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專賣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自合法以來,大麻產業在紐約州蓬勃發展,隨處可見的專賣店已不稀奇。不過,這間大麻商店把零售體驗轉化為令人驚豔的想像!

從現已廢棄轉型的甘迺迪國際機場TWA航廈建築汲取靈感,紐約大麻商家「The Travel Agency」以策展思維、展場設計視角切入,把「選購大麻」轉化為一場身歷其境的美感體驗,掀起大麻產業的獨特趨勢。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The Travel Agency聯合廣場分店。(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用社會企業概念經營大麻事業

自從2021年紐約州正式合法化娛樂性大麻以來,數以千計的大麻商家(無論是否持照)開設於城市各處。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The Travel Agency以策展思維、展場設計視角切入,把「選購大麻」轉化為一場身歷其境的美感體驗。(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The Travel Agency是一家由原住民和有色人種等少數族群成立的公司,其位於聯合廣場(Union Square)的分店,也將超過一半的利潤捐給非營利組織「The Doe Fund」,為弱勢者提供住房、就業輔助。除了採取社會企業的概念來經營,The Travel Agency更運用設計力與創新力,把買大麻變成如同看展般的美感沉浸體驗:「我們高雅,但不高高在上。」團隊如此形容。

「這裡幾乎更像是一座博物館,而不是一間零售商店。」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這裡超過一半的利潤運用於非營利組織「The Doe Fund」:「我們高雅,但不高高在上。」(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The Met展覽團隊打造美術館體驗

The Travel Agency現有的三間分店,都以旅行相關的主題打造:位於第五大道的分店以歐洲火車站為設計靈感,特色是石灰漆牆面與銀色棕櫚樹;這次介紹的聯合廣場分店位於布魯克林市中心,擁有城市地鐵常見的拱形天花板和白色磁磚元素,塑造成一個「通往嶄新目的地」的入口。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The Travel Agency位於第五大道的分店以歐洲火車站為設計靈感。(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聯合廣場分店則被塑造成一個「通往嶄新目的地」的入口。(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既復古又充滿未來感的The Travel Agency聯合廣場分店,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睡美人》的展場設計團隊Leong Leong打造,在美學風格和體驗設計上可見其相似之處。Leong Leong團隊以二十世紀設計兼建築大師Eero Saarinen的作品——甘迺迪國際機場TWA航廈為靈感,精心策劃店內空間與體驗裝置。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甘迺迪國際機場TWA航廈。(圖片來源:Architectural Digest)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The Travel Agency聯合廣場分店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睡美人》的展場設計團隊Leong Leong打造。(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寧靜優雅的超現實購物空間

雖然外觀看似一間藝廊,The Travel Agency聯合廣場分店在櫥窗設置的大型雕塑仍透露了其販賣的品項,並歡迎任何感興趣的造訪者。「我們的設計目標是讓店裡成為寧靜、平易近人,卻又有些出乎意料的環境。」品牌總監如此形容:「Leong Leong創造了一個超現實的世界,讓人們能夠在此短暫逃離現實,模糊旅行、大麻與精神的界限。」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The Travel Agency聯合廣場分店在櫥窗展示的大型雕塑。(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沿著長廊深入店內,兩側牆面展示著各式各樣的大麻產品,柔和的燈光為展間營造舒適的氛圍;12英尺長的訂製燈管圍繞著展示台,慢慢地變換色彩,象徵即將開始的旅程。由於The Travel Agency所販售的350種產品共來自六十幾個品牌,其包裝視覺上十分嘈雜,Leong Leong在商品展示櫃設計上,採用簡約低調的配色,令五花八門的大麻產品宛如珠寶般精緻而優雅。

不只賣大麻,也帶你認識它的一切

除了商品展售,The Travel Agency聯合廣場分店還首創了一座「Flower Lounge」展示間。一系列的大麻配件和用具,搭配經處理的大麻植物和花卉模型,帶領顧客了解不同香味的組成。同時,店員也會提供關於CBD等成分的知識,並根據每個人的偏好給予選購建議。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Flower Lounge」展示一系列的大麻配件、用具,以及植物和花卉的模型。(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The Travel Agency強調在販售的同時,也要帶給顧客相關知識的教育。(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探索完畢後,顧客就可以前往櫃檯購買自己想要的產品。在等待結帳時,也別忘了抬頭看看旅遊資訊版,獲取The Travel Agency的最新消息。

在美術館裡買大麻?紐約大麻店「The Travel Agency」宛如一場設計與美感的沉浸之旅
向甘迺迪國際機場TWA航廈呼應的航班資訊版。(圖片來源:The Travel Agenc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設計從來不是新鮮事:三世紀的 Villeroy & Boch,如何讓經典活在當下?

從歐洲皇室餐桌到現代人的衛浴日常,德國百年國寶品牌 Villeroy & Boch 早已是高品質生活美學的象徵。這個歷史悠久的品牌,不只延續近三世紀的工藝精神,也不斷嘗試與當代生活對話,讓設計的語言在時間與文化之間流動。

楠弘集團

當一個品牌走過近三百年,它所面對的挑戰不再只是市場競爭,而是如何持續回應生活的變化。對 Villeroy & Boch 而言,設計不僅承載歷史,更是連結文化與人的語言。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ami Häikiö 長年觀察市場趨勢與文化轉譯,他認為唯有讓歐洲的設計語言能被在地文化理解與吸收,品牌才有可能真正進入當代生活的感知層面。

楠弘集團

品牌語言的歷史厚度,如何在當代被延續

創立於 1748 年的 Villeroy & Boch,不只是洛林地區的一間瓷器工坊,而是橫跨三世紀的生活美學符號;它的歷史不屬於博物館,而是一座持續運作的靈感資料庫。從梅特拉赫的修道院工坊起步,品牌從十八世紀走來,歷經歐洲美學、文化與日常實用性的交織淬鍊,逐步發展出專屬於 Villeroy & Boch 的設計語感與風格肌理,成為當代設計師創作的重要養分。對 Sami Häikiö 而言,V&B 的設計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每一項作品背後,都承載著品牌數百年來對形式、比例與文化的長期思考。

楠弘集團

近年推出的 Antao 系列,靈感取自森林清晨露珠的形態,將微觀生命轉化為當代空間的有機曲線;而 1971 年問世、2020 年重返市場的 La Boule 球形餐瓷組合,則以精準比例與模組化結構,詮釋經典如何蛻變為當代生活的美感細節。「我們的設計從不模仿歷史,而是用歷史對話當代。」Sami 認為,這種再詮釋的能力,讓 Villeroy & Boch 同時保有優雅底蘊與面向未來的語言。

楠弘集團

當生活節奏轉變,設計也必須回應新的需求

觀察亞洲市場近年的變化,Sami 注意到一項關鍵趨勢:居家空間不再只是功能集合,而是成為情緒流動與風格展現的容器。特別是在衛浴領域,他提到消費者已不滿足於「風格」與「實用」,而是期待這個空間也能承載自我生活的投射。V&B 於是從使用情境出發,蔓延出自由的獨立式浴缸、智能馬桶、情境式淋浴等多樣化選擇,搭配自然材質與柔和色彩,讓每個角落都能營造療癒與儀式感。他強調,好的設計應該是「可感知」的,而非流於形式。亞洲市場對細節的敏感、對質感的要求,也反過來促使品牌持續在工藝精度與空間氛圍上下功夫;如此體驗式設計,也讓 Villeroy & Boch 成為全球高端空間的首選之一,不只在德國擁有 70% 的衛浴市佔率,更廣泛應用於香格里拉、文華東方、半島酒店等國際頂級酒店體系。

楠弘集團

與其複製歐洲生活,不如創造在地共感

當品牌邁向不同文化語境時,能否建立真正的情感連結,是成敗關鍵。對 Sami 而言,品牌與在地的關係從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透過共創,描繪出能貼近人們生活習慣的嶄新場景。他以與楠弘合作的台中旗艦門市為例,從空間設計到動線配置,皆由熟悉台灣市場的團隊主導,V&B 則輸入品牌美學視角並提供完整產品支援;這樣的分工不只是尊重文化,也讓品牌精神以在地方式自然融入生活。他形容這間門市不只是銷售據點,而是一場關於「如何在日常裡體驗設計精神」的沈浸式提案;在這裡,歐洲的歷史不再只是背景,而是透過台灣的轉譯,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說:「我們相信,真正有生命力的設計,從來不是複製,而是在對話中誕生。」

文 | 邵瀠萱  圖片提供 | 楠弘集團

Aesop把老台南裝進店中!揉謝宅日式老屋語彙、林百貨幾何輪廓,打造如家舒適的暖色調空間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每走進一間Aesop店鋪,就像讀了一則街區故事。Aesop向來擅長將在地語彙融入店鋪,與品牌俐落、講求秩序的空間設計策略相互揉合,打造出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體驗空間。隨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揭幕,Aesop新店亦同步開張,店鋪設計自兩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地標「謝宅」及「林百貨」汲取靈感,再現府城獨有的懷舊氣息與生活感。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圖片提供:Aesop)

將古城記憶揉入空間設計

作為台灣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台南建城400年來歷經無數蛻變,從大航海時代作為對外貿易的據點,逐漸演變為島嶼的政經中心,如今則是文化底蘊及當代創意激盪的古城。歷經時光淘洗,台南的歷史記憶沈澱於蜿蜒的街巷之中,烙刻在老屋的古木與磚瓦之間。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圖片提供:Aesop)

Aesop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的設計靈感,正是來自乘載府城記憶的兩座地標。設計團隊對空間想像自「台南謝宅」啟程,這座修舊如舊的歷史老屋,優雅地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材語彙,也蘊藏著家的溫度與寧靜氛圍。格局靈感則源自「林百貨」由俐落幾何線條構築的氣派佈局。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圖片提供:Aesop)

呼應「謝宅」及「林百貨」的設計細節

店鋪汲取謝宅的日式設計語彙,融合貼近台灣人日常的自然元素,如編織竹簾、木製家等,以原木色調包覆整個空間,如夕陽在此永恆不墜。貫穿全店的六角形檯面,其造型呼應林百貨的空間佈局,幾何感強烈、輪廓典雅大器。天花板與牆面則以圓弧拱形構成,為空間形塑更加親密的尺度感。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圖片提供:Aesop)

花磚、掛畫藏在地風景

產品陳列櫃則以溫潤木質打造,下方櫃體層層堆疊的木片遠看如樹木紋裡,為店鋪注入有機氣息。店鋪中央具份量感的木造櫃檯,上頭鋪滿由台灣在地職人「爿爿花」手工打造的花磚,藉此向在地傳統工藝致敬,也展現了屬於台灣人的常民美學,為零售場域注入生活氣息。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圖片提供:Aesop)

牆上畫作《鑲金招牌》出自現居柏林的台灣藝術家柴喬軒之手,他以台南作為設計構想,抽象描繪出連排的土黃色老屋在陽光照耀下浮現金邊,將府城的街市印象和暖陽引入店中。

把老台南裝進店中!Aesop新光三越小北門店空間以謝宅、林百貨為靈感打造
(圖片提供:Aesop)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