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誠品沙龍 音樂與跨界職人相遇

LaVie 2015年誠品沙龍 音樂與跨界職人相遇

他們都是台灣的音樂與創作的奇才,在誠品的力邀下同台演出。
讓音樂和詩作、文學、設計與美食碰撞,迴盪出台灣歲月與歌的故事


音樂家敘說的是人與土地之間的感情故事,誰是知音?胡德夫和陳文茜同台,要勾起關於歲月、土地和音樂的台灣記憶;開過義大利麵餐廳的大提琴家范宗沛和麵包大師吳寶春同台,要同時滿足觀眾聽覺、味覺的享受;舒米恩和蕭青陽要用音樂,分享他們在旅行的創作;而本周六下午三點要登場的鄉土詩人吳晟,則要和樂團主唱兒子吳志寧,唱出詩的雋永。


「只因這是生命中/ 最沉重/ 也是最甜蜜的負荷…」這是臺灣知名鄉土詩人吳晟最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品《負荷》,在文學界地位崇高的作家父親,將與獨立樂團的歌手兒子吳志寧,於3月21日下午在松菸誠品表演廳的舞台上與喜歡音樂、熱愛詩歌的樂迷、詩迷見面,將文學與音樂創作跨界融合,也是吳晟2015年唯一一場演出,售票已近滿座。兩人一彈一唱之間,娓娓道出對自然的關懷。


五月重頭戲則是民歌大師胡德夫與理性感性兼具的陳文茜,同台演出。陳文茜其實出身於古典音樂世家,並曾經以音樂系作為第一志願,彈得一手好鋼琴,聽遍了各種類型的音樂。胡德夫則有著「台灣民歌之父」的美譽,他的聲音像高山、像大海、像故鄉,林懷民曾形容他的歌聲是「台灣最動人的呼喚」。5/24(日)下午他們在舞台上激盪出的火花非關政治,因為這一次,陳文茜不談媒體,將與她的好友胡德夫一起談唱屬於這塊土地的美麗與哀愁,一段《記憶‧時光洄游─關於歲月與歌的故事》


七月是旅行的季節,首位入圍葛萊美獎的華人專輯包裝設計師蕭青陽,至今已有超過1000件作品,包含五月天、陳綺貞、周杰倫等人專輯。他堅持樂在工作,更要樂在生活,近來旅行足跡遍行各國,力求在每趟旅程中,得到最純真的感動。而近年活躍於影、歌壇的新生代創作歌手─舒米恩(Suming),曾擔任圖騰樂團和艾可菊斯的主唱和吉他手,用獨特的嗓音與真摯的情感,屢屢拿下金曲獎、金馬獎多項殊榮,各國演出邀約從不間斷。7/5(日)兩人將帶領觀眾探訪設計與音樂的創意來源,也回到對臺灣最真摯的感動。


九月對寶春師傅來說是個全新的挑戰,因為9/19(六)他要和開過義大利麵餐廳的大提琴家范宗沛跨界同台,細數麵包夢及鬼才魂,重現音樂與美食的完美結合。來自屏東的學徒─吳寶春,用雙手揉出世界麵包冠軍,成為臺灣之光。他說:「音樂無法脫離人的生活,不同的音樂會觸發不同的心情感受。音樂跟麵包很像,都是追求極致,耐人尋味」。而喜歡人家稱呼他為「胖子」的金曲音樂家─范宗沛,用大提琴拉奏著豐富閱歷與人生體悟,編寫出一首首扣人心弦與感動的金曲。一道道美味的精緻音樂料理,將依序為您上菜,值得您期待!


誠品表演廳2015年節目除了這四檔重量級的沙龍系列,五、六月將有「誠品室內樂節」,除邀來當紅的以色列耶路撒冷四重奏,也將在松菸舉辦系列免費演出及室內樂講座。十一月登場的大型製作「路」由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擔任藝術總監,台灣本土大型製作結合3D立體技術演出,是大膽全新的嘗試。另外十二月的法國香頌及四月開始的系列親子音樂會,也都令人期待。有興趣的觀眾朋友,都可以從兩廳院購票系統查詢購票資訊。


演出相關訊息
《水田裡的詩歌漫步─當浪漫詩人遇見吉他手》
演出時間:3/21(六)│15:00
演出地點:松菸誠品表演廳(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2)
演出者:朗誦:吳 晟(臺灣浪漫鄉土詩人)
吉他:吳志寧(929樂團主唱/吉他)
鼓手:童智偉
鍵盤:楊茵婷
演出曲目:《泥土》、《負荷》、《我生長的小村莊》、《我不和你談論》、《水田》等

 


《記憶‧時光洄游─關於歲月與歌的故事》
演出時間:5/24(日)│15:00  
演出地點:松菸誠品表演廳(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2)
演出者:演唱:胡德夫(台灣民歌之父)
對談: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作家)
演出曲目:《流星》、《美麗的稻穗》、《橄欖樹》、《芬芳的山谷》、《美麗島》等

 


《旅行箱裡的創作夢》
演出時間:7/5(日)│14:00  
演出地點: 松菸誠品表演廳(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2)
演出者:對談:蕭青陽(四度入圍葛萊美最佳專輯設計)
吉他:舒米恩(金曲獎常勝軍)
演出曲目:《小旅行》、《為自己喝采》、《平凡》、《我們的約定》等

 


《琴弦上的「麥夫」》
演出時間:9/19(六)│15:00  
演出地點:松菸誠品表演廳(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2)
演出者:大提琴:范宗沛(跨界音樂鬼才)
對談:吳寶春(世界麵包冠軍)
演出曲目:布拉姆斯、德布西、佛瑞、久石讓等經典作品

 


所有場次誠品會員獨享9折購票優惠,雙人票套票另享8折惠
相關訊息請見兩廳院售票系統


圖文資料提供/誠品

山林中的藝術冥想秘境!安藤忠雄 X Antony Gormley新作《Ground》在韓國,建築與雕塑的詩意對話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聞名世界的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擅長利用金屬重現人體結構,傳達「人體是情感的容器」思想——遠看如分解、也似完整的金屬人形,挑戰著人眼、媒材與空間之間的互動關係。

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Antony Gormley於韓國Museum SAN帶來大規模個展「Drawing on Space」,展出涵蓋雕塑、沈浸式裝置、素描、版畫等共48件作品,並首次公開與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合作的永久性建築裝置《Ground》,這是首次有藝術機構為收藏Antony Gormley作品而專設空間,極具紀念價值。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圖片來源:Museum SAN)

山林裡與自然共生的美術館

2013年落成的Museum SAN,隱身於韓國原州一片森林當中,其名取自Space(空間)、Art(藝術)、Nature(自然)的英文字首,讀音呼應韓文中的「山」字,隱喻博物館位處廣袤山林當中,及其致力融合藝術、建築與自然的策展概念。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Museum SAN。(圖片來源:Museum SAN)

博物館建築由造紙業起家的韓松集團邀安藤忠雄設計,耗時8年才完成。自高空俯瞰,園區由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不同幾何輪廓的量體組成,體現安藤忠雄藉建築連接天、地、人的設計哲學,與其標誌性的清水模搭配,寧謐而富哲思。

> 安藤忠雄清水模新作「光之空間」!韓國Musuem SAN藏身山林中的全新光影冥想空間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Museum SAN冥想室。(圖片來源:Museum SAN)

Museum SAN設有紙藝廊、版畫工房、收藏韓國近現代繪畫與雕塑品的青鳥藝廊,及專藏美國藝術家James Turrell作品的同名場館等,場館間由花之庭園、水之庭園與石之庭園細膩串連,另設有兩座安藤忠雄打造的冥想空間,再次扣合SAN藉建築與藝術讓觀者與自然融於一體的理念。這次安藤忠雄為Antony Gormley設計的《Ground》,也延續著這份精神。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圖片來源:Museum SAN)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圖片來源:Museum SAN)

建築與雕塑對話的冥想空間

Ground》位於美術館花園下方,是一座直徑達25公尺的地底穹頂。圓頂頂部設有單一天窗,引自然光入內,呼應著古羅馬萬神殿的建築精神,同時體現安藤忠雄的極簡風格,及Antony Gormley長期以來對「空間感知」的探索。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圖片來源:Museum SAN)

來到這裡,觀眾會先透過一面全景玻璃牆,欣賞到藝術家建構人體的《Blockworks》系列鑄鐵雕像,它們或坐、或站、或蹲,靜靜佇立於洞窟般的空間中;從圓頂天窗流瀉而下的光線,為觀察雕塑材質、線條動態的體驗更添趣味。再向內走,則更能感知混凝土材質與穹頂織就、帶點神性的氛圍,窗外自然景致也漸漸合流,構築一方沈思秘境。有趣的是,場館外側設有一尊鑄鐵雕像,透過圓頂開口與外部景觀對望,藉其「視線」將穹頂空間與遠方山景串連,別具詩意。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圖片來源:Museum SAN)

「Drawing on Space」聚焦藝術家對身體感知的長年探索

除了與安藤忠雄合作的建築裝置外,「Drawing on Space」也展出Antony Gormley大量精彩作品。開場聚焦《Liminal Field》系列,其以金屬線條建構通透、輕盈的人形,暗示著身體作為「邊界」的概念,這些雕塑雖與人等高,卻因空心結構流露出一種如泡沫般脆弱的特質,亦隱喻無常。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圖片來源:Museum SAN)

接著視野從立體轉向平面,第二展廳展出素描及版畫,梳理Antony Gormley對光與暗、實體與虛空、身體與建築等主題的探討。最後以沈浸式裝置《Orbit Field II》收尾,其由相連的鋁製圓環構築而成,輕盈懸浮於空間之中,邀觀者穿梭其中,親身與展品互動,亦體現藝術家一貫的信念:「雕塑的核心不在於物件本身,而在於體感經驗。」

韓國Museum SAN藝術秘境!安藤忠雄與雕塑家Antony Gormley合作大型裝置《Ground》
(圖片來源:Museum SAN)

無論是展覽本身或將永久存於美術館的《Ground》,都再度體現了Museum SAN將藝術、建築與自然揉合的概念。Antony Gormley也表示:「這次展覽的核心在於將實體與想像的空間結合,展品的存在是為了『活化空間』,而不是佔據空間,同時探索著身體與建築這兩種感知媒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高橋一生帶小朋友即興演出,自由作畫!日本「學展」特別影像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由導演二宮健親拍創作歷程

高橋一生帶小朋友即興演出,自由作畫!日本「學展」特別影像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由導演二宮健親拍創作歷程

高橋一生和小朋友玩在一起的畫面會不會太美好!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即日起呈獻為期11天的「學展」,其中將夾帶兩件從今年首登場的藝術計畫《想像他者的四天》中生成的多人共創畫作,本屆頒獎典禮更將放映導演二宮健於4天工作坊期間所記錄孩子們揮灑創意的珍貴影像。從培養共感力與想像力的角度出發,此項目所回應並試圖溫柔改變的社會現況發人深省。

第75屆學展(Gakuten)推出實驗性影像製作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他者を想像する四日間)》,邀來演員高橋一生,協同7名從本屆參展者中選出的國中小學生完成兩幅大型畫布作品,並隨學展其他作品於2025年8月7日至17日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公開展出。而由電影導演二宮健同步拍下創作全過程的特別影像,則將於8月9日舉行的得獎者表彰典禮上限定放映,供得獎者及相關人員觀賞,循作品本身和紀錄片兩種途徑見證其中軌跡。

第75屆學展實驗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工作坊現場,演員高橋一生帶領7名國中小學生進行肢體與繪畫的即興創作。(圖片來源:學展)
第75屆學展實驗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工作坊現場,演員高橋一生帶領7名國中小學生進行肢體與繪畫的即興創作。(圖片來源:學展)
導演二宮健以側拍方式將創作過程「再創作」為紀錄片。(圖片來源:學展)
導演二宮健以側拍方式將創作過程「再創作」為紀錄片。(圖片來源:學展)

學展是什麼?

藝術教育人士西田信一(Nishida Shinichi)在1950年創立的「學展」,是日本第一個全國性學生油畫比賽;70餘年來由日本學生油畫會興辦,無參賽資格限制,亦接受來自海外的國際作品,現正於全球範圍內致力發掘年輕世代的藝術才能。評選項目涵蓋繪畫、插圖、工藝、攝影、數位創作等多元領域,且從幼稚園到大學的不同年齡層創作者都能報名。比賽核心自歷史案例中承襲而來,堅信「優秀的藝術不受年齡、國籍或名聲所限制」的精神,至今持續將才華橫溢的作品推向世界舞台;近年不僅廣邀各界知名人士擔任評審,大獎作品亦得機會於巴黎展出。

學展於1950年由日本學生油畫會初代會長安井曾太郎、創始人西田信一及其他6名藝術相關人士齊心創立。(圖片來源:學展)
學展於1950年由日本學生油畫會初代會長安井曾太郎、創始人西田信一及其他6名藝術相關人士齊心創立。(圖片來源:學展)
▼ 每屆學展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進行公開展出

實驗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首登場

高橋一生主導、二宮健側拍,「即興」培養共感力與想像力

作為今年學展首次實施的藝術計畫,《想像他者的四天》旨在培養孩子「想像他者的能力」(意近中文「共感能力」所指涉,可能包括從他人視角看待事物,抑或經由共創形式對他人的表達有所共鳴等)。此理念發想自當代社會中人們「想像他者」能力普遍稀缺的現況,讓參與者透過肢體表達、即興演出、交流對話和揮灑作畫等環節,反覆加深「設想眼前的人、甚至於某個不存在對象」這樣的共感經驗。

《想像他者的四天》創作過程。(圖片來源:學展)
《想像他者的四天》創作過程。(圖片來源:學展)
高橋一生耐心引導。(圖片來源:學展)
高橋一生耐心引導。(圖片來源:學展)
7位小小藝術家於巨大畫布上揮灑創意。(圖片來源:學展)
7位小小藝術家於巨大畫布上揮灑創意。(圖片來源:學展)

在為期四天的工作坊中,高橋一生並非以導演或演出指導的角色參與,而是單純扮演從旁陪伴、覺察和承接孩子內心轉折變化的「伴行者」角色,構建出一個自由且深刻的創作空間,最終引導他們繪出兩幅「想像的藝術」作品。而將此場景具象化的正為導演二宮健,他詳實記錄7位小朋友4日體驗的側拍影片,將打開交織現實和創意的敏銳視角,靜靜喚起觀眾的想像力。

高橋一生作為「伴行者」,僅從旁陪伴和觀察。(圖片來源:學展)
高橋一生作為「伴行者」,僅從旁陪伴和觀察。(圖片來源:學展)
其中穿搭的即興演出亦是啟動想像力的一環。(圖片來源:學展)
其中穿搭的即興演出亦是啟動想像力的一環。(圖片來源:學展)
間接為孩子構建出一個自由且深刻的創作空間。(圖片來源:學展)
間接為孩子構建出一個自由且深刻的創作空間。(圖片來源:學展)
最終完成兩幅大型畫布作品。(圖片來源:學展)
最終完成兩幅大型畫布作品。(圖片來源:學展)

台灣觀眾對高橋一生肯定都不陌生,其別具感染力的演技與親切形象,為此類藝術教育項目盡心力自在想像之中。而擔任共同企劃兼導演的二宮健,早被認為是風格辨識度極高的日本新生代創作者。10多歲開始影像創作,就讀於大阪藝術大學期間即獲得京都國際學生影視節(KISFVF)大獎肯定,現年僅33歲已憑《裸睡美人》、《吉娃娃羅曼死》、《午夜少女戰爭》等多部代表作為觀眾所認識,亦曾在2017年作品中與高橋一生合作。此次他充分發揮個人尤擅長的實驗性手法,大膽而細緻地捕捉了孩子們朝氣蓬勃、充滿生命力的表情和創作歷程。

高橋一生(右)上週末甫攜新片《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 懺悔室》來台會粉絲。(圖片提供:原創娛樂)
高橋一生(右)上週末甫攜新片《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 懺悔室》來台會粉絲。(圖片提供:原創娛樂)

《想像他者的四天》紀錄片雖不開放一般觀眾觀賞,不過未來10天人正好在東京的讀者們,走過路過國立新美術館倒可逛進展廳,一覽高橋一生和小藝術家們帶來的兩大件畫作及第75屆學展的完整展出。

第75屆學展特別影像企劃《想像他者的四天》

【作品展覽】

  • 時間:2025年8月7日至17日
  • 地點:國立新美術館2D學展展示室

【影像放映】

  • 時間:2025年8月9日
  • 地點:國立新美術館講堂(僅限得獎者及相關人員入場)

資料來源:學展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