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揭曉!浮世誌日票紙香、泰國老牌啤酒品牌識別更新、高雄棧貳沐居等亮點作品

2024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揭曉!浮世誌日票紙香、結合擴香機與鏡子的照明產品、高雄棧貳沐居等亮點作品

2024金點設計獎揭曉!今年共有642件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澳門、印尼、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新加坡、泰國、英國、美國14地作品脫穎而出,通過複審的得獎作品,除了獲得金點標章肯定,也同時具有晉級決審資格,可繼續挑戰象徵最高榮耀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

今年複審集結30位海內外專精於產品、視覺、空間、策展、城市及公共設計等多元領域專家,組成盛大的評審團陣容,包括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總監Ingrid Schroder、Haier Europe米蘭體驗設計中心總監Federico Ferretti、世界設計組織(WDO)區域顧問Sertaç Ersayın、日本知名設計團隊graf創意總監服部滋樹、獲日本內閣府認證地方創生顧問Re:public Inc.總監暨城市設計師內田友紀、泰國知名平面設計師Siam Attariya、TCL 科技集團設計創新中心總經理李炫弘、Atelier AGI 創辦人李政宜、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臺灣總監林家如、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林昆穎等人,評選出各類別得獎作品。

而獲得金點標章的作品中,產品設計類囊括245件、傳達設計類195件、空間設計類150件,整合設計類則有52件獲選。

2024金點設計獎已於9月9日完成決審,在624件通過複審的得獎作品中,評選出「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得主。入圍名單預計於9月底公布,並於12月頒獎典禮上正式揭曉。(圖片提供:設研院)
2024金點設計獎已於9月9日完成決審,在624件通過複審的得獎作品中,評選出「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得主。入圍名單預計於9月底公布,並於12月頒獎典禮上正式揭曉。(圖片提供:設研院)

2024金點設計獎亮點作品

產品設計類

打包一個家:寵物緊急避難預備工具箱創新設計

富迪印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高雄市動保處合作課程的「打包一個家:寵物緊急避難預備工具箱創新設計」,特殊組裝結構可承載寵物三天生活必需物資,並能轉換成貓砂盆、防水摺疊碗等多用途,平常則作穿鞋凳使用,將物資收納融入生活。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打包一個家:寵物緊急避難預備工具箱創新設計」(富迪印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打包一個家:寵物緊急避難預備工具箱創新設計」(富迪印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浮世誌日票紙香

香港Profanum Design Studio的「浮世誌日票紙香」,是以紙張製成、輕巧便攜的室內香氛產品,燃燒時釋放香氣,亦可在表面書寫,為生活增添儀式感,設計獨特且優雅。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浮世誌日票紙香」(Profanum Design Studio/香港)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浮世誌日票紙香」(Profanum Design Studio/香港)

Lei Light Reflection

日本Antbee Co., Ltd.的「Lei Light Reflection」,由SOL style設計工作室操刀,是一款結合擴香機與鏡子的創新照明產品,巧妙利用橢圓形框架內的反射光,從任何角度都能展現柔和優美的光線。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Lei Light Reflection」(Antbee Co., Ltd./日本)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Lei Light Reflection」(Antbee Co., Ltd./日本)

傳達設計類

公視+ 品牌重塑

白輻射影像的「公視+ 品牌重塑」,以數位影像基本單位「像素」構成品牌識別,符號象徵對焦的取景框,表達品牌關注多元的影像文本、引領觀眾凝視議題,為公共電視串流品牌「PTS+」的數位轉型帶來嶄新形象。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公視+ 品牌重塑」(白輻射影像/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公視+ 品牌重塑」(白輻射影像/台灣)

吾吉

上海悟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吾吉」,以回收紙漿灰板為材料,結合無印刷、網格化半透刀模的巧思,可靈活裁切成多樣化尺寸,因應選物品牌少量販售且樣態各異的商品包裝需求,並展現品牌重視永續的精神,兼具實用性與獨特美學。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吾吉」(上海悟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吾吉」(上海悟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

Rebranding for Singha Corporation

泰國TNOP DESIGN的「Rebranding for Singha Corporation」,為泰國最具代表性且受皇室認可的老牌國產啤酒「勝獅」更新品牌識別,從標誌微調、圖形系統重塑到專屬字體開發,成功平衡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風格,提升品牌跨平台的辨識度與影響力。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Rebranding for Singha Corporation」(TNOP DESIGN/泰國)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Rebranding for Singha Corporation」(TNOP DESIGN/泰國)

New visual identity for the city of Racibórz

波蘭設計工作室Studio Otwarte的「New visual identity for the city of Racibórz」,以拉齊布日城市的多元文化及地標特徵為靈感,搭配明亮用色,創造出靈活且現代的識別系統,不僅為古城煥新面貌,並可運用於博物館、圖書館等不同機構,展現城市形象的一致性。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New visual identity for the city of Racibórz」(Studio Otwarte/波蘭)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New visual identity for the city of Racibórz」(Studio Otwarte/波蘭)

空間設計類

棧貳沐居KW2 HOSTEL

台灣無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企劃室打造的「棧貳沐居KW2 HOSTEL」,室內配置如積木盒般的獨立房間,透過錯落有致的排列,營造巷弄般的有趣氛圍,並可轉換為活動攤位或行動辦公室,以最基本單純的改造方式,為老舊倉庫建築賦予活力新生。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棧貳沐居KW2 HOSTEL」(高雄港區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棧貳沐居KW2 HOSTEL」(高雄港區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SKY FOREST SCAPE

泰國建築事務所Shma Company Limited的「SKY FOREST SCAPE」,在曼谷市中心暹羅廣場大樓屋頂,以多樣植栽營造微氣候,創造了一個綠意盎然的公共空間,為都市人群提供休憩、表演及活動的多功能場地。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Sky Forest Scape」(Shma Company Limited/泰國)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Sky Forest Scape」(Shma Company Limited/泰國)

Goodlife Studio @ Bukit Purmei

新加坡建築事務所DP Architects的「Goodlife Studio @ Bukit Purmei」,以創新設計轉化住宅區公共空間,打造具包容性與活力的高齡社區中心,在細緻的分區設計下,這裡不只是學習的教室或手工藝工作坊,也是居民的社交客廳,期待促進社區長者的社交互動,改善社會孤立問題。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Goodlife Studio @ Bukit Purmei」(DP Architects/新加坡)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Goodlife Studio @ Bukit Purmei」(DP Architects/新加坡)

整合設計類

母嬰商品永續循環應用計畫

台灣卡多摩嬰童館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嬰商品永續循環應用計畫」,針對嬰兒推車使用週期短的特徵提出解決方案,透過打造二手回收與交易平台服務模式,讓不同需求的爸媽皆可輕易找到經過完整清消修整的二手商品,或無痛回收不再需要的物品,達到消費者、企業與生態環境三贏。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母嬰商品永續循環應用計畫」(台灣卡多摩嬰童館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母嬰商品永續循環應用計畫」(台灣卡多摩嬰童館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Starbucks Bird Paradise

新加坡星巴克打造的綠能永續認證門市(Greener Store)「Starbucks Bird Paradise」,全店採用回收木材、環保材料與節能設備,並引入自然光與植栽,同時鼓勵顧客使用循環杯,搭配無吸管杯蓋、生物可分解吸管與回收材料包裝等作法,帶來更環保永續的咖啡消費體驗,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Starbucks Bird Paradise」(Starbucks Coffee Singapore Pte Ltd/新加坡)
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獲獎作品:「Starbucks Bird Paradise」(Starbucks Coffee Singapore Pte Ltd/新加坡)

延伸閱讀

RECOMMEND

Aesop用「花磚」重現老台北城市記憶!攜手台灣在地團隊「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花磚」常見於台灣老屋,這些瓷磚不只是裝飾,更裝載著職人手藝和城市記憶。儘管傳統工藝逐漸凋零,仍有職人傾心守護這些屬於台灣的故事。

最近,Aesop與瓷磚工作室「爿爿花」攜手,以上千片手工花磚打造台北復興SOGO店空間,將老台北的記憶嵌入當代日常,讓傳統工藝在青瓷綠的溫柔光澤中,折射出嶄新的生命力。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延續花磚工藝,守護城市記憶

漫步台北舊街區,多處可見老屋外牆上傳統花磚的身影,這些瓷磚或重現動物花紋意象、或描繪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每一塊都是時光與記憶的切片。數十年來,儘管台北歷經多次都更,城市樣貌劇烈變動,仍有職人細心保存花磚,及其所乘載關於家與回憶的故事——台灣在地瓷磚工作室「爿爿花」就是這樣的「記憶守護者」。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台北復興SOGO店,以手工花磚濃縮老台北光景

1950年代老磚廠陸續歇業,傳統製磚工藝幾近失傳。為了將珍貴的老花磚帶入當代生活,爿爿花走進台北街頭巷弄,拍攝記錄各式老瓷磚圖騰,嘗試拼湊其歷史脈絡;同時延續傳統工藝,採手工製作花磚,以延續在地美學。此次爿爿花與Aesop合作台北復興SOGO店空間設計,正是對花磚所乘載的文化記憶,所提出的溫柔回應。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整間店鋪被青瓷綠籠罩,色彩靈感源自亞洲陶藝的經典色系,溫潤、沈穩且耐人尋味。爿爿花為Aesop手工打造約1,700片花磚,覆蓋店鋪的天花板、牆壁及地面,瓷磚紋樣發想自台北老宅騎樓柱子常見的花紋,將城市記憶濃縮於店內。空間中也融入錘紋與霧面玻璃材質,平衡瓷磚的堅實質感,為店內注入些許輕透感;邊角則採圓角設計,讓空間輪廓更加柔和。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以全新工法呈現經典花磚

值得一提的是,爿爿花打造瓷磚時,有別於早期乾式機械化的量產方式,改採濕式成形製法——真空加壓原土,壓入3D列印模具,再由手工切割、800°C素燒、上釉,並以1230°C高溫完成釉燒。在延續傳統工藝的同時,亦融入當代技術帶來有別以往的詮釋。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現代主義設計大師Charlotte Perriand作品妝點空間

店內的家具選品也值得一看,尤其是點綴水槽上方的銀色圓形壁燈,這盞鋁製燈具為20世紀現代主義設計大師Charlotte Perriand之作,約誕生於1960年代,採用實心鋁金屬製成,以簡潔線條構成扁平圓盤造型,打破傳統燈具印象,至今看來仍相當前衛。如果是Aesop忠實粉絲,應該對Charlotte Perriand一名不陌生——Aesop超人氣的木質玫瑰調「Rōzu 馥香水」,正是以她為繆思!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向來擅長透過店鋪空間轉譯街區故事,此次以花磚為引,將老台北城市記憶揉入店中,靜靜訴說台北建築的前世今生。下回造訪店鋪,不妨悉心感受藏於瓷磚中的職人手工與細膩故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春池玻璃新場域「春場」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揭開「透明孵育地」的工藝秘密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你可曾好奇這抹「透明」如何誕生?

春池玻璃將於12月打開擁有半世紀歷史的玻璃工廠,啟動全新場域「春場 SPRINGPOOL ORIGINAL FACTORY」,一處以60年玻璃實業經驗為基礎、置循環設計於核心,介於生產與展示、工業與工藝之間的開放平台。串連8大展區,集結材料、製造現場及上百件玻璃工藝品,春場領你走上從「透明之前」、「透明之間」一路行至「透明之後」的工藝之旅,窺見傳統製造業於當代發展出的嶄新樣態與價值。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打開玻璃工廠,導入設計思維領民眾一探「透明孵育地」

繼以玻璃為核心,集結展演、選物、餐飲、零售等功能於一地的「春室」品牌版圖底定後,春池玻璃再推全新實體場域「春場」。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以玻璃工廠為基地,貫徹「一半開放,一半生產」概念的場域,由彡苗空間實驗及無氏製作合作空間設計。團隊打破製造現場及展示空間之間的界線,兩者之間僅以一面玻璃相隔——觀者一面看展,一面能隔著玻璃望見窯爐中燒紅的玻璃膏,觀察老師父們熟練俐落的工作姿態。在此,玻璃串連了產業與生活,實業與文創和諧共存一地,共築一個兼具技藝傳承、設計交流、循環教育等功能的空間。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延續工業符號,創造新舊混融的空間

舊與新在春場中無縫銜接,設計團隊一方面保留工廠原有的鋼構、管線與混凝土地坪,揉歲月痕跡於場域;另一方面則透過新介入的玻璃、金屬與木材結構,輕盈地回應空間本身的工業語彙。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展示道具也滿載設計巧思,玻璃製程中的耗材不再隱形,而是成為反映場域特質的展場質地,比如玻璃吹製管化為展架結構,耐火磚與平板玻璃被重新整理、堆疊,構築可調整的層架與平台。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考量到春場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活動,舉凡設計講座、品牌活動、實驗劇場等等,設計團隊在其中融入許多彈性、可變的設計,便於日後根據需求營造不同情境。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從「透明之前」到「透明之後」:揭開玻璃工藝秘密

春場也透過「玻璃鵝卵石」串起導覽體驗。每年,春池會回收超過15萬噸的廢棄玻璃,品牌將每100公克視為一「春池單位」,將被丟棄的材料重新塑形,轉化為一顆顆玻璃鵝卵石,成為春場訪客的參觀嚮導。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玻璃鵝卵石」以回收玻璃製成。(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導覽旅程以「透明之前」為始,聚焦於玻璃材質的潛能,接著推演至「透明之間」及「透明之後」,從樣品室的色料實驗、模具室的金屬肌理,到展示廳的光影折射,揭開玻璃從原料搖身一變為工藝品的歷程。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從春池玻璃轉型,看傳統製造業的當代轉機

春池玻璃是傳統產業轉型值得參考的案例,創辦人吳春池於1981年成立公司,以廢棄玻璃回收處理為核心,執行代工、回收材料應用等業務,奠定注重「永續」的企業文化;而後於2011年邁入轉型,成立「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打開民眾認識循環玻璃產業的新窗口,同時透過「W春池計畫」與設計師、藝術家跨界合作,為產業注入更多創意動能及文化價值。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的誕生,不只是延續玻璃產業輝煌時代的光輝,也是一次對傳統製造業的重新檢視——以「開放工廠」為本質,持開放思維迎接未來每一個合作、再造的可能,讓曾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玻璃製造業,在當代綻放新貌。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

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牛埔南路372號

試營運營業時間|2025.12.01起,週一至週六 09:30-17:30

導覽票價|自助語音導覽 現場購票$200/專人導覽 預約制$25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