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適逢臺南建城400年,不僅台灣設計展將移師臺南舉行,一系列以「臺南400」為題的展覽也隨之展開,打開人們閱讀這座老城的多重方式。
現正於臺南市美術館1館展出的《透・南城》,由擅長數位體驗設計的「叁式」、地方策展經驗豐厚的「樸實創意」共同策劃,展覽聚焦臺南400年來的城市發展歷程,以7大展區濃縮6大時代,透過將實體文本、數位體驗並陳,帶觀者以第一視角走進臺南的不同時代,看隨著地景、民族與文化的遷移,城市的運用方法如何轉變?又如何形塑各時代的生活面貌?
用一場展覽,穿越臺南的400年
《透・南城》收束了臺南400年來的發展,觀者將沿著時間的軸線,從荷治、鄭氏、清領、日治,邁進現代及未來的臺南。全展7個展區皆以各時期的「地圖」為起點,帶觀者步入當時的城市樣貌,洞見不同時代下臺南的城市發展與生活型態。
台江內海為意象,6個符號濃縮臺南的6大時代
展間的起點,是一座象徵著「時間演進」的裝置,裝置的每一片單元都對應著一個時代,並由各時代具代表性的符號構成台江內海的輪廓。
分別望向各時期的符號:荷治時期的「數字」,是當時航海地圖的海域深度標示;鄭氏時期的「方形」,是當時軍人屯墾臺南的區域;清領時期的「圓形」符號,象徵當時的軍事建設;日治時期的「矩形」符號,象徵該時期的工業化建設;現代,由象徵人口分布、交通建設等「統計數據」所構成;未來,則遙相呼應著百年以前,台江內海曾有「鯨魚」出沒的景致。
歷史文本、數位風景共織時代景觀
接著步入展間,會發現《透・南城》不僅展示當時都市計畫下的「實體文物」,像是荷治時期的建築材料、日治時期的水道設備等,「數位」也作為一種望見時代樣貌的方式,像是在荷治、鄭氏、清領、日治4個展區中,皆有一道數位綺想的風景,其以歷史人物的日記為基礎,轉為AI的提示語(prompt)生成的時代景觀。
考古場景散布展間
在展區行進時,會不時遇見由臺南藝術家林書楷以「考古」詮釋臺南的藝術創作。林書楷藉由自家工廠留下的模具,呈現不同時代下與城市發展有關的建築、地圖等,有些作品位於展板內部,觀者可以透過牆上的孔洞觀看;有些則在角落,可以近距離欣賞由模具組建而成的考古現場。
透過數據,眺望臺南城市動態
在名為〈眺南〉的現代展區,能以「瞭望」的視野觀看臺南。展區中的「南城觀測站」為大型投影裝置,整合了實際的城市數據,呈現大臺南的盛大地景。歡迎透過裝置,觀測臺南氣候、日夜與交通的縮時風景。
黃信堯獻聲!在劇場一覽臺南地景,想像城市未來
最後一個展區〈遙境〉是一座沈浸式劇場,融合多座3D列印地景裝置,象徵臺南山岳、河流、海洋、潟湖等不同地形。劇場共分為5個章節,以臺南國土計畫為基礎,呈現未來對於土地、產業、海洋等不同面向的預測與想像。值得一提的是,劇場特邀臺南出身的導演黃信堯擔任旁白,敘說未來臺南柔軟、包容的樣貌。
臺南400城市展《透・南城》
展出日期|2024.07.05(五)- 09.01(日)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1館2樓 B.C.D.E.F.G.H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