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夜行動物派對」下午就開始,巴黎藝術總監客座策展、100+展演搶先看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下午就開始的「夜行動物派對」,廖小子操刀主視覺公開

「臺北白晝之夜」邁入第九年,將於2024年11月2日至3日回歸,以公園裡的「夜行動物派對」為主題選在大安區登場,本次呼應城市中的自然生態,特別提前從下午2點開始,邀請大眾一起重返自然萬物的懷抱。

改期至11月舉辦、從下午2點就開始

今年白晝之夜最大的不同,就是日期與時間的改變。考量過往常遇到下雨等天氣因素影響展演品質與觀看體驗,本屆改於氣候較穩定的11月第一個週末舉辦;另外也呼應「打造最全民的生態文化行動」總概念,將活動時間提早為下午2點至凌晨2點,一方面維持白晝之夜12小時的跨夜精神,另一方面尊重城市中的公園自然生態,也避免在深夜時段影響到周遭鄰里。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下午就開始的「夜行動物派對」,廖小子操刀主視覺公開
考量過往常遇到下雨等天氣因素影響展演品質與觀看體驗,本屆白晝之夜改於11月第一個週末舉辦。(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選定大安區,大安森林公園化身主展場

繼去年信義區、前年士林區,以及再之前的北投、南港、內湖等地,今年白晝之夜將以市中心的大安區作為主場域,適逢大安森林公園落成三十週年,聚焦以此作為主要展區,其餘展區橫跨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忠泰美術館、蒙藏文化中心、師大美術館、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臺北市立動物園、東區商圈、永康商圈、建國花市、玉市及假日藝文特區等,並為不同個性的參加者打造多種白晝遊走路線。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下午就開始的「夜行動物派對」,廖小子操刀主視覺公開
去年白晝之夜活動現場。(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下午就開始的「夜行動物派對」,廖小子操刀主視覺公開
去年白晝之夜活動現場。(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本屆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陳怡潔,曾操刀國慶總統府光雕、北門古蹟建築光雕、嘻哈故宮等大型展演。透過前期走訪、田野調查,團隊發想自大安森林公園,以「夜行動物派對」為主題,特別設計生態走讀、當代藝術、表演藝術、露天電影院、文創市集、藝文講演等豐富活動。

廖小子執掌主視覺,打造動物夜行意象

目前搶先公開的2024白晝之夜主視覺由廖小子設計,將主題「夜行動物派對」視覺化,參考大安森林公園內特色物種,包括斯文豪氏攀蜥、中華鱉、赤腹松鼠、夜鷺、盤古蟾蜍等,以熱成像檢測物體輻射的想像,將動物的生命能量與體型動作呈現於畫面中;也利用像素圖形反映在地特色,像是大安森林公園前身的眷村窗花、公園植物意象等,組合起來象徵此處的豐富多采,創造人與動物們和諧共處的意涵。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下午就開始的「夜行動物派對」,廖小子操刀主視覺公開
2024臺北白晝之夜主視覺。(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不僅如此,廖小子還將主視覺延伸設計為面具,邀請大家至官網下載使用,彩繪變裝成「夜行動物」,於白晝之夜當天一起上街遊走。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下午就開始的「夜行動物派對」,廖小子操刀主視覺公開
廖小子參考大安森林公園內特色物種,以熱成像檢測物體輻射的想像,將動物的生命能量與體型動作呈現於畫面中。(圖片來源:白晝之夜)

2024白晝之夜 亮點參展團隊

今年參與展演團隊陣容一樣橫跨國內外,有以創造超現實想像聞名的舞團「何曉玫MeimageDance」、國內頂尖馬戲「創造焦點」「發現特技劇場」、百人搖擺舞「SwingTaiwan」等;也有一系列音樂表演,包含巴奈、黑袍樂隊、春麵樂隊、XTRUX X Lujiachi、音速死馬 x 夜較瘦、陳沛元、烏尼德、圖孟其其格等;也邀請到戴開成、瀟湘神帶來的深夜都市傳說講演,共將有多達百場精彩節目。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
何曉玫劇團《極相林 01》演出以盛重的儀式感開場,舞者象徵人、神、萬物的凝聚與分解,「極相林」則指涉大自然和人生經歷後達至的身心靈穩定。(圖片提供:台北市文化局)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
「創造焦點」運用肢體、特技、獨特裝置,深入淺出用肢體與觀眾傳達,創造當下獨特的臨時反應與互動。(圖片提供:台北市文化局)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
「SwingTaiwan」 社交搖擺舞成為都市人的日常交流語言,讓白晝之夜更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圖片提供:台北市文化局)

日本藝術家高田冬彥也帶來超現實錄像作品《Dream Catcher(夢的捕手)》,呼應生態主題;臺灣藝術團隊則有屢次受邀參與國際大型燈節的「有用主張」,推出以自然生態循環為創作靈感的光影裝置《洄・尋》;而擅長虛實互動的「2ENTER貳進」,以及郭嘉羚、陳怡如、詹昱筑等藝術家作品,也能在本次白晝之夜上看到。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
「有用主張」以自然界的循環為創作靈感,試圖呈現生生不息的狀態,如同不斷重複的遷徙與生命記憶的延續。(圖片提供:台北市文化局)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
「貳進」建構出結合臺北街景與大安森公園的虛擬地景,即時資訊流竄其中,透過數位轉譯成各種3D物件與符碼,觀眾透過掃描QR code與作品即時互動。(圖片提供:台北市文化局)

除此之外,前兩屆巴黎白晝之夜的策展藝術家Kitty Hartl也將擔任客座策展人,在亞洲首度展出《Animal Pride(法國動物大遊行)》,由20位身穿「普普雪怪」裝的滑輪舞者引領民眾穿越公園遊行,數百名頭戴貓頭鷹面具的參與民眾將緊隨其後,遊行過程中還有打擊樂手為這場夜間漫遊增添歡快的節奏。

2024白晝之夜11/2大安區登場!
Kitty Hartl受邀擔任2024臺北白晝之夜客座策展人,提出「動物驕傲」演出計畫,以呼應「夜行動物派對」主題。(圖片提供:法國在台協會)

還有這些不能錯過的豐富活動!

延續生態永續主題,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將舉辦生態博覽會Eco Fair,「眾森自然工作室」也將推出7場「生態講堂」、10場「生態走讀」與「萬物議會」等活動,還有特色動物身體彩繪、露天電影院、身心療癒課程等不同形式的體驗,更特別解鎖活動地區附近的藝術家和設計職人工作室,帶大家進入平日無法參與的幕後實境。

而週邊藝文據點如忠泰美術館,將於白晝之夜前日11/1邀請曾於辦理東京六本木、巴黎、臺北辦理大型跨夜活動的策展人,暢談他們的策展心法與如何透過藝術行動塑造城市文化;位於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臺北數位藝術節,將同步與白晝之夜一起開展;戶外沉浸式光廊Taipei Lumitree則推出「夜行動物派對:夢醒時分」特別節目;此外各場域與地方商圈也響應白晝之夜,推出延長營業或限定優惠。

更多2024臺北白晝之夜「夜行動物派對」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白晝之夜Facebook粉絲專頁或白晝之夜Instagra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大師筆記本公開!Moleskine巡迴展《Detour》在日本,看見塩田千春、nendo佐藤大、隈研吾等人的創意軌跡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一件驚艷世界的藝術品、一道銷魂的菜、一幀絕美的電影畫面,在真正被實現之前,或都只是紙上的飛舞字跡和隨筆草圖。筆記本乘載了私密的日常點滴、偶發的創意靈光,是記憶和靈感的結晶。義大利文具品牌Moleskine有感於此,策劃《Detour》國際巡迴展,蒐羅藝術家、建築師、主廚、電影導演、設計師、音樂家、作家……各領域名人的筆記本,邀觀者在被填滿的紙頁上,探索他們的創作歷程。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適逢2025大阪世博,《Detour》現正巡迴至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將展至8/23;其後將移師東京21_21 DESIGN SIGHT,自9/10展至9/23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於大阪、東京展開。(圖片來源:Moleskine)

大玩「紙上策展」的文具品牌Moleskine

相信文具迷對Moleskine都不陌生,這個來自義大利、全球知名的文具品牌,前身其實是一間米蘭小型出版社「Modo&Modo」,其出產的筆記本據說曾受梵谷、畢卡索、海明威等藝術家及文豪愛用。1997年,出版社將這款原版筆記本帶回市場,並註冊了「Moleskine®」商標,從那時起逐漸擴展產品線,從筆記本、日誌、行李包袋、書寫及閱讀工具等,建構起以傳遞知識、激發創意為核心的品牌宇宙。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致力傳承印刷及裝幀工藝的同時,Moleskine亦與時俱進,開發數位工具「Moleskine Smart」將紙頁與螢幕連結,讓創作與工作流程更能無縫銜接。品牌旗下的Moleskine基金會,則致力推動創意教育,深入社會各角落,啟發並教導年輕人掌握創意技能,鼓勵他們運用所學推動社區甚至是社會的改變,本篇介紹的《Detour》巡迴展覽即是基金會自2006年起推動至今的長期計畫。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Detour》公開名人筆記本創意軌跡

Detour》所選的筆記本展品,多出自Moleskine基金會中超過1,600件館藏,當中除了有藝文、設計、影視、建築、飲食等領域名人親自填寫和裝飾的筆記本,包含普立茲克建築大師伊東豊雄、《雲端情人》電影導演Spike Jonze等人都曾響應;另有來自全球各地學生、文化團體和新銳創作者的捐贈。目前《Detour》已巡迴過倫敦、上海、巴黎、紐約和米蘭,最新站點則是大阪和東京;每到新的展覽地點,館方都會依當地文化脈絡挑選適合的作品展出,將多元視角冶於一爐。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有趣的是,《Detour》展出的每一本筆記本都經歷了繪畫、剪裁、拆解、重構等使用和創作過程,有的充滿字跡和豐富插畫,有的甚至跳脫書型原貌,轉化為如同雕塑般的立體作品,迎來嶄新生命。無論表現形式為何,它們都具象化了創作者們的所思所想。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Detour》參展作品:塩田千春。(圖片來源:Moleskine)

《Detour》日本站陣容華麗,塩田千春、隈研吾、佐藤大⋯⋯都在列

Detour》日本大阪、東京雙站接力開展,選品聚焦於日本和義大利創作者,日本多位大師級人物如建築界的伊東豊雄、隈研吾、SANAA組合妹島和世及西澤立衛、青木淳,設計界代表深澤直人、nendo佐藤大、原研哉、川崎和男,及知名藝術家塩田千春、蜷川実花,再到名導押井守等人,都參與其中,陣容十分華麗。若想一睹這些創意人的創作軌跡,近日造訪日本不妨多安排一站!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Detour》於2024米蘭設計週展出。(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Detour》參展作品:伊東豊雄、隈研吾。(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Detour》參展作品:塩田千春、MuSuHi。(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Detour》日本站

大阪|即日起至2025.08.23,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將展至8/23;

日本|2025.09.10-09.23,東京21_21 DESIGN SIGHT

東京《朵貝與姆明展》80週年特展:原畫、素描、沉浸式體驗等300件作品感受奇幻姆明世界

東京《朵貝與姆明展》80週年特展:原畫、素描、沉浸式體驗等300件作品感受奇幻姆明世界

擁有圓滾滾可愛白色外型的「嚕嚕米」姆明(Moomin),這個出自藝術家朵貝‧楊笙(Tove Jansson)筆下的經典角色,今年適逢誕生80週年。朝日新聞與芬蘭赫爾辛基市立美術館(HAM)合作,舉辦《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とっておきのものを探しに〜)特展,自2025年7月16日至9月17日,於東京森藝術中心畫廊登場!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主視覺海報(圖片來源: 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主視覺海報(圖片來源: 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

姆明創作者朵貝‧楊笙是誰?

1914年出生於芬蘭的朵貝‧楊笙,父親是雕刻家,母親則是畫家兼商業設計師,小時候的她就是一個喜歡沉浸在幻想中、愛開玩笑、總是惡作劇的少女。

原本以成為畫家為目標的朵貝,自13歲起,就在雜誌刊載詩文與插畫,也創作諷刺畫針砭時事。二戰後的復興時期,她更創作了大量公共設施的壁畫,包括市政廳、醫院、托兒所等。1945年,她完成小說處女作《姆明與大洪水》,不僅是作為從戰爭艱苦日子中尋得慰藉的創作,更是「姆明」系列的開端。

朵貝‧楊笙© Lehtikuva  Reino Loppinen
朵貝‧楊笙© Lehtikuva Reino Loppinen

《姆明》小說自1945年至1970年共出版了9冊,故事與插畫皆由朵貝親自完成。《姆明》後來也發展成報紙連載漫畫與繪本;1969年,朵貝與日本電視公司跨海合作,將姆明的故事變成動畫卡通,放送至全世界。

《孤單一人的姆明》© Moomin Characters™
《孤單一人的姆明》© Moomin Characters™
《吸煙的女孩(自畫像)》© Tove Jansson Estate Photo © 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Yehia Eweis
《吸煙的女孩(自畫像)》© Tove Jansson Estate Photo © 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Yehia Eweis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展覽亮點

朵貝不僅是姆明的創作者,她同時也在繪畫、諷刺畫、漫畫、繪本與小說等領域展現多元才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她的創作世界,本次展覽透過約300件展品,帶領觀眾回顧她的創作奇想歷程與美好。

展覽共分為兩大篇章,第一章以「朵貝・楊笙」為題,包括早期油畫、二戰前後為諷刺雜誌《Garm》繪製的封面作品插畫、私人藏品,以及在1950 年代為芬蘭各地公共設施創作的藝術作品。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一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一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貫穿兩個篇章之間的是沉浸式體驗,穿過放大版的80周年《姆明與大洪水》小說封面通道後,迎來的是《姆明》小說世界所描繪的景象,以及朵貝的壁畫作品。在高約4公尺、三面合計約 7 公尺寬的大型投影牆中,切實感受朵貝以黑白筆觸描繪的情景,像是被暴風雪與巨浪吞沒的姆明、在篝火旁休息的史力奇等經典角色插畫,讓人宛如走進奇幻的姆明谷世界。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第二章則以「姆明與夥伴們」為題,特別是印著「The door is always open.」字樣的門扉,象徵著在姆明的世界裡,無論是誰、來自哪裡,都能被接納。這裡展出《姆明》小說、漫畫、繪本等作品的原畫與素描。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觀眾能近距離欣賞那些經過多次修改的草圖與重複描繪的主題,一窺朵貝創作背後的思考與過程。像是在早期的底稿與素描中,朵貝皆是用鉛筆創作,保留獨有的柔和筆觸,讓作品多了另一種溫暖細膩的氛圍。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東京展出後,也將於10月1日移師北海道立近代美術館展出,並陸續巡迴至長野縣立美術館、愛知縣松坂屋美術館。若對展覽有興趣,也不妨追蹤官方IG。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とっておきのものを探しに〜)
展期|2025年7月16日至9月17日
地點|森藝術中心畫廊(東京都港區六本木6-10-1/六本木新城森大樓52樓)
預計展期|
2025年10月1日~11月24日 北海道立近代美術館
2026年2月7日~4月12日 長野県立美術館
2026年4月25日~6月14日 愛知県・松坂屋美術館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IG查詢

資料來源|《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