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隱身於民生社區富錦街一片綠意之中,「雲川水月 Clavius」悄然揭幕。這間主打「當代亞洲蔬食餐酒料理」的新餐廳,以「平衡」為核心理念,在饒富日式侘寂(Wabi-sabi)哲學的寧謐空間中,端出結合原型食物、亞洲風味的蔬食菜色,以及靈感來自印度神話的「吠陀行星」系列調飲,引領訪客由口而身、由身而心,再進而至靈,展開一場療癒體驗。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蔬食正當道,世界為何瘋蔬食?

作為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蔬食友善國家」,台灣蔬食人口超過300萬人,市場產值達到每年約600億。再放眼世界,人們成為彈性蔬食者、或長期吃素,不單只為宗教、習俗、健康等因素,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實踐行動——透過吃蔬食,找尋身心均衡,覓得自我與地球萬物共生的節奏。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雲川水月」正是在這樣的思潮下而生,期待在繁忙的城市裡,成為都市人們的綠洲,透過餐飲為身心滋養、替心緒降噪;以裝置藝術與空間為索引,引領訪客找回與土地、宇宙和諧共存的平衡節奏。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用餐區。(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用「能量」迎賓,庭院交織琉璃、月亮意象

雲川水月廣達130坪的場域,由「李陳國際設計」策劃,團隊將印度佛教中的能量石「琉璃」、半透明材質,揉合月的意象,打造讓人弛放身心、舒張感官的迎賓庭院;再以石窟結構結合侘寂(Wabi-sabi)風格,建構如同洞穴般、極具包覆感的用餐空間。從入門、入店到入座,一系列悉心編排的裝置藝術與空間巧思,都是為了讓訪客沈澱內心。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吧台區。(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在印度佛教中,「琉璃」是珍貴的能量石。雲川水月的庭院以植栽與小水塘象徵生生不息的「動」,再以蜿蜒的伊氏礫石地面建構為「靜」,在動靜之間,塑造一處「琉璃共生花園」,讓琉璃蘊含的能量與土地對話、與大地共生。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庭院。(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庭院中弧形的「鏡中鏡」呈現半透明狀態,讓照鏡者透過朦朧成像,觀察與平常不同的世界樣貌。(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入口處設置的「琉璃手洗缽」,邀請訪客透過洗滌儀式,淨化雙手、感官與靈魂,以純淨的身心迎接接下來的體驗。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琉璃手洗缽。(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池畔的月球造型燈在水色倒映之下,為場域注入富有生命力的律動。(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侘寂風格注入用餐區,洞穴般的寧謐場所

在庭院與用餐區域的交界,設計團隊以天然石窟作為結構基礎,並透過現代侘寂風格演繹,營造寧靜氛圍。進屋後,迎入眼簾的是洞穴般的詩意場域——米白色調和仿岩漆面交織,溫潤而靜謐;不對稱的弧線、拋物線式的帶狀光源,在層疊之間創造出豐富的空間表情。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用餐區。(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用餐區。(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藏在深處的包廂,則將弧線昇華為斜天花板上的均光圓形,對應以自由曲線連成一氣的天地壁及石桌。落座於此,彷彿置身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的洞穴教堂。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包廂。(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包廂。(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蔬食≠清淡!集亞洲菜系精髓,呈現風味飽滿的蔬食

廚房由擁有30年料理經驗的主廚王朝萱(Sam)掌勺,曾於松珍科技、悅素軒、大人山養等餐廳歷練的他,在雲川水月以符合蔬食標準、原型食物為主框架,大量融入台灣為主的東方食材,當中不乏豆腐乳、蔥蒜醬、金桔、醬油等「台味」;並揉以亞洲風味,汲取法餐、義菜的精髓及擺盤美學,打破蔬食清淡、味道少有層次的刻板印象,創造出風味富層次的蔬食料理。以下盤點5道主廚推薦菜色:

01 娘惹果島沙拉

一盤不僅集結多種蔬果營養,還有3種醬汁交織的豐富滋味,一是高粱糖蜜娘惹醬;二是香茅、藍薑、石鼓仔等辛香融合的叄巴醬;三是鳳梨、青蘋果、芒果交織的水果醬,洋溢著豐富的南洋情調。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娘惹果島沙拉。(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02 核桃甜椒小脆餅

主廚把印度脆餅做出半月型的形狀,呼應雲川水月的「月亮圓缺」意象;風味則來自帶煙燻氣息的核桃甜椒泥,以及些許黑糖核桃碎、美乃滋,溫潤堅果香氣中略帶刺激,很開胃。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核桃甜椒小脆餅。(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03 日月潭栗香雙金炒三菇

以「法式薯泥」為概念,主廚將日本、台灣兩地的栗子南瓜結合,鋪上日月潭自然醋醬汁翻炒的野菇,清甜酸爽中吃得到綿密、滑嫩口感。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日月潭栗香雙金炒三菇。(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04 埃及芝麻茄泥紅醬魚排

這道饒富地中海風格的菜色,以紅咖哩新魚排為主角,搭配低溫烘烤的米茄茄泥、埃及芝麻醬,還有些許檸檬、九層塔提香,濃郁風味中帶點明亮。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埃及芝麻茄泥紅醬魚排。(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05 醬香肉排手炒小圓麵

這道韓式、台式混血料理,將新豬肉排放入韓式辣醬、蔥蒜醬煨煮,再與義大利細麵不斷融合乳化,讓每根麵條都吸附飽滿醬香,入口是辛香飽滿的鹹辣滋味。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醬香肉排手炒小圓麵。(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宇宙星球化身特調,靈感來自印度神話

調飲也延續雲川水月的靈性理念,由具有亞洲50大酒吧IndulgeEAST END以、Liquid Art等知名酒吧經驗的張庭維(Chris)操刀,以歷史悠久的「印度神話」為背景,從諸神、7大行星的故事汲取靈感,設計出「吠陀行星」系列調飲,包含7杯調酒與7杯無酒精飲料。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星球如何化為調酒?來看張庭維的創作思路。酒單上的「潔白的羽翼」靈感來自木星,在印度神話中它擁有亮麗外表、耀眼的一百對翅膀,代表了豐饒、富足與健康;張庭維在茭白筍香、牛蒡回甘韻味交織的酒液中,注入輕盈氣泡,呈現清爽、甘甜的純淨味道,氣質如木星般清麗,另搭配鷹嘴豆糖霜象徵木星背後的翅膀。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右為調酒「潔白的羽翼」,左為無酒精調飲「幸運六角星」。(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另一杯調酒「黯淡的存在」,發想自代表人的根基與內在的土星,選用富鈣質的桑椹搭配多種香料,交迭出濃郁草本與果甜香,呼應深層的人性內在。同樣以土星為靈感,「由微而生」則是杯無酒精飲,利用豆蔻、肉桂、咖啡豆共織成熟風味,並灌入氣泡讓香氣不斷釋放,象徵世界的一切是從微小的分子而起,就如土星是萬事萬物的根基。

台北「雲川水月」當代蔬食料理:亞洲風味搭「行星」調飲,弛放身心靈的都市秘境
右為「黯淡的存在」,左為「由微而生」。(圖片提供:雲川水月Clavius)

雲川水月Clavius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120

電話|02-2514-0356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四12:0020:00;週五至週日12:0000:00(週一公休)

 

訂位請點此

旭集微風店:料理不只是味道,而是一場與場域的共感提案

一段用餐經驗之所以被記得,往往不只是因為味道,而是當下的環境、動作與感受彼此契合光線剛好、空間舒展、一道料理以適切節奏登場。在那樣的瞬間,味覺才真正被打開。「旭集 和食集錦」微風店從這些細節出發,讓設計與料理交織出溫柔而明確的節奏,使人願意放下慣性,專注在所感受到的每一刻。

旭集微風店

從精品櫥窗的視覺語彙出發,轉化為一道道可被品味的餐桌風景,旭集微風店嘗試重新安排「用餐」的節奏:將人從匆忙中抽離,投入一場由視覺、動線、材質與味道構成的日式款待劇場;透過職人刀工、炭火原味,或願意為甜點多停幾秒的驚喜,讓「吃」成為與環境共振的體驗。

旭集微風店

從櫥窗到餐桌的浸濡體驗

「我們希望來到這裡的人,能在每一個被設計過的感官細節裡,重新感受到一頓飯的深度。」饗賓集團形象策略部資深經理黃韻綺說:延續品牌為場域量身打造的精神,旭集微風店跳脫台灣常見的 buffet 格局,從「國際精品櫥窗」汲取靈感,回應微風廣場的整體氛圍。設計團隊提煉時裝語言中的皺褶、剪裁、材質結構,建構空間起伏與層次:天花板垂降的立體造型吊燈、牆面紋理設計與光影交錯的動線安排,彷彿從服裝延伸至建築的敘事演出。背後的美學觀點亦可追溯至日本藝伎文化對造型細節的講究紙傘、摺扇與髮髻,從裝飾轉為風格語言;如今它們不再具象,而是成為空間裡若隱若現的符碼。

旭集微風店
旭集微風店

設計不是復刻,而是讓文化語感在當代被重新閱讀,回應場域氣質,也引導人進入感官開展的前奏;旭集的空間不是場景布置,而是策劃過的展覽體驗;每一道視覺轉場與風格過渡,都是劇場的一部分。人在其中,不只是用餐者,更是參與者。

旭集微風店

與場景對話的味道

這場由空間語彙引導的用餐體驗中,料理不只是味覺主角,更是與場域互動的語言。旭集微風店推出五道專屬料理,並非刻意炫技,而是讓每一道風味回應空間氣質;從擺盤到層次設計,都與現場的感官語境呼應。「我們不急著創造標誌性料理,而是先讀懂空間的語言,再決定讓哪些味道加入對話。」研發主廚陳炎銘說。〈旭・珠寶盒海鮮丼〉以精品展示邏輯呈現九種海味,搭配金桔醋而非醬油,保留原味也增添清爽節奏;〈和牛起士漢堡排〉則以濃郁中帶明快的風味節奏呈現;另外,甜點也走向柔和,〈初戀香草蘇打涼菓〉取材自昭和汽水的懷舊記憶,帶出通透慕斯與氣泡果凍的清爽感;〈榛濃可可千層蛋糕〉以榛果與可可層層堆疊,節奏溫柔;〈桃縷氣泡特調〉則以柔粉氣泡與果香氣息劃下明亮句點。這些料理不刻意搶眼,卻能讓整體經驗自然流動,在細節處悄悄建立記憶點。「我們想讓客人吃到某一道菜時,會覺得:它就是該出現在這裡的味道。」研發主廚陳炎銘說。

旭集微風店
旭集微風店

旭集微風店不只是新據點,更像是一場用餐體驗的再定義。當空間與料理彼此呼應,味覺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的刺激,而是被喚起的深層感受。那一餐,不只是視覺與味覺的堆疊,而是一種讓人願意反覆回想的體驗風味的觸動,從來不只發生在舌尖,而是在整個感官準備就緒的那一刻,悄然展開。

 

*旭集微風店限定料理供應餐期依現場為準

 

文 | 邵瀠萱 攝影 | 李明宜

開在火車倉庫裡的中餐廳!台東「機關車庫」改建自百年工業建築,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台東市區迎來老屋新生餐飲空間「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其由建於20世紀初的火車維修基地改建而成,建築獨特木造結構及過去維修現場的修車溝、工作檯等都被留存,無處不是珍貴的時代印記。餐廳主打烤鴨三吃、港式點心等,也以台東的驕傲「紅烏龍」為基底推出特色茶飲,更吸引人的是,雲品特別引進旗下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招牌甜點,將米其林星級滋味帶到東台灣。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擁有百年歷史的工業建築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建於1910年代末,是東部鐵道三大機關車庫中,唯一留存至今的日式半木造越屋頂建築;2001年隨台東舊站廢站後,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裡曾是火車維修基地,車庫被磚牆圍繞,一樓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營造挑高空間,搭配無門的山形牆,好讓火車頭出入;木造兩坡屋頂上設太子樓、兩側開窗,下則是梯形桁架,以利通風和蒸汽排放;空間內部挖深,並以水泥柱支撐鐵軌,方便工作人員檢修。如今,鐵軌雖已被拆除,但修車溝、水泥柱與工作檯仍完整保留,化為造型獨特而富故事感的餐飲空間。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主打「櫻桃片皮鴨三吃」及港式料理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菜單聚焦中餐,主打「烤鴨三吃」,將櫻桃片皮鴨細嫩、油脂分佈均勻的肉質烤至外皮油亮酥脆,以「片皮鴨捲 X 特製醬香鴨腿 X 雪菜鴨湯滾米粉」的銷魂組合上桌。「港味」也是菜單一大關鍵字,除了有燒賣、牛肉丸、流沙包等平價經典港點,也有港式湯品、燒臘滷味等,從開胃菜到飯麵主食都包辦。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餐點。(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餐點。(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吃得到米其林三星「頤宮」招牌甜點

甜點更是店內一大亮點,雲品國際特別將旗下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的招牌甜點引進,包含「腐竹薏仁糖水」及「炸豆腐奶」等,東台灣也能嚐到星級美味。佐餐飲品方面,除了有港式飲茶經典鹹檸七、凍檸茶等,也從在地風土出發,選用台東紅烏龍調製9款特色飲品,邀訪客邊品嚐港點、邊感受在地茶韻。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餐點。(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雲品花東餐旅版圖成型,下一步是?

雲品國際近年積極佈局花東餐旅市場,陸續接手多間日式歷史建物,將其改造為餐飲場域:在花蓮,日治時代曾為「南日本漁業統制株式會社」所在的建築,新生為海鮮丼飯專賣店「米崙丼飯屋」;在台東,坐落市區的1940年代日式町屋群,則被改造為文創青旅「寶桑町屋」。除了老屋新生空間之外,亦在紅葉少棒隊的故鄉規劃「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復興當地因八八風災而重創的溫泉資源。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花蓮米崙丼飯屋。(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隨著花東版圖逐漸成型,雲品未來將瞄準入境(inbound)旅遊市場,與旅行業者推出三~六日以高鐵、台鐵串連的包套行程,期待再為國際旅客打開一扇深度認識台灣東岸的窗口。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機關車庫 Tea House 1917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桂林北路298

營業時段|11:00-19:3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