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TASTE
-
風格美食2025/08/06
搭上台北直達歐洲的風味列車!瑪黑餐酒「Transit」聚焦歐陸風味,空間揉街頭咖啡館與地鐵站氛圍
由風味和風格駕駛,台北直達歐洲的列車進站中!瑪黑旗下歐陸風格餐酒館「Transit」進駐信義Dream Plaza,空間以歐洲街頭咖啡館、地鐵站為靈感,勾勒白日優雅、夜晚不羈的對比氛圍,打造與歐陸零時差的用餐情境。特色調酒致敬巴黎城市景色,從凡爾賽宮、杜樂麗花園、巴士底市集等地標汲取離感,發想出由清爽到濃重,交織木質調、蔬果、咖啡等風味的多元風味;菜單則聚焦歐陸風格,夏季以多道海鮮為亮點,愛海鮮不妨來一份整隻龍蝦入菜的「波士頓龍蝦細扁麵」。
-
食譜2025/08/05
煙燻風潮來襲!培根波本威士忌x煙燻血腥瑪麗兩款創意雞尾酒,帶你品味炭香魅力
煙燻,不再只是燒烤的專利,也成了雞尾酒裡最迷人的風味之一。從泥煤威士忌、炭烤煙燻培根,到手持煙燻器現場加香,這股炭香風潮正悄悄改變我們對調酒的想像。這次就帶你嚐嚐兩款創意十足的煙燻雞尾酒,喝出一口燒烤般的驚喜。
-
風格美食2025/08/04
在台北小巨蛋GUMGUM EGG來場「樹下野餐」!木質森林中嚐美式雞翅、精釀啤酒,戶外吧享市中心難得愜意
來到GUMGUM必吃曾被國際知名旅遊網站Big 7 Travel評為「台北最好吃」的雞翅,無論是經典原味或新推出的美墨風格「墨西哥辣甜心」、日式黑醋賦味的「黑醋歌舞醬魂」,配上精選自台灣在地酒廠的精釀啤酒,都是享受。
-
美酒飲品2025/08/02
(父親節的)8個品酒新提案!威士忌、高粱、啤酒、調酒、自然酒,一次搜羅
88節前夕,精心彙整共8個品飲提案:從近日開幕的酒吧、品飲活動,到新上市酒款,威士忌、高粱、啤酒乃至自然酒都有涵蓋,不論喜歡哪一味,都能找到城市中品酩嚐鮮的新去處,替爸爸(或自己)挑杯好酒,找個舒服的角落乾杯。
-
食譜2025/08/01
跟著美國烘焙大師莎拉.基弗動手做!兩道人氣餅乾食譜:薄脆巧克力 × 花生醬風味
餅乾,看似簡單,卻能藏著驚人的變化與細節。對喜歡烘焙的人來說,一塊餅乾不只是甜點,更是一種手感與技術的展現。美國烘焙大師莎拉.基弗(Sarah Kieffer) 所著的《餅乾烘焙聖經》正是一本讓人重新認識餅乾魅力的作品。她不只收錄了經典配方,更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敲盤技法」,透過一個小動作,改變了餅乾的外型、口感與整體層次。
-
風格美食2025/07/31
台中「肉料理・福」一站集珍稀和牛燒肉 X 日式小料理!米其林一星「俺達の肉屋」新作,炭香和牛刺身、炒牛心等6道菜色推薦
和牛燒肉、日式小料理一地滿足!台中新開幕餐廳「肉料理・福」由米其林一星和牛燒肉專門店「俺達の肉屋」創辦人鍾佳憲策劃,他將十餘年燒肉選品及燒烤經驗移植於此,帶來台灣市場少見的日本「熊本赤牛」、「百月經產黑毛和牛」等單品燒肉,更推出一系列日式小料理,運用炭烤、燉煮、炙燒、油炸、煙燻等多元技法,端上「備長炭和牛刺身」、融入宮崎地雞燒作法的「炭火炒牛心」等創意菜色。
-
風格美食2025/07/30
台北法餐「君尹Brisé」開啟新篇!江丕禮主廚以海鮮、瓜果點亮夏季菜色,「犢牛肋眼」純淨風味刷新牛肉料理印象
台北Fine Dining餐廳「君尹」迎來新銳主廚江丕禮(Pili)掌勺,並換上「Brisé」為名重新出發。Chef Pili帶著Robuchon侯布雄、Le Beaujour芃卓等名所歷練經驗,以紮實法餐為基底,於盛夏獻上Brisé首份菜單,其以海鮮、瓜果、香草、酸味等為關鍵字,帶來一系列清爽卻不厚重,在酷暑之下仍能撬開味蕾、輕鬆完食的清新菜色。
-
食譜2025/07/30
美國著名炭烤煙燻教父史蒂芬.雷奇藍,帶你顛覆味蕾!從雞蛋到起司蛋糕,玩轉炭烤新風味
史蒂芬.雷奇藍撰寫的《炭烤煙燻大全》,從木材選用、器材操作、溫度掌握都有詳盡介紹,還有100道超乎想像的殿堂級食譜。挑選兩道食譜介紹:炭烤煙燻雞蛋、炭烤煙燻起司蛋糕,一起來試試動手做吧!
-
美酒飲品2025/07/28
「POUYUENJI寶元紀」在台北打造最講究的茶飲外帶店!經典元紀熟普輕鬆喝,冰滴茶萃出風土滋味
台灣人對茶的熱愛不言而喻,有人講究產地、工法等成就的風味,有人就是戒不掉每天要來杯無糖茶的癮。茶專家「POUYUENJI寶元紀」在台北松江南京一帶,開了間茶品外帶店,這是一間講究的藏茶Boutique Store,也是讓好茶更貼近日常的品飲場域。
-
風格美食2025/07/28
一場月色中的粵式款待
在這個月光最圓的節令裡,臺中勤美洲際酒店以一道道細膩風味,為團圓注入詩意與深情。旗下榮獲米其林指南入選的粵菜餐廳明娟樓,將份季節的節奏被封存於一只低調而雅緻的八角錦盒中,盒身如夜空般藏藍,微光流轉處閃著桂花黃與月光金的細節。這是 2025 年明娟樓中秋禮盒,一封來自粵菜名廚吳錫卿、也來自詩意東方的邀請函,邀請賓客與親愛的人,在一輪好月下,也細細品味團聚的質地與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