密,穿過巷弄、來到店門口前,即被其樸實、不矯揉造的門面給吸引。踏進其中,空間雖不大,但散發著滿滿的溫馨舒適氣息,也正如同親切的主理人給人的感覺。而穎村食光採預約制,提供蜂蜜酒醋餅皮悶烤半雞、番紅花時令海鮮鑄鐵鍋巴飯、義式香料鹽烤現流海魚、香料紅酒燉牛肉塔吉鍋等異國料理,另外不能錯過的還有甜點,限量手作、記得點上一份。

藏身鶯歌火車站附近的穎村食光,是不可錯過的老宅餐廳。(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藏身鶯歌火車站附近的穎村食光,是不可錯過的老宅餐廳。(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穎村食光主菜採預約制,提供各式異國料理。(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穎村食光主菜採預約制,提供各式異國料理。(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另外不能錯過的還有穎村食光的手作甜點。(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另外不能錯過的還有穎村食光的手作甜點。(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電話:(02)8677-3112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13巷16號

臉書:穎村食光

Tao ju 陶聚:明亮製陶空間、賦予陶瓷更多可能

印象中的陶瓷工廠較為傳統老舊,不過,位在永昌街上的「陶聚」則一改人們的想像。事實上,陶聚為勝昌陶瓷第三代主理人所創立的品牌,其在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中,經由彡苗空間實驗改造後,有了現在明亮、開放的模樣,甚至在門口便能清楚看到展示區上的特色陶瓷作品。像是與September Café攜手打造的花器、受Eye Candle 造型蠟燭工作室委託製作的星戰陶瓷香爐,以及La Vie 2021創意力100的獎盃,皆出自於陶聚之手,帶人們看見陶瓷的更多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首登場的第一屆「鶯歌產地開放日」,正是由陶聚、安達窯、新太源、臺華窯、新旺集瓷、與傑作陶藝六個品牌繼承者們所主導策劃,以全新視角特寫迷人的陶瓷工藝現場。

經過改造後的陶聚空間,不僅變得明亮、開放,觀者也可窺見特色陶製品。(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經過改造後的陶聚空間,不僅變得明亮、開放,觀者也可窺見特色陶製品。(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經過改造後的陶聚空間,變得整潔明亮。(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經過改造後的陶聚空間,變得整潔明亮。(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電話:(02)2678-3533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永昌街64號

臉書:Tao ju 陶聚

釉藥堂:陶友必逛的釉藥與陶藝工具天堂

同樣位於永昌街上的釉藥堂,販售來自國內外的釉藥,同時也能購得各式陶藝工具,讓陶友們都能在此找到想要的原料與器具。當然,若是剛入門的新手,不知道如何挑選工具或是釉藥,店員們也會親切解答;而不論你接觸陶藝多久,肯定也會流連在繽紛多彩的釉藥前,下次來到鶯歌,記得多留點時間在這裡。

鶯歌永昌街上的釉藥堂,可說是陶友們的購物天堂。(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鶯歌永昌街上的釉藥堂,可說是陶友們的購物天堂。(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釉藥堂販售各式釉藥與陶藝工具。(攝影:Adela Cheng)
釉藥堂販售各式釉藥與陶藝工具。(攝影:Adela Cheng)

電話:(02)2901-6826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永昌街58號

臉書:釉藥堂-人文釉彩‧意境無限

ESÜWA 肉桂卷專売處:鶯歌老街的隱藏版甜點

位於老街陶舘樓上的ESÜWA 肉桂卷專売處,2021年開業至今已有1年多的時間,也漸漸成了人們來訪鶯歌小鎮必帶走的伴手禮。緩緩拾階而上時,也能聞到空氣中飄散的陣陣迷人香味;嚐來鬆軟的肉桂捲、不過於甜膩,再搭上一杯咖啡,就是完美的午茶時光。而若不喜肉桂捲者,這裡也有販售手工司康、檸檬磅蛋糕、蘋果派等甜點,絕不讓你空手而歸。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育英街67號3F

IG:@cafe_esuw

新旺集瓷:傳承與創新、鶯歌陶瓷再進化

鶯歌傳承四代的陶瓷產業,在許世鋼接手後,有了嶄新模樣,他以創辦人許新旺的名字,結合新創陶瓷品牌「集瓷cocera」,催生出「新旺集瓷」,並成立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陶藝教室,讓更多人了解產業故事,也拉近人們與陶藝的距離。而若有關注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的人,對新旺集瓷一定也不陌生,其在日本中川政七商店跨海輔導下,打造出融合傳統及現代風格的「KOGA許家陶器品」,也再再證明,鶯歌陶瓷是多麼有可能性。

鶯歌老街上的新旺集瓷,除有展示區,也有陶藝教室,歡迎人們來此做陶。(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鶯歌老街上的新旺集瓷,除有展示區,也有陶藝教室,歡迎人們來此做陶。(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新旺集瓷旗下的「KOGA許家陶器品」,融合傳統與現代風格,且相當有質感。(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新旺集瓷旗下的「KOGA許家陶器品」,融合傳統與現代風格,且相當有質感。(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電話:(02)2678-9571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81號

臉書:新旺.集瓷The Shu's Pottery/集瓷 Cocera

Mao's 樂陶陶:打造餐桌上的幸福風景

提起Mao's 樂陶陶,多數人聯想到的是其寫有「飽」字的碗,也正是這個「飽碗」,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鶯歌陶瓷也能這麼有趣。而自2010年創立以來,毛家兩姐妹將父親的釉藥技術與工藝經驗傳承下來,同時融入趣味的文字、圖案設計,打造出一個個讓人感受到溫暖氣息的生活器皿,像是與何景窗、大甲鎮瀾宮、印花樂等聯名商品,讓陶瓷更成為一份愛的禮物。而位在鶯歌的Mao's 樂陶陶本店,也設有手作教室,若想體驗,可關注樂陶陶臉書最新消息。

Mao's 樂陶陶本店,現正展出其與大甲鎮瀾宮聯名的產品。(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Mao's 樂陶陶本店,展出其與大甲鎮瀾宮聯名的產品。(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Mao's 樂陶陶本店2樓可見毛家兩姐妹父親的作品。(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Mao's 樂陶陶本店2樓可見毛家兩姐妹父親的作品。(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Mao's 樂陶陶推出許多富有特色的商品,比如與何景窗的聯名。(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Mao's 樂陶陶推出許多富有特色的商品,比如與何景窗的聯名。(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電話:(02)2670-6807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鶯桃路95巷97號(本店)

臉書:Mao's樂陶陶

夥房:舊窯廠搖身一變成藝文空間

坐落鐵道旁的「夥房」,前身是擁有超過90年歷史的舊窯廠,而在6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改造、經營之下,有了如今的新面貌。踏入其中,即能感受到舒適的侘寂氛圍,空間中的許多裝飾、物件,更是再利用廢棄物打造而成,加上原有的歲月痕跡,這處低調、不張揚,又透露出無限迷人氛圍的場域,可說是鶯歌的寶藏秘境。而來到這裡,不僅能體驗陶藝課,更能預約主理人的私廚料理,讓來到這裡的人們,身心靈都有所收穫。

夥房前身是座舊窯廠,如今蛻變成舉辦藝文活動的美學空間。(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夥房前身是座舊窯廠,如今蛻變成舉辦藝文活動的美學空間。(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沒有過多裝飾的夥房,透露出迷人舒適氛圍。(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沒有過多裝飾的夥房,透露出迷人舒適氛圍。(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保有過往歲月痕跡的夥房,加上空間中的陶藝作品,塑造出侘寂氛圍。(攝影:Adela Cheng)
保有過往歲月痕跡的夥房,加上空間中的陶藝作品,塑造出侘寂氛圍。(攝影:Adela Cheng)
若想一嚐夥房的私房料理,記得先預約。(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若想一嚐夥房的私房料理,記得先預約。(圖片提供: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攝影:Jimmy Yang)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二路78號

臉書社團:夥房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南老宅旅宿5選:住進復古與摩登交融、巷弄獨棟老屋等住宿空間,感受府城的慢時光

台南老宅旅宿5選:住進復古與摩登交融、巷弄獨棟老屋等住宿空間,感受府城的慢時光

「台灣感性」近期成為熱門關鍵字,富有懷舊年代感,更展現在地人的自在與從容,在不經意散發的「台灣味」觸動了旅人。而在台灣具代表性的文化古都「台南」,這份感性更能透過老宅旅宿完整體現。Booking.com精選台南5間老宅旅宿,帶領旅人體驗「台灣感性」的獨特魅力。

天下南隅|復古與摩登的優雅交會

「天下南隅」坐落在台南市「北區」,站在赤崁樓向上眺望就可見到這幢有著紅磚色外牆與圓形拱門的建築。「天下南隅」前身為民國 74 年落成的「天下大飯店」。作為經濟起飛黃金時期的商務旅館,「天下大飯店」接待過許多中外貴賓與兩屆台灣總統,也陪伴旅客將近 35 年頭,見證著府城時代更迭,是台南近代歷史的重要地標。經過改造後,化身為「天下南隅」,公共空間以「台南府城」標誌的紅色調,搭配古銅擺件與深棕木地板,營造出懷舊歐風。房內則運用青藍色的馬賽克拼貼床頭,展現秩序美感與紳士氣息。

坐落於赤崁樓旁的「天下南隅」,紅磚外牆與圓拱建築矗立北區天際,見證台南近代歲月風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坐落於赤崁樓旁的「天下南隅」,紅磚外牆與圓拱建築矗立北區天際,見證台南近代歲月風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此外,雙人房與套房客房內還配備黑膠唱片機,當音針落下、樂音響起,旅人彷彿隨著樂聲回到過往時光。無論是獨旅、情侶出遊,抑或是家庭旅行,若想體驗老台南的浪漫美學,那麼「天下南隅」將是重溫老派風華的絕佳選擇。

「天下南隅」房內運用青藍色的馬賽克拼貼床頭,展現秩序美感與紳士氣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天下南隅」房內運用青藍色的馬賽克拼貼床頭,展現秩序美感與紳士氣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來了|新舊交織的台南藝術旅宿

「來了」坐落在赤崁樓附近的「新美街」,這條街道曾是臺灣傳統民俗版畫的搖籃,而「來了」的前身便是在地知名的「隆發」版畫商行。盡管歲月流轉,「隆發」二字在老宅牌樓上依舊清晰可見,靜靜地訴說著這座建築的歷史。旅宿完整地保留了「三進式」的建築格局。穿越前廳與後廳之間,可見陽光從天井灑落的中庭,搭配周圍植栽相伴,宛若一座城市裡的秘密花園。清晨在此享用早餐,微風輕拂、光影流動,彷彿能聽見時間緩緩流淌的聲音。

「來了」由百年版畫商行「隆發」改建而成,結合三進式格局,感受新舊交織的城市縮影。(圖片提供:Booking.com)
「來了」由百年版畫商行「隆發」改建而成,結合三進式格局,感受新舊交織的城市縮影。(圖片提供:Booking.com)

旅宿主人更邀請8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各自的靈感打造8種風格迥異的房型。每間房間都像是一則藝術家故事,等待旅人細細品味。「來了」是台南新舊藝術交織、文化與生活共存的縮影,讓旅人能深度體驗這座城市的藝術與溫度。

「來了」結合八位藝術家創作的八種房型,每間皆如藝術故事篇章。(圖片提供:Booking.com)
「來了」結合八位藝術家創作的八種房型,每間皆如藝術故事篇章。(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貳洋樓|探訪台灣首位女建築師傑作

在台南地方法院附近,隱身於老屋群中的「貳洋樓」,以其獨特的淺綠色磁磚外牆吸引著旅人的目光。這座洋樓由台南首位女建築師王秀蓮於民國初年設計,完整保留了當時盛行的「老上海風格」。從建築外觀的對稱立面、雕花陽台,到女兒牆上的精緻磁磚,都彷彿在低聲呢喃著那段摩登而優雅的時光。

「貳洋樓」由台南首位女建築師設計,以淺綠色磁磚外牆與對稱立面,重現民國初年盛行的老上海優雅風情。(圖片提供:Booking.com)
「貳洋樓」由台南首位女建築師設計,以淺綠色磁磚外牆與對稱立面,重現民國初年盛行的老上海優雅風情。(圖片提供:Booking.com)

旅宿內,清水模的現代工業設計與老宅的復古外觀巧妙融合,營造出獨特的衝突之美。客房寬敞雅致,浴間更保留老房獨有的磁磚浴缸。「貳洋樓」不只是一處住宿,更是一場與建築藝術的對話,讓旅人得以穿越回 1960 年代,品味老上海風格優雅風情。

「貳洋樓」融合清水模工業設計與復古洋樓外觀,每間客房宛如一場與建築藝術的對話。(圖片提供:Booking.com)
「貳洋樓」融合清水模工業設計與復古洋樓外觀,每間客房宛如一場與建築藝術的對話。(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CNN 評選的「台南最美民宿」

走入台南「中西區」歷史最悠久的西市場,一座獨特的 85 度斜角樓梯映入眼簾,它正是 CNN 評選為「台南最美民宿」的「謝宅」入口。這棟超過 110 年歷史的老屋,不僅是台南首間老宅民宿,更是民宿主人謝小五的兒時故居,見證了西市場商貿繁盛的過往。為了保留這份珍貴的家族記憶,民宿主人親手修復老屋,並保留了原始風貌,從木門、紅磚、格窗,甚至是那段別具特色的 85 度窄梯,都成為歷史最真切的印記。

「謝宅」是台南首間老宅民宿,超過 110 年歷史老屋修復而成,並被 CNN 評選為「台南最美民宿」。(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是台南首間老宅民宿,超過 110 年歷史老屋修復而成,並被 CNN 評選為「台南最美民宿」。(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保留紅磚、木門與 85 度斜角樓梯,八間旅宿皆承載百年家族故事與歲月印記。(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保留紅磚、木門與 85 度斜角樓梯,八間旅宿皆承載百年家族故事與歲月印記。(圖片提供:Booking.com)

如今, 8 間由謝氏家族故居改造而成的「謝宅」旅宿,各自散發著獨特魅力。當旅人推開房門,住進的不再只是一間民宿,而是一場回到過去、細品台南百年歲月的故事。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巷弄x台南|在府城感受「閑」適慢時光

台南「中西區」飯店林立的一級戰區對面正是隱身在巷弄裡的獨棟老宅「巷弄X台南」,推開日式宅院的木門,一棵鳳凰木在庭院中迎面而立,這「門中有木」的意象,彷彿在喧囂的城市中打造一處「閑」靜的避風港。再往內走,一座帶有白牆的閩式老宅映入眼簾。這棟三層樓高的旅宿,細膩地保存了抿石子地板、紅磚牆與壓花玻璃等古老工藝,彷彿時間在這裡被凍結。

「巷弄X台南」隱身中西區巷弄內,推開木門可見日式庭院中種植著一棵鳳凰木,於府城喧囂中打造「閑」靜的避風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巷弄X台南」隱身中西區巷弄內,推開木門可見日式庭院中種植著一棵鳳凰木,於府城喧囂中打造「閑」靜的避風港。(圖片提供:Booking.com)

旅宿主人更賦予老物件新生命,像是將舊門再製成長桌,日曆與火柴盒等老物也成了懷舊的裝飾。這份新舊交融的巧思,讓空間處處充滿驚喜。白天走入鬧區感受城市的活力,清晨與傍晚在老宅感受時光的流淌,則是另一種寧靜的歸屬。讓旅人得以在府城裡,享受一段只屬於自己的悠然時光。

「巷弄X台南」三層閩式老宅保留抿石子地板、紅磚牆與壓花玻璃,許多老物件在這裡獲得新生,讓空間處處充滿驚喜。(圖片提供:Booking.com)
「巷弄X台南」三層閩式老宅保留抿石子地板、紅磚牆與壓花玻璃,許多老物件在這裡獲得新生,讓空間處處充滿驚喜。(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資料提供|Booking.com、文字整理|Adela Cheng

絕美!嘉義市八掌溪畔賞花遊客爆棚 「潮風鈴」2日活動湧入10萬人潮

嘉義市八掌溪畔黃花風鈴木盛開,嘉義市政府上週末(38日及39)搭配金黃花海,舉辦精彩「潮風鈴•野餐音樂市集」活動,短短2天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盛況空前;嘉義市黃敏惠市長也親自到場,與遊客們一起賞花、聽音樂。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黃敏惠市長表示,這是一場卡司「超越跨年等級」的活動,就是希望全國的民眾趁著花季來嘉賞花,同時慢遊、細細品味嘉義市建城321年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獨特的城市風貌!這個城市沒有大山大水,但有剛剛好的城市尺度,市區內6千多座木建築所組成的「人文森林」,新舊融合的美感,巷弄之間的文青咖啡館、美食小店、文化路夜市、檜意森活村、美術館與蘭潭等都是全國熱門景點,還有百家不同風格旅宿等,值得大家多停留一晚,感受嘉義市充滿熱情有溫度的款待。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張婉芬處長指出,今年「潮風鈴•野餐音樂市集」活動,絕美的花海與卡司陣容堅強,吸引超過10萬人次參觀,值得一提的是2天內,廢電池兌換獲得民眾熱量響應支持,回收多達530公斤,大家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一起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未來辦理活動時也將發揮巧思,讓民眾感受到嘉義市的創新與活力。此外,4月油桐花、5月藍花楹、6月阿勃勒等花開時節將接續來到,邀請全國民眾來嘉義市賞花,欣賞季節限定美景。

嘉義市政府

圖文提供|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