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這樣就很好」開始:為女性建立自信的社會提案——犬山紙子《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

Photo by Danny Chen on Unsplash

我相信,如果你是女性讀者,這本書可幫助你照顧自己;如果你是男性讀者,也能透過這本書,深入理解女性所面對的真實處境。我由衷希望,這些即將展翅高飛的女孩們,不會再覺得「要是自己不是女孩就好了」,而是能抱著「自己這樣就很好」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同樣地,我也希望,我們這些大人,也能覺得「我這樣就很好」,活出我們的人生。

七年前,當我得知懷的是女兒時,除了感到欣喜若狂外,卻也同時伴隨著一份揮之不去的不安——我真的要在這樣的社會裡,養育一個女孩嗎?

身為一名女性,我的人生中經歷了許多「若不是女性,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苦痛。我不禁自問:我的女兒也必須經歷這些痛苦嗎?我不希望她承受這些,不希望她有一天會感到後悔,想著「要是我不是女生就好了」。

我衷心祈願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雖然我是如此期望的,但說實話,我卻沒有能將她保護到底的自信。

Photo by Jelleke Vanooteghem on Unsplash
Photo by Jelleke Vanooteghem on Unsplash

在電車上,至今仍然存在著性騷擾行為,許多人因此受害。而近來,在網路上也出現了可能遭遇性暴力的恐懼。一個人的外觀,可能會在各種場域中遭受到不同人的隨意評斷。

在我撰寫本書的當下,日本從未出現過任何一位女性首相,除此之外,擔任管理職的女性比例也依然偏低。即使是在相同職位、從事相同工作的情況下,現實就是女性的薪資仍比男性來得少。許多照護性質的勞動主要由女性負責,而就算是有薪勞動,這類工作的薪資,通常也不高。不少女性為了擔負家務、育兒或照護的任務,被迫放棄自己的職涯發展。女性單親家庭的貧窮率超過五成。也因此,即使遭受另一半的家暴,許多女性仍無法選擇離異。

眼前的課題堆積如山,實在無法靠我一個人就能解決。即使如此,我也絕不願意放棄保護孩子。因此,我想從家庭出發。身為家長,我必須先去了解,我們究竟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Photo by Yanhao Fang on Unsplash
Photo by Yanhao Fang on Unsplash

抱持著這個想法,我去拜訪了許多專家、當事人以及倡議人士,聽取他們的意見。借助他們的智慧深入了解,並親身去實踐,我相信可以幫助建立起「認為身為女生也很好、這樣的自己也很好」的心靈基礎,培育出自尊與自信。

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與疑問。

舉幾個例子來說:
「我希望尊重女兒自己選擇的學校,但想到她將來可能得搭電車上學,就會忍不住擔心她會不會遇到色狼。」
「她遲早會有自己的手機,但我又不想變成監視她的媽媽。那我要怎麼保護她不受到網路上的各種傷害?」
「我希望她將來能夠獨立,不論是否結婚,希望她都能賺到足夠讓自己生活、保護自己的錢。那是不是該讓她念更好的學校?但話說回來,什麼才叫『獨立』呢……?」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父母們也有類似的疑問,我也根據他們針對「在養育女兒時最擔心的事」所填寫的問卷內容去請教了不同專家。

這本書中,收錄了許多專家給予的具體建議和提示。

或許,光靠這本書無法徹底改變整個社會。但我相信我們可以藉此向下一代發聲,並讓我的女兒、讓更多年輕人看到我們努力的模樣。

Photo by Yanhao Fang on Unsplash
Photo by Yanhao Fang on Unsplash

今天我之所以有投票權、有工作權,甚至能夠執筆寫書,全是因為過去有無數女性為我們發聲、奮鬥。比起祖母、母親那輩的年代,女性的處境或許真的已經改善許多了。就算如此,仍遠遠不足,我們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也想成為其中一個願意站出來說話的人。

寫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我非常私人的願望:我想守護女兒,不希望她因為身為女性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不僅是自己的女兒,我也衷心希望能幫助其他女孩和女性。

說要「守護」女孩們,也許聽起來有些居高臨下。

但與其說是守護,不如說是希望自己能斬斷負面連鎖,成為一個開疆闢土的人,我希望開闢出一條能讓年輕人懷抱自信,靠自己開拓未來的道路。

Photo by Johannes Plenio on Unsplash
Photo by Johannes Plenio on Unsplash

本書聚焦於社會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女孩們,身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面對她們將來可能承受的各種傷痛。但這絕不是說男孩的父母就不需要閱讀這本書。其實書中也有許多在養育男孩時同樣重要的提醒。畢竟,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坦白說,現今的社會尚無法完全保障兒童的權利。因此,為了讓所有孩子的權利都能得到保障,理所當然地,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此外,雖然這是一本為了保護孩子而寫的書,但在我訪問許多專家並整理訪談內容的過程中,身為大人的自己也獲得療癒,從內心湧現了力量。我相信,如果你是女性讀者,這本書可幫助你照顧自己;如果你是男性讀者,也能透過這本書,深入理解女性所面對的真實處境。

我由衷希望,這些即將展翅高飛的女孩們,不會再覺得「要是自己不是女孩就好了」,而是能抱著「自己這樣就很好」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同樣地,我也希望,我們這些大人,也能覺得「我這樣就很好」,活出我們的人生。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嘉義Supiido スピード全新品牌「coffee pantry」登場!舊診所變身城市茶水間,一間咖啡館的多重空間提案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昔日嘉義西門所在的興中街口,原滎陽小兒科的老建築一樓,由Supiido スピード原班團隊所打造的新品牌coffee pantry 於今年初開張,微幅調整的空間設計保留大部分空間原樣,湖水綠馬賽克磚牆內嵌的連續大窗下,用木料與鐵件打造的室外座席,使機車穿梭的小巷多了一個讓人想停下的理由。

店即是一種創作

談起自己踏入咖啡世界的故事,coffee pantry幕後推手之一的石豐瑋說,那故事要從2012年開始說,彼時的他還是上班族,開咖啡店的其實是妻子Ada。那時,她在延平街經營一家叫DADALA 的咖啡小店,經營2年把文具與咖啡做一個完整的結合,他才加入經營的行列。

舊店重新裝潢之時,熱愛動手的石豐瑋跟在工班師傅身邊打轉,學到不少木工、水電、油漆技術,從而奠定了他親手改造老屋的基礎。「動手做對我來說是一件很療癒的事,當我進到空間裡的時候,彷彿身在結界裡,可以全心投入不被打擾,常常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戴棒球帽的他露出稚氣未脫的笑容說:「可能是小時候《全能改造王》看太多吧!」那時他年僅24 歲,對於「家」的想像很飽滿,並且很想親手去實現。再加上疫情期間,他與妻子租下仁武宮旁老木屋另開外帶品牌Supiido スピード,石豐瑋一人工班完成空間再造,又累積不少經驗值,延續「手工打造自己的咖啡館」精神,今日coffee pantry 某種程度也可以算是他的「創作」。

coffee pantry 店內空間不大,但他們找到一種介於內用與外帶的經營方式。(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coffee pantry 店內空間不大,但他們找到一種介於內用與外帶的經營方式。(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從茶水間發想的新品牌

周旋在不大的空間裡,石豐瑋介紹他刻意留下的趣味,生鏽的電錶箱、老式撥鈕開關、牆凹、洗手台等等,他喜愛時間留下的痕跡,就連局部破損的磁磚也予以保留。石豐瑋說,今日coffee pantry 的入口並非醫院的正門,而是後門以及醫師家人進出的車道。由於房東的規劃,把一樓分租給兩家不同的店,coffee pantry 僅有半側空間是從前配藥室、等待區以及醫護士休息的茶水間——由此,成為他們命名與定位咖啡館的靈感。

在創作一家咖啡店時,石豐瑋認為「店名」發想是最困難的部分,「對我們來說,命名非常重要,它涉及空間氛圍與營運的定調,但不管是店名或是主視覺都很容易被忘記,所以我們便想用日本設計界所謂『文字移植』的手法,把文字與圖案融合在LOGO 裡。」

「茶水間是一個自由來去與短暫停留的地方,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對於空間設計便有明確的想像,一開始便設定Pantry 沒有正規的桌子、椅子、沙發,營造出非常自在的氣氛。」仿小兒科活潑配色與病歷檔案櫃形式的長椅,用鐵件支起不比一張A4紙大的桌面,主要設計給一人來店、或是二人談天使用。

刻意在店內留下生鏽的電錶箱、老式撥鈕開關等時間的痕跡,讓coffee pantry 加入復古但又現代的新鮮感。(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刻意在店內留下生鏽的電錶箱、老式撥鈕開關等時間的痕跡,讓coffee pantry 加入復古但又現代的新鮮感。(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外溢連結城市的設計

不同於前兩個品牌,coffee pantry 創造了一種介於內用店與外帶店的經營形式:所有人都可以輕鬆走進來,找到喜歡的位子坐下,到窗口點一杯咖啡,領到小小的位子上享用。正因為免去帶位、點餐、上菜等拘謹禮數,這家店也搔到許多人來嘉義想有的回家感。

由於coffee pantry 位在歷史建築裡,受限於不能使用明火的條件,無法烹飪出餐;所以他們改用選物的想法,扮演飲食介紹所的角色。石豐瑋解釋:「在英文裡,Pantry代表茶水間,但也有食物儲藏室或配膳室的意思。」他們想像這家位於熱鬧街區裡的咖啡店,可以為城市漫遊者提供休憩與補給,引入自己喜歡的鹹甜點品牌,像是「靄林」的鬆餅、「OI」的鹽可頌等,有把外地名物「配膳」到本地的用意,使不同的飲食文化可以在一杯咖啡裡產生交流。

在自由流通的使用新型態之下,咖啡店的空間可與城市街道產生高度呼應。石豐瑋認為這使得咖啡店成為具有無限可能的空間,建築與歷史、市民、旅人、生活無形相融,參加過數次現場演唱的石豐瑋,每次都被表演者現場表演魅力給吸引。

這讓他心想,Pantry這個空間也很適合這類型的活動,空間的裡外分際若能消失,是很有趣的現象。這也讓他覺得coffee pantry 的可塑性很高,可以乘載很多想像。「我最在乎的是人的味道,這並不是指特地去照顧客人的高需求,而是怎麼創造連結,使客人離開之後可以留下印象。」

coffee pantry 也引入自己喜歡的鹹甜點品牌,譬如「OI」的鹽可頌等,用外地名物搭配自家咖啡。(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coffee pantry 也引入自己喜歡的鹹甜點品牌,譬如「OI」的鹽可頌等,用外地名物搭配自家咖啡。(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在手造裡實踐了自己

投身咖啡店經營10 年之久,石豐瑋認為開咖啡店已經不是單純經營咖啡店,更是在創造一種新的空間體驗,使人們在「原來可以這樣」的驚訝之中激發更多想像。

於個人而言,他自己也在開咖啡店的練習裡,解鎖打造空間與家具的新技能,偶爾也接受嘉義小店老闆的委託,協助巴倫司康Baron Scones 臺中店打造部分桌椅、為阿岸米糕二代店製作仿舊明鏡 ,「如果時間允許,我非常樂意為大家動手做。」不知不覺他在咖啡店的經營裡,某種程度實現了自己的興趣。

主理人之一石豐瑋。(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主理人之一石豐瑋。(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文字 / 李佳芳

攝影 / 王士豪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小狐狸幫你打造風格餐桌!Café Kitsuné Objets居家選品系列5款手繪杯盤+6件聯名餐具、南港LaLaport限定菜單一次看

小狐狸幫你打造風格餐桌!Café Kitsuné Objets居家選品系列5款手繪杯盤+6件聯名餐具、南港LaLaport限定菜單一次看

一日之計,就從和「日法混血」小狐狸共進早餐開始——Café Kitsuné Objets支線的推出,標誌著Café Kitsuné正式進軍居家選品市場。首波由手繪陶瓷杯盤、法國品牌Sabre Paris聯名雙色餐具兩大系列共組風格餐桌,加以4款秋冬香氛蠟燭襯托不同心情,午後或許再到LaLaport南港門市來份限定套餐,讓平凡日常隨時滿載樂趣。

法國時尚生活藝術品牌Maison Kitsuné旗下咖啡事業Café Kitsuné,自2014年率先於巴黎推廣抹茶文化以來持續擴張版圖,從紐約和東京的咖啡廳到峇里島的餐飲空間,現已坐擁全球35處據點;揉合法式從容與日式細膩,過去10年成功將豐富靈感帶進世界各地角落。2025年夏秋之交,Café Kitsuné憑全新支線Café Kitsuné Objets跨足居家選品領域,其命名靈感源於法語對「生活裝飾藝術品」的稱呼「Objets d’art de vivre」,象徵品牌將日法美學轉化為日常提案。

Café Kitsuné創立10年首度跨足居家選品領域。(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Café Kitsuné創立10年首度跨足居家選品領域。(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 Café Kitsuné Objets手繪陶瓷杯盤系列

主視覺「抹茶綠棋盤格」躍然5款商品,狐狸托盤添點睛之筆

居家支線首個系列即自「Breakfast Table(早餐餐桌)」發想,推出甜點盤、咖啡杯、調料罐等器皿,形塑「簡約、優雅、溫暖」的理想用餐氛圍,讓所有喜愛小狐狸的顧客在自己家中也能享受同咖啡店一般的儀式感。

全品項以白瓷為底、綴飾手繪抹茶綠棋盤格圖案,整體風格恰交融巴黎清晨的舒緩步調與東京午後的慢活心緒,並經職人精心製作而成;5款商品不僅在兩文化共同演繹的風格餐桌上展現獨特美感和秩序,也悄然呼應Café Kitsuné「將咖啡體驗延伸至生活」的品牌精神。此外還有一只輕巧易取的淡薄荷色狐狸咖啡師托盤,除具備實用收納功能,可愛模樣亦能於日日靜好的咖啡時光中,勾起餐桌主人的會心一笑。

  • 棋盤格甜點盤,參考價格 NT$1,600
  • 棋盤格蛋杯,參考價格 NT$1,600
  • 棋盤格咖啡杯組,參考價格 NT$2,200
  • 棋盤格卡布奇諾杯組,參考價格 $2,400
  • 棋盤格胡椒鹽罐,參考價格 NT$2,200
  • 狐狸咖啡師托盤,參考價格 NT$1,600
Café Kitsuné Objets手繪陶瓷杯盤系列。(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Café Kitsuné Objets手繪陶瓷杯盤系列。(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法式從容與日式細膩交會於小狐狸的風格餐桌上,展現獨特美感和秩序;狐狸托盤(左)和蛋杯(右)一齊使用尤彰顯歐洲早餐情調。(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法式從容與日式細膩交會於小狐狸的風格餐桌上,展現獨特美感和秩序;狐狸托盤(左)和蛋杯(右)一齊使用尤彰顯歐洲早餐情調。(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 Café Kitsuné x Sabre Paris聯名雙色餐具系列

攜手法國品牌打造6件餐具,「抹茶綠+拿鐵白」雙色盡顯設計美感

都有如此講究的杯盤,又怎能少了精緻刀叉?Café Kitsuné另攜手擁有近30年歷史的法國餐具品牌Sabre Paris,開發筷子、叉子、湯匙、茶匙乃至奶油刀和餐酒刀,共6件可與手繪陶瓷杯盤系列相襯的聯名餐具。握柄選以Café Kitsuné經典抹茶綠、拿鐵白兩色調搭配,每件單品皆由精巧比例和洗鍊線條勾勒,無論平日用餐或正式擺盤都游刃有餘。

  • 筷子,參考價格 NT$800
  • 叉子,參考價格 NT$700
  • 湯匙,參考價格 NT$700
  • 茶匙,參考價格 NT$700
  • 奶油刀,參考價格 NT$800
  • 餐酒刀,參考價格 NT$800
Café Kitsuné x Sabre Paris聯名雙色餐具系列。(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Café Kitsuné x Sabre Paris聯名雙色餐具系列。(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 Café Kitsuné香氛系列

秋冬蠟燭為空間充盈季節芬芳,花、草、果、木4種調性全滿足

Café Kitsuné精選香氛蠟燭既堆疊生活的柔和層次,也使生活隨之無聲轉換節奏。首先,「萊姆魚子香氛蠟燭」於今年秋冬亮相,清新柑橘調滲透海洋氣息,尤適合置放窗邊、廚房或任何休憩角落;再者,經典款「韋爾布瓦Logo蠟燭」以紅茶、生薑、柚木、肉桂交織出沉穩木質調,在深夜或冬日午後營造一室溫潤靜謐;「綠意花園香氛蠟燭」則集花香、果香和麝香,予人如入春日花園之感,恍有縷縷淡雅而明朗的香氣縈繞周身;最後,「櫻花綻放香氛蠟燭」融合杏仁、茉莉與橙花,細密喚起春光乍現的詩意情調。憑氣味描繪季節、藉香氛裝點空間,4款蠟燭化作最直接觸動情緒的語言,訴說著夏末入秋、冬去春來,形色各異的嗅覺風景。

2025秋冬新品萊姆魚子香氛蠟燭(左),參考價格 NT$2,300;經典款韋爾布瓦Logo蠟燭(右),參考價格 NT$2,500。(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2025秋冬新品萊姆魚子香氛蠟燭(左),參考價格 NT$2,300;經典款韋爾布瓦Logo蠟燭(右),參考價格 NT$2,500。(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綠意花園香氛蠟燭(左),參考價格 NT$2,300;櫻花綻放香氛蠟燭(右),參考價格 NT$2,300。(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綠意花園香氛蠟燭(左),參考價格 NT$2,300;櫻花綻放香氛蠟燭(右),參考價格 NT$2,300。(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同場加映:Café Kitsuné LaLaport南港門市限定菜單

從早到晚全天候供餐,構築放鬆身心的風格場域

Café Kitsuné今年甫於南港LaLaport揭幕第二間台灣門市,以現代都會生活為底蘊,促成一幅「生活感餐桌」的美好想像,讓每次用餐都成為和自己對話、與親友相聚的美好片刻。南港門市限定組合嚴選人氣餐食、甜點,搭配一杯飲品,從慵懶輕盈的早午餐、甜膩幸福的下午茶,到夜幕低垂後的溫馨晚餐,隨時將巴黎式浪漫注入台北日常。

Café Kitsuné LaLaport南港門市限定組合內容包含早午餐、甜點和飲品各一。(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Café Kitsuné LaLaport南港門市限定組合內容包含早午餐、甜點和飲品各一。(圖片提供:Café Kitsuné)

Café Kitsuné Objets居家選品系列現已於Café Kitsuné Bellavita Combo門市、LaLaport南港門市及台灣Maison Kitsuné官方網站販售;部分商品數量有限,有興趣者可擇期親臨上述門市或點此線上選購。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