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詩意建築中品味在地風土,8大亮點看首季菜單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造訪彰化山中的台豐高爾夫球場,除了打高爾夫球、朝聖葡萄牙建築大師Álvaro Siza(阿爾瓦羅.西薩)之作,又多了一個理由——坐落於嘉卿會所,原本僅專屬於俱樂部會員的「Agri」餐廳,7月將首次對大眾開放!

Agri主廚朱捷的料理,非常值得上山一訪——調味精準、味道與土地故事相輔相成,有個性的風味中帶著溫柔的質地。餐酒的搭配也精彩,由台灣釀酒師陳千浩策劃,更帶來以巨峰葡萄釀製、限量不到百瓶的「夏神峰」紅酒。餐後冰品則有蜷尾家創辦人李豫跨刀,將炸湯圓風味融入義式冰淇淋。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2024年7月起,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預約。(圖片提供:Agri)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蜷尾家創辦人李豫、Agri主廚朱捷、台灣釀酒師陳千浩。(圖片提供:Agri)

在普立茲克大師建築裡用餐

即便不論菜色,Agri提供在Álvaro Siza大師建築裡用餐的體驗,在台灣本就是絕無僅有。餐廳所在的嘉卿會所,順應著傾斜地勢,以謙卑的姿態伏於綠丘之上;步入其中,得以感受建築透過四條水平線切分出的空間層次,搭配轉角框景、自然光影,詩意俯拾即是。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台豐球場一景。(圖片提供:Agri)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Agri餐廳。(圖片提供:Agri)

細膩與奔放並存,主廚朱捷料理風格如何煉成?

從會員專屬到對外開放,Agri經歷了兩年的籌備期,首季菜單由主廚朱捷對土地的情懷及兒時回憶交織而成。出身高雄鹽埕的朱捷,從小常到以畜牧為業的內門阿嬤家過週末,潛移默化下累積對食材的見解;19歲赴澳洲、後又轉往日本工作,十幾年間歷經異國餐飲文化的洗禮,成就他如今的料理風格——有日式的細膩、澳式的奔放,當中也吃得到台灣成長的味覺記憶,調味個性鮮明、又不奪取食材本質美味。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開胃小點。(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主菜|近江和牛/皇帝豆、甜點|南瓜/香草莢。(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花兩年跟土地培養感情

籌備期間,朱捷走訪中台灣山區、沿海地帶,找尋專屬於在地的味覺線索,聽農民、漁民說故事也搏感情,同步搜尋特色時旬食材;也慢慢摸熟主場,穿梭於綠丘和西薩的寧謐建築之間,感受台豐球場的每個角落、不同天氣下的各種表情,偶爾也下場打球,更在園區內的農場親自栽種、照料食材。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台豐農場的溫室與養雞場。(圖片提供:Agri)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圖片提供:Agri)

芳苑蚵農給靈感,再現彰化沿海鹹酸味道

朱捷探索台灣與台豐的旅程,不只豐足了Agri的食材庫,期間回憶也成為發想菜色的靈感。比如一次在沿海吃鮮蚵的體驗,被他轉化為一道「蘆筍」前菜,再現了彰化海邊的氣味——從溫仔漁港到芳苑,從天空到海岸線,鹹鹹的海風中帶點酸味。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淡菜/蘆筍/海馬齒。(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雖然靈感來自吃鮮蚵,但菜色上桌後卻不見蚵的身影,更像是一盤蔬食料理。起初,朱捷想將最新鮮的芳苑蚵仔風味帶到Agri,無奈餐廳離海太遠,蚵仔在運送過程中早已走味。

山不轉路轉,他轉而將蚵仔、淡菜、蘆筍、綠色蔬菜等打成泥,裡頭還特別加了從蚵農那得知的台灣沿海特有食材——海馬齒,取其天然的鹹味,讓蔬菜泥吃來鮮味與鹹香飽滿,還帶點蔬菜天然的甜度,味道非常好!配著點出空氣中酸味的蘆筍,入口就是沿海的滋味。

這道菜十足體現了朱捷將記憶中的氣味,轉化為料理風味的功力,嚐完彷彿能看見沿海風景在眼前顯影,人也跟著味蕾到海邊走了一遭。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左為淡菜/蘆筍/海馬齒,右為海馬齒。(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雨天打高爾夫,潮濕大地氣息入菜

另一道「青花魚」的記憶發生在球場。朱捷說,去年有陣子彰化常下雨,總在室內悶得發慌,索性在雨天下場打球,沒想到雨中揮桿擊球的瞬間,迸發的那股野性大地氣息,意外讓他回想起過去在日本習藝時師傅們常強調的「血合」味。於是他用這道魚料理,重現雨水浸濕土壤的氣味。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青花魚/味噌/豆薯。(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盤中的青花魚來自宜蘭,搭佐的鯖魚、味噌重現了潮濕的草地氣味,配上打至乳化的檸檬油醋,味道飽滿卻格外清新;一旁像是薄餅的醃漬豆薯片,包裹著炭燒鮮奶油、蟹肉、甜豆仁,則擷取了彰化焚燒草木、廟宇香爐的氣味,巧妙將在地人文揉入其中。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青花魚/味噌/豆薯。(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揉入客家味的一鴨兩吃,致敬彰化土地

雙主菜之一的「芳苑鴨」更是朱捷對彰化印象的集大成——台灣穀倉,富饒之地。這道菜選用彰化二林194米,搭配芳苑玫瑰鴨呈現,十足體現在地風土。調味上,朱捷則帶入自身對客家風味的見解,一邊將梅乾菜、草莓康普茶做成醬汁,借用時間醞釀的深沉風味替鴨肉增色;一邊以醬鴨搭配用普洱、紅茶炊煮的茶香米飯,呈現一鴨兩吃。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左為芳苑鴨/普洱茶/梅乾菜,右為Agri自製康普茶。(圖片提供:Izzie Pang/Agri)
在Álvaro Siza詩意建築裡用餐!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8大亮點看首季菜單
用普洱、紅茶炊煮的茶香米飯。(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做菜有個性也有柔情

如果說以上幾道菜展現出朱捷對土地的感懷、氣味的敏銳,還有擅於將生活經驗轉譯為料理的創意,那下面這兩道則吃得出他在個性鮮明的調味中,揉入溫柔質地以取平衡的巧思。

餐期中段一上桌就香氣撲鼻的湯品,源自朱捷夏天常中暑、總喝白胡椒雞湯去濕解熱的習慣。以薩索雞、蛤蠣熬成的湯極鮮又帶點甘甜,尾段白胡椒香氣逐漸散發,氣味不似印象中的嗆鼻、反倒非常溫潤,原因在於朱捷特別以白胡椒粒、而非白胡椒粉滾湯。一口湯配一口Q彈的赤嘴貝,十足享受。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蛤蠣/薩索雞/白胡椒。(圖片提供:Izzie Pang/Agri)

另一道海味、野味並茂的菜色,是澎湖透抽、溪湖羊肉的組合,好重口味會喜歡。盤中的香氣主要來自羊肉煸出的油脂,極其濃郁、飽滿,配上紅椒調味,單吃透抽也能嚐到裹滿表面、滲入內裏的香氣,性感又帶點野性的迷人味道;為了中和羊肉的奔放,特別配上風味較為細膩、溫順的茄子泥,一剛一柔互相平衡。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透抽/溪湖羊肉/菠菜。(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gri限定!陳千浩用巨峰葡萄釀「夏神峰」紅酒

餐酒搭配也充滿亮點,由台灣首位獲得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的陳千浩操刀,他更為Agri客製釀造「夏神峰」紅酒,第一次使用彰化巨峰葡萄搭配特殊現代手法釀造。由於巨峰非釀酒葡萄,而是水分更高的鮮食葡萄,釀造時容易因水分多而稀釋香氣,因此陳千浩利用負196度的液態氮,讓葡萄表皮瞬間破裂、脆化,釋出顏色與香氣,再以濃縮去除水分,最終釀得僅有約80瓶的鮮美佳釀。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陳千浩與他為Agri釀的「夏神峰」紅酒。(圖片提供:Agri)

更令人驚喜的是,餐敘尾段還喝得到陳千浩揚名國際的「金牌埔桃酒」,現在需排隊約6年才能買到!其以金香白葡萄釀造,在橡木桶內經5年熱熟成,風味香甜卻沈穩、沒有尋常甜酒予人的膩口和負擔感。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Agri 2024夏季菜單餐酒搭。(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重現辦桌回憶,蜷尾家端上炸湯圓冰

餐後冰品出自蜷尾家創辦人李豫,他從台灣人的共同記憶「辦桌」汲取靈感,將經典的花生粉炸湯圓升級為義式冰淇淋,並做成懷舊的蘇打餅三明治冰。吃的不只是口味,更是情懷!

台豐球場Agri餐廳對外開放!在Álvaro Siza建築裡用餐,朱捷主廚致敬在地風土
李豫為Agri設計的炸湯圓冰淇淋三明治。(圖片提供:Agri)

Agri 期間限定饗宴

限定期間|2024.07.03(三)-09.29(日),週一週二公休

供餐時間|11:30-14:30 

套餐價位|$3,880(+10%)

餐酒搭|4杯 $1,080(+10%)

地址|彰化縣大村鄉學府路77號

電話| 04-8520101 #331

訂位請點此

MINIMAL冰淇淋就是去蕪存菁:專訪MINIMAL主廚萬士傑、澀Sur-主廚林佾華

MINIMAL冰淇淋就是去蕪存菁:專訪MINIMAL主廚萬士傑、澀Sur-主廚林佾華

2024年MINIMAL奪下了米其林一星後,萬士傑卻決定讓「溫度」體驗套餐告一段落,將心力投注在杯裝冰淇淋上。對他而言,外界的評價從來不是重點,化繁為簡的純粹才是他要走的路。長年好友兼創業夥伴、「澀Sur-」主廚林份華巡完餐廳後也來到店中,一同相談開店的甘苦與堅持。

推開復古感的紅褐色鐵門,經過玄關角落的盆景,即便夏季台中再炎熱,心也慢慢靜了下來。由內而外清水模肌理般的灰階牆面,MINIMAL整間店透出簡練的日式美學「渋い」(Shibui)——一種在沉靜中品味細膩之美的心領神會——寫成漢字即為「澀」,也是萬士傑與「澀Sur-」主廚林佾華共同推崇的美學理念。

MINIMAL主廚萬士傑、「澀Sur-」主廚林佾華是自高中起的朋友,後來也是互相支持的創業夥伴。(攝影:陳婉寧)
MINIMAL主廚萬士傑(右)、「澀Sur-」主廚林佾華(左)是自高中起的朋友,後來也是互相支持的創業夥伴。(攝影:陳婉寧)

「我喜歡所有事物沒有任何多餘的狀態。」正如店名的意涵,這位冰淇淋職人一句話道出自己對冰淇淋的想像。他挖起冰淇淋時動作俐落,尖端微微蜷起的雙色小冰丘立刻成形,看起來緊實有型。他解釋,挖冰的速度、手勁與角度,都會改變冰體的質地與水分分布,尤其他們的冰淇淋添加較少穩定劑,質地沒那麼黏稠,吃起來清爽純淨、化口性極好,也因此更容易受動作影響口感。「這要練滿久的,出師至少要好幾個月,但可能都還無法挖得如此漂亮。」4年來,營業時間大都還是由他親手在冰檯挖冰。小小外帶杯,卻蘊藏他不願妥協的匠心。

MINIMAL主廚萬士傑在品牌創立前幾年,透過盤式冰品試驗了冰淇淋口味與技藝的可能性,奠基今日外帶杯口味研發的基礎。(圖片提供:MINIMAL)
MINIMAL主廚萬士傑在品牌創立前幾年,透過盤式冰品試驗了冰淇淋口味與技藝的可能性,奠基今日外帶杯口味研發的基礎。(圖片提供:MINIMAL)

製冰是一種解謎遊戲

萬士傑從沒接受過甜點訓練,坦言自己也不嗜甜,但他從小就愛吃冰,像是香蕉油清冰、超商的蘇打雪糕、夜市的叭噗冰⋯⋯,笑說這些很「爛」的冰他都愛。自己也常用家裡冰箱做養樂多冰和冰塊,喀拉喀拉地嚼著,幸福如此容易。畢業後他曾任職餐廳內場,因母親罹癌去世,令他反思「兩頭班」的長工時難以顧及家人與生活。他想起了冰,轉而投身當時火熱的冰店「路地氷の怪物」工作。2016年,在好友邀請下,4人一同創立現代台灣料理餐廳「澀 Sur-」,萬士傑擔任甜點主廚。夏季時,他可以盡情發揮冰品創意,但他始終沒忘了開間冰淇淋店的想法。2021年,在「澀Sur-」遷址、調整營運之際,他毅然獨立出來打造了MINIMAL。

MINIMAL一天最多供應6種口味,顧客可以自由選擇2種口味搭配。(攝影:陳婉寧)
MINIMAL一天最多供應6種口味,顧客可以自由選擇2種口味搭配。(攝影:陳婉寧)

製冰講究蛋白質、糖、脂肪等元素的平衡,稍一改動,質地和味道就截然不同。這過程像解謎,萬士傑覺得好玩。「要看起來簡單,我們就必須經過很多思考,真正想清楚什麼是必要、什麼不必要,然後把多餘的拿掉。」他詮釋記憶中的台灣冰品,參考了義式冰淇淋的作法,卻不走那麼「道地」的路線。「台灣人吃冰就是要水感重一點、不那麼濃稠,我很喜歡這樣。天氣這麼熱,吃起來才清爽、解渴。」

萬士傑對於挖冰的動作與成品口感都有很高的要求,現在營業期間基本仍由他親身在冰檯挖冰。(攝影:陳婉寧)
萬士傑對於挖冰的動作與成品口感都有很高的要求,現在營業期間基本仍由他親身在冰檯挖冰。(攝影:陳婉寧)

從外帶杯著手,到2個口味、1道盤式與飲料的短式套餐,萬士傑慢慢研發口味、冰品樣式。最早摸索的3年間,他觀察到部分顧客不想只吃冰,曾嘗試提供茶飲、常溫點心,但慢慢覺察這似乎違背了自己賣冰的初衷。2024年,他開啟3週年企劃「溫度」體驗套餐,用7道盤式冰品小結過去所累積的經驗。「我想明確表達我就是只賣冰,也讓大家吃冰時不會覺得單調。」他說明套餐有個默契,訪客會明白這是特殊的體驗,對特殊風味接受度更高。這容許他投入更高成本、更複雜的工序,去萃取、試驗特殊的味道與作法。而2024年獲選米其林一星對他來說是個意外,因為在推出企劃之初,他早就決定要有結束的一天。

經過盤式冰品與套餐企劃的嘗試後,萬士傑察覺自己始終喜歡的是冰淇淋本身的純粹。(圖片提供:MINIMAL)
經過盤式冰品與套餐企劃的嘗試後,萬士傑察覺自己始終喜歡的是冰淇淋本身的純粹。(圖片提供:MINIMAL)
2024年溫度體驗套餐「-5°C /瓜果/白乳酪/佛手柑」。(圖片提供:MINIMAL)
2024年溫度體驗套餐「-5°C /瓜果/白乳酪/佛手柑」。(圖片提供:MINIMAL)
2024年溫度體驗套餐「-196°C/ 草莓/洛神/乳脂」。(圖片提供:MINIMAL)
2024年溫度體驗套餐「-196°C/ 草莓/洛神/乳脂」。(圖片提供:MINIMAL)

一杯容納下所有味覺體驗

即便在休長假,林佾華還是巡了店才騎著機車趕來。「不是說不信任,是你沒看著還是會覺得怪怪的。」萬士傑默契接了話:「品質是我們不能放棄的標準,變成只能自己顧了。」兩人一同讀高職、大學,一同打電玩也一起創立事業,儘管期間不斷調整彼此出資、投入的比例,「抱團」互相諮詢、支持的角色卻一直沒變。萬士傑解釋他沒想得如此複雜,「我們喜歡的標準與氛圍都很像,所以很好用自己的品牌去介紹對方。」就像當初房東得知MINIMAL是親友愛店「澀Sur-」的班底,才有信任基礎將店面租出。「應該說,我們互相對對方的品牌都有責任。」林佾華則表示,「我們也在嘗試擴大市場,相比單打獨鬥,兩個品牌一起做效益當然更高。」當初「溫度」體驗套餐的想法,許多便是借鏡「澀Sur-」的經驗,並仰賴他在盤式甜點與套餐上的建議支援。兩邊的概念、店面資源與販售曝光可以互相參考利用,減少成本耗費,這對靠存款、借貸從零開始創業的店主很重要。

茶、酒元素的香氣運動對萬士傑深具挑戰,因此他發展出了「茶系」、「酒韻」系列冰淇淋,在研究「酒韻」後,最近他對穀物澱粉元素的運用也很有興趣。(攝影:陳婉寧)
茶、酒元素的香氣運動對萬士傑深具挑戰,因此他發展出了「茶系」、「酒韻」系列冰淇淋,在研究「酒韻」後,最近他對穀物澱粉元素的運用也很有興趣。(攝影:陳婉寧)

如今MINIMAL專注外帶模式,林佾華側面觀察到:「做外帶當然希望出餐快速、受眾廣泛,讓更多人都有機會體驗,但也要思考更大的受眾會如何喜愛你的作品。對餐廳而言,我就沒那麼在意這些條件。」萬士傑則看見,一般餐飲提供了生活必需,「但是甜點可吃可不吃,定價上限與客群限制是現實考量。」不過真正令他做出決定的並非成本與營利考量,而是一種「不舒服」。他察覺,Fine Dining套餐更像是無限的加法,從踏進餐廳那一刻起,便是完整的體驗敘事,需要顧及裝飾、擺盤、杯器選擇、服務人員訓練與儀態等細節。「我想要掌控所有細節,腦子會一直快速運轉,但不可能事事都完美。」不如化繁為簡,將精神投注在製冰,讓所有味覺體驗凝練在簡約至極的一杯。「套餐不僅是一個階段的總結,也是實驗的過程,這樣我才有技術基礎把一杯單純的冰淇淋推進到下一個階段。」這也是與顧客期待的拉扯、篩選顧客的過程。「MINIMAL就是不斷在去蕪存菁,持續回顧並整理自己的想法。」

2024年底「溫度」套餐計畫結束,MINIMAL回歸初衷,只提供純粹的杯裝冰淇淋。(圖片提供:MINIMAL)
2024年底「溫度」套餐計畫結束,MINIMAL回歸初衷,只提供純粹的杯裝冰淇淋。(圖片提供:MINIMAL)

從冰淇淋的「跳色」到「漸層色」

MINIMAL如今一週放假2天、製冰1天,週五至週一開業4天,最多供應6種隨機口味。4人團隊產能有限,萬士傑估算一天能賣出300~500個外帶杯,固定合作暫以台鐵甜點列車「海風號」與少數店家為主;考量到儲藏、物流與品管,體驗禮盒僅維持少量生產販售。這是他目前找到的平衡點。他認為米其林確實幫助了曝光,穩定的客流給了他專注外帶的信心,但對於新一輪評級他倒也不緊張,「現在沒內用了,不在他們的評選標準裡面,這是做出選擇時就知道的事。」一切回歸純粹。

他也以顏色形容自己做冰的風格:起初偏好嘗試特殊的「跳色」,將衝突的滋味放在一起卻表現得很好;如今更想調製出雅俗共賞的「漸層色」。他觀察自己吃冰的兩種狀態,一種就是很直覺、無腦地享受,但要細品時,也能感受風味的層次。他希望顧客也一樣,「會有個主要味道,有點像聽音樂時,你可以只感受主旋律,也可以靜下來,更仔細去聽隱藏在後的、其他樂器的細微表現與和弦。」

「酒韻|體驗禮盒」。(圖片提供:MINIMAL)
「酒韻|體驗禮盒」。(圖片提供:MINIMAL)
「酒韻|體驗禮盒」。(圖片提供:MINIMAL)
「酒韻|體驗禮盒」。(圖片提供:MINIMAL)

採訪拍攝間隙,萬士傑、林佾華兩人不禁聊起店內冷氣修繕、下雨防漏水處理等庶務瑣事。問起這點,他們自嘲:「千萬不要隨便開店。」回憶起最初幾乎將薪資回繳投入營運的困頓歲月,林佾華直白地說:「從第三者的角度看這件事情,你會覺得很可怕。」他們不建議別人複製這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不忘兼顧理念與生活的初衷,不願延續過往餐飲職場的高壓文化,讓自己與團隊踩入「血汗」那條線。他們都在挑戰還沒被定義的事物,就像回到料理創作,「澀Sur-」在做的是脫離台菜歷史脈絡的創新台灣料理,MINIMAL也試圖帶著冰淇淋往前走,有時顧客還難以理解,他們也很難向人說清楚。對此,萬士傑坦言:「其實一直都有人想投資,但我們都婉拒了,因為我們清楚自己在做奇怪的事情,不全是為了利潤在經營。」

他們不諱言自己的任性,或許也不是特別想創業,只是想創造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環境。倒是,兩人回憶起過去打線上遊戲的經驗,都不愛走主流路線。林佾華笑說:「最後不見得能贏,但只要嚇到對方就會很爽。」萬士傑也有同感:「只是模仿大家都在玩的方式很無聊,我們比較喜歡從零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東西。」

MINIMAL主廚萬士傑、「澀Sur-」主廚林佾華。(攝影:陳婉寧)
MINIMAL主廚萬士傑、「澀Sur-」主廚林佾華。(攝影:陳婉寧)

萬士傑
MINIMAL創辦人暨主廚。台中人,畢業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自幼嗜冰,畢業後曾任職廚師,因母親罹癌過世反思工作與生活平衡,於2014 年轉往冰淇淋店工作。2016 年與林佾華等3人共同創立現代台灣料理餐廳「澀Sur-」,擔任甜點主廚。2021年創立MINIMAL,2024年獲米 其林一星,成為全球首家獲星級認證的冰淇淋專賣店。

林佾華
「澀Sur-」餐廳創辦人暨主廚。台中人,畢業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西餐廚藝系。大三時至台中知名法式餐廳「樂沐」實習,服兵役後進入米其林二星餐廳「RAW」工作兩年。2016年與萬士傑等3位朋友共同創立當代台灣料理餐廳「澀Sur-」。2021年榮獲米其林一星認證,並成為「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得主。擅長以台灣常見食材結合法式、台式料理技法,演繹現代台灣料理。

 

文|吳哲夫 攝影|陳婉寧 圖片提供|MINIMA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9月號《開一家甜點店》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東京米其林摘星之旅!走訪3家名店,品味承襲細膩美學的和食、經典法餐傳奇、星級名廚孕育的甜點殿堂

東京米其林摘星之旅!走訪3家名店,品味承襲細膩美學的和食、經典法餐傳奇、星級名廚孕育的甜點殿堂

東京這座匯集全球最多米其林餐廳的國際美食城市,為許多美食家不可錯過的朝聖之地。本文透過3家名店,引領大家以味蕾開啟摘星之旅。

中央區 • 銀座 小十


以旬味演繹四季流轉,傳遞日本料理精髓


位於銀座的日本料理名店——銀座 小十。自開業以來持續保持米其林二星榮耀,匯集料理、空間與款待精粹於一身,將「和之美學」推至極致的代表。


主廚奧田透,早年在德島老字號料亭「青柳」等名店磨練精進,2003年創立「銀座 小十」,將日本料理之美延伸到國際,並在法國巴黎開設分店,向世界傳遞日本料理文化的獨特魅力。因推廣和食有成,獲得日本農林水產省授予「日本和食普及親善大使」殊榮,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和食」精神完整體現。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奧田主廚的料理哲學,不追求新奇花俏,而是講究並重視選擇節令食材,專心掌握「走り(初春初秋之物)」「旬(當令之物)」「名残り(季末之物)」三者之間的流轉平衡。「おまかせコース(無菜單料理)」透過職人手腕演繹食材純粹的自然風味,一箸一味之間展現細膩,並精準演繹日本四季的深奧與禪意。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器皿的選擇亦承載店主深厚的審美與情誼。店內大量採用唐津燒名匠──已故西岡小十之作,質樸溫潤,與料理相得益彰;近年更引入多位現代陶藝家的創作,讓料席成為傳統與當代對話的舞台。店名「小十」即為致敬西岡氏而名,承續其精神之美,將職人之志注入每一道料理與器物之中。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圖片提供:銀座 小十 Ginza Kojyu)

銀座 小十(Ginza Kojyu)

地址:東京都中央区銀座5丁目4-8 カリオカ大樓 4樓

交通方式:東京地鐵丸之內線・銀座線・日比谷線「銀座站」步行1分鐘

營業時間:午餐 12:00~12:30(最後入店)、晚餐 18:00~20:30(最後入店)
定休日:星期日、不定期假日、黃金週

※營業時間與公休日可能變動,建議來店前事先聯絡確認
※預約制
※請避免穿著涼鞋、短褲等過於輕便服裝
※請避免使用香水、古龍水等氣味濃烈的香氛入店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目黑區 • Joël Robuchon(侯布雄)

法國料理之神,演繹多元法餐風範

被譽為「法國料理之神」的Joël Robuchon(侯布雄),料理生涯中摘下全球最多米其林星,堪稱名副其實的傳奇名廚。在東京,分別於惠比壽、六本木與日本橋設有3處風格各異的餐飲據點,分別展現獨特的藝術氣質,帶來如繁星般細膩的美食體驗。其中,最能體現其至高料理美學與哲學的代表之作,正於東京惠比壽綻放不朽光芒。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位於惠比壽花園廣場一隅的「Gastronomy Joë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廳)」,料理以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藝術巧思見長,包含經典名作「侯布雄經典風格 法國索羅涅產魚子醬」,以及隨季節更迭推出的時令佳餚,滿足味覺與五感。料理、空間與服務三者完美融合,堪稱東京美食殿堂的代表作。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惠比壽(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若想以更輕鬆的氛圍親近Joël Robuchon的世界觀,推薦可造訪六本木之丘「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酒館)」。吧台座席創造出獨特的互動感,無論視覺、香氣、料理構成,都能即時體驗、品味其獨樹一格的美食樂趣。

侯布雄 六本木(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六本木(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六本木(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六本木(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而最親近日常的「Le Café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咖啡館)」更深受普羅饕客喜愛。店舖位於日本橋高島屋內,地理位置優越,提供套餐、輕食與高品質甜點。無論購物之餘或悠閒假日,都能在高級感與舒適兼具的氛圍中,細細品嘗精緻美味。

侯布雄 日本橋(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日本橋(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日本橋(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侯布雄 日本橋(圖片提供:Joël Robuchon)

Gastronomy Joël Robuchon (ガストロノミー “ジョエル・ロブション”)恵比寿

地址:東京都目黒区三田1-13-1 ,位於惠比壽花園廣場内
交通方式:建議利用 JR惠比壽站或地鐵日比谷線惠比壽站。從JR惠比壽站東口經「惠比壽空中步道」步行約5分鐘

營業時間
Lunch(僅限週末與假日):11:30~12:30(最後入店)13:00L.O. 15:00 close
Dinner平日17:30〜20:00(L.O.)22:00close;週末與假日18:00〜20:00L.O. 22:00 close

※預約制

※營業時間可能變動,敬請理解

※不定休,詳情請見官網

澀谷區 • DOLCE TACUBO

蟬聯7年米其林星級名廚,打造精緻如藝術品般的甜點

靜靜佇立於東京惠比壽與代官山幽靜街角的「DOLCE TACUBO(ドルチェ タクボ)」,由連續7年榮獲米其林星級榮耀的名廚餐廳「TACUBO」所孕育而生。其特色在於,嚴格講究食材極致,細緻提煉每一道原味,是一間將「食藝之美」發揮極致的甜點專門店。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甫踏入店中,撲鼻而來的是焦化奶油交織著榛果香氣的濃郁氣息,代表名作——現烤費南雪,外酥內潤,融化人心;如絲緞般細緻的經典布丁,以及一咬即溢出香濃卡士達餡的經典泡芙,也令人垂涎三尺。沒有花俏浮誇的網美造型,以極簡的外觀,展現甜點的純粹本質。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虎之門之丘的姊妹店「DOLCE TACUBO Caffe」設置靜謐的內用空間。店內巧妙引入自然光,營造遠離都市喧囂的明亮氛圍,值得一訪。限定販售的季節霜淇淋亦為亮點之一。從春季櫻花、夏季開心果,到秋冬鹽味焦糖,每一款口味皆嚴選旬之素材,將日本四季的景緻化作味蕾饗宴。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圖片提供:DOLCE TACUBO)

DOLCE TACUBO
地址:東京都渋谷区恵比寿西2-15-9チェラーザ代官山1階
營業時間:11:00~19:00
※不定休
來店前請見官網

資料提供|東京觀光事務所臺灣辦事處、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