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於台北TKG+登場的《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由藝術家吳其育、陳普共同發表,展期從2024年3月2日至4月20日,是去年國美館《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計畫的延伸創作,將原先封閉生態系的建構技術進一步推向混合實境的裝置運用。

在《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中,藝術家以19世紀工業革命時代,被用於茶樹移植的生態轉移設備「沃德箱」(Wardian case)為概念,透過360度沉浸式環繞投影的方式,在展場中建構出一個封閉生態系。在這次展覽中,則是以混合實境(MR)將形成於生態、史實與視覺成像的虛實之境鋪展於展覽空間,並和觀眾展開新對話,討論資料庫所產生的微型生態。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展覽運用混合實境(MR)技術。(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試圖與觀眾開啟新對話,討論資料庫所產生的微型生態。(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與平行歷史展開對話

展名中的「半實境」意指生成式人工智能模糊且充滿雜訊的演算過程,包含時間軸的分岔,讓AI能夠以歷史材料創造出全新的世界圖像。當我們輸入提示詞,與AI進行對話時,就是一種與平行歷史之間的溝通。這也是一段訓練完成後即分叉的時間軸,如同一座網路爬蟲所製造的微型生態。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展覽現場。(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展覽現場。(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吳其育和陳普認為,這和「沃德箱」的概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作為園藝及作物移植的攜帶型溫室設備,「沃德箱」在蓋上箱蓋的那刻起便與外界隔絕,彷彿將移植生態的歷史截斷,自此展開一段平行於原生地的時間軸發展。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故事線——沃德箱。(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故事線——文到圖生成模型。(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看見虛實混雜的平行歷史場景

那麼,藝術家是如何以MR呈現這樣的概念呢?吳其育和陳普利用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所生成,輸出寫實的光影、質感,以及從未發生過的過往歷史。

擴散模型:一個自模糊的雜訊中逆轉辨識的過程,透過對數據點在潛空間中的擴散方式進行建模,來學習數據集的潛結構。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提示詞肆:AI生成生態#1、提示詞參:垂直農場#1。(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提示詞零:生態圈 零#2、提示詞參:垂直農場#2。(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與此同時,《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將這些資料庫建立的時間點,視作一種平行時空裡的分岔,不遵循AI所能理解世界的時效。在虛實混雜的展覽空間中,觀者將不斷看到平行歷史的場景,不過這些AI演算出來的場景,並非是對未來生態的想像,而更類似於一個不再完整的現實、遊走在虛實間的另類溫室生態。

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平行溫室:在《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看見不曾存在的微型生態
半實境:文到圖生成模型#2、半實境:沃德箱#1。(圖片提供:TKG+,拍攝:王世邦)

吳其育&陳普《半實境:溫室後的溫室》

展期|2024.03.02–2024.04.20
地點|TKG+(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B1)

延伸閱讀

RECOMMEND

CHANEL《解構風格魅力之旅》展覽台北登場!以80套設計作品呈現香奈兒風格魅力的無限可能

香奈兒《解構風格魅力之旅》展覽登場!以80套設計作品呈現香奈兒風格魅力的無限可能

以香奈兒的風格魅力為主軸的《解構風格魅力之旅》「CHANEL, A Journey Into The Allure」展覽,自5月13日至23日於士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出。本展採預約制,歡迎至香奈兒LINE官方帳號了解詳情。

本次展覽透過近80套設計作品呈現的非凡旅程,以品牌大使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演繹、攝影雙人組 Inez & Vinoodh 掌鏡的拼貼影像作為開場,搭配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於 1961 年推出的經典鉅作《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精彩畫面,而電影中的服裝正是出自嘉柏麗·香奈兒的設計。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展覽路線的構思為兩個同心圓,以過去與現在、嘉柏麗·香奈兒(Garielle Chanel)與現任藝術總監維吉妮·維婭(Virginie Viard)之間的對話作為表現形式,呈現出香奈兒的風格符碼:黑色小洋裝、蝴蝶結、粉紅色、黑色絲絨、金銀線絲織以及軍裝外套。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其中 20 套款式造型分別由嘉柏麗·香奈兒和維吉妮·維婭設計,以成對方式搭配飾品展出,完美詮釋香奈兒風格魅力的無限可能。這些成對的設計組合穿插多個以不同風格魅力主題作為概念的「衣櫃」,並透過嘉柏麗·香奈兒、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以及維吉妮·維婭所創作的服裝來展示各自與當代女性的相互關聯。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展覽核心作品是自香奈兒藝術總監維吉妮·維婭設計系列中精選出的香奈兒套裝,從經典黑白到最鮮豔的色調,盡情展現她豐富的配色創意。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聚焦於配件後,展覽以香奈兒風格魅力的另一個重點元素「經典包款」作為結尾,與嘉柏麗·香奈兒創作的 2.55 包款與 11.12 包款相映成趣,在由攝影雙人組 Inez & Vinoodh 執導與掌鏡的最新形象廣告中,品牌大使潘妮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和布萊德·彼特(Brad Pitt)攜手重現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電影作品《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中充滿傳奇色彩的經典橋段,而這款廣為人知的著名包款也現身其中,淋漓盡致地體現香奈兒的風格魅力。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圖片提供:CHANEL

CHANEL, A Journey Into The Allure《解構風格魅力之旅》

展期:2024年5月13至5月23日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臺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
展覽為預約制,更多詳情請點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北美館廣場出現一座森林!5大亮點看《林木林》,以自由建築語彙造的都市綠林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每年夏天,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戶外廣場化身「X-site計畫」的基地,11年來透過各種實驗性公共藝術,打開訪客對廣場空間的再想像。

2024年,由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提出的《林木林》(Analogue Forest)摘下「X-site計畫」首獎,即日起至7月進駐北美館前廣場。作品靈感來自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自然景象,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一處動態建築空間,邀請訪客遊走於一片透過類比自然而幻化出的森林。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感想工作室成員與《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

2014年,北美館發起X-site計畫並延續至今。近十年來,入選作品橫跨多領域和學科,涵蓋建築構築、當代藝術、環境研究、觀眾參與等多元視角,透過為期一季的慢閃式展出,進行一場探討臨時結構裝置、形塑廣場公共性精神的實驗計畫,同時鼓勵跨領域、多元的創作參與,讓廣場成為一種靈感,激發人們對空間的再想像。

蛇紋岩鋪就而成的青綠場景

在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必經的廣場,感想工作室以青色的蛇紋岩板為主要材料建構《林木林》環境,在繁雜的交通網絡、人造景觀圍繞之下,透過巨大的量體將訪客從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分離,並建構出一幅森林漫遊場景。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內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重現森林漫遊體感

不僅視覺如森林,步入其中的體感也被照顧到了。《林木林》的基地本身是被階梯劃分成三段高度遞進的平台,團隊善用這項特點,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模擬圖。(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理性建築秩序創造有機森林

《林木林》整體由25座不時微微晃動的樹柱、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構成,在廣場強烈的日照和簡明的空間秩序下,盡可能創造出大面積的遮蔭。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外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為了固定幾乎沒有重量的頂棚,整體建築的量體大都集中在各個以「自由站立」(free standing)置放的無基礎柱體上。柱體由木頭的直交集成材(CLT)以強化螺栓與五金組件接合而成,趨近《林木林》中心的單元隨著高度、重量的增加而漸趨恆定;中央的柱體則同時作為整體空間的核心,伴隨向四面降下的棚帳,串聯成相互牽動與平衡的柱網結構系統。

在類比森林的同時,也擬合了以秩序理性為底的基本(fundamental)建造經驗與建構語彙。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內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自由與陽光、微風、訪客互動

樹柱在《林木林》中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除了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訪客在這座「森林」中亦能深入漫遊,或穿越或停留。在動態互動層面上,柱體將隨著風力、雨水、人群的觸碰等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伴隨著光影在通透針織網布中游移的過程,呈現出層次多變的移動風貌,為遊人帶來一處舒適、且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內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這座(美術館)廣場作為城市中一處蒸騰浮動的空白,我們決定為人們帶來一座臨時的森林,它矗立在離土的迷惘之中,並化為了一種未知——進入這座森林的人們從城市的脈絡中脫離,樹柱的搖擺之間,是探索的起點亦是歸處。」——感想工作室

隨藝術家探索更多「類比森林」概念

✹ 以油墨、聲音等為媒介,拓展森林想像

本屆X-site計畫更以北美館館藏——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推出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畫作為軸心、共學走讀為起點,邀請3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從視覺表現、聲音創作、身體感知等藝術視角,拓展《林木林》類比森林的概念。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材質細節。(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起透過〈森寫-借鏡之地〉夜光油墨書寫的視覺符號化、〈森響-聲林記憶〉呈現的聲音抽象重組、〈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現地踏查的自然養分,以及〈森講-我是一棵移動的樹〉講座所探討的森林共感之中,重返自身與自然間的多維連結。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森華計畫》之〈森寫-借鏡之地〉。(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森華計畫》之〈森響-聲林記憶〉。(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森華計畫》之〈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 深入《林木林》及X-site計畫

想要更了解《林木林》創作幕後及X-site計畫理念,不妨參與512日(日)舉行的「X-site 林木林 | 藝術家座談會」,感想工作室團隊將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漆志剛、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吳承軒,從不同視角分享和暢談X-site計畫的創作實踐與實驗潛能,以及公眾與空間裝置間存有的張力與可能性。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X-site 林木林 | 藝術家座談會」將於5月12日舉辦。(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年第11X-site計畫《林木林》

展出日期|2024511日(六)-721日(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首獎團隊簡介

感想工作室的成員為鄭皓鍾、邱元甫、張博允、陳思安、黃郁慈,現居於歐洲、日本與臺灣各地,在X-site的創作過程中他們跨時區、跨文化,將建築、設計與藝術跨域結合,從想像抑或自身的感知出發,思考、理解並進一步探求空間/經驗的可能性。

 

▍本屆評審團

梁豫漳 / 禾磊建築 主理人

王俊傑 / 臺北市立美術館 館長

沈庭增 / 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徐景亭 /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創辦人

徐瑞憲 / 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學系 客座教授

辜達齊 / 一起設計Atelier Let's 共同創辦人

蘇珀琪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本部 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