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如果你是女性讀者,這本書可幫助你照顧自己;如果你是男性讀者,也能透過這本書,深入理解女性所面對的真實處境。我由衷希望,這些即將展翅高飛的女孩們,不會再覺得「要是自己不是女孩就好了」,而是能抱著「自己這樣就很好」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同樣地,我也希望,我們這些大人,也能覺得「我這樣就很好」,活出我們的人生。
七年前,當我得知懷的是女兒時,除了感到欣喜若狂外,卻也同時伴隨著一份揮之不去的不安——我真的要在這樣的社會裡,養育一個女孩嗎?
身為一名女性,我的人生中經歷了許多「若不是女性,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苦痛。我不禁自問:我的女兒也必須經歷這些痛苦嗎?我不希望她承受這些,不希望她有一天會感到後悔,想著「要是我不是女生就好了」。
我衷心祈願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雖然我是如此期望的,但說實話,我卻沒有能將她保護到底的自信。

在電車上,至今仍然存在著性騷擾行為,許多人因此受害。而近來,在網路上也出現了可能遭遇性暴力的恐懼。一個人的外觀,可能會在各種場域中遭受到不同人的隨意評斷。
在我撰寫本書的當下,日本從未出現過任何一位女性首相,除此之外,擔任管理職的女性比例也依然偏低。即使是在相同職位、從事相同工作的情況下,現實就是女性的薪資仍比男性來得少。許多照護性質的勞動主要由女性負責,而就算是有薪勞動,這類工作的薪資,通常也不高。不少女性為了擔負家務、育兒或照護的任務,被迫放棄自己的職涯發展。女性單親家庭的貧窮率超過五成。也因此,即使遭受另一半的家暴,許多女性仍無法選擇離異。
眼前的課題堆積如山,實在無法靠我一個人就能解決。即使如此,我也絕不願意放棄保護孩子。因此,我想從家庭出發。身為家長,我必須先去了解,我們究竟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抱持著這個想法,我去拜訪了許多專家、當事人以及倡議人士,聽取他們的意見。借助他們的智慧深入了解,並親身去實踐,我相信可以幫助建立起「認為身為女生也很好、這樣的自己也很好」的心靈基礎,培育出自尊與自信。
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與疑問。
舉幾個例子來說:
「我希望尊重女兒自己選擇的學校,但想到她將來可能得搭電車上學,就會忍不住擔心她會不會遇到色狼。」
「她遲早會有自己的手機,但我又不想變成監視她的媽媽。那我要怎麼保護她不受到網路上的各種傷害?」
「我希望她將來能夠獨立,不論是否結婚,希望她都能賺到足夠讓自己生活、保護自己的錢。那是不是該讓她念更好的學校?但話說回來,什麼才叫『獨立』呢……?」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父母們也有類似的疑問,我也根據他們針對「在養育女兒時最擔心的事」所填寫的問卷內容去請教了不同專家。
這本書中,收錄了許多專家給予的具體建議和提示。
或許,光靠這本書無法徹底改變整個社會。但我相信我們可以藉此向下一代發聲,並讓我的女兒、讓更多年輕人看到我們努力的模樣。

今天我之所以有投票權、有工作權,甚至能夠執筆寫書,全是因為過去有無數女性為我們發聲、奮鬥。比起祖母、母親那輩的年代,女性的處境或許真的已經改善許多了。就算如此,仍遠遠不足,我們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也想成為其中一個願意站出來說話的人。
寫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我非常私人的願望:我想守護女兒,不希望她因為身為女性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不僅是自己的女兒,我也衷心希望能幫助其他女孩和女性。
說要「守護」女孩們,也許聽起來有些居高臨下。
但與其說是守護,不如說是希望自己能斬斷負面連鎖,成為一個開疆闢土的人,我希望開闢出一條能讓年輕人懷抱自信,靠自己開拓未來的道路。

本書聚焦於社會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女孩們,身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面對她們將來可能承受的各種傷痛。但這絕不是說男孩的父母就不需要閱讀這本書。其實書中也有許多在養育男孩時同樣重要的提醒。畢竟,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坦白說,現今的社會尚無法完全保障兒童的權利。因此,為了讓所有孩子的權利都能得到保障,理所當然地,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此外,雖然這是一本為了保護孩子而寫的書,但在我訪問許多專家並整理訪談內容的過程中,身為大人的自己也獲得療癒,從內心湧現了力量。我相信,如果你是女性讀者,這本書可幫助你照顧自己;如果你是男性讀者,也能透過這本書,深入理解女性所面對的真實處境。
我由衷希望,這些即將展翅高飛的女孩們,不會再覺得「要是自己不是女孩就好了」,而是能抱著「自己這樣就很好」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同樣地,我也希望,我們這些大人,也能覺得「我這樣就很好」,活出我們的人生。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