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基隆「永晝海濱美術館」開展!集結5組藝術創作、3間快閃店進駐正濱漁港、2檔合作展覽

2023基隆「永晝海濱美術館」開展!集結5組藝術創作、3間快閃店進駐正濱漁港、2檔合作展覽

2023 「永晝海濱美術館」以「999朵玫瑰の愛之船」為主題,將城市的情感故事轉譯成瑰麗的藝術之景,邀請了5位藝術創作者,以基隆獨特的場域:委託行、酒吧、漁港、茶店仔、咖啡店,透過音樂、插畫、動畫等複合媒材,譜寫出基隆情感多元的面貌。歡迎大家前往正濱漁港、登上愛之船,航向時空裡的情感故事。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1 永晝海濱美術館核心展區 - 01
2023 「永晝海濱美術館」以「999朵玫瑰の愛之船」為主題,將展出至10月底。(圖片提供:星濱山)

2023 永晝海濱美術館開展

由基隆星濱山團隊成立的「永晝海濱美術館」,今年展期為8月5日至10月29日,除了5組獨特場域情感創作、3間青年實驗快閃店、2檔合作展覽,展覽期間更設計多項精彩活動:10場美術館藝術導覽、3場藝文對談講座、3場深度地方導覽及2場秘境星空導覽,並且推出獨家限定周邊商品:海鹽柚子梅酒——夏菓、戀愛順利御守、愛情久久Tshirt等,讓觀者都能收藏展覽特別商品。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999朵玫瑰の愛之船 - 小報
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999朵玫瑰の愛之船 - 小報(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周邊商品 - 愛情久久 Tshirt - 03
周邊商品 - 愛情久久 Tshirt(圖片提供:星濱山)

集結5組獨特場域情感創作

而本次展覽共有5組創作,包含:藝術家王猛婷以鮮明霓虹感的視覺圖像,以及蒙太奇的畫面拼貼,引領觀者跳躍式探尋過往珍稀的「舶來品」,展現委託行典雅神秘風貌;鄭君朋以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記錄人們在儀式中的情感軌跡,藉由人工智能編列庶民的口述故事與電子數據庫的歷史文本,重新連結土地以獲得某種祭祀功能的靈光與對照;早安會透過實驗動畫展現基隆酒吧女的旅情,傳達一種抽象的詩意,引導觀眾進入自我探索與追尋的共感;曾靖富把聲音作為時間的延伸,如同一天在基隆城市間的律動,藉由四首音樂創作,刻劃咖啡店「等待與想像」和「一見鐘情」的情感面向;劉育瑄利用實驗性的創作手法,讓茶店以非傳統的奇幻方式呈現,帶領觀眾在停格動畫裡穿越摩登年代的時光。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2  王猛婷〈舶來の物戀 Voyage Nostalgic Love〉- 01
王猛婷〈舶來の物戀 Voyage Nostalgic Love〉(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3  鄭君朋〈儀式模組01 Ceremony moudle 1〉- 01
 鄭君朋〈儀式模組01 Ceremony moudle 1〉(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5  早安會〈長夜浮游 Floating in the long night〉- 01
 早安會〈長夜浮游 Floating in the long night〉(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9  曾靖富〈那些聲響下的老派浪漫 The Sounds of Old-Fashioned Romance in Keelung〉- 02
曾靖富〈那些聲響下的老派浪漫 The Sounds of Old-Fashioned Romance in Keelung〉(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10  劉育瑄〈春末了Last spring〉- 01
劉育瑄〈春末了Last spring〉(圖片提供:星濱山)

3間快閃店進駐漁港

秉持「永晝海濱美術館」街區合作的營運概念,透過徵件機制,展覽期間邀請到3間快閃店進駐漁港,提供青年實驗商業模式的機會,創造一個融合藝術、商業和創新的平台。快閃店海語花香,結合海語瓶的心聲及芳香的花朵魔法藥劑,讓觀眾在聽覺和嗅覺的刺激下,創造一場提升身心靈體驗的美味之旅;夏舟以港邊小船為出發點,販售夏日限定布丁甜品,舌尖上的甜蜜與藝術美感交織;女巫的香氣陳列室帶來一場專屬「基隆味」的沉浸式旅遊體驗,結合基隆獨有場域、漁港傳說、永晝美術館的玫瑰花浴,打造全新型態體驗,讓觀眾在香氣的世界中遨遊。

夏舟collage
夏舟以港邊小船為出發點,販售夏日限定布丁甜品。(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8  艾利鼻子〈女巫的香氣陳列室The Witch’s Cave〉- 01
艾利鼻子〈女巫的香氣陳列室The Witch’s Cave〉(圖片提供:星濱山)

推出2檔合作展覽

永晝海濱美術館常設藝術空間「SpaceMoor」,更邀請到2檔合作展覽和星濱山團隊持續探索、創造。邀請日本2位創作者:都市設計師三文字昌也以及空想地圖作家今和泉隆行,以敏銳觀察力發掘當地人的生活情感和歷史背景,將現實與空想融合,捕捉城市中多樣元素,形成一個充滿想像和詩意的都市透視圖;楊玉琪透過找尋當地密碼的解讀,將這些神秘符號賦予新意義,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4  今和泉隆行x三文字昌也〈亞洲都市透視展 IN 台灣基隆正濱漁港〉
 今和泉隆行x三文字昌也〈亞洲都市透視展 IN 台灣基隆正濱漁港〉(圖片提供:星濱山)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4  楊玉琪〈呼叫202〉
楊玉琪〈呼叫202〉(圖片提供:星濱山)

打造展期限定夏日甜品

今年更與港邊6間店家合作:閑閑、喫茶開門、島上有冰、海漾拾光、Kiku cafe芍米、小島走走布朗尼專賣店,以愛之船主題為靈感,設計展期限定夏日甜品。此外,為了讓觀眾進一步感受「愛之船」浪漫情感,能在展覽中找尋最獨特的觀展體驗,製作了「999朵玫瑰の愛之船」IG濾鏡及「找尋專屬你的專屬愛神」愛情心理測驗,星濱山團隊更精心挑選基隆人情歌歌單,觀眾通過蒐集集章圖的活動,便能帶走一份老基隆人的時代記憶。

小檔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Z7 永晝海濱美術館資訊服務站
永晝海濱美術館資訊服務站(圖片提供:星濱山)

2023永晝海濱美術館「999朵玫瑰の愛之船」

時間:2023 / 08 / 05~10 /29 每週五~週一 下午 13:00~18:00

地點: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周邊

備註:本次展覽須預約收費觀展 (120元/人)

更多資訊可至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臉書查詢

資料提供|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攝影:涂佳豪)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看設計如何回應動盪時局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首都布拉格古典的城市風貌、精湛的水晶玻璃工藝、流傳數百年的波希米亞文化,捷克擁有燦爛的人文遺產,是無數旅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宏觀之外,現在你可以在台灣藉「設計」微觀這個東歐國度——現於松菸展出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特展,從日常可見的符號切入,像是國徽、郵票、紙鈔、電影海報、公路標誌等,集結捷克具代表性的設計作品,爬梳其國家身份的構成脈絡。這些設計如何誕生?又是由誰創作?背後有何歷史背景和含義?這場展覽帶你一探究竟!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反映社會氛圍、對抗時局的力量

日常中的設計符號伴隨人們一生,但鮮少有人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對捷克(含捷克斯洛伐克)而言,20世紀初以來的平面設計歷程始終與時局緊密相連,從爭取建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與極權統治,到由社會主義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設計不僅反映社會氛圍,更在自由受限時成為文化抵抗的媒介。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捷克的平面設計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代表人物如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巨擘慕夏(Alfons Mucha)、藝術家卡雷爾·泰吉(Karel Teige)、字體暨平面設計師茲德內克·齊格勒(Zdeněk Ziegler)等,都是足以成書立傳的大師級人物。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爬梳150年來捷克的平面設計發展脈絡

為系統性地梳理捷克的平面設計發展脈絡,捷克Musea Kampa博物館啟動《識別》(IDENTITY)計畫,以展覽、出版、紀錄片與影集等形式,梳理捷克平面設計自19世紀末至今逾百年的演變。《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作為計畫的一環,透過經典海報、書籍設計、標誌系統等的視覺語言,呈現捷克平面設計的發展脈絡,並挖掘當中承載的集體記憶,及其所映照的時代精神。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由捷克平面設計領域具代表性的策展人Filip BlažekLinda Kudrnovská共同策劃。談及策展理念,Filip Blažek表示,《識別》計畫橫跨多樣媒材,在許多機構的協助下、並歷經募款才得以完成,娓娓道出捷克的平面設計在不同時期如何回應社會、政治與文化挑戰。對他而言,這次展覽有個鮮明且貫穿的敘事主軸:自由與民主,而這樣的追尋也一直反映在捷克的平面設計中。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

IDENTITY – The Story of Czech Graphic Design  


展覽期間|2025.08.1910.12,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10:0018:00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 02展間

展覽票價|50元/團體票 40元/優待票 免費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高雄市立美術館推出全新展覽《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來自日本、韓國的25位重要當代藝術家作品,展期自8月30日至11月30日。

本次展覽靈感源自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1904年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快樂島》,以音樂營造的夢境、自由與渴望為主軸,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媒材,探索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金昌烈等藝術家如何描繪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情感歸屬。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展出奈良美智以孩童視角反映成人世界疏離與脆弱的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展出奈良美智以孩童視角反映成人世界疏離與脆弱的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鹽田千春作品《生存的狀態(洋裝)》。(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鹽田千春作品《生存的狀態(洋裝)》。(圖片提供:高美館)

「我們都在尋找,並建構自己的快樂島。」高美館館長顏名宏表示,在科技高速發展、資訊不斷湧入導致變動與裂隙叢生的當代社會中,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航向屬於自己的快樂島。藝術如同一艘小船,承載著藝術家的記憶、夢境、物質、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朝著心中的庇護所航行,也為觀眾帶來重新感知世界、理解自身、啟動想像的契機。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圖片提供:高美館)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圖片提供:高美館)

探索亞洲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語彙

高美館同檔期的研究型展覽《眼球世代藝術奇譚》呈現臺灣藝術家如何將動畫、漫畫及電玩元素轉化為當代美學語言。而《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作為平行展覽,以日韓當代藝術為對照,探索跨世代亞洲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語彙,邀請觀眾在藝術的流動中暫時迷航,遇見心中那座尚未命名的快樂島。

展場一隅,圖為西澤千晴的彩繪陶雕作品《父親的每一天》。(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西澤千晴的彩繪陶雕作品《父親的每一天》。(圖片提供:高美館)

匯集25位藝術家作品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策展人暨高美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指出,本展匯聚天野喜孝、崔大衛、日野之彥、稻葉友宏、金玄植、金昌烈、金准植、權奇秀、李容德、李東起、松浦浩之、三島喜美代、宮島達男、三宅一樹、村上早、奈良美智、西野康造、西澤千晴、吳蓮花、大橋博、朴成泰、鹽田千春、高木紗惠子、土屋仁応、山本麻友香等25位大師作品。這些作品透過童幻視角回應成人世界的矛盾與脆弱、以物質雕塑書寫記憶與時間的流逝,或藉由動漫與流行文化反思當代社會,共同建構出一座詩意而多元的「快樂島」。

展場一隅,圖為朴成泰以鋁絲網為媒材創作的《天界之花》系列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朴成泰以鋁絲網為媒材創作的《天界之花》系列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另外,9月27日、10月25日、11月29日下午2時將舉辦專家導覽,分別由高美館策展團隊與胡氏藝術執行長胡朝聖主講,帶領觀眾放下日常框架,在藝術引領下探索當代社會的焦慮、希望、夢境與未來。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25位日韓當代藝術家之作,以多元藝術語彙探索當代社會不同面向。(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25位日韓當代藝術家之作,以多元藝術語彙探索當代社會不同面向。(圖片提供:高美館)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
展覽日期|2025.08.30-11.30
展覽開幕|2025.08.30 (六) 15:00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4-105 展覽室

資料提供|高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