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林宥嘉《王》專輯設計巧思!設計師陳聖智、聶永真親解從數位封面到實體專輯的設計細節

揭開林宥嘉《王》專輯設計巧思!設計師陳聖智、聶永真親解從數位封面到實體專輯的設計細節

睽違8年,林宥嘉推出以「愛是王」為主軸的新專輯《王 Love, Lord》,而除了音樂作品本身,林宥嘉每張專輯的裝幀設計,同樣備受歌迷們期待。這次,設計師陳聖智(陳燻雞)、聶永真也與我們分享,從數位封面到實體專輯的設計概念與彩蛋。

當林宥嘉的新專輯名稱公布時,乍看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它並非代表林宥嘉是「王」,而是要藉由這張專輯來傳遞愛的不同樣貌。那麼,率先釋出的數位專輯封面,又為什麼是匹白馬?聶永真解釋,剛開始開案時,唱片公司企劃已經透露專輯的中文名稱是「王」,概念也會圍繞著「愛」,並透過來自林宥嘉夢境中的「馬」來傳遞這個訊息。「宥嘉那時候跟我們描述,有沒有可能試看看,馬在一個夜晚的高速公路出現會是什麼樣子?於是,我們利用Midjourney去創作出數百張不一樣的場景,讓馬不只出現在高速公路,還有其他更超寫實的地方,這樣也可能讓數位專輯封面看來更戲劇性。」

林宥嘉新專輯《王 Love, Lord》,以「愛是王」為概念。而數位封面上,一匹白馬出現在四下無人的加油站,並不是代表馬是王,而是因為看不見、但存在的愛,化成了君王騎在馬背上。(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林宥嘉新專輯《王 Love, Lord》,以「愛是王」為概念。而數位封面上,一匹白馬出現在四下無人的加油站,並不是代表馬是王,而是因為看不見、但存在的愛,化成了君王騎在馬背上。(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白馬,承載愛的載體

陳聖智補充,這張專輯有很大的重點是在說愛的多樣性,包含悲傷的愛、死亡的愛、新生的愛、離開的愛⋯⋯,馬就像是承載愛的載體,而純潔的白馬容易聯想到王,同時馬是一個生物,能夠穿梭出現於不同愛的場景。聶永真提到,「其實這個概念,我跟燻雞討論滿久的,因為抽象到有點太困難了。我們必須理解為什麼是馬,也一直不斷追問企劃和宥嘉;他可能講出他的觀點,但因為我們的人生經驗不同,而會有其他的觀點與詮釋,我們彼此提出來後,最後取得之間的共識。」

而在這「一匹白馬出現在無人且昏暗的加油站裡」的數位封面,先是以選定的Midjourney影像為底,再由3D場景設計師徐光慧、動態設計師鄭凱文處理場景的細節,比如原本加油站建築體柱子沒有落地,在物理空間上不太合理;加油機佈告欄的位置也調整了許久,使新專輯歌曲的梗能夠埋藏進去。也由於無法單獨去動Midjourney,重建後的3D場景,可以讓數位封面的可能性放到最大、有更多的延伸運用,像是在Apple Music的動態封面,便能看見飄散的雲霧、跑動的跑馬燈與白馬的毛在飄動;林宥嘉先前舉辦的新專輯聽歌會,以及全專輯試聽影片中,也都可見延伸應用的素材。

《王》的數位封面,最初從Midjourney近百幅的影像生成中挑選最接近設計師想像的理想畫面,再串連3D場景設計師徐光慧、動態設計師鄭凱文,根據現實物理條件,重新建置全場景,並增加細節。(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王》的數位封面,最初從Midjourney近百幅的影像生成中挑選最接近設計師想像的理想畫面,再串連3D場景設計師徐光慧、動態設計師鄭凱文,根據現實物理條件,重新建置全場景,並增加細節。(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暗藏專輯概念的彩蛋

細看數位封面,陳聖智與聶永真用了滿多抽象的方式來呈現專輯概念,比如偏暗的色調、地面的積水、飄動的霧,呼應專輯中較憂愁、糾結的部分;橘色柱子上貼著的4首歌歌詞,代表專輯中比較偏正面、喜悅的歌;左邊柱子上的mature、bold字樣,有點在暗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會經過不同時期的變化;下方密密麻麻的班表,意味著人生階段有許多行程;拒馬上比較詩意的詞語和ONE WAY字樣,則是隱喻不停前進的人生道路。另外在加油站體上的數字6,就是指第6張專輯;一旁油表上,對應〈垃圾寶貝〉這首歌的熊圖樣,上方更寫著此次新專發行的年份與整張專輯的長度;加油機上的便利貼不是用正字記號,而是「王」字記號,同樣是埋藏其中的彩蛋。

《王》數位封面上,柱子上的mature、bold字樣,暗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會經過不同時期的變化;下方密密麻麻的班表,意味著人生階段有許多行程;下方禁止停車、禁止跨越的icon,也有點在隱喻人生哲理。(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王》數位封面上,柱子上的mature、bold字樣,暗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會經過不同時期的變化;密密麻麻的班表,意味著人生階段有許多行程;下方禁止停車、禁止跨越的icon,也有點在隱喻人生哲理。(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拒馬上的ONE WAY字樣與比較詩意的詞語,隱喻不停前進的人生道路。(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拒馬上的ONE WAY字樣與比較詩意的詞語,隱喻不停前進的人生道路。(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油表上出現的「熊」圖樣,呼應林宥嘉〈垃圾寶貝〉這首歌,同時也為這個場景帶來小小療癒的氛圍。(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油表上出現的「熊」圖樣,呼應林宥嘉〈垃圾寶貝〉這首歌,同時也為這個場景帶來小小療癒的氛圍。(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加油機上的便利貼不是用正字記號,而是「王」字記號,同樣是埋藏其中的小彩蛋。(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加油機上的便利貼不是用正字記號,而是「王」字記號,同樣是埋藏其中的小彩蛋。(圖片提供:永真急制)

以「書中書中書」隱喻人生歷程

而一開始唱片公司在規劃時,便設定此次專輯會做成珍藏版,讓歌迷在聽完數位專輯後能先沉澱消化,再收到這張令人驚喜的實體專輯。設計上,陳聖智與聶永真想了許多裝幀方式,後來選定以「書中書中書」來呈現。他們說明,「書」既是說故事的載體,也能夠以這樣的形式去隱喻人生的階段,同時,既然有化為承載愛的載體的白馬、穿梭在不同場景的概念,那翻書時的順序,也能轉化成生命歷程的轉換。不過,考量到市面上有不少專輯已經用書的形式呈現,他們便在視覺上做出比較大膽的比例落差,讓歌迷在打開這本「書」時,能有超出預期的驚喜;層層疊疊的「書中書中書」裝幀,也帶有足夠的隱喻性,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故事,不僅只是從A直線串連到B到C,很有可能在B或C地方,就往旁邊延伸成其他線。

林宥嘉《王》實體專輯裝幀設計以「書中書中書」來呈現,同時透過大膽的比例落差,讓歌迷在打開這本「書」時,能有超出預期的驚喜。(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林宥嘉《王》實體專輯裝幀設計以「書中書中書」來呈現,同時透過大膽的比例落差,讓歌迷在打開這本「書」時,能有超出預期的驚喜。(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聶永真分享,他們不斷在這張實體專輯做出反差,像是在代表畢業、結婚等與各式人生階段生命經驗連結的證書外皮,卻是以比較童趣畫風的馬塗鴉來當封面,這除了是視覺效果,也是一個有趣的隱喻,因為人生本來就有各種期待之外的意外。而這張專輯的外層看似非常純真,卻出現在很正經形式的載體上,當你往裡面翻閱,能看到愈來愈多比較大人,或者是成長到一定成熟度才能夠識別的圖像,代表他已經脫離小孩子或純真的階段,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

封面上的馬塗鴉,滿多歌迷猜測是林宥嘉小孩所畫的,但其實是出自於陳聖智之手。(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有趣的是,封面上的馬塗鴉,滿多歌迷猜測是林宥嘉小孩所畫的,但其實是出自於陳聖智之手。(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在翻閱專輯的過程發現更多細節

而從專輯封面的黑色,到打開後看見的紅色,除是因為紅色能讓人聯想到「愛」,鮮明的跳色,也能用對比來放大愛這件事;接著映入眼簾的三角形形狀,代表著神秘主義的符號,同時也讓大家在淺意識中知道,這張專輯不是一目瞭然,有更多需要發現的細節。陳聖智說,整張專輯有像「黑中黑」、「白中白」一些不明確的地方,比如封底跟內頁的曲序,「這有點像是在說愛這件事,有時它可能會依照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而有不一樣的發現程度,但沒發現也沒關係,因為它一直都存在。」內頁裡的圖像,也都是在暗喻歌詞內容,像是往燈光撲的飛蛾,連結到帶有點糾結、身不由己概念的〈誰不想〉;白玫瑰花則呼應了與生命逝去有關的〈白〉。

從專輯封面的黑色,到翻開後看見的紅色,創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以「對比」來放大愛這件事。(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從專輯封面的黑色,到翻開後看見的紅色,創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以「對比」來放大愛這件事。(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代表著神秘主義的三角形,意味著這張專輯不是一目瞭然,有更多需要發掘的細節;三角形的挖洞,也讓大家先看到一個局部、不確定是什麼的影像,翻開後才發現是一個馬的身形,引導人們繼續往下翻閱。(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代表著神秘主義的三角形,意味著這張專輯不是一目瞭然,有更多需要發掘的細節;三角形的挖洞,也讓大家先看到一個局部、不確定是什麼的影像,翻開後才發現是一個馬的身形,引導人們繼續往下翻閱。(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整張專輯有像「黑中黑」、「白中白」一些不明確的地方,比如封底跟內頁的曲序,呼應愛這件事,可能會依照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而有不一樣的發現程度,但沒發現也沒關係,因為它一直都存在。(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整張專輯有像「黑中黑」、「白中白」一些不明確的地方,比如封底跟內頁的曲序,以呼應愛這件事,可能會依照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而有不一樣的發現程度,但沒發現也沒關係,因為它一直都存在。(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與白馬的呼應及連結

翻閱專輯時,也能發現林宥嘉的影像比例不高,起初陳聖智、聶永真與攝影師Sydney Sie(謝昕妮)就很精準地訂好那5張照片要怎麼拍,在滿足商業市場需求下,能讓歌手影像共同強化專輯敘事的節奏,同時林宥嘉也能與白馬有些呼應與連結,就像是個提味、口白的角色。比如靜電的馬毛對應到林宥嘉產生靜電的頭髮;後照鏡裡的馬與另一張林宥嘉在後照鏡裡的影像,有點像是當林宥嘉看著後照鏡時,只看見他自己,但他沒有看著後照鏡時,馬便出現了,營造出虛實交錯感;最後林宥嘉眼裡的白馬,客觀去想像那個場景,其實就是重現了他夢境中看到白馬在他面前。

陳聖智、聶永真與攝影師Sydney Sie(謝昕妮)一開始就很精準地訂好專輯裡的照片要怎麼拍,讓歌手影像共同強化專輯敘事的節奏,同時林宥嘉也能與白馬有呼應與連結。(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陳聖智、聶永真與攝影師Sydney Sie(謝昕妮)一開始就很精準地訂好專輯裡的照片要怎麼拍,讓歌手影像共同強化專輯敘事的節奏,同時林宥嘉也能與白馬有呼應與連結。(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除此之外,這次歌詞的排法,也參考了好萊塢寫劇本時的layout,有點像是在呈現一個個場景,意味著整張專輯是不同的生命場景;歌詞本設計也藏了彩蛋,側邊穿線膠裝的線刻意選用白色,以呼應白中白的馬毛。陳聖智補充,為了增加專輯的觸感,從封面的材質、裡面紅色的縫布,到亮面、霧面的紙,讓專輯在翻閱的過程中,創造豐富的體感。

側邊穿線膠裝的線刻意選用白色,以呼應白馬毛。(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側邊穿線膠裝的線刻意選用白色,以呼應白馬毛。(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陳聖智分享,現今韓國偶像的唱片設計,以承載多樣可拆分的印刷小物為主要流行趨勢,滿足市場對於收藏的想像,設計感也相對強烈,比如林宥嘉先前的《美妙生活》、《大小說家》專輯即是以類似手法呈現。而《王》呼應生命中各類型的場景經驗,材質使用與裝幀相對多元,他們便將物件梳理裝訂於同一個載體上,讓人可以線性、有時間性地翻閱,收繁為簡。(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陳聖智分享,現今韓國偶像的唱片設計,以承載多樣可拆分的印刷小物為主要流行趨勢,滿足市場對於收藏的想像,設計感也相對強烈,比如林宥嘉先前的《美妙生活》、《大小說家》專輯即是以類似手法呈現。而《王》呼應生命中各類型的場景經驗,材質使用與裝幀相對多元,他們便將物件梳理裝訂於同一個載體上,讓人可以線性、有時間性地翻閱,收繁為簡。(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拿到這張如藝術品般的專輯,也不難想像其印刷製程有多繁複。而被問到設計過程困難的部分,陳聖智與聶永真提到,他們滿早就拿到音樂檔案跟歌詞,盡可能地消化裡面的內容,並以圖像的方式轉化出來,加上林宥嘉以往的專輯都是埋藏了非常多梗、隱藏了比較深的訊號,這也相當燒腦。

在這張專輯中,「加油站」有點像是在隱喻一個過度空間,因此在專輯側邊除埋藏著加油站的符號,內頁中也能看到白馬與加油站分離的場景。(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在這張專輯中,「加油站」有點像是在隱喻一個過度空間,因此在專輯側邊除埋藏著加油站的符號,內頁中也能看到白馬與加油站分離的場景。(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仔細看能發現專輯側邊藏了一個HIM華研音樂的P&C碼。陳聖智說,從設計上來看,把P&C碼放在這,會有點經典、認證感的氛圍。(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仔細看能發現專輯側邊藏了一個HIM華研音樂的P&C碼。陳聖智說,從設計上來看,把P&C碼放在這,會有點經典、認證感的氛圍。(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唱片圓標上,印有「王」的標準字。(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唱片圓標上,印有「王」的標準字。(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傳遞歌手出唱片的時代性

而熟悉林宥嘉的歌迷應該都知道,林宥嘉的專輯裝幀都是由聶永真操刀,但再更準確來說,《今日營業中》到《王》是由他和陳聖智一起設計,「其實在做《大小說家》這張專輯時,燻雞就給了滿多意見,後來很多設計重要的角度都來自於他。因為之前我一直在做林宥嘉的東西,觀點可能變得比較單一,但有另一個很有美感品味的觀點加入後,可以透過討論和辯證,有了很多新的樣子。」對於他們而言,在做哪一位歌手的專輯其實有一定的偏好,「老實說要把專輯做得好、做得漂亮很簡單,但要把形式做得漂亮之外,能不能傳遞出這位歌手在某個時間點出唱片的時代性,我覺得是很重要,也是個困難的挑戰。而對我們來說,林宥嘉一直是把這個挑戰帶給我們的人。」

在製作專輯時,陳聖智與聶永真先保留了需要加引言、結尾文字的空間,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英文文案「Love is invisible, like an invisible lord on a horse.」、「No one knows when miracles will happen.」則出自於林宥嘉。(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在製作專輯時,陳聖智與聶永真先保留了需要加引言、結尾文字的空間,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英文文案「Love is invisible, like an invisible lord on a horse.」、「No one knows when miracles will happen.」則出自於林宥嘉。(圖片提供:永真急制、攝影:余松翰)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卓的創作心法:從五件代表性設計,看見背後的故事與巧思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在佐藤卓的設計世界裡,品牌不只是視覺的裝飾,更是一種與人溝通的語言。他擅長從日常細節中挖掘靈感,無論是一隻舉起翅膀的企鵝,還是一個只留下「點」的酒標,背後都蘊藏著引人思索的訊息。本篇文章聚焦佐藤卓五件代表性設計,從觀察出發,談他如何透過設計傳達思想,將無聲的圖像變成有力的對話。

欸,你發現了嗎?樂天口香糖薄荷系列

在噴水的鯨魚旁,有一隻企鵝仰望著夜空,畫面令人聯想到南極。長年受到消費者喜愛的樂天薄荷口香糖,舊包裝插畫傳達出優美的氣氛。當產品包裝將從七片裝改為九片裝時,我受委託負責重新設計。我發現當口香糖改為九片裝時,側面跟正面的厚度幾乎一致,而且在店面陳列時,會同時看到這兩面,也就是有COOLMINT字樣與有插畫的一面。於是再試著讓五隻姿勢相同的企鵝並排,但發現少了舊包裝插畫的意境,因此我試著安排只有仔細看才會發現的變化。這樣的趣味性,正因為是零食類產品才能自由發揮。在這裡靈光一現的構想是:在五隻企鵝中,只有一隻舉起翅膀。我想像著如果有人察覺到,一定會問身旁的人:「你發現了嗎?」原來右邊第二隻企鵝悄悄地舉起了翅膀。如果以人類社會來譬喻,或許就像位居領頭的社長之後,排在第二順位的人必須鼓起勇氣向後方的社員傳達訊息。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溢出的表現:岡本太郎紀念館

這是位於東京南青山的岡本太郎紀念館的館徽。黃色的正方形是將受到既定概念束縛、僵硬的現代社會抽象化,從這塊正方形中,溢出由岡本太郎描繪的眼睛。由於是溢出的狀態,仍保持與正方形的關聯。考量到岡本太郎的作品大膽且強烈、總是試圖傳達某些訊息,就像藝術在這個社會上的角色,因此我採用這樣的表現方式。他的名言「藝術就是爆炸!」、參加設計師雲集的日本設計委員會活動,都可以做為佐證。製作了「拒絕被坐的椅子」的岡本太郎,與世界級建築師丹下健三及室內設計師劍持勇一起參加為設計啟蒙而創立的組織,這件事可說是耐人尋味。做為標記的正方形,採用易喚起注意力的黃色。黃色是明亮的色彩,雖然正方形的框架並不明顯,不過固定概念往往看不出清晰的輪廓,在館徽中也蘊含了這樣的訊息。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利用錯覺:文化廳媒體藝術祭

這是由文化廳主辦的藝術祭LOGO,宗旨是向全世界募集媒體藝術作品,評鑑並介紹國內外優秀創作。提到媒體藝術,在想像中可能是運用數位技術,或是影像與機械性運動的物體、體驗型的作品等,但是象徵藝術祭的記號卻必須是平面的,這令我深感煩惱。因此我想到利用錯覺的圖形。以一條直線穿過多層的同心圓,受到曲線的影響,看起來可能會略顯彎曲?歷史上也有許多例子,是利用視覺效果或錯覺構成畫作與圖樣。我想像著這類圖形,一邊描繪著草圖。考量到做為LOGO需要一定的辨識度,也必須夠明瞭,因此我腦海浮現出圓與線的簡單構成。此外想到或許可以將穿過圓的直線位置中稍加移動,比較圓與線的幾種排列位置,最後終於製作出彷彿可動式的LOGO。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只留下點,讓人自在小酌:百默

百默是菊正宗酒造開發的日本酒品牌。我提供諮詢協助品牌推廣,從企畫開始參與並擔任藝術指導,命名與文案則由日暮真三先生擔任。這款酒的名字隱含「百默一言」的寓意(沉默寡言的人會說出真正有份量的一句話)。我請書法家用毛筆直寫「百默」,這或許是日本酒常見的手法,但的確成為別具風格的酒標。與過去口感嗆辣的傳統酒相比,這款日本酒適合搭配現代的餐點,帶有摩登的品味,因此避免添加裝飾,只搭配簡單的酒標與包裝設計。我向客戶提議為這款酒製作專屬的酒瓶,設計出造型後,如果不搭配適合這款酒的字跡,顯不出獨特之處。我曾考慮採用「百默」的書法做為標誌,進一步又想到只取筆劃中「點」的部分貼在玻璃瓶上。當大家喝酒時,或許不希望酒瓶上如同廣告宣傳的標誌映入眼簾吧,這是我的考量。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無性別時代的課題:洗手間的標示

這是為2022年春天竣工的SIGMA公司(參照第74篇)製作的廁所標誌。隨著社會進入無性別時代,廁所的標誌應該是什麼樣子呢?過去的標誌通常以紅色呈現女性穿著裙子,藍色呈現男性穿著長褲,現在成為必須重新思考的重要課題。因此我所思考的,除了盡可能排除既有的性別表現,仍必須能讓人看出這是廁所標示。無性別廁所已逐漸增加,在SIGMA總公司將廁所分為女廁、男廁、其他共三種,除了門上有文字標記,走廊通往廁所方向的轉角也有設置這組標示,並採用公司的象徵色彩黑色。畢竟這不是我原創的標示,而是將既有的廁所標示加以改良,世界上說不定還有相同的設計,因此我將這個標誌的著作權釋出,讓大家自由使用。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出版日期|2024/12/07

作者|佐藤卓

本書收錄日本平面設計大師佐藤卓從數十年設計工作中精選出的120個記號、標誌、logo作品及其核心思考,可從中一窺他將品牌的關鍵價值以視覺化語言呈現背後的設計思考脈絡。從熱賣十數年的明治牛乳包裝設計、21_21 DESIGN SIGHT的視覺識別到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標誌,都有讓人驚嘆而多變的創意視角。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LINE Seed繁體中文版」開放免費下載!簡潔字形設計、4種不同粗細字重,個人或商業用途都可使用

「LINE Seed繁體中文版」開放免費下載!簡潔字形設計、4種不同粗細字重,個人或商業用途都可使勇

歷時近3年設計,LINE企業字型「LINE Seed」家族於8月1日正式釋出繁體中文版本,提供4種不同粗細的字重可選擇,即日起用戶可於LINE Seed官網免費下載,可自由使用於個人或商業用途。

LINE Seed推出繁體中文版,免費下載可商用

LINE Seed是由LINE所開發的企業字型。Seed這個名稱寓意種子發芽並結成果實,深植在LINE的服務之中,與使用者一同成長。LINE以「Create an amazing life platform that brings WOW! to our users」為企業使命,致力為用戶打造便利的生活平台。伴隨著LINE在全球提供多元服務,LINE Seed也推出了多種語言版本,包括日文、英文、韓文、泰文,現更正式推出繁體中文版。

LINE企業字型「LINE Seed」家族正式釋出繁體中文版本,即日起可於LINE Seed官網免費下載。(圖片提供:LINE)
LINE企業字型「LINE Seed」家族正式釋出繁體中文版本,即日起可於LINE Seed官網免費下載。LINE Seed繁體中文版適用於數位、平面等各種情境,並且在中英文混合時仍能完美協調。(圖片提供:LINE)

為台灣用戶專屬設計,多語言同時呈現也和諧美觀

LINE Seed繁體中文版共有14,038個字符,以日文版為基礎延伸開發,承襲英文版的圓角設計語言,並保留了LINE商標的幾何造型,在視覺上延續品牌識別風格。LINE Seed繁體中文版由LINE台灣設計團隊與LINE總部及台灣在地夥伴協作,以「看起來舒服、讀起來親切,讓每一句話更有溫度」作為風格定義,精心調整每一個字符的筆畫與空間配置,在保持識別度的同時兼具應用彈性,無論是印刷、數位、多語言混合等情境,都具有高度的可讀性、辨識性,與便利性,展現出理性與親和並存的設計理念。

LINE Seed繁體中文版推出四種不同粗細的字重,同時優化不同語言例如中英混排下的字距、標點對齊與高度調和等細節,進一步強化排版一致性。(圖片提供:LINE)
LINE Seed繁體中文版推出四種不同粗細的字重,同時優化不同語言例如中英混排下的字距、標點對齊與高度調和等細節,進一步強化排版一致性。(圖片提供:LINE)
LINE Seed 中文字體運用(圖片來源:LINE Seed)
LINE Seed 中文字體運用(圖片來源:LINE Seed)

推出4種不同粗細的字重,滿足多元需求

在製作過程中,為對應繁體中文的繁複筆畫與龐大字數,設計團隊投入大量時間進行筆劃定調與結構調整,確保可讀性與排版穩定性。例如在「北」字的設計上,團隊需在教育部標準字形、日文漢字寫法與LINE品牌想呈現的繁中風格之間反覆調整,並考量到最粗字重時筆劃是否會產生黏合,最終取得兼顧辨識度與排版穩定的平衡。為進一步強化細節品質與排版一致性,還需優化不同語言例如中英混排下的字距、標點對齊與高度調和等細節,最終推出4種不同粗細的字重,滿足標題、內文與細文字排版等多元需求。

LINE Seed 日文字體運用(圖片來源:LINE Seed)
LINE Seed 日文字體運用(圖片來源:LINE Seed)
LINE Seed 英文字體運用(圖片來源:LINE Seed)
LINE Seed 英文字體運用(圖片來源:LINE Seed)

社群徵件活動與趣味動態貼圖同步登場

LINE Seed全語系字型全面開放個人與商業使用,不僅適用於貼圖設計、簡報製作、社群圖卡、品牌內容、海報印刷等多元場景,更鼓勵使用者將字型作為日常溝通與創作的一環。另外,慶祝LINE Seed繁中版正式上線,LINE台灣設計團隊也特別上架了用字型設計的動態貼圖,讓這套字型設計從靜態文本延伸至用戶日常聊天場景,融合台灣感性與示範字型多元應用。關注LINE台灣官方社群的LINE Seed繁體中文版相關貼文,還有機會獲得使用此字型所特別設計的玻璃啤酒杯(限量非賣品)。

歡慶LINE Seed繁中版正式上線,關注官方社群相關貼文,有機會獲得特製的LINE Seed繁體中文版字型玻璃啤酒杯(限量非賣品)。(圖片提供:LINE)
歡慶LINE Seed繁中版正式上線,關注官方社群相關貼文,有機會獲得特製的LINE Seed繁體中文版字型玻璃啤酒杯(限量非賣品)。(圖片提供:LINE)
LINE台灣設計團隊特別設計LINE Seed繁體中文版字型動態貼圖。(圖片提供:LINE)
LINE台灣設計團隊特別設計LINE Seed繁體中文版字型動態貼圖。(圖片提供:LINE)

LINE Seed繁體中文版 
• 推出日期:2025年8月1日 
• 推出地區:全球 
• 下載方式:LINE Seed官網
• 著作權:LINE Seed 全部內容之著作權均由 LY Corp. 擁有,可詳見LINE Seed官網中的授權說明。

資料提供|LINE、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