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河般的絕美設計!致敬傳奇設計師尚·史隆伯傑,Tiffany年度Blue Book高級珠寶來台

浩瀚星河般的絕美設計!致敬傳奇設計師尚·史隆伯傑,Tiffany年度Blue Book高級珠寶來台

作為 Tiffany & Co.珠寶暨高級珠寶首席藝術總監 Nathalie Verdeille 加入品牌後設計的第二個 Blue Book 高級珠寶系列,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夏季作品,以全新設計再次致敬品牌傳奇設計師尚·史隆伯傑(Jean Schlumberger)的無限想像力及其對神秘宇宙的熱愛,以獨特視角創新演繹尚·史隆伯傑對太陽、月亮、繁星、遙遠星系及奇幻宇宙的經典創作。

Tiffany & Co.珠寶暨高級珠寶首席藝術總監 Nathalie Verdeille 表示:「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以無窮的想像力,為那些希望在個人生活中探尋宇宙存在感的人,呈現了華美動人的珠寶佳作。 矚目的造型與恢弘的願景完美融合,共同鑄就了無與倫比的非凡創作。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 高級珠寶展」自即日起至8月23日於師大美術館盛大舉辦(採預約制),刷新品牌展覽歷史規模,展出近600件總價逾110億元絕美逸品,囊括60件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主題作品,更為亞洲首場呈獻全新夏季新作大成之展。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尚‧史隆伯傑 Jean Schlumberger 展區」。(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尚‧史隆伯傑 Jean Schlumberger 展區」。(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展區」。(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展區」。(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_「Blue Book Classic 展區 」。(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 「Blue Book Classic 展區 」。(圖片提供:Tiffany )

今年早些時候率先亮相的春季作品包含飛羽淩空(Wings)、乘風箭矢(Arrow)、星圖幻境(Constellation)、星夜如夢(Iconic Star)、 華光萬丈(Ray of Light)、燦爛之輝(Apollo)六大篇章。 在這次登台的夏季作品中,蒂芙尼引入孔雀華翎(Peacock)、流光星彩(Shooting Star)、熾陽之焰(Flames)三個嶄新篇章。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展區」。(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展區」。(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展區

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共分為三大展區,第一區「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展區」,由 Tiffany 高級珠寶首席珠寶設計師 Nathalie Verdeille 汲取 Jean Schlumberger 作品的靈感,創作出奇幻、詩意且空靈的全新高級珠寶系列,以浩瀚星空為主題的夢幻作品,完美展現Tiffany卓越的工藝印記。

尚‧史隆伯傑(Jean Schlumberger)大膽地將色彩繽紛的寶石與金色元素融合在一起,將自然世界的韻律和諧融入其珠寶設計中,伴隨著「自然主義珠寶詩人」的筆觸,18K金幻化成植物的莖、葉、枝、花,其創作以複雜的立體形式為特色,提升了珠寶自然風格的精髓。此區展出了豐富的石上鳥系列作品,多樣姿態撩動人心,Tiffany更發表首款飛行陀飛輪腕錶,運用經典石上鳥作品概念創作頂級珠寶腕錶,表現品牌融合藝術與製錶的熟稔工藝。

 

Jean Schlumberger by Tiffany 石上鳥陀飛輪腕錶;36毫米、錶盤鑲嵌海藍寶石與美鑽搭配藍綠色珍稀鱷魚皮錶帶石上鳥腕錶。(圖片提供:Tiffany )
Jean Schlumberger by Tiffany 石上鳥陀飛輪腕錶;36毫米、錶盤鑲嵌海藍寶石與美鑽搭配藍綠色珍稀鱷魚皮錶帶石上鳥腕錶。(圖片提供:Tiffany )

此展區最引人矚目的,還包括Tiffany獻上全新作品「石上貓頭鷹」,重新詮釋了尚‧史隆伯傑(Jean Schlumberger)的石上鳥經典設計,透過散發曖曖光芒的蛋白石、坦桑石和月光石,描繪貓頭鷹在星空下棲息於寶石上的旖旎姿態。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石上貓頭鷹」作品系列。(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高級珠寶展「石上貓頭鷹」作品系列。(圖片提供:Tiffany )

Blue Book Classic 展區

自1848年被紐約時報譽為鑽石之王,Tiffany & Co. 從搜羅世界名鑽、定義百年經典設計、制定業界標準、整合鑽石產業鏈等無數豐碑在「Blue Book Classic 展區 」的耀眼鑽石中完美印證。彩色鑽石是自然界最稀有的珍罕收藏之一,每10,000顆鑽石中,才有幸誕生一顆彩色鑽石,其中能夠被定義為寶石級的彩鑽更是屈指可數。此次來台的鉑金鑲嵌主石1.09克拉紫紅彩鑽與鑽石戒指、以及鉑金與18k黃金鑲嵌主石逾51克拉濃彩黃鑽與鑽石胸針更顯珍貴。

Tiffany 高級珠寶系列「鉑金鑲嵌主石1.09克拉長方形改良明亮式切割紫紅鑽石與鑽石戒指」、「鉑金與18K黃金鑲嵌主石51.71克拉枕形切割濃彩黃鑽與鑽石胸針」。(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高級珠寶系列「鉑金鑲嵌主石1.09克拉長方形改良明亮式切割紫紅鑽石與鑽石戒指」、「鉑金與18K黃金鑲嵌主石51.71克拉枕形切割濃彩黃鑽與鑽石胸針」。(圖片提供:Tiffany )

焦點作品

Shooting Star 流光星彩系列
作品融合尚·史隆伯傑的多個典藏設計元素,以經典星星造型與飄逸緞帶設計,勾勒出流星劃過天際的絢爛軌跡。 在一款鑲嵌總重逾78克拉紫水晶的鑽石項鍊中,光影的魅力得到了完美詮釋。 點綴著黃金元素的鑽石緞帶環繞著華麗的紫水晶,與一排鑽石層疊交織,恍若星河傾瀉。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總重逾78克拉的紫水晶及鑽石項鍊、鉑金與18K黃金鑲嵌主石逾14克拉枕形切割紫水晶鑽石胸針。(圖片提供:Tiffany )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總重逾78克拉的紫水晶及鑽石項鍊、鉑金與18K黃金鑲嵌主石逾14克拉枕形切割紫水晶鑽石胸針。(圖片提供:Tiffany )

Iconic Star 星夜如夢系列
參考古典珍藏庫收錄的Jean Schlumberger草圖,以寓意浩瀚宇宙的經典星辰為原型,打造出兩套色彩互補的珠寶:一套以藍寶石映襯鑽石呈現星空,另一套則以藍色風信子石、不規則形海水藍寶、珍珠母貝與鑽石勾勒夜色。 由於不規則形海水藍寶並非常見形狀,工藝團隊在製作過程中小心翼翼、力求謹慎,如拼圖般組裝各個細部零件,手工鑲嵌調整每顆海水藍寶,並且仔細比對寶石顏色的細微差異以判斷鑲嵌落點。

鉑金與18K黃金鑲嵌7顆逾90克拉藍色風信子石及40顆逾400克拉不規則海水藍寶,珍珠母貝及鑽石項鍊。(圖片提供:Tiffany )
鉑金與18K黃金鑲嵌7顆逾90克拉藍色風信子石及40顆逾400克拉不規則海水藍寶,珍珠母貝及鑽石項鍊。(圖片提供:Tiffany )

Wings 飛羽凌空系列 
Jean Schlumberger 設計常見羽翼元素,象徵飛翔與奇幻,鑽石與藍寶石的閃耀光芒交織成Schlumberger極具個人特色的羽翼造型。運用大量鑽石的Wings作品以神話中具聖潔感的奇幻飛馬為原型。

鉑金與 18K 黃金鑲嵌逾 20 克拉鑽石項鍊、鉑金與18K 黃金鑲嵌逾11克拉未經優化處理的橢圓形斯里蘭卡藍寶石及鑽石戒指。(圖片提供:Tiffany )
鉑金與 18K 黃金鑲嵌逾 20 克拉鑽石項鍊、鉑金與18K 黃金鑲嵌逾11克拉未經優化處理的橢圓形斯里蘭卡藍寶石及鑽石戒指。(圖片提供:Tiffany )

Constellation 星圖幻境系列
Constellation概念取材自古典珍藏庫收錄的Jean Schlumberger草圖與設計,融合應用所有星辰相關元素。鑽石、藍色藍寶石與星光藍寶石以及以一顆絕美粉紅藍寶打造的戒指,渲染出一片糖果色天空。每顆星光藍寶石都是Tiffany寶石學家千中選一的精品,完美閃爍六角星芒,重現星夜光輝。

鉑金與18K黃金鑲嵌逾8克拉未經優化處理的斯里蘭卡藍寶石及星光藍寶石、鑽石耳環;鉑金與18K黃金鑲嵌逾8克拉未經優化處理的斯里蘭卡藍寶石及星光藍寶石與鑽石手環。(圖片提供:Tiffany )
鉑金與18K黃金鑲嵌逾8克拉未經優化處理的斯里蘭卡藍寶石及星光藍寶石、鑽石耳環;鉑金與18K黃金鑲嵌逾8克拉未經優化處理的斯里蘭卡藍寶石及星光藍寶石與鑽石手環。(圖片提供:Tiffany )
模特兒演繹 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華光萬丈系列(左)、飛羽淩空系列(中)、與星夜如夢系列(右)。(圖片提供:Tiffany )
模特兒演繹 Tiffany Céleste 蒼穹萬象華光萬丈系列(左)、飛羽淩空系列(中)、與星夜如夢系列(右)。(圖片提供:Tiffany )

Tiffany 2024 Blue BookTiffany Céleste蒼穹萬象 高級珠寶展」

²  日期:即日起823(星期五),採預約制

²  地點:師大美術館(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Tiffany亞洲最大旗艦店銀座登場!青木淳打造建築外觀,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

Tiffany亞洲最大旗艦店銀座登場!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打造外觀,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

Tiffany & Co.亞洲最大的旗艦店「Tiffany 銀座」,將於2025年7月11日開幕。而這家旗艦店外觀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打造,搭配當代建築巨匠Peter Marino設計的內部空間,將帶領人們沉浸於Tiffany獨一無二的世界之中。

Tiffany & Co.與日本的緊密連結,可追溯至19世紀以來,日本的藝術與文化為品牌帶來深厚的靈感,並創作出無數的經典之作。而自1972年Tiffany & Co.進入日本市場,已經歷了53年,如今隨著「Tiffany 銀座」全新旗艦店的誕生,也意味著品牌將邁向下一個半世紀、開啟嶄新篇章。

Tiffany & Co.將於7月11日在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六丁目開設全新旗艦店「Tiffany 銀座」。(圖片來源:Tiffany & Co.)
Tiffany & Co.將於7月11日在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六丁目開設全新旗艦店「Tiffany 銀座」。(圖片來源:Tiffany & Co.)

日本建築大師青木淳打造外觀

坐落東京都中央區銀座六丁目的Tiffany & Co.全新旗艦店,由日本建築大師青木淳打造外觀,內部空間則由美國建築師Peter Marino設計,將透過完美融合工藝、藝術與品牌精神,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深刻感受Tiffany & Co.的獨特世界。這座旗艦店的設計,展現著對日本文化的敬意,除是傳統與創新的交融,同時象徵著Tiffany & Co.與日本之間的深厚情誼。

Tiffany & Co.在銀座的全新旗艦店,將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操刀。(圖片來源:Tiffany & Co.)
Tiffany & Co.在銀座的全新旗艦店外觀,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操刀。(圖片來源:Tiffany & Co.)

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

另外,店內也將展出珍稀的歷史典藏系列及豐富的藝術收藏,並將設有日本首間「Blue Box Café」,成為Tiffany & Co.傳遞品牌文化的重要據點。

「Tiffany 銀座」將以亞洲最大旗艦店之姿華麗誕生。(圖片來源:Tiffany & Co.)
「Tiffany 銀座」將以亞洲最大旗艦店之姿華麗誕生。(圖片來源:Tiffany & Co.)

同場加映:路易威登 銀座並木通店

在2021年3月以嶄新風貌再現的Louis Vuitton銀座並木通店,同樣由建築大師青木淳與Peter Marino攜手打造,設計出不論外觀或內部空間都讓人驚豔的建築之作。其以東京是座港灣城市為靈感,同時巧妙融合銀座過去曾是海上沙洲的歷史,透過流動感十足的玻璃帷幕,呈現「水的反射」之美,賦予這座建築詩意與律動感;內部獨特的階梯、內裝,也營造出水波流動般的視覺效果。

路易威登銀座並木通店由建築大師青木淳與Peter Marino攜手打造。(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銀座並木通店由建築大師青木淳與Peter Marino攜手打造。(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資料來源|Tiffany & C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新館翩然降臨巴黎皇家宮殿廣場 不只歡慶40 週年,更開啟藝術新紀元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Debuts New Landmark for Its 40th Anniversary

對於藝術迷而言,巴黎拉斯帕伊大道(Boulevard Raspail)上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長期以來都是光之城裡最閃耀的星芒。近期卡地亞更宣告在屹立拉斯帕伊大道30載後,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於2025 年遷入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廣場上的奧斯曼式古蹟建築,並與操刀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建築的法國建築巨擘尚‧ 努維爾(Jean Nouvel)再度攜手,為百年歷史建築、走過40 年時光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交織出震撼人心的嶄新敘事。

圖片提供| Cartier
建築大師 Jean Nouvel 二度操刀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建築。

正如所有超群的創意,總是源於深厚的文化根基,揭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新紀元之際,也得追溯至一切美好誕生之前。

為藝術家打造一處私密自由的創作樂園

故事起源於1980 年代初期,當時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創始董事阿蘭多米尼克佩蘭(Alain Dominique Perrin)任職卡地亞國際總裁,正苦惱於珠寶、鐘錶創意工坊的橫溢才華經常遭到不肖份子仿作,也同時發現許多藝術家們都飽受抄襲困擾。於是,以律師之力守護藝術家的名聲與創意,便成為促成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誕生的第一個念頭。

圖片提供| Cartier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於2025 年遷入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廣場上的百年奧斯曼式古蹟建築。

然而,在Alain 與摯友雕塑家塞薩巴達奇尼(César Baldaccini)深聊之後,卻發現同樣深受抄襲所擾的他,認為相較於法律資源,藝術家們更加渴求的是創作資源與展示空間。這次談話奠定了如今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基礎,基金會也在1984 年時以「打造私密且自由的創作展覽空間」為使命,落腳茹伊昂若薩斯(Jouy-en-Josas,法國凡爾賽區市鎮)的蒙賽爾(Montcel)莊園,透過策展與駐村計畫,打造出展演並培育當代藝術人才的樂園。

圖片提供| Cartier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於2025 年遷入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廣場上的百年奧斯曼式古蹟建築。

在通透的當代建築裡,開啟基金會的點滴積累

而在落腳Montcel 莊園多時後,基金會也在10 週年之際迎來第一個轉捩—1994 年時,Alain 邀請建築名家Jean Nouvel 設計的新館終於落成,以精緻鋼構與玻璃帷幕交織成一面自由通透的畫布。「玻璃牆面和無軌畫框?這對展覽佈置和作品展示而言,可是天方夜譚。但Jean Nouvel 表明這正是這棟建築物的新穎之處:能夠隨著每次展覽改頭換面,為展場空間開拓截然不同的可能性。Jean 說得沒錯,他是貨真價實的遠見之士。」Alain 如此說道。

圖片提供| Cartier
圖片提供| Cartier
1994 年時,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正式落腳由建築大師Jean Nouvel 操刀的場館,這幢帶有通透視覺的建築也逐漸成為巴黎藝術地標。

在這處清透的空間裡頭,藝術家的創意更得以自由揮灑,基金會也在40 年點滴積累下,珍藏由超過500 位美國攝影大師、歐洲藝術新星創作的近4,500 件作品,主題涵蓋非洲畫作、日式建築、義式設計與美洲原住民繪畫等,更推出一檔檔主題多元的重量級藝術展會,像是在雕塑家César 逝世十週年時,舉辦《César: An Anthology by Jean Nouvel》特展,爬梳這位雕塑家的極致靈光;也曾舉辦時尚設計師高提耶尚- 保羅高緹耶( Jean Paul Gaultier)個展 《麵包服飾》(Pain Couture),與14 位法國最佳工匠獎得主(France’s finest craftspeople)及三位學徒攜手,創作出完美融會烘焙與時裝專業的「有效期」洋裝;國際知名爆破藝術家蔡國強作品也曾多次在基金會中展出,2016 年更為基金會《壯麗動物交響樂》(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展覽創作作品《白聲》(White Tone)。一檔檔超乎想像的展覽與計畫,也讓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不只是法國首間專為當代藝術設立的企業基金會,更是當之無愧的全球藝術地標。

圖片提供| Cartier
剛果共和國藝術家 Chéri Samba 曾於 Jouy-en-Josas 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駐館。© Chéri Samba 攝影師 © André Morain, Paris
圖片提供| Cartier
阿根廷藝術家 Guillermo Kuitca 與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合作密切,圖為其作品David’s Living Room Revisited, 2014 Collections FC (2018) © Guillermo Kuitca. 攝影師 © Olivier Ouadah
圖片提供| Cartier
澳洲雕塑家 Ron Mueck 作品曾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展出。圖為其作品 Couple Under an Umbrella,2013 年。 © Ron Mueck,攝影師 © Axel Dahl

在巴黎的心臟地帶,以第三篇章迎接嶄新時代

然而,正如藝術追尋永不止息,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對於極致的追求也是步履不停。於是,其在40 週年之際,正式宣告將於2025 年搬遷至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廣場上的新館。新館建築帶有標誌性的奧斯曼風格,原為拿破崙三世的巴黎改造計畫一環,此後先後作為巴黎羅浮宮大酒店、羅浮宮百貨公司及羅浮宮古董商場,如今則在 Jean Nouvel改造下,以大片落地玻璃打破壁面限制,與周遭的聖奧諾雷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é)和巴黎皇家宮殿廣場巧妙對話,為裡頭的觀眾、外面的行人帶來超乎想像的新視角。而當人們將視角轉向室內,高達6,500 平方公尺的展覽區域裡那5 座可移動的平台,更創造出多變的展示介面,讓人無比期待這片空間將孵化出怎樣的展覽趣味。

圖片提供| Cartier
澳洲設計師 Marc Newson 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玩轉繽紛色塊,打造《Bucky, from Chemistry to Design》裝置藝術。
圖片提供| Cartier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曾舉辦《Beauté Congo 1926-2015 Congo Kitoko》展覽,展現剛果驚人的藝術創意與活力。© Pierre Bodo 攝影 © Luc Boegly

與此同時,巴黎皇家宮殿廣場的新館也將設立落地櫥窗裝置藝術,在7 公尺落地櫥窗展示包括Jean Nouvel、安妮華達(Agnès Varda)、北野武、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等近30 位曾與基金會合作的藝術名家肖像。這不只是對於往昔的最高致敬,也是開啟新篇章的絕佳方法,更讓人更加好奇,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如何匯聚著眾人的期待,在第三篇章中開啟嶄新明亮的未來。

文| 郭慧 圖片提供| Car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