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間零耗能飯店!隈研吾建築事務所打造連結山巒、天然湧泉意象的愛媛縣飯店Itomachi Hotel 0

日本首間零耗能飯店開幕!隈研吾建築事務所打造連結山巒、天然湧泉意象的愛媛縣飯店Itomachi Hotel 0

節能減碳近來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近期的旅宿設計也搭上這波環保意識,紛紛以友善環境的方式完成建築空間。而由隈研吾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的愛媛縣Itomachi Hotel,是日本首間零耗能的飯店,其設計也為日本奠定休閒娛樂相關空間的環保新典範。

節能減碳近來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近期的旅宿設計也搭上這波環保意識,紛紛以友善環境的方式完成建築空間。而由隈研吾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的愛媛縣Itomachi Hotel 0於今(2023)年5月開幕,這是日本首間零耗能的飯店,其設計也為日本奠定休閒娛樂相關空間的環保新典範。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Itomachi Hotel 0位於愛媛縣西條市,此處鄰近瀨戶內海,因為自古以來有豐沛的地下水,而享有「水之都」的美譽,同時當地還有知名的天然噴泉「內木」、坐擁西日本最高峰的石鎚山,成為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城鎮。飯店由科技公司Advantech和城鎮開發公司GOODTIME共同推出。Advantech總公司同樣位在西條市,在推出飯店前他們觀察到日本地方城鎮出現人口減少、缺乏活力的狀況,後來因緣際會看到飯店現址後,決定結合自家研發太陽能板和再生能源的系統,以休閒觀光的空間再次為當地帶來城鎮活化的可能。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在打造這間飯店前,Advantech和GOODTIME觀察到日本建築的能源消耗量以餐廳最多,飯店次之,於是他們認為飯店的能源消耗勢必得朝向趨近於零,才能加速日本節能減碳的步調,因此在建築設計上,便特別重視以太陽能發電創造能源,同時也將實際的飯店能源消耗降至零,以符合環保目標準。而完工後的Itomachi Hotel 0,也因為實現了50%以上的節能,在日本環境省的認證下獲得零耗能建築ZEB(Zero Carbon Emission Building)的認證。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Itomachi Hotel 0共有三座建築組合而成,包含兩層樓的Reception Café棟、Hotel棟,以及帶有露天溫泉的獨棟Villa。客房共有57間,含括Hotel棟四種房型的50間客房及附有露天浴池的7 間Villa客房。在建築設計上,隈研吾建築事務所團隊以西條市的自然風光為靈感,在三座建築上以連續相接的片狀屋頂呼應著石鎚山的山巒意象。中庭則設計了湧泉池,象徵西條市天然噴泉「內木」的意象,讓飯店能以花園的氛圍迎接旅人到來。科技公司Advantech為了達到節約能源的目標,也在飯店安裝了隔熱性較好的雙層玻璃和節能效果優良的設備,並在屋頂設置自家太陽能板以創造能源。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在室內和景觀設計部分由Dugout Architects操刀設計,設計師以天然噴泉「內木」和愛媛縣盛產的藍綠色「伊予青石」為靈感,為空間營造柔和輕盈的色調,也讓室內氛圍能與室外的自然景觀相互呼應,提供旅人沉浸於當地自然人文的感受。除了硬體設計,在餐點提供上,飯店餐廳和咖啡廳也根據厚生勞動省制定的日本國民營養攝取標準,大量使用愛媛縣的當令蔬菜、水果,提供旅人健康的餐點內容。前來的旅人也可以參加飯店推出的當地文化手作課程,從五感體驗在地的風土民情。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從2016年開始,東京大學隈研吾實驗室就開始與各地密切合作展開城鎮活化計畫,而他們在西條市進行的Itomachi Project,也在2020年逐步發展為綠能社區,從住宅、生活等面向都發展出再生能源自給自足,如今飯店Itomachi Hotel 0也成為社區的一部分,也使再生能源運用的範圍更為擴大,實現與全球一同保護地球、友善環境的目標。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來源:Itomachi Hotel 0)

圖片、資料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Itomachi Hotel 0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工藝、教育與永續的交匯點 — 汗得學社HAND Initial Group

從桃園龍潭市區出發,一路穿越山間小徑,沿途綠草如茵,來到合窯文創園區。在這裡,汗得建築學社建立了田野教室,每週二、四,學生們搭乘校園專車來到這裡,開展建築實作的學習之旅。山坡上的木造建築,是學生們從地基開始協力打造的作品。午休過後,學生們挽起袖子,開始準備當天課程所需的水泥粉光。校長韋仁正指導著水和泥砂的比例,同時分享著「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的起源故事。

藉實驗教育表述理念

一切起源,要從韋仁正和胡湘玲夫妻2001年在德國購置的老屋談起。這座已經有170年歷史的古老建築,沒有現代化管線,由於被列為生活古蹟,不能輕易進行改建。在獨力修繕這棟古老房子的過程中,兩人深刻地理解到古老建築工法與環境的關聯。於是2002年,他們在德國成立了「汗得學社HAND Initial Group」,專注於永續建築和再生能源等議題,並建立台灣臺灣與德國之間的知識和技術交流。初期,他們積極協助政府解決問題,後來以「協力造屋」和「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來具體呈現他們的理念。

「汗得」這個名字象徵著流汗努力必然有所獲得!夫妻倆以蓋房子作為溝通的語言,成立「協力造屋」企劃,在台灣臺灣和世界各地身體力行。於2003年協同921震災區居民,在南投潭南造起黏土木架屋,同年也到白俄與車諾比核災移民一起蓋房子;2006年的印尼亞齊與南亞海嘯居民協力造屋;2008年和荒野保護協會回到高雄那瑪夏,建造融入自然、近身觀察生態的小木屋;2010年在桃園龍潭與來自甘比亞的北科大同學一起造房;2013年在大溪中山老街修復歷史建物;2014年則在澎湖馬公與年輕學子共同完成三層樓的木結構建築,致力實踐建築節能,打造永續生活環境。

「做很多事就跟蓋房子一樣要有基礎,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合作,不要相信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韋仁正談到的合作不只是指建築的團隊合作,還有每個人參與社會的程度。2018年9月「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開學,以實務引導的知識體系,培養有獨立自主能力、願意參與社會、樂於合作的「工匠青年」。

2018年9月「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開學,以實務引導的知識體系,培養有獨立自主能力、願意參與社會、樂於合作的「工匠青年」。
2018年9月「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開學,以實務引導的知識體系,培養有獨立自主能力、願意參與社會、樂於合作的「工匠青年」。

教育理念實踐

韋仁正導入了德國的「工作跟教育」雙軌教育模式,他解釋這是一種現代版的師徒制度。在企業中,新進員工由較資深的同事協助帶領,從零開始學習,最終培訓成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韋仁正之所以選擇建築作為教學主題,是因為台灣臺灣建築營造業佔三分之一的GDP,「營建業永遠是整個經濟的火車頭」他說。然建築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社會住宅、居住正義和房價等問題。他希望引起人們對於建築與環境關聯性的關注,並透過實際的建築教育,創造有趣且實用的學習環境。

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採混齡教學,採訪這天,同學們在師長指導下,拌好水泥砂漿正在實作牆面粉光練習。「他們不是童工,這棟房子也不是以完成為學習目標,而是一個載體」韋仁正解析透過桃園龍潭田野教室的這棟木屋,讓學生知道一棟房子要完成,必須經歷哪些過程,熟悉工具、知道蓋房的內容之後,當他到工地或回到自己家的時候,如果有任何狀況他會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

汗得的教育多元性

除了在田野課程中實地學習,汗得建築工事的學生們也在台北萬華的「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進行日常課程教學。這座被動式節能建築是由茂迪前董事長鄭福田於2011年出資捐贈,靈感來自社長胡湘玲的著作《太陽房子》,由建築大師張清華和郭英釗共同設計興建。

此處的教學內容包含德文、建築設計、文史哲學、科學、環境與社會、體適能等等。畢業後具備高中階段同等學力,可以採多元入學管道進入大學建築、設計、土木相關科系就讀,但是韋仁正說「我們不是建築系的先修班」,他分享目前畢業的學生有些人進到哲學系、德文系、日文系等等,來汗得不一定要念建築系,主要目的還是透過教學使個人可以開始獨立思考。

除了在台灣臺灣升學,「汗得建築工事」的學生畢業時將具備德語檢定B1能力,可以選擇到德國實習或是升學,前者可以直接到德國的德語環境裡銜接給薪實習工作,後者則在申請制大學及工匠設計學院具有優勢,目前已經有兩位畢業生藉由機構管道在德國實習。

「汗得建築工事」的學生畢業時將具備德語檢定B1能力,可以選擇到德國實習或是升學,前者可以直接到德國的德語環境裡銜接給薪實習工作,後者則在申請制大學及工匠設計學院具有優勢。
「汗得建築工事」的學生畢業時將具備德語檢定B1能力,可以選擇到德國實習或是升學,前者可以直接到德國的德語環境裡銜接給薪實習工作,後者則在申請制大學及工匠設計學院具有優勢。

教育是種樹的過程

採訪過程中問及創立教育機構這些年來是否曾面臨困難,韋仁正說「錢」當然是一個現實考量的問題,汗得沒有基金會的協助,一切都是他跟社長胡湘玲獨力創辦,需要具有一定的學生人數才能達到收支平衡,說到這裡韋仁正笑著說:「但沒有關係,教育機構本來就是計畫性質」,他繼續強調:「汗得取名為initial group,目的是要推動與促進,我們不是荒野協會、更不是宗教團體,也不是永續建築的代言人」對於從建築和能源改善環境這件事情,他希望透過教育來展示一種引導學習的知識體系,「我們是非定義組織」他補充說道,「我們這邊沒有成果發表會,成果都在學生身上」他比喻教育如同種樹,現在埋下種子,也許要五十年後才能真正看到成果,但是在這段時間過程中,他已經長成一個可以被信賴、被依賴的獨立個體,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韋仁正比喻教育如同種樹,現在埋下種子,也許要五十年後才能真正看到成果,但是在這段時間過程中,他已經長成一個可以被信賴、被依賴的獨立個體,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韋仁正比喻教育如同種樹,現在埋下種子,也許要五十年後才能真正看到成果,但是在這段時間過程中,他已經長成一個可以被信賴、被依賴的獨立個體,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永續能源的普及

德國在二三十年前便著手於建築的永續能源,隨著烏俄戰爭爆發,過去一年德國人民裝設太陽能的數量遠勝於過去十年,永續能源的普及,讓德國能夠不受俄國以天然能源給予的威脅,成功建立能源自給自足。

教育的目標最終還是回到消費者需求。韋仁正從建築史的角度說明,在鋼筋混凝土出現之前人類是用土跟木頭蓋房子,而我們眼前正在蓋的木屋也是太陽房子的具體案例,同學借由師長引導下計算出結構比例,在屋頂設有25公分高的斷熱層,牆面具有24公分厚,木板的內牆與外牆之間放入發泡玻璃為填充材料,不怕下雨淋濕會壞掉。種種計算建築的過程和選擇材料的原因,都是讓同學知道材料與環境的因果關係。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良有百分之三十是由建築營造業產生的,如果可以找到方法將鋼筋混凝土、鋼鐵取代而之,便是一種永續。台灣臺灣土地的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但是目前尚沒有可依賴的相關產業進行林業資源的運用,木材資源仍有百分之九十仰賴進口。砍樹是否環保一直是人們探討的議題,適當年齡的強壯樹木可運用為建築結構、家具,讓木頭站得更久,然一旦進入老化開始腐爛之後,不僅無用武之地且釋放二氧化碳氣體,對環境影響更為劣勢。

Young Founder 揚帆計畫

2022年汗得建築工事創立「Young Founder揚帆計畫」,學生經過三年訓練畢業後,倘若決定到德國進修,便是參與這項計畫。從走讀當地歷史與建築背景,進入德國技職專業科學校,到企業實習階段融入德國的「雙軌制」,獲得實務經驗易於未來投入當地職場就業。韋仁正說教學並不是因為老師厲害而教導,而是要告訴學生可以變厲害的方法,德國是以中小企業為經濟主軸的國家,因此他們也希望可以輔佐具有技術力的學生成為Founder,在德國創業。同時未來他們也即將成立揚帆計畫2.0,將對象設定為大專院校的學生或有志之士,協助他完成學業或創業,走上他想走的路。

好的工藝來自於技術

當談及校長韋仁正認為建築是否為一門工藝的時候,他不假思索的答道:「當然啊!工藝之母啊!」再偉大的藝術作品如《蒙娜麗莎的微笑》都還是掛在一道牆上,但那堵牆就很重要,以至於空間也很重要,要如何讓來訪的海量參觀者都能看到這幅畫,展現建築與空間規劃的技術。

藝術也許無法教學,但是「工」是藉由學習而累積,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技術才能將「藝」表現出來。他舉例半導體也是一門工藝,要將所有物件都塞在一片微小的晶片裡,如果沒有技術和對空間感的概念,要如何才能辦得到?此外,他也提到iPhone 3的問世,影響了業界智慧型手機的外形,當消費者都接受這個外形是好的,工藝也就取決於消費者的慣性。也可以說,好的設計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工藝,反之亦然。

建築造型回應環境

回到建築設計,提問為什麼學生蓋的房子都是山形屋頂,韋仁正回應三角是最穩定的形狀,梁柱的水平和垂直支撐出3D空間,隨著台灣臺灣潮濕海島型氣候時常下雨的關係,斜屋頂才能引導水往下流,在傳統沒有管線引流的時代,建築造型便是回應環境而形成,這也就是好的設計來自於工藝,抑或好的工藝來自於設計的緣故。

建築造型是回應環境而形成,這也就是好的設計來自於工藝,抑或好的工藝來自於設計的緣故。
建築造型是回應環境而形成,這也就是好的設計來自於工藝,抑或好的工藝來自於設計的緣故。

國家與社會賦予的責任與重視

韋仁正談起德國對於職種分項會賦予識別色,譬如蓋房子的大木師是穿黑色雙排扣的喇吧褲工作服,木工穿土色、園藝穿綠色、油漆穿白色等等,讓服裝賦予職業人士的身份認證,以説明政府給予的社會責任與重視。夫妻倆在德國住處的鄰居,不只是大木師也學習木工生產傢俱,大部分的人都至少有兩個職種,生涯彈性也就更為廣泛。因此他們很鼓勵並實際透過教育機構,讓學生盡量在人生前段進行試錯(try and error),勇敢進行嘗試,到最後不一定會是錯誤,如果發現自己人生志向不在此,回頭看也才18歲,還有時間能夠選擇改變。

田野教室中有座類似穀倉的建築,裡頭擺放許多木頭框架,是新生訓練階段留下來的練習作品,每顆螺絲都是學生學習使用工具後完成的階段性訓練,韋仁正發現原本教室外已經脫落一年的拉門,學生們居然自動自發地修好了,也許這就是學習的成果之一,從一個小地方,便能體現學生自行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變成可以信賴和依賴的獨立個體,這才是最重要的成果。

文字:何芳慈
攝影:Y一J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位於荷蘭鹿特丹港口的「FENIX博物館」將於2025年開幕,前身為全球最大的倉庫之一,更是19、20世紀百萬移民出入鹿特丹的碼頭。受全球移民故事啟發,中國「MAD建築事務所」改造這個地標性建築,透過尋找未來與過去之間的交流,將建築的故事延續下去。

這座佔地16,000平方公尺的建築始建於1923年,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從19世紀末開始,300多萬移民從鹿特丹的碼頭登船,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人們的離開和到來造就了今天的鹿特丹,成為一座擁有170多種民族的城市。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是鹿特丹這段獨特歷史的核心,這座巨大的倉庫長360多公尺,由鋼筋混凝土製成,是裝卸船隻的地方,其貨物被運至南非、加拿大、墨西哥和海灣國家。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在二次大戰期間,幾乎整個鹿特丹的建築都被摧毀,也因而造就這座城市如今充滿實驗性、創新思維的建築風景。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正由MAD建築事務所主導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確保鹿特丹港口建築的典範能夠被留存。FENIX博物館館長安妮·克萊默斯(Anne Kremers)表示:「FENIX的故事就是鹿特丹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FENIX博物館將引發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好奇心。」FENIX博物館旨在幫助鹿特丹重新定義21世紀、發展新型藝術和文化機構、培養新的創意人才,反映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精神和歷史。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從屋頂升起的巨大銀色旋風

在FENIX博物館的屋頂中央,MAD團隊打造了一個金屬的旋風(Tornado)形裝置。雖是金屬外觀,旋風的內部其實是由木頭打造。它擁有接近自然的動態結構,令人聯想到盤旋的空氣,從底層攀爬而上,由屋頂升起延伸至天空,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符號,象徵著全球移民所經歷的旅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說明:「當MAD建築事務所受邀參與FENIX博物館的計畫時,我們深知它必須與現有建築、周邊環境、移民故事、過去記憶進行對話。『旋風』關於未來,但它植根於過去。」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並將默茲河和荷美郵輪總部改建的紐約酒店(Hotel New York)盡收眼底。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以當代藝術視角建構展覽內容

FENIX博物館建築內部有兩層寬敞的展廳空間,未來將舉辦一系列藝術、建築、攝影和歷史的展出,探索人類遷徙的永恆故事,以及不斷變化的世界。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其中包括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祖先(Ancestors)》,以及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金守子(Kimsooja)、希爾帕·古普塔(Shilpa Gupta)、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和傅丹(Danh V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FENIX博物館還與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展出一系列以移民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包括巴黎藝術家貝亞·吉勒·加查(Beya Gille Gacha)、鹿特丹藝術家埃弗拉特·澤哈維(Efrat Zehavi)、韓國藝術家蔡恩麗(Chae Eun Rhee)、藝術家拉奎爾·範哈弗(Raquel Van Haver)、美國藝術家雨果·麥克勞德(Hugo McCloud)。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策展空間「Plein」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空間,其中佔地2,275平方公尺的「Plein」,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博物館策展方式。這個寬敞、 靈活的展演空間將由鹿特丹在地的不同團體策劃豐富活動,每一天、 每一小時都將截然不同,呈現多樣面貌。例如,在中國農曆新年時,便將紀念1900年在FENIX街區創建的歐洲第一個唐人街,慶祝中國的飲食和文化。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巨型展出裝置《迷宮》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形成迷宮般的沉浸式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其中穿梭,發掘行李箱主人的故事。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紀實攝影展《移民家庭》

受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最知名的攝影展之一《人類大家庭(Family of Man)》啓發,《移民家庭(Family of Migrants)》由數百張紀實攝影和肖像組成,探討人類流動、家庭之愛、旅途危險和告別等主題,涵蓋了6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攝影師的經典攝影,如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王福春(Wang Fuchun)、阿拉·古勒(Ara Güler)和薩姆·普雷塞爾(Sam Presser)等。

資料提供|FENIX博物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