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出爐!日本廢棄貝殼再製安全帽、國美館精品店等亮點作品

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出爐!日本廢棄貝殼再製安全帽、國美館精品店等亮點作品

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繼日前公布標章得主後,今(9/26)日公布「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金點設計獎最終選出138件入圍作品,金點概念設計獎則有6件出線,這些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澳門、美國、日本、英國、泰國、波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12地的優異之作,將競逐獎項最高榮耀。

今年金點設計獎決審,邀請15位多元領域專家組成重量級評審陣容,包括:韓國設計大師安尚秀、日本GK工業設計社長朝倉重徳、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師色部義昭、Bito甲蟲創意創辦人劉耕名、洋蔥設計總監黃家賢、NIUTRON新能源資深設計副總裁劉傳凱、阿里巴巴首席工業設計師李劍葉、仁寶電腦設計長暨資深副總經理陳禧冠、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副總經理兼營運長游欣宜、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劉培森、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張清華、URBANUS都市實踐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建合夥人劉曉都、十彥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彥穎、漣漪人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朱平、編集者新聞社總編輯李取中等人,從通過複審、獲得金點標章的得獎作品中,進一步選出「年度最佳設計獎」或「年度特別獎」得主。而今年度頒獎典禮訂於12月13日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將揭曉備受矚目的年度大獎得主!

2024金點設計獎入圍亮點作品

產品設計類

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

Cooler Master的「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是一款專為音樂家設計的創新椅凳,利用聲波振動讓表演者自然感受節奏,提供沉浸式的音樂體驗,並支援作為節拍器或根據音樂振動等多種模式,幫助提升表演效果。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Throne X - All-in-One Musicians Throne」(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台灣)

日出長凳

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為品茶愛好者設計的「日出長凳」,融入東方「天圓地方」的哲學,偏心圓盤既是座位,亦可作茶盤;整體結構採用無釘榫卯技法,椅腳則參考木造建築屋架設計,逐漸退縮形成簡潔支撐,展現了融合建築工法與現代美學的獨特創意。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日出長凳」(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日出長凳」(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台灣)

SHELLMET

日本TBWAHAKUHODO與甲子化學工業攜手開發的「SHELLMET」,將北海道當地的廢棄扇貝殼,重新製成美觀且對環境友善的安全帽,外型採用仿生設計,模擬扇貝外殼結構,達到高強度與耐用性,為海廢處理提供了嶄新解方。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SHELLMET」(TBWAHAKUHODO Inc./日本)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SHELLMET」(TBWAHAKUHODO Inc./日本)

傳達設計類

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

教育部於2023年重新編修的「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JIASUI STUDIO針對過去版本內容龐雜的問題,重新設計分類系統,並搭配豐富插圖減少閱讀負擔,此外亦透過色彩規劃對應不同災害,結合手冊可拆組使用的「VVV」特殊裝訂,讓使用者能依據災害類型迅速查找應變措施,為學校及社會防災教育提供更實用的工具。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JIASUI STUDIO/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災害應變參考程序手冊」(JIASUI STUDIO/台灣)

raingo 共享傘

形容事物所為「raingo 共享傘」設計的品牌識別,將傘具開展的圓化為圓餅圖,透過其半圓與扇形的分離、組合與旋轉,展現共享與永續的概念,並搭配不同天氣條件下皆易於辨識的清新色彩計畫,展現晴雨無阻、自在隨行的品牌價值。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raingo 共享傘 」(形容事物所設計事業有限公司/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raingo 共享傘 」(形容事物所設計事業有限公司/台灣)

《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

香港Studio Nous為《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一書設計,精心運用八色印刷和螢光油墨,在昏暗環境下以隨書附贈的小手電筒照射,即能逼真重現霓虹燈招牌的視覺效果,不僅為讀者帶來新穎的互動體驗,也細膩紀錄了香港50至70年代霓虹文化的歷史與美學。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Studio Nous/香港)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燈虹酒綠——香港餐飲霓虹燈招牌手稿》」(Studio Nous/香港)

空間設計類

水脈

CPD interiors改建國美館精品店的「水脈」,呼應原址為河流蜿蜒的都會綠廊帶,以水脈意象貫穿空間,串聯起咖啡餐飲、親子共讀等多樣機能,跳脫過往純零售商店模式,提升商店的靈活性和公共性,再搭配以展覽佈局的商品陳列方式,為大眾帶來觀展般的遊逛體驗。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水脈」(CPD interiors/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水脈」(CPD interiors/台灣)

北京城市圖書館

由挪威建築事務所Snøhetta操刀的「北京城市圖書館」(Beijing City Library),從北京的自然遺產汲取靈感,以銀杏樹狀的支撐結構為設計亮點,交錯構成樹冠般的透光屋頂,亦兼具氣候控制、雨水收集的機能;室內則以階梯式座椅及閱覽區,建構出山谷般的意象,將自然景觀巧妙融入建築與內部空間。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Beijing City Library」(Snøhetta/香港)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Beijing City Library」(Snøhetta/香港)

Uncloud Coffee

由泰國Unknown Surface Studio操刀的「Uncloud Coffee」咖啡店,從極光靈動的線條汲取靈感,打造出優雅的流線型外觀,並流暢連貫內外空間,綴以自然採光與景觀綠意,帶來獨特的視覺與空間體驗。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Uncloud Coffee」(Unknown Surface Studio/泰國)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Uncloud Coffee」(Unknown Surface Studio/泰國)

蓋亞

新加坡RSP雅詩柏設計事務所與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作的六層樓木結構建築「蓋亞」,是為南洋理工大學打造的全新校舍大樓,採用層壓膠合實木(MET)作為主要建材,並以環保材料與節能系統降低碳排放,結合被動式位移通風系統與太陽能發電技術,產生綠色能源及提升運用效能,為兼具美學與永續發展的建築實踐。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蓋亞」(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RSP雅詩柏設計事務所/新加坡)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蓋亞」(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RSP雅詩柏設計事務所/新加坡)

整合設計類

YY System

日本AISIN CORPORATION為聽力障礙者開發的「YY System」,源於自家聽障員工在疫情期間及嘈雜工廠中的溝通困難,是一套能將語音及環境音即時視覺化為文字或圖示的應用程式,並具備抗噪及詞彙庫功能,能幫助人們順暢溝通,促進聽力障礙者的社會參與和情感交流,打造更包容的無障礙環境。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YY System」(AISIN CORPORATION/日本)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YY System」(AISIN CORPORATION/日本)

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

阮劇團策劃的「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將設計與策展手法導入地方,透過富創意的互動裝置與地景規劃,展現主題「青春」的多面向,並結合在地文化與實驗性手法,為觀眾創造跨媒體的藝術饗宴,體現了設計創意與地方特色的深度結合。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阮劇團/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2024嘉義草草戲劇節-《當青春》」(阮劇團/台灣)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亮點入圍作品

今年金點概念設計獎複審階段共選出47件作品獲得標章,其中10件可晉級決審,親自向評審團說明設計提案,爭取僅3名的「年度最佳設計獎」殊榮及新台幣30萬元獎金。評審團最終選出6件入圍之作,以下為其中3件入圍作品:

湍流-溯溪鞋模組

張彥暉的「湍流-溯溪鞋模組」,針對戶外運動中因應不同地形的穿著需求,以模組化設計可快速更換外底的鞋款,幫助減少裝備負擔與損耗,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湍流-溯溪鞋模組」(張彥暉/台灣)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湍流-溯溪鞋模組」(張彥暉/台灣)

Cattern

王威、趙小炫、李若然、上官文馨的「Cattern」,為一款安裝簡易的貓窩設計,可利用社區地燈系統,為流浪貓提供溫暖的臨時庇護所,簡約的造型設計,能自然地融入社區景觀。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Cattern」(王威、趙小炫、李若然、上官文馨/中國大陸)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Cattern」(王威、趙小炫、李若然、上官文馨/中國)

Let'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

耿馨悅的「Let'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設計提案,以英國格拉斯哥為背景,將廢棄的克萊德河高架橋,轉化為具互動性的文化空間,透過街頭藝術、雨水劇場與水上漂浮劇院等創意設計,重新連結起城市兩岸、促進社區參與,期為當地文化與社會生活帶來新的活力。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Let_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耿馨悅/美國)
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作品:「Let_s Play! 格拉斯哥的重生與連結之旅」(耿馨悅/美國)

2024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完整入圍名單可至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逛進Marimekko巴黎瑪黑區旗艦店!工業元素為印花美學空間添新意,創意總監Rebekka Bay領軍打造「異鄉的家」

逛進Marimekko巴黎瑪黑區旗艦店!工業元素為印花美學空間添新意,創意總監Rebekka Bay領軍打造「異鄉的家」

打造一個在異鄉的「家」——芬蘭時尚與生活風格品牌Marimekko首間巴黎旗艦店落腳瑪黑區,拼貼印花、木作與工業元素,構築每個人都能輕鬆加入、盡情享受的歡樂美學空間。選址時尚重地中的重地拓展版圖,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還將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隨本文揭曉「Marimekko Le Marais」從佈局到陳設的種種設計巧思。

橫跨巴黎右岸第三和第四區,匯聚時尚、藝術與多元文化氣息,瑪黑區的歷史與人文魅力根本毋需言語贅述,林立中世紀風格巷道的藝廊、咖啡館和精品店早將人心擄獲;之於時尚迷、藝術愛好者而言,更無疑是能夠同時受古典與現代氛圍洗禮的必訪之地。而就在聖殿老街120號(120 Rue Vieille du Temple)這充滿活力的地段上,Marimekko擇一街邊轉角,首以旗艦店形式插旗巴黎——名為「Marimekko Le Marais」的獨立店鋪正式確立品牌扎根時尚之都、將北歐繽紛色彩揮灑法式優雅畫布的起始。

Marimekko巴黎旗艦店「Marimekko Le Marais」選址瑪黑區聖殿老街120號。(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巴黎旗艦店「Marimekko Le Marais」選址瑪黑區聖殿老街120號。(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印花X木作X工業元素,構築剛柔並濟的風格舞台

全新專門店座落建築1樓、佔地約140平方公尺,為品牌獨一無二的印花美學搭起最佳舞台。整體設計自Marimekko位於赫爾辛基的傳奇紡織品印花工廠汲取靈感,透過結構表現主義(即「高技建築風格」,顧名思義多使用鋁、鋼、玻璃等新式材料,而不以混凝土之類的傳統建材為主)渡入工業元素,並延伸印刷網版布料推車等印花工廠設施的多重聯想,豐富店內軟硬裝。舉凡刻意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的塗漆金屬欄杆,以及可移動的展示櫃及配備滑輪的包材車,無一不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

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尤為工業風裝潢的標誌性設計。(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尤為工業風裝潢的標誌性設計。(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塗漆金屬欄杆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並交錯點綴空間。(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塗漆金屬欄杆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並交錯點綴空間。(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展示櫃和包材車亦皆以鮮豔用色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展示櫃和包材車亦皆以鮮豔用色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恰如Marimekko創意總監Rebekka Bay所言,「在這個空間裡,Marimekko充滿歡樂的生活態度與積極正向的樂觀精神,與瑪黑區的活力氛圍完美交織。這家旗艦店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展示品牌迷人設計的窗戶,吸引人們探索Marimekko繽紛印花的藝術世界,並將芬蘭的特色風格與巴黎人的家庭和生活連接起來。我認為這個旗艦店生動詮釋了Marimekko的生活方式理念——打造一個在異鄉的『家』,誠摯邀請所有人和我們緊密的互動,以最貼近每個人生活的方式參與,沉浸感受與品牌的深度連結,我們已迫不及待要將Marimekko大膽的印花設計帶入巴黎朋友們的日常生活中。」

Marimekko透過實體店鋪詮釋其理念,進而與顧客產生緊密互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透過實體店鋪詮釋其理念,進而與顧客產生緊密互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對於品牌在巴黎打造的這座「異鄉的家」,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邀請人們用貼近自己生活的方式參與其中。(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對於品牌在巴黎打造的這座「異鄉的家」,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邀請人們用貼近自己生活的方式參與其中。(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3大展示空間以鮮豔色彩區隔,靈活陳設易隨季節變換佈局

在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品牌世界觀的同時,時裝和家居系列由原木色調、粉橘色調裝飾做出大致區隔,讓顧客既能隨性穿梭其間、也能有條理地探索和選購Marimekko的多樣化商品。首先,開放式服裝區提供一套套造型參考,圍巾和Karla皮革包等穿搭配件則有專屬層架進行多色陳列;再者,餐廳區營造溫馨的居家氛圍,同時於亮麗桌面不對稱佈置各式餐具杯盤;最後,精選商品區集結日常實用小物,且定期推陳出新。調度上相對靈活方便的空間佈局與展陳裝置,讓店面可因應季節、搭配創意企劃或特別活動,變換不同風貌迎接顧客,持續體現品牌一貫的活潑自由。

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Marimekko世界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Marimekko世界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開放式服裝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開放式服裝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餐廳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餐廳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精選商品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精選商品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期間限定店打頭陣,旗艦店再擴品牌全球版圖

事實上在旗艦店開幕前,Marimekko亦率先在樂蓬馬歇百貨(Le Bon Marché)、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以期間限定店的輕巧形式亮相,為進駐巴黎市場預熱。如今「Marimekko Le Marais」的揭幕,更加聚焦線下購物「體驗感」隨時裝、配件、包款乃至家飾家用一應俱全的商品系列登場,Marimekko同步祭出時髦視覺、趣味互動及個人化服務,邀顧客近距離感受品牌底藴深厚的印花藝術。

一應俱全的時裝、配件、包款及家飾家用等全系列單品,完整線下購物體驗。(圖片提供:Marimekko)
一應俱全的時裝、配件、包款及家飾家用等全系列單品,完整線下購物體驗;左上起Unikko游霓可花型掛飾 NT$1,790、Tumma印花及膝A字裙 NT$10,900、Joy縫線方形肩揹包 NT$7,190、Unikko游霓可印花針織開襟衫 NT$11,900、雙色Unikko游霓可印花側背包 NT$3,390、Tumma印花襪 NT1,290。(圖片提供:Marimekko)

作為國際市場拓展進程中的里程碑,巴黎全新旗艦店不僅將有效鞏固品牌定位、促進多元通路的長期成長,更是Marimekko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的重要一步。繼於赫爾辛基、紐約、東京、香港、雪梨、哥本哈根及斯德哥爾摩等城市紛紛開設旗艦店後再下這一城,Marimekko現正運營全球約170家專門店。

「Marimekko Le Marais」已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 Le Marais」已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設計展人氣地標「八卦山天空遊戲場」2026全面再開!以雲層意象轉化起伏地貌,3大設施、綠植步道構築全齡共融樂園

台灣設計展人氣地標「八卦山天空遊戲場」2026全面再開!以雲層意象轉化起伏地貌,3大設施、綠植步道構築全齡共融樂園

乍一看彷若幾片雲霧飄散山間的「八卦山天空遊戲場」,方才配合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啟用即躍升人氣新地標,迎來大批民眾搶先造訪。不過在展覽結束後,目前園區已局部封閉進行瞭望台遮陽板施作及天空步道延伸工程,並將針對試營運期間傳出事故的溜滑梯加強緩衝,預計2026年1月以更完善的面貌再次登場。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不僅社群討論度極高,實際參與度也以近800萬人次刷新開辦22年來紀錄,同步帶動區域經濟及觀光發展。而與此次設計展一同揭幕、卻不會隨之落幕的地方創新實例,則要聚焦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彰化縣政府經由「城市美學計畫」共創的持久性公共建設「八卦山天空遊戲場」;以「全齡共融」為旨,這座全新樂園正積極回應在地居民乃至外地旅客的育樂需求。

童趣雲朵降落公園舊址,天空遊戲場清新亮相

從山城望向平原,雲霧已悄悄落地——彰化縣八卦山天空遊戲場,歷經數月構思、設計及施工,正式改造原「民族新村親子公園」為一處供全年齡層人士共享的休閒場域。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由「民族新村親子公園」改造而來。(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由「民族新村親子公園」改造而來。(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重點#01 共融概念貫穿全民樂園

身為中台灣首個以「天空」為主題的樂園,本案由建築師何震寰領銜的JHStudio階曲設計工作室統籌規劃、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合作設計,汲取靈感自八卦山獨特的地形地貌,將基地原有的高低差轉化為空間語彙,形塑如梯田般起落有致的大體層次,俯瞰亦帶出似於飛機上所見的雲層堆疊意象。整體佈局強調共融精神,一方面藉多元尺度遊具無障礙步道的設置,讓長者、孩童及行動不便者能夠在同一片天地裡各尋其樂;另方面透過原生植栽的巧妙融入,為露天步道和廣場撐起些許遮蔭,同時使公園乘季節遞嬗展現多變風貌,迸發自然與設計交織的美感,連帶彰顯人地共融景象。

空拍可見整座遊戲場如梯田等高線般的步道規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空拍可見整座遊戲場如梯田等高線般的步道規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原生植栽為空地撐起些許遮蔭,更使自然與設計交織的美感應運而生;圖為青銀共融廣場。(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原生植栽為空地撐起些許遮蔭,更使自然與設計交織的美感應運而生;圖為青銀共融廣場。(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人人」共融自是核心概念,「人地」共融也透過流動線條、柔和色彩,以及錯落的人為設施與原生植栽彰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人人」共融自是核心概念,「人地」共融也透過流動線條、柔和色彩,以及錯落的人為設施與原生植栽彰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重點#02 用「雲的想像」連結山與平原

匯合遊戲、學習與自然體驗,八卦山天空遊戲場堪稱一間超大型開放式綠色教室,不僅可觀景、可玩耍、可放鬆休憩,孩子奔跑、長輩散步亦皆有充足空間。雲之溜滑梯雲之攀爬架飄浮繩網3大吸睛設施圍繞「雲」的想像展開,在山與平原之間揮灑明媚的藍綠、米灰色彩,並靈活運用流動感線條勾勒不規則、且相對圓潤無稜角的藝術化造型,讓遊具在發揮本質功能之餘,亦不乏觀賞性,甚至化身具互動性的公共藝術。此外,包括沙坑、鞦韆、旋轉盤、彈跳床及戲水區等基本盤設施應有盡有,給大小朋友多樣化的趣味選項。

雲之溜滑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雲之溜滑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雲之攀爬架。(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雲之攀爬架。(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飄浮繩網。(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飄浮繩網。(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藝術化造型兼賦予3大遊具功能性、觀賞性與互動性,其他包括沙坑、鞦韆、旋轉盤、彈跳床及戲水區等設施同步提供大小朋友多樣化選項。(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藝術化造型兼賦予3大遊具功能性、觀賞性與互動性,其他包括沙坑、鞦韆、旋轉盤、彈跳床及戲水區等設施同步提供大小朋友多樣化選項。(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鞦韆及戲水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鞦韆及戲水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未來,這頭有小朋友於天空遊戲場上探索、挑戰,那頭大朋友則在鷹揚八卦瞭望台遠眺彰化平原和西部海岸,無疑構成假期間「放電」和「充電」一舉兩得的絕佳戶外行程。再待串聯至八卦山下彰化中興莊(含50多間老屋修繕)總長約700公尺的龍山里階梯步道完工,又將進一步延伸這條文化特色鮮明的觀光廊道。

未來以天空遊戲場、鷹揚八卦瞭望台為核心的觀景共融公園,還將藉由龍山里階梯步道串聯中興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未來以天空遊戲場、鷹揚八卦瞭望台為核心的觀景共融公園,還將藉由龍山里階梯步道串聯中興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同場加映:「城市美學計畫」在做什麼?

► 設計翻轉生活,公共建設從硬體更新走入美學實踐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改造案不僅僅代表單一硬體的更新,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發起、台灣設計研究院推動的「城市美學計畫」作為其背後推手,更展望公共建設穩步走入美學實踐範疇。

該計畫鎖定5,000萬元以下的小型工程,通過公開徵選方式,對獲選案件提供最高450萬元的整合規劃費補助,促進公部門、設計者與專家攜手合作,全面把關美感、功能和使用體驗;旨在支持跨域團隊從調查、規劃到落實,提出貼近需求的解方,達成公共場域的有感進化。2023年起走進全台16縣市,推動34件改造案。

「城市美學計畫」由公部門、設計者與專家攜手合作,全面把關美感、功能與使用體驗,達成公共場域的有感進化。(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城市美學計畫」由公部門、設計者與專家攜手合作,全面把關美感、功能與使用體驗,達成公共場域的有感進化。(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以設計力提升公共服務與生活品質,助城市朝「以人為本、跨域共創」的新風景邁進,當屬此計畫的真諦與目標。恰如今天的八卦山,不再只是大家遠遠觀望的存在,更能涵納居於這片土地的所有個人親身參與,看得見、玩得到——迎接民眾在天空之下開啟屬於自己的冒險。

今天的八卦山,為該計畫助城市朝「以人為本、跨域共創」邁進的成功案例之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今天的八卦山,為該計畫助城市朝「以人為本、跨域共創」邁進的成功案例之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644巷80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