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操刀東京「魔法文學館」!走進《魔女宅急便》作者角野榮子的創作世界

隈研吾操刀東京「魔法文學館」!走進《魔女宅急便》作者角野榮子的創作世界

由隈研吾操刀的「魔法文學館」(江戶川區角野榮子兒童文學館),坐落於東京江戶川區なぎさ公園內,其猶如白色花瓣的屋頂與草莓色內裝設計,既與山丘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也呼應了《魔女宅急便》作者角野榮子的創作世界觀。而魔法文學館預計於今(2023)年11月3日開館,首波的企畫展也將展出由角野榮子從世界各地搜集來的魔女娃娃。

小檔隈研吾操刀的「魔法文學館」230902bungakukan_1087-930x540魔法の文学館由隈研吾操刀的「魔法文學館」(江戶川區角野榮子兒童文學館),將於2023年11月開館。(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由隈研吾操刀的「魔法文學館」(江戶川區角野榮子兒童文學館),將於2023年11月開館。(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隈研吾操刀「魔法文學館」

出生於1935年的角野榮子,為日本知名的兒童文學、繪本、散文作家,代表作有有繪本《大盜布拉布拉》、《褲子船長的故事》,以及小說《魔女宅急便》,其在2018年更獲得有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安徒生文學獎作家獎,同年也榮獲江戶川區區民榮譽賞,而為讓大眾更知道這位兒童文學作家的輝煌成就與其作品中的世界觀等,江戶川區便計畫建設角野榮子兒童文學館,同時邀來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操刀設計場館。

場館內部空間以角野榮子喜愛的草莓色為主軸,讓小朋友貼近其世界觀。(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場館內部空間以角野榮子喜愛的草莓色為主軸,讓小朋友貼近其世界觀。(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的建築設計

而坐落公園內的魔法文學館,以將建築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為設計概念,並在室內空間打造「物語的世界」,讓孩子們想主動去認識角野榮子,也如同其作品中出現的「房子」,建築物既像小盒子的集合體,空間設計也符合兒童的身體比例,且考量到周圍環境,建物高度也盡量降低,以減輕壓迫感,加上周邊原有的櫻花、杜鵑花與繡球花等花卉植物,將構成一處四季皆能賞花、親近自然的名勝景點。

1樓設有販賣草莓色商品、作品中可愛角色周邊的商店。(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1樓設有販賣草莓色商品、作品中可愛角色周邊的商店。(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猶如白色花瓣般的屋頂設計,與周圍景觀自然融為一體,外牆上大小不一的四角形窗戶,增加建物的層次感,也讓孩童能一窺外頭風景。(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猶如白色花瓣般的屋頂設計,與周圍景觀自然融為一體,外牆上大小不一的四角形窗戶,增加建物的層次感,也讓孩童能一窺外頭風景。(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白色花瓣屋頂、草莓色內裝

內裝設計上,使用了角野榮子喜愛的草莓色(不僅身著的服飾,就連其個人住家的牆壁也是該色),讓人們走入其中,便能充分感受到角野老師的世界觀,而外牆、窗框、屋頂等則採用了簡單中性的白色,除與草莓色形成強烈的對比,其也猶如一張純白的畫布,能夠隨著四季融入周圍自然環境的變化,搭配花瓣般的屋頂設計,也能與場館坐落的山丘產生共鳴。

場館內部空間以角野榮子喜愛的草莓色為主軸,讓小朋友貼近其世界觀。(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場館內部空間以角野榮子喜愛的草莓色為主軸,讓小朋友貼近其世界觀。(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2樓再現角野榮子的工作室。(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2樓再現角野榮子的工作室。(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再現角野榮子的工作室

而踏進其中,可見1樓以《魔女宅急便》中的克里克城鎮為背景的草莓色世界,並將帶來以代表作中的人物為主題的光雕投影;2樓除再現角野榮子的工作室,也有為小朋友打造的圖書室,裡頭集結了角野榮子的作品,以及她從世界各地挑選而來的童書與繪本;3樓將設置咖啡區,期盼大家在享受江戶川區豐富的自然風光時,也能用五感體驗角野榮子的世界觀。另外,在2樓的展覽空間,每半年也將舉辦與角野榮子或兒童文學相關的企劃展,而此次的開幕展「魔女まじょ展」,將能一窺角野榮子從各地搜集來的魔女娃娃,讓人們能更加貼近魔女的世界。

1樓有以《魔女宅急便》中的克里克城鎮為背景的草莓色世界。(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1樓有以《魔女宅急便》中的克里克城鎮為背景的草莓色世界。(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2樓的圖書室集結了角野榮子的作品,以及她從世界各地挑選而來的童書與繪本。(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2樓的圖書室集結了角野榮子的作品,以及她從世界各地挑選而來的童書與繪本。(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3樓的咖啡區,讓大家邊用餐邊享受江戶川區豐富的自然風光。(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3樓的咖啡區,讓大家邊用餐邊享受江戶川區豐富的自然風光。(圖片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魔法の文学館(江戸川区角野栄子児童文学館)

地址:東京都江戸川区南葛西7-3-1 なぎさ公園内 

開館時間:9:30~17:30(最終入場時間16:30) 

休館日:週二、年末年始(12月29日~1月3日)  

費用:一般(15歳以上) 700日圓/ 兒童(4歳~中學生)300日圓

備註:採預約制,預約方法請點此

資料來源|魔法の文学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西班牙「巴特羅之家」修復完工:再現高第「秘密花園」、1906年原始建築設計美學

西班牙「巴特羅之家」修復完工:再現高第「秘密花園」、1906年原始建築設計美學

作為西班牙藝術巨擘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在巴塞隆納的代表作,「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ó)歷經7年時間、耗資350萬歐元的修復工程,終於再度以原始建築的面貌示人!



回溯巴特羅之家歷史


坐落於巴塞隆納格拉西亞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上的巴特羅之家,事實上,這幢建築的原始設計師並不是高第,而是1877年時,由高第的建築教授Emili Sala Cortés所建造。1903年,紡織業鉅亨Josep Batlló i Casanovas將其買下,並請來高第將建築拆除後重新設計。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然而高第放棄了拆除重建計畫,而是對其全面翻修,徹底改造建築外觀,重新規劃室內空間,讓建築本身宛如百變華麗的藝術品,展現出超越時代的功能性與現代主義美學。如今,擁有超過一世紀歷史的巴特羅之家,在2005年時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更是造訪巴塞隆納必看的地標。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350萬歐元的修復歷程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巴特羅之家建築後方立面色彩漸漸褪變,部分建築特色也不復存在。為了還原大師在1906年構思的原始設計,巴特羅之家投入350萬歐元展開全面性修復計畫,透過眾工藝職人技藝,重現當年的拱形陽台支撐結構,並復原了私人庭園裡原有的花圃與藤架,同時讓建築立面再現原始色調。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負責修復的建築師Xavier Villanueva表示:「修復巴特羅之家的後方立面與私人庭院,比起建築修復,更多是對記憶的重拾與對高第遺產的探索。工程透過多年嚴謹研究、歷史文獻調查,以及工藝匠人精細手工的結晶,將空間帶回1906年高第最初的構想。」


像是團隊在疫情期間,藉由地層測試結果,分析出隱藏在木材、鍛鐵與灰泥等層層漆料下的原始建築色彩,「就像底片反轉般,原本呈現米黃色的牆面,恢復了最初的深色調;而原本被漆成黑色的鐵件,如今改為較明亮的色澤。這種色彩的反轉徹底改變了立面的觀感,也讓它重拾曾經的表現力。」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還原高第的原始建築色調、秘密花園景致


歷經修復的巴特羅之家,建築後方立面上的灰泥、玻璃與陶瓷碎瓷拼貼(trencadís)得以重現,鐵製欄杆、木製窗框、陽台門片與馬賽克地磚也悉數修復,讓曾經瀕臨崩壞的結構恢復穩固。


修復的另一重點,則是還原高第所設計的「秘密花園」,可以看見消失已久的石楠木拱形藤架重新出現在庭院中央,鋪地也依循高第時代的工藝手法,以8.5萬塊Nolla馬賽克磚忠實復刻。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除了找回建築原有的質感外,Xavier Villanueva也補充在修復過程中,團隊的驚人發現,像是支撐陽台的拱形穹頂系統,這套結合馬賽克磚與鐵件的螺旋結構,在當時極具創新性,前所未見的設計,更加凸顯了高第無與倫比的設計才華。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舉世聞名的奇幻建築得以用壯麗原貌示人,續寫大師前衛設計美學外,也看見工藝匠人對文化遺產傾注心力的熱愛。若想了解整個修復歷程紀錄,也可在巴特羅之家官方 YouTube 頻道觀賞相關修復影片。

Casa Batlló
地址:Passeig de Gràcia 43 08007 Barcelona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資料來源|Casa Batlló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操刀「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以方、圓、三角幾何形狀,打造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殿堂

安藤忠雄操刀「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以方、圓、三角幾何形狀,打造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殿堂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中亞建築首作!預計於2028年3月開幕的「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Uzbekistan)正式動工,這項由烏茲別克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ACDF)主導的重大博物館計畫,不僅象徵著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將迎來嶄新藝術地標,更要打造一處融合文化、教育與公共功能的國家級殿堂!

三大幾何形組成,延續大師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

在2025大阪世博「烏茲別克館」中,搶先曝光了安藤忠雄為「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模型。博物館佔地約 4萬平方公尺(約1.2萬坪),座落於歷史悠久的阿布卡西姆經學院(Abulkasym Madrasah)、獨立藝術宮( Istiqlol Art Palace)與阿利謝爾・納沃伊紀念碑(Alisher Navoi Monument)之間。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博物館由方形、圓形與三角形,三個基本幾何形狀構成,彼此相連形成線性組合,延續安藤忠雄標誌性的「清水模」與「純粹形式」風格,在實與虛的交錯中,創造出光影與建築秩序的韻律。對於自己在中亞的首件建築大作,大師表示:「我希望透過這些純粹的幾何形式來建造,回到思想的起點,營造一個能向世界傳遞強大理念的空間,也盼望博物館成為面向世界的創意中心。」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博物館透過一系列橢圓形開口與玻璃窗景元素,引導自然光灑入建築,營造寧靜又充滿張力的氛圍。而三大幾何形狀屋頂,共成為公共露台並融入大面積水景,讓訪客得以欣賞周邊自然風光,更能在漫步之間,體驗建築多重尺度與比例所帶來的視覺感官震撼。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面向全世界的文化殿堂

地上三層樓、地下兩層及附屬建築的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將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博物館將有面積達8,500 平方公尺的展廳空間,並同時有公共圖書館、講堂、修復實驗室、會議廳、咖啡廳廳,以及 6,000平方公尺的典藏庫房等設施。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其中展覽將由曾操刀 2025大阪世博烏茲別克館的德國敘事建築與展示設計工作室Atelier Brückner負責;屆時將策劃一系列多元展覽、出版品、駐村與教育計畫,團隊表示,希望透過展覽語言激發觀眾的想像力與情感,將烏茲別克的歷史深度與當代文化並置,向世界展示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國家形象。

落成後,博物館預計有超過10萬件館藏,涵蓋烏茲別克、中國、日本、印度以及歐洲等不同地區文化的藝術作品,將成為中亞最大規模藝術收藏空間之一;同時隨著博物館啟用,將解決過去受限於空間,僅能展出約 2% 館藏作品的困境;全新博物館啟用後,將可同時展出多達1萬件作品,讓大眾能更全面接觸烏茲別克豐富的藝術遺產。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對於博物館寄予厚望,烏茲別克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主席 Gayane Umerova 表示:「這座博物館反映了我們的民族身份與文化信心,並將成為啟發後世、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博物館整體造價超過 2 億美元,「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去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或英國大英博物館。未來,將透過與這些機構合作,我們能引進獨特展品並舉辦展覽。」烏茲別克總統Shavkat Mirziyoyev說。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不單單只是一座文化機構,而是擁有十足野心的建造計畫,以成為中亞最先進、最具開放性的博物館為目標。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資料來源|XabarEXPO 2025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