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設計蕭文平 企業Logo設計第一把交椅

細數台灣各大企業,諸如金融業的兆豐 、富邦 、台新…等;製造業的震旦、友達、聯發科 … 等;服務業的信義房屋、神腦國際 … 等;媒體業的緯來電視網、聯合報系 … 等;以及航空業的華信、復興,這些企業的Logo,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是蕭文平,80 年代在美國開創了他的設計事業,90 年代返台成立公司之後,他引領了台灣的CI設計的發展風潮,說起企業Logo設計,他絕對是第一把交椅


做設計必須重視紀律 創業亦是如此 

蕭文平自國立藝專(後來的台藝大)畢業,當完兵之後,考慮到台灣當時並沒有設計相關專業,於是決定遠赴美國加州巴沙迪那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學習。這所學院可以說是設計界的哈佛大學,在四年的設計訓練當中,蕭文平學習到設計的基本概念、創意發想、規範,以及紀律。特別是紀律,在設計學院當中,所有的製圖都很嚴謹,繪圖的線條規格都要一致,培養細心的習慣。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畢業之後,蕭文平進入大公司任職,並回到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擔任教職。在公司任職時,必須要跟老闆、協力廠商、配合廠商溝通,奠定了日後創業的基礎。

在華納公司擔任設計總監同時,蕭文平也開始接案子,當案子量到一定程度時,開始籌劃成立工作室。當時有一位設計師 David Williams 把一間大型麵包廠買下來,改造成設計商務中心,於是他就選擇在這邊創業,成立工作室。沒多久,David Williams承接1984年洛杉磯奧運的設計案,就找他做色彩相關的設計。因為這次奧運的關係,開始有台灣廠商找上他。那時候,台灣經濟正在蓬勃發展,設計概念也漸漸被重視,蕭文平接下的第一個台灣案子,是國鉅電子的企業年報,之後陸續有其他台灣廠商找上門來,於是他開始在美國承接台灣的設計案。後來受到好友邀請,才回到台灣成立元平設計。


沒有資金或是案源不足 都會導致創業失敗 

蕭文平認為,在平面設計業界想要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平面設計師會自行創業,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是有金主願意投資設計師,開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工作室;第二是設計師本身已經有許多案子,已能支付工作室與生活所需,才會選擇自行開業。如果沒有這樣的時機,通常是沒有辦法創業成功。

想要擁有穩定的客戶,首先一定要建立作品,因為客戶需要從設計師的作品中,確認設計師的風格與細心程度。其次,設計這個行業是服務業,所以服務要好。以他的公司來說,都會要求同仁做好售後服務,因為好服務會帶來好口碑。當作品曝光有機會曝光,進而讓客戶轉介紹,就有機會獲得源源不絕的客戶。最後蕭文平強調,設計師一定要用心做好作品;設計師的作品夠好,就會展現出設計的專業,透過專業來說服客戶,才會讓客戶願意買單。


專案管理三階段:創意→應用→系統化

元平設計對於每一個承接的案子,都非常地細心。蕭文平認為,很多設計師都把企業識別只當做設計Logo,但其實不然。一個企業識別的案子,可以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創意、美學、藝術部分,也就是設計出不同的、具有意義的Logo。第二階段是應用,也就是要把設計出來的Logo,套用在不同的物品上,像是燈箱、看板、信封等,這是客戶最花錢的時候,也是設計師最重要的時刻。如果設計師不懂印刷材質,不清楚成品所表現出來的感覺,當然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當更換企業識別的時候,往往都是上億的支出,當然不能馬虎。第三階段是系統化,當案子結束之後,元平設計會替客戶整理出一本詳盡的規格書,就是企業識別套用在不同地方的時候,相關的尺寸、注意事項等。

在目前台灣的設計業界,能夠具備這樣功力的設計公司並不多,這些專業知識,是蕭文平透過在美國工作與創業的經歷所建構而成的一套系統。在這套系統中,設計師需要了解不同的專業與其背景。以上海震旦大樓來說,AURORA的每一個英文字重達四噸,所以設計時,就需要把載重量考慮進去。

除了重視細節外,元平設計對於Logo的要求也很嚴格。為了避免有抄襲的可能,盡量避免單調的幾何圖形;同時,只要認為是有相似的圖形,元平設計也會先行剔除,然後選出最佳的成品讓企業去選擇。所以元平設計幫客戶規劃的企業識別,都是獨具一格,結合藝術氣息與企業文化,呈現出最佳的作品。

 

他建議設計師一定要保持好奇心、要有求知若渴的心,因為在設計業,有太多需要學習的事,一旦自滿,就喪失學習的機會;此外,看到好的設計作品,應該要想著如何超越,而不是抄襲!對於想要創業的設計師,蕭文平建議先有大公司的歷練、對設計要有熱情,而且要有負責任的態度。創業以後可能會發現,做設計的時間縮短,跟客戶、協力廠商溝通的時間變長,甚至還要收款、催帳,必須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才有可能創業成功。

 


影響蕭文平最深的人

父親
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就是我的父親。我的父親一生兩袖清風,為人正派,做事非常地中規中矩,行事正大光明,深深地影響我對人處事的態度,還有我在事業上的啟發。


客戶Q&A

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陳宗成 總經理

Q1為什麼選擇元平設計為合作對象?
剛開始時,我們都知道蕭老師屬於頂級設計師,也都很希望能夠邀請蕭老師進行設計,但因預算壓力,先邀請了其他設計公司提案,但都沒有採用。一來是其他設計公司是用自己的角度出發;二來是出席提案的人沒有足夠經驗,無法理解我們的需求。蕭老師提案的時候都是親自出席,展顯出十足的誠意與豐富的經驗,所以後來就決定選擇元平設計!

Q2合作過程中,最難忘或驚喜的事?
合作初期,蕭老師要求我們去思考,寶雅這個品牌對客戶的價值是什麼?想要帶給客戶什麼樣的感覺?因此在整個設計過程,老闆都親身參與,最後定調出三個主要元素:美麗、流行與精采。後來元平設計給了我們八個提案,第一個森林女神的Logo,就虜獲眾人的心,成為寶雅的企業識別。

Q3對於元平設計作品的看法?
我認為蕭老師對於企業的了解很深,可以清楚知道企業的需求,做出國際級水準的企業識別。其實我們會重新設計Logo,是因為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有四個競品,所採用的風格都跟寶雅類似,所以容易造成消費者的混淆,無法凸顯寶雅的特色。但是透過蕭老師的設計,可以讓消費者一看到森林女神的Logo,就知道這是寶雅,真正達到「企業識別」的功效。

 


蕭文平Wenping Hsiao
元平設計

主要服務項目:企業產品形象塑造之設計規劃顧問業務、企業年報、公司簡介、型錄、海報、報紙、廣告、傳單說明書之設計製作業務、各類、商品外觀設計。

成立時間1996年7月15日
員工人數:15~20人

接案比例
100%企業識別CI
網址


文字︱廖翊君、林又旻 攝影︱劉信佑
本文選自LaVie出版書籍《平面設計從創意到創業》,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平面設計從創意到創業》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Apple Music迎來十週年之際,於美國洛杉磯揭曉全新落成的工作室「Apple Music Radio」,集音樂、影音、Podcast等內容製作於一地,更將舉辦現場演出、見面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致力成為創作者與音樂產業的重要基地。

自創立以來,Apple Music Radio舉辦眾多全球首播、深度專訪、驚喜演出等活動,致力於成為全球藝人與樂迷即時連結的場域。透過策劃嚴謹、由創作者主導的敘事方式,Apple Music Radio期望加深聽眾與音樂之間的連結。而本次全新打造的工作室,也象徵著Apple支持音樂人的使命,持續以幫助他們以多元形式的工具、平台來訴說自己的故事。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本次全新打造的工作室,也象徵著Apple支持音樂人的使命(圖片來源:Apple)

為音樂人打造的一站式創作基地

位於洛杉磯的Apple Music Radio佔地近1,400平方公尺、樓高三層,強調為音樂人量身打造,設有齊全的創作與表演設備,包含兩座配有空間音訊播放功能的錄音室,還可作為訪談或即興演出空間使用;一座超過350平方公尺的表演舞台,未來除了用於現場演出,也將舉辦粉絲見面會和放映會等;A-List資料典藏庫展示Apple Music歷年來的經典時刻與精彩作品;當然還有專業的混音室、攝影棚、剪輯室、錄音室等,支援社群媒體、Podcast等全方位的內容創作。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於洛杉磯的Apple Music Radio佔地近1,400平方公尺、樓高三層(圖片來源:Apple)

全新的Apple Music Radio不僅展現Apple對音樂串流的創新野心,更涵蓋了多元媒體內容,重新定義其製作、體驗與分享方式。未來,Apple Music Radio將與紐約、東京、柏林、巴黎等地的創作空間密切合作,更有意持續拓展新據點。

Apple Music十週年特別節目同步登場

此外,為慶祝Apple Music十週年,Apple Music Radio也推出為期一週的特別節目與現場內容,回顧這十年間的關鍵時刻、獨家發行、幕後故事與里程碑。自7月起,Apple Music Radio還展開倒數特企,揭曉過去十年Apple Music上最常被串流播放的500首歌曲,並開放完整播放清單《10 Years of Apple Music: Top Songs》供大眾收聽。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A-List資料典藏庫展示Apple Music歷年來的經典時刻與精彩作品(圖片來源:Appl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飲水生活注入永續美學!GROHE Blue Fizz 開啟質感生活中的氣泡水體驗日常

在餐桌上倒出一杯剛打好的氣泡水,細緻的氣泡自杯底攀升,在澄澈的玻璃杯裡顯得格外晶瑩透亮,讓人感受到清新與健康,成就生活中的幸福瞬間。對重視生活質感的現代人來說,喝水不僅是補充水分的生理需求,更是品味與態度的延伸。來自德國的廚衛品牌 GROHE,始終以優雅簡約的設計語彙和頂尖實用技術,形塑現代人心中的理想居家樣貌。這一次,GROHE 將目光投注於日益成為生活風格話題的氣泡水潮流,推出全新 GROHE Blue Fizz 氣泡水機,以更貼近日常的姿態,為居家飲水帶來便利、時尚與永續環保的全新提案。

grohe

解決未說出口的日常困擾

氣泡水無論是日常飲用、咖啡酒精等調飲創作或煮飯醃肉入料理皆宜,用途廣泛之餘,綿密的氣泡口感又充滿歡快驚喜,使得氣泡水機成為人手一台的居家配備。不過回想過往使用氣泡水機時,是否曾發生在想喝的那一刻,才發現氣瓶早已用罄,來不及即時更換?或者發現氣泡濃度總是靠運氣?以及懶得清洗零件或搬重瓶水回家,久而久之讓氣泡水機成了廚房的擺設......,這些務實的使用情境,GROHE 全都納入考量,因此 GROHE Blue Fizz 也正是針對這些未被解決的細節設計出發,讓氣泡水真正回歸「即開即飲、直覺設計」的初衷,更藉此將氣泡水生活的永續性普及於日常。

grohe

作為 GROHE Blue 淨水系統系列的入門之選,GROHE Blue Fizz 共推出雅致款與豪華款 2 種規格,兩者皆搭載一鍵式打氣技術與 CO₂ 濃度調節旋鈕,讓使用者能夠依據個人喜好,精準選擇柔和、中等或強勁的氣泡,從些許的口感趣味到刺激暢快氛圍的追求,GROHE Blue Fizz 皆貼心符合期待,隨時享受完美比例的氣泡水。

grohe

實現輕操作、輕打理的理想便利性

直覺的操作設計不僅止於使水質一鍵碳酸化,無需額外測量與調整,豪華款亦設置 Type C 充電式的液晶顯示螢幕,得以即時查看 CO2 鋼瓶的使用量與剩餘容量,來得及為下次填充做準備。

grohe

再者,CO2 鋼瓶的換瓶方式也簡易便利,採用快速旋轉提取機制,就算是長輩或小孩也能輕鬆上手。搭配 0.85 公升的快接式旋轉水瓶與卡扣式設計,安裝牢固;噴嘴材質則選用不鏽鋼,使用過程更衛生且易於清潔。對講求細節、生活節奏講究效率的族群來說,這樣的「輕操作、輕打理」正好滿足對日常便利的想像。

grohe

質感美型讓氣泡水變成生活風景

除了完整的功能面向,GROHE Blue Fizz 也保有品牌一貫的設計語言。採用霧黑色金屬外觀,不論是簡約北歐風、摩登工業風,或現代優雅風格的廚房,都能無違和地融入空間之中。機身設計精煉,佔用面積小,即便是單人租屋、小家庭也能靈活擺放,甚至在餐桌上直接操作,置於客廳、書房等任何想隨時取用氣泡水的空間皆相容。

grohe

實踐永續飲水理念的開端

GROHE 延伸對於廚衛用水的專業,將產品能量也挹注於氣泡水機,除了優化使用體驗,GROHE Blue Fizz 更回應了當代人對環保的期待。透過減少一次性瓶裝水的使用,不僅省去搬運瓶水的麻煩與長期成本,也降低一次性塑膠瓶的使用量,也讓居家生活在不知不覺中更貼近永續,體現品牌對於「地球責任」的落實,並在便利性與環境保護之間力求平衡。

grohe

GROHE Blue Fizz 氣泡水機優雅回歸生活的本質,透過貼近人心的設計細節、直覺的使用邏輯,默默把關水的質地,讓氣泡水真正走進生活,成為你料理前的一口清涼、閱讀時的一杯神,或款待好友時的精緻搭配!

grohe

更多產品訊息,請至 GROHE TAIWAN官方粉絲專頁

文字 / Diane Tang     圖片提供 / GR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