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剛剛好的容器,承裝日常的悠緩時光:建築師張景堯以「適度哲學」,打造簡單卻不單調的理想住居「草間漫漫」

打造簡單卻不單調的理想住居「草間漫漫」

現代主義建築之父柯比意曾說:「建築是生活的容器。」而當建築成為日常的載體,對於忙碌奔波的現代人而言,比起磅礴華麗、氣勢萬鈞的建築,更能觸動內心的或許是那以恰到好處的設計,打造出的舒心住居。關於這一點,建築師張景堯在其新作「草間漫漫」裡,可說是做了最貼近人心的回應。

lavie 配圖-張景堯建築師於事務所分享外觀設計

秉持「適度哲學」,打造簡單卻不單調的生活模樣

曾獲台灣住宅建築獎、金點設計獎等獎項肯定,建築師張景堯對於家宅設計自有一套哲學。不同於許多建築人或設計師強調「減法」,他卻主張以適度為美。「我們設計居家空間時,往往會陷入矛盾——大家起初偏好極簡設計,然而生活卻是加法,空間裡的物品會隨著居住時間增長而疊加。也因此,觀察實際生活需求,並以此做出適切的整理與收納,才是真正符合生活所需的設計。」也因為這樣,操刀「草間漫漫」時,張景堯刻意捨棄雕梁畫棟的絢麗技法,又或是極簡冷調的概念先行,而是以「簡單,不單調」、「豐富,不複雜」為基準,取得剛剛好的平衡,並在簡單之中,隱藏多達11種生活空間的規劃可能。

lavie 配圖-接待大廳3D


 而在這份對居住需求的悉心觀察下,張景堯也特意讓居所內部聚焦於生活核心功能,將接待任務劃歸於彷彿家宅般愜意的開放式接待空間,讓接待廳並非奢華巍峨的炫示場域,而是真正能邀請親友到此聚會歇息、也能讓住戶們在此相遇的所在。與此同時,因應現代人高度的外送及網購需求,張景堯也特意在一樓規劃外送員、快遞員的進出動線及包裹存放區域,藉由這份不著痕跡的細膩,讓設計不只是外觀上的極簡,更能在承裝進生活後,仍保持優雅舒心。

與周圍綠意共生的美好,是給住居者最恰到好處的祝福

另一方面,正如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所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對於當代都市而言,也沒有任何一座建築能遺世獨立。也因此,如何與周圍環境保持共好關係,更是當代理想住居的奧義。

lavie 配圖-張景堯建築師受訪

在此,張景堯也以「草間漫漫」坐擁東起育德園道至中正公園、南往草悟道至國美館綠意雙園道的絕佳地理位置出發,讓建築與周圍綠意兩相呼應,像是在建築外觀上,張景堯巧妙運用高層陽台與屋脊設計,塑造都市天際線的視覺焦點,也形塑豐富的立面表情,而「草間漫漫」中隨處可見的垂直綠化設施,更彷彿將一旁國立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的綠意引進家宅間。「建築物不只是個安靜的雕塑,而應該與環境有所互動。我在設計高樓層時也將陽台轉了45度,讓住家直面植物園;頂樓觀景亭則開放給所有住戶,讓大家都能飽覽植物園的盎然綠意。」

lavie 配圖-公設造型露台3D

而在盎然綠意之外,「草間漫漫」更注重的是與鄰里的共好關係。位處臺中文教區,「草間漫漫」橫跨西區精華、環抱北區繁華,在城市發展與自然綠意之間取得剛剛好的平衡,「也因為身處於發展歷史悠久的區位,我覺得作為一幢新落腳的建物,更應該保持對於既有鄰里環境的友善態度。所以我在設計時做了6米的退縮,保留寬敞的開放空間。我相信,對於鄰里的親切與開放,也是建築的珍貴價值。」張景堯說道。

lavie 配圖-張景堯建築師與WOHA黃文森建築師交流

他也相信,正如同擁有共同理念的建築師與建設公司總會走在一起,對於環境與鄰里敞開雙臂的人們,恰恰會走進擁有同樣態度的住居,在「草間漫漫」裡享受與土地與鄰里的共好關係,並在這一方讓人倍感自在愜意的處所,安放最悠然舒緩的生活。

新竹「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親愛愛樂學童參與打造,樂音悠揚、培養實作技能的實驗空間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親愛愛樂弦樂團」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孩子組成,他們以南投奧萬大森林為起點,一步步走向各地音樂舞台,用悠揚琴聲感動人心,亦扭轉自身命運。「實作」是親愛愛樂長期信奉的理念,這群孩子懂演奏、也親自作曲,近日更親手打造樂團位於新竹竹東的新園區,裝修、鋪地、接電、煮飯等大小事都自己來!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園內「大用食光」餐廳空間尤其值得一看,此由擅以回收材料發展創意設計的META Design受遠雄建設之邀,以「永續」及「共享」為關鍵字,融入親愛愛樂「製琴房」的空間語彙打造而成,小提琴、樂譜等音樂符號也在其中穿針引線。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親愛愛樂用音樂、實驗教育扭轉偏鄉命運

親愛愛樂發源於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這片位於奧萬大森林深處、海拔900多公尺的谷地,雖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卻面臨與多數山區部落同樣的困境——經濟居於弱勢,教育資源長期不足。2006年,王子建與陳珮文夫妻檔來此教書,並利用課後展開提琴教育,嘗試藉超越體制的模式,進行實驗性「混齡」教學,這正是親愛愛樂的起點。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歷經十多年發展,親愛愛樂已是各項青少年樂團賽事中的常勝軍,樂團成員學齡橫跨國小至大學。兩位創辦人成功藉實驗性的教育模式,扭轉偏鄉部落的宿命;跳脫以傳統學科的考試成績定義孩子學業表現的模式,透過樂團合作所激盪出的動能,為學童創造強而有力的自發性學習氛圍。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

竹東音樂巷:親愛愛樂生活、學習的實驗場域

如果你聽過親愛愛樂的現場演奏,一定被孩子們自己作曲與演奏的音樂所感動。來到樂團緊鄰竹東火車站的「竹東音樂巷」,不僅能聆賞音樂會,更能看見這群孩子不只會拉琴,還會修屋、做木工、煮一桌好菜。這座園區是孩子們生活、練琴與學習的地方,也是他們與社會連結的起點。在此,孩子們用音樂陶冶性情,藉實作培養技能,透過表演、餐飲與商店營運,在實作中培養自立與合作的能力。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大用食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的用餐空間

接下來讓我們聚焦於園區內的「大用食光」餐廳,這裡是人們用餐和相聚的場所,也是孩子們培養音樂之外第二專長的教育現場。透過餐飲現場的實作,他們學習烹飪、服務、管理與經營,培養未來進入社會的技能。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餐廳空間由META Design操刀,延續團隊永續設計理念,貫徹「將既有資源做最有效運用」的信念,攜手遠雄建設一同運用老屋回收的木桁架、工地回收的板模、再生粒料、鋼筋、花崗岩餘料,打造餐廳空間與家具。前庭與後院的戶外用餐區,則利用台鐵提供的退役枕木搭建而成,構築一處以城鎮景色佐餐的愜意空間。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META團隊更以工地回收零件為材,拼貼出兩幅立體作品,分別是解構的小提琴與音符悠揚的樂譜,象徵音樂與永續理念在此相遇交織。綜觀「大用食光」餐廳,空間總計由22.8噸回收材料打造而成,由企業資源與善意、永續理念與教育實踐層層構築。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大用食光」已於2025111日正式開幕,邀請人們前去用餐、聆聽音樂會,認識這群用音樂與雙手改變生活的孩子。

竹東音樂巷 大用食光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東林路194巷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逛進Marimekko巴黎瑪黑區旗艦店!工業元素為印花美學空間添新意,創意總監Rebekka Bay領軍打造「異鄉的家」

逛進Marimekko巴黎瑪黑區旗艦店!工業元素為印花美學空間添新意,創意總監Rebekka Bay領軍打造「異鄉的家」

打造一個在異鄉的「家」——芬蘭時尚與生活風格品牌Marimekko首間巴黎旗艦店落腳瑪黑區,拼貼印花、木作與工業元素,構築每個人都能輕鬆加入、盡情享受的歡樂美學空間。選址時尚重地中的重地拓展版圖,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還將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隨本文揭曉「Marimekko Le Marais」從佈局到陳設的種種設計巧思。

橫跨巴黎右岸第三和第四區,匯聚時尚、藝術與多元文化氣息,瑪黑區的歷史與人文魅力根本毋需言語贅述,林立中世紀風格巷道的藝廊、咖啡館和精品店早將人心擄獲;之於時尚迷、藝術愛好者而言,更無疑是能夠同時受古典與現代氛圍洗禮的必訪之地。而就在聖殿老街120號(120 Rue Vieille du Temple)這充滿活力的地段上,Marimekko擇一街邊轉角,首以旗艦店形式插旗巴黎——名為「Marimekko Le Marais」的獨立店鋪正式確立品牌扎根時尚之都、將北歐繽紛色彩揮灑法式優雅畫布的起始。

Marimekko巴黎旗艦店「Marimekko Le Marais」選址瑪黑區聖殿老街120號。(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巴黎旗艦店「Marimekko Le Marais」選址瑪黑區聖殿老街120號。(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印花X木作X工業元素,構築剛柔並濟的風格舞台

全新專門店座落建築1樓、佔地約140平方公尺,為品牌獨一無二的印花美學搭起最佳舞台。整體設計自Marimekko位於赫爾辛基的傳奇紡織品印花工廠汲取靈感,透過結構表現主義(即「高技建築風格」,顧名思義多使用鋁、鋼、玻璃等新式材料,而不以混凝土之類的傳統建材為主)渡入工業元素,並延伸印刷網版布料推車等印花工廠設施的多重聯想,豐富店內軟硬裝。舉凡刻意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的塗漆金屬欄杆,以及可移動的展示櫃及配備滑輪的包材車,無一不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

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尤為工業風裝潢的標誌性設計。(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尤為工業風裝潢的標誌性設計。(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塗漆金屬欄杆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並交錯點綴空間。(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塗漆金屬欄杆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並交錯點綴空間。(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展示櫃和包材車亦皆以鮮豔用色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展示櫃和包材車亦皆以鮮豔用色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恰如Marimekko創意總監Rebekka Bay所言,「在這個空間裡,Marimekko充滿歡樂的生活態度與積極正向的樂觀精神,與瑪黑區的活力氛圍完美交織。這家旗艦店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展示品牌迷人設計的窗戶,吸引人們探索Marimekko繽紛印花的藝術世界,並將芬蘭的特色風格與巴黎人的家庭和生活連接起來。我認為這個旗艦店生動詮釋了Marimekko的生活方式理念——打造一個在異鄉的『家』,誠摯邀請所有人和我們緊密的互動,以最貼近每個人生活的方式參與,沉浸感受與品牌的深度連結,我們已迫不及待要將Marimekko大膽的印花設計帶入巴黎朋友們的日常生活中。」

Marimekko透過實體店鋪詮釋其理念,進而與顧客產生緊密互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透過實體店鋪詮釋其理念,進而與顧客產生緊密互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對於品牌在巴黎打造的這座「異鄉的家」,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邀請人們用貼近自己生活的方式參與其中。(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對於品牌在巴黎打造的這座「異鄉的家」,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邀請人們用貼近自己生活的方式參與其中。(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3大展示空間以鮮豔色彩區隔,靈活陳設易隨季節變換佈局

在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品牌世界觀的同時,時裝和家居系列由原木色調、粉橘色調裝飾做出大致區隔,讓顧客既能隨性穿梭其間、也能有條理地探索和選購Marimekko的多樣化商品。首先,開放式服裝區提供一套套造型參考,圍巾和Karla皮革包等穿搭配件則有專屬層架進行多色陳列;再者,餐廳區營造溫馨的居家氛圍,同時於亮麗桌面不對稱佈置各式餐具杯盤;最後,精選商品區集結日常實用小物,且定期推陳出新。調度上相對靈活方便的空間佈局與展陳裝置,讓店面可因應季節、搭配創意企劃或特別活動,變換不同風貌迎接顧客,持續體現品牌一貫的活潑自由。

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Marimekko世界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Marimekko世界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開放式服裝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開放式服裝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餐廳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餐廳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精選商品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精選商品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期間限定店打頭陣,旗艦店再擴品牌全球版圖

事實上在旗艦店開幕前,Marimekko亦率先在樂蓬馬歇百貨(Le Bon Marché)、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以期間限定店的輕巧形式亮相,為進駐巴黎市場預熱。如今「Marimekko Le Marais」的揭幕,更加聚焦線下購物「體驗感」隨時裝、配件、包款乃至家飾家用一應俱全的商品系列登場,Marimekko同步祭出時髦視覺、趣味互動及個人化服務,邀顧客近距離感受品牌底藴深厚的印花藝術。

一應俱全的時裝、配件、包款及家飾家用等全系列單品,完整線下購物體驗。(圖片提供:Marimekko)
一應俱全的時裝、配件、包款及家飾家用等全系列單品,完整線下購物體驗;左上起Unikko游霓可花型掛飾 NT$1,790、Tumma印花及膝A字裙 NT$10,900、Joy縫線方形肩揹包 NT$7,190、Unikko游霓可印花針織開襟衫 NT$11,900、雙色Unikko游霓可印花側背包 NT$3,390、Tumma印花襪 NT1,290。(圖片提供:Marimekko)

作為國際市場拓展進程中的里程碑,巴黎全新旗艦店不僅將有效鞏固品牌定位、促進多元通路的長期成長,更是Marimekko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的重要一步。繼於赫爾辛基、紐約、東京、香港、雪梨、哥本哈根及斯德哥爾摩等城市紛紛開設旗艦店後再下這一城,Marimekko現正運營全球約170家專門店。

「Marimekko Le Marais」已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 Le Marais」已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