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裝飾藝術時代的日式浴池!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常設展,霧氣繚繞的澡堂日常

重現裝飾藝術時代的日式浴池!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常設展,霧氣繚繞的澡堂日常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鐵博)經過修復與轉型後,推出由宜東文化策劃的《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透過原始物件、生活痕跡的保存,結合當代多媒材藝術創作,再現這座193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風光。

鐵博園區前身為「鐵道工場」,負責火車的修理、製造與整備,而澡堂則提供職工下班後清洗、放鬆的空間,也展現廠區能源利用最大化的技術力。《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藉由東、西、中央3個展區,揭開當時職工們的日常生活,聚焦澡堂在臺灣現代化過程的空間角色及文化資產意義。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入口意象-1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入口意象(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01 ➤ 193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

源自法國裝飾藝術風格的現代化風潮,在1930年代的臺灣各地,也出現了許多裝飾藝術及水平流線風格的建築,以及運用在鐵道汽油車造型的流線形設計。1935年搬遷至松山現址的鐵道工場,其廠房建築、機械設備都充分反映這股現代化潮流,與同時期的臺灣經典現代建築與交通工具串起時代的脈動。

西側展區展示了臺中天外天劇場、彰化高賓閣、臺北車站及淡水車站等12座1930年代經典建築模型案例,窺探與臺北鐵道工場同時期的臺灣建築,如何受到1930年代工業發展政策、水平流線設計風潮的影響。澡堂內的西側展區,也以此為設計概念,設計流線型展桌,配合動態影像,轉譯三零年代影響全台的工業風格。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西側展區-6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西側展區(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西側展區-5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西側展區(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02 ➤ 現地保存原始日式大浴池

《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展區呈現了澡堂原始的樣貌。澡堂建築平面呈十字型,模仿當時世界流行的火車站造形,利用美國進口的報廢鐵軌組成連續拱形桁架,並以扶壁般的拱廊構造支撐屋頂,採光窗的拋物線條,則具有日本分離派建築風格特徵。內部設置兩座圓形熱水池、三座長型冷水池,承襲日本澡堂文化,職工會先使用淋浴間和冷水池洗淨身體,再進入熱水池浸泡。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1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8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空間也內保留了許多當時使用的物件,其中以蒸汽管及水龍頭最具特色及時代意義。彎曲成「α」形的蒸汽管,提供熱漲冷縮伸縮彈性空間,避免加熱浴池的高溫蒸氣通過時,因短時間的大溫差造成連接處扣環脫落。更衣室、洗衣台的水龍頭,則由臺鐵職工自行開模複製,可以順、逆時針兩向360度旋轉,便於職工在手持臉盆等洗浴用品時單手操作使用。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5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03 ➤ 以多媒材創作重現職工物件

除了建築與歷史的再現,《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特別邀請纖維藝術家陳穎亭,於中央浴池展出《轉生》全系列作品。陳穎亭擅長將生冷的鏽蝕鐵件,透過鏽染轉化為溫暖的創作。

在《轉生》系列中,藝術家利用臺北機廠各場區鐵鏽物件進行發揮,由「制服系列」、「紙盒系列」及「工具箱」三個子題組成,結合棉布、麻布、蠶絲布料、舊衣回收鈕扣、舊紙張、蜂蠟、鐵鏽染和土芒果植物染等媒材,利用制服版型代表員工的工作狀態,選擇薄透的棉布、蠶絲纖維成為鐵鏽染的載體,鐵鏽也透過水的媒介轉生,沁染在布料上,每個物件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重現當年職工的生活痕跡。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2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3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6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中央浴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04 ➤ 最低限度修復保留職工塗鴉痕跡

《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以日本時代出土的地面基礎遺構、古蹟構件,紀錄廠區古蹟修復、再利用,轉型為博物館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在鐵博園區修護過程中,不以恢復至特定斷代為目標,而是儘量保留最初始的建築,像是牆上出現的職工手寫標語、塗鴉及鑿痕跡漬,也盡可能不抹消、不敲除,採取最低限度修復,展現新舊並存樣態,彰顯工業遺產中的生產與生活脈絡。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6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2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1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4
國家鐵道博物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東側展區(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

展覽日期|2023年9月22日起

展覽時間|每週二至六,09:30-17:00

展覽地點|鐵博籌備處員工澡堂(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

資料提供|宜東文化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數位如何改變聲音世界?2024 Digiwave《DdDd》以經典音樂載體、沈浸式數位體驗深入解析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每年十月於高雄登場的數位科技藝術展「DigiWave」,不斷以展覽、數位體驗等有趣形式,對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提問與辯證,繼電玩、科幻電影等主題,2024 DigiWaveDdDd》將於1010日至13日回歸,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聲音」為題,再度由擅長數位體驗的「叁式」團隊策劃,從日常到技術,從載體到創作者,集結聲音識別遊戲、影像裝置、沈浸式體驗、經典音樂載體展示等內容,讓觀者深入感受數位如何改變聲音世界。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數位如何撼動聲音世界?《DdDd》7大單元拆解

不妨用10秒鐘試著回想,你今天聽到了哪些聲音?列車進站的警示音、便利商店的迎賓旋律、電視廣告那句順口的jingle、某間店裡播著的歌曲……,聲音不曾離開我們的生活,它震動了空氣、耳膜,也震動我們和這世界的關係。

2024 DigiWaveDdDd》緊扣聲音,光是唸出展名就如發出電子聲響,《DdDd》既是大調,是德布西的二分音符,是Re的音名,也是digital(數位)。隨著時代前進,數位的演化既改變了聲音的形狀,也改變了你我和聲音的關係——一台機器能製造百人的管弦樂聲響,一台掌中的播放器讓我們能在街邊聽到全地球的歌。數位讓聲音變得親密、更大眾、更前所未聞、更無處不在。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DdDd》以聲音與科技為象限,從日常到技術,從載體到創作者,透過各種面向的歷史爬梳和經典案例,並界定出7大單元:「日常場景 BGM」、「聽得到的 LOGO」、「把音樂帶出門」、「當科技工具成為聲音的魔法」、「怪奇樂器大賞」、「迷之聲音 ^^:我到底聽了什麼????」與「聲音的未來:AI」,帶觀者用耳朵感受數位對聲音世界造成的改變。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用手機解鎖N種聲音體驗、現地創作

展中除了經典音樂載體和音樂創作者以外,在空間中若發現四散的五線譜圖示,也記得拿出手機參與互動,你將能在展場中的意外之處,發現埋藏的遊戲線索,透過手機收集,就能解鎖大大小小的聲音體驗。遊戲最終將依據每個人收集的歷程,生成個人專屬樂器,讓手機化身隨身創作工具,還能與其他玩家合作共創。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展覽最後,觀者將登上台階,操控聲音互動裝置,改變展覽音樂的狀態,現場投影影像也將依據每人設定的音樂,動態呈現。在《DdDd》,每個人都能成為創作者,感受音樂和影像如何製造記憶、牽引情緒。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三分鐘穿越百年,看與聽見聲音的演化

DdDd》現場當然也有叁式最擅長的大型沈浸式體驗,其與金曲音樂製作人余佳倫(A-Len Yue)及音樂製作公司MUSDM合作的劇場,透過縝密的音樂設計,將不同時代的音樂符號、特質等與視覺結合,讓觀者自然而然進入聲音的旅程。在此觀者將成為時空的穿越者,在3分鐘的體驗裡,和聲音一起經歷百年的演化——穿過真空管收音機、在MIDI鍵盤上跳躍、流經數位音訊,最後抵達彼此的耳膜。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2024 DigiWave——DdDd》

展覽期間|2024.10.10(四)-10.13(日)

展覽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B6倉庫

開放時間|11:00-20:00(最後進場時間 19:30)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位於青田街巷弄裡的選物展覽空間「一嶼ISland」將於10月5日至11月3日呈獻陶作品牌「望氣Seeing Qi 」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破碎及療癒為主題,反映生命與自然的有機循環。

除了以靜態的呈現各種陶器、花器外,本次展覽也攜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及機構合作,包含導演盧建彰、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聲音藝術家蔡瑋德(Nick Tsai)、花藝家楊翊、無垢舞者鄭又綺、樂手陳匡洵、李紀辰,用多重感官詮釋和延伸展覽內容。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望氣」主理人林信志。(圖片提供:望氣)

不完美的花器,造就美的本質

《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展覽中的陶器,由「望氣」主理人林信志創作,展出作品大多有著不對稱或是破口裂痕,姿態看來有些寂寥,卻又予人一種雅致且安定的力量。他深信,每個作品都是最特別的存在,並且能夠感染生活與周遭一切。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展出作品大多有著不對稱或是破口裂痕。(圖片提供:一嶼)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林信志深信,每個作品都是最特別的存在。(圖片提供:一嶼)

這些破裂的花器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結合在一起,不同的排列組合呈現百花齊放、殘缺的美。如同林信志寫下:「每個人在歷經破掉/開始要合起來時/會留下什麼在裡面?」不同人在面對破口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領悟、產生不同的情感。正是這份不完美,在觀眾心中油然而生一種矛盾的感悟——原來不完美,才是造就美的本質。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這些破裂的花器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結合在一起。(圖片提供:一嶼)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使用者可以自由組合花器,呈現百花齊放、殘缺的美。(圖片提供:一嶼)

林信志創作的線香座,也帶著同樣的概念。殘缺的容器,在點燃線香後反而變得完整;而一旁專門裝載毛孩骨灰的種子罐,則是林信志年初時為過世的毛孩所創作。以種子為容器的造型,也象徵著毛孩在某層面上沒有離開,而是在心裡慢慢發芽,帶來另外一種重生意象。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殘缺一角的線香座,在點香後反而變得完整。(圖片提供:一嶼)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酒瓶線香座。(圖片提供:一嶼)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毛孩骨灰罐以種子為造型。(圖片提供:一嶼)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末雪釉骨灰罐。(圖片提供:一嶼)

林信志表示,希望來看展的大家都能夠感到開心自在,畢竟感受因人而異,不論是否與展覽產生共鳴,都是最美好的相遇。

跨界合作延伸陶作想像

這次《合起來時 要裝些什麼?》展覽除了有望氣帶來的陶作展出,也邀請到廣告導演暨詩人盧建彰、以植物發聲的聲音音樂家蔡瑋德(Nick Tsai),以及徜徉自然的無垢舞蹈劇場舞者鄭又綺(又又)與樂手陳匡洵李紀辰演出身體劇場,將從望氣的作品延伸發想,在為期一個月的展期中呈現精彩作品。

▸ 和心智障礙孩童一起學習陶藝

望氣攜手擅長以影像洞悉人心的盧建彰,與育成基金會的12位小朋友共同創作陶器。育成基金會以服務心智障礙者如唐氏症、腦性麻痺、自閉症、極重度障礙等的孩子為主,這次也將孩子們學習與製作陶器的過程拍攝成影片,並於呈現於展覽現場;而盧建彰也為這12件作品各自寫下一段詩句,成為《一年十二個陰晴圓缺》文字集。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廣告導演暨詩人盧建彰。(圖片提供:500輯)

跨界合作分享會:導演盧建彰 x 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活動日期|2024.10.19(六)
預約時段|A.14:00 B.15:30
入場費用|免費
人數限定|20位
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aUfTaW9kegXVPawr8(表單將於10/18 關閉)

▸ 以植物發聲的音樂演出

在聽覺的想像上,展覽邀請到聲響藝術家Nick與花藝家楊翊,結合望氣的花器作品,帶來以植物進行發聲的音樂表演。在表演時,Nick錄下每種植物所發出的隨性有機聲響,連結其生物電流訊號至觸控裝置與合成器,轉譯成聲響與頻率,隨機散佈在無形的聽覺層次中,並邀請現場觀眾一起參與即興。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聲音藝術家蔡瑋德(Nick Tsai)。(圖片提供:Nick Tsai)

植作發聲現場演出

演出日期|2024.10.26(六)
預約時段|A.15:00 / B.17:30
入場費用|NT$1280
人數限定|20位
預約連結|https://forms.gle/XDzcTSq3NBd9EkdD9(表單將於10/25關閉)

▸ 把身體想像成一塊陶土

為了本次展覽,無垢舞蹈劇團舞者又又回溯擁有萬年歷史的陶藝,將自己想像成陶是如何誕生,進一步理出並加入地、水、火、空和風等自然五元素於其中。此外也特地走訪台東泥火山,實地取材拍攝影像。舞蹈一開始如泥般慢慢成形成土,而後逐漸塑型,由水來滋養、經歷火的考驗和風的運動,最後轉化成生命中流動的念。表演也邀請到穿梭於山海間的樂手陳匡洵、採集聲音家李紀辰合作,一起帶來一場充滿野性與靈性的演出。

殘缺才是美的本質:望氣陶作個展《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以五感探索破裂與療癒、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無垢舞者鄭又綺《鏡岸》。(圖片提供:鄭又綺)

聲身演出

演出日期|2024.10.13(日)
預約時段|A.14:30 / B.17:30
入場費用|NT$1280
人數限定|20位
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BEfkdGJznn8cLTAE7(表單將於10/12 關閉)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