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到餐桌 - STUDIO M為料理而生的溫暖器皿故事

從人到餐桌 - STUDIO M’的溫暖器皿

初秋的臺灣還是襖熱的天氣,日本愛知縣卻已透著涼意。在這樣一個的早晨,來到創社27週年的studio m’器皿道具店鋪本社,原本微涼的空氣和透著濕潤的柏油路面,讓人有些心浮氣躁。然而也就是在這樣一個陰雨的早晨,studio m’以其蘊含著低調而富有人情味的溫潤質感,吸引了所有走進店裡的人的目光,顛覆了人們向來對道具的想像,建構了不同以往的「食事」想像,也喚醒了人們內心對於「愛」的深切渴望和需求。

 

在日本經營了27年的生活道具品牌studio m’,在日本共有8家店鋪,其中3間為生活器皿專賣店、2家餐廳和1間料理教室。這天來到本店,走進店裡,映入眼簾的是挑高2樓天花,讓視線瞬間綻放開來,高穿透性的空間設計下,一種清新的舒暢感油然而生,此時落地窗外的雨滴早與我們無關。店裡陳列了數量驚人的各式各樣器皿,色彩繽紛的茶壺、杯盤、鍋具、刀叉……等餐具,霎時間一掃方才鬱鬱陰霾,心,也跟著開懷了起來。數10個老舊木箱堆疊而成的陳列架上,社方精心挑選的器皿被細心而妥適地放置其中,陳列架前方是一排長達200公分的漆白矮桌,桌上擺放了今年秋冬的新款咖啡壺組,靛藍色的三件一式,在眾多商品中顯得特別耀眼;有如閃耀在黑夜中的星宿,迅速吸引了來訪者的目光,也完整了人們對於暖冬裡喝上一杯手沖咖啡的想像。

 

以高度創造餐桌視覺  內斂展現文化深度

再往前走,一張厚實木桌上,展示了日本傳統過年餐桌上的擺盤設計,重要的慶典和聚會的場合上,日人喜愛使用具有不同高度的器皿,從最淺的碟、到碗、盤、缽,到更深的鍋,透過不同的深度呈現了餐桌上的層次,豐富了視覺、也低調展現日本文化裡的內斂沉穩

 

手中握著這些有著溫潤色澤、簡約造型的器皿,在濃郁的手感背後,透著扎實的溫度,暖心的感覺讓人一旦拿起就捨不得放下。對studio m’而言,製作生產不等於完成作品,它必須要真正被使用,成為餐桌上的一員,才能稱得上一件完整的食器。也就是這個原因,設計師刻意讓食器保持低調,在料理身邊靜靜綻放姿態,扮演最佳配角。「過度的設計或是太強烈的風格食器,就像搶眼的紅玫瑰,而Sstudio m’則是記憶中無所不在的小白花。」,社長加藤先生親自為我們解答。可說是第一眼並不會特別留意的存在,但往後回憶起來,或翻閱相簿時,我們總會發現這些器皿以恰如其份地出現在每一幕生活場景中,給予親近又不搶戲的陪伴,襯托餐桌上的一切美好。

 

店鋪一樓的最深處,一排手作織物靜靜地吊掛著,柔軟而堅韌的材質、讓膚觸擁有難以言喻美好。這些織品的花樣設計,與器皿同樣出自studio m’團隊的設計師之手。說起設計團隊,每年都會提出兩次整體方向的設計概念,自品牌創立至今已建立100多個不同系列,包括加藤社長本人也參與設計工程,不僅維持了長久以來一貫的品牌精神,更在這之中變化出無限可能。

 

從料理到器皿 為料理而生的器皿

一般而言,我們會認為,為了煮飯我們設計飯鍋、為了盛盤我們發明了盤子,但是studio m’從「人」出發,想像一個空間裡,有著什麼樣的人和什麼樣的需求所產生的設計概念,比方說,當一個人喝茶的時候,享受一種獨處的靜好;家人用餐的時候,共享天倫,好友聚餐時,追求的可能是交心的氛圍。

 

而器皿,彼此間有著微妙的融洽,乍看之下以為彼此會搶了餐桌上的風采,實際上卻是十分契合。色彩和外型樣式彼此呼應著,成為「家」這個空間中,始終靜靜散發著溫暖情懷的一方天地。由於餐桌往往是深色的,因此studio m’在器皿的設計上,有許多活潑的顏色,讓用餐的時刻也有更多視覺的美學享受日人過年的時候總習慣購買餐瓷作為餽贈親友的禮物,studio m’的產品往往是許多人心中的不二之選,像是對筷、湯鍋、茶組、調味料盤、和菓子碟、餐墊……等,因為選擇性多、飽和的色彩更十分適合作為年節禮品。

 

散發著溫暖情懷的一方天地 - 知食事

加藤社則認為,用餐就是應該要有一群人團聚一起,不希望器皿太有個性,主角應該是料理本身,而非器皿,兩者間要取得平衡,器皿的任務是為料理增色。正所謂「知食事」,從計畫邀請朋友到家用餐開始,到菜色的挑選、器皿的搭配、到最後交融著歡笑聲的餐桌,甚至是餐後的收拾與清洗,這些生活裡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實才是真正的生活;當我們用心在每一個階段,就能串連起一篇由無數次感動所交織而成的美好故事,也正是日本人所說的--知食事。

 

社長更提到,所謂美好生活,只要用心去選擇、去觀察,都可以在生活中發現,即使是一個杯墊或是一只喜歡的茶碗,都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驚喜。想辦法在生活裡增加用心的事情,讓生活中「用心」的事情越多就能夠越開心;因為,當我們開始在乎一件事情,就會重視每一個細節,想把每一個細節用心做好,這就像用心思考著一道菜餚要用什麼器皿來盛裝般,微小而幸福,當生活中有越來越多想要用心的事情時,生活就會變得豐富而美好。

 

傳遞日本  落腳台北 「用心生活的美好想像」

隨著studio m’事業的拓展,從成立店鋪、開辦料理教室、發行雜誌,近年也開始設計居家配件,這份「用心生活的美好想像」逐漸立體化。品牌以愛知縣為基地,將熱愛器皿、餐飲、料理的精神傳遞到全日本 ,陸續開設和食餐廳Pecori、洋食餐廳Macaroni cafe & bakery等,完美結合了器皿與料理生活。

 

海外第一家店鋪由臺灣的小器生活道具引進,在小器赤峰28、小器台中店之後,第三家店鋪更以studio m’器皿+餐飲Macaroni cafe & bakery 形式打造,更完整結合了「器皿與餐飲」的共生,清楚了品牌精神的輪廓。店鋪在11月間正式與臺灣的朋友見面,座落於鬧中取靜的溫州公園一方,復古的窗花、保存良好的木紋地板,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屋子裡透著一種濃郁的古老氛圍,她不張揚、脂粉未施,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光芒內斂的美麗智慧,就像40年代風華絕倫的氣質女性,神秘、低調、優雅,佇著淨白無瑕的手臂,微笑歡迎人們前來,探索關於器皿與料理的故事,也探索關於人們如何相愛的故事。

 

 

Macaroni cafe & bakery Taipei

營業時間:

studio m’器皿:12:00-20:00

Macaroni cafe & bakery:12:00-18:00(週日、週一例休)

*無預約服務,中午用餐時間90分鐘(座席:34席)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283巷7弄12號

電話:02-23670057

官方網站

 

文/陳君與   攝影 /Karen   照片提供/小器生活道具

一片土司的溫柔堅持:晨光 GOLD 生土司系列推出新作,讓生活回到純粹的節奏

生活的講究,其實從來不需要昂貴或鋪張。只是願意多花一點心思,為早餐挑一片高品質的土司。全新上市的晨光 GOLD 巧克力生土司,選用法國進口巧克力、日本優質小麥粉,以及品牌特有的生湯種工法,把日常這件小事,做得剛剛好。那不是炫耀的品味,而是對自己、對家人的一份溫柔心意—讓每一天的開始,都值得被細緻對待。

晨光 GOLD 生土司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早餐經常只是行程中被壓縮的過場。但當一片土司同時擁有細緻口感、不添加原則與高品質原料,它所帶來的,就不只是味覺,而是日常節奏的重新編排。晨光 GOLD 生土司系列於今年推出新作,選用日本小麥粉、法國進口巧克力,並以品牌專研的生湯種工法製成,讓講究不再留存於想像中。當質地、時間與取得方式都恰到好處,早餐便不只是開始,而是能被記住的一部分。

晨光 GOLD 生土司

不只是土司,更是日常的風格選擇!

當你願意為最日常的食物多想一層,也就慢慢形塑出自己的生活輪廓;晨光 GOLD 巧克力生土司,是將更細緻的風味安排,帶入日常的一種提案。它不過度甜膩、不仰賴人工添加,而是把風味交還給原料本身,讓法國進口巧克力與日本優質小麥粉,自然交織出純粹的口感。

晨光 GOLD 生土司

這樣的風味背後,是對麵體與水分關係的長期琢磨。品牌專研的生湯種工法,讓土司保有濕潤,卻不顯黏重;吃起來有彈性,也不易鬆散;這些細節處理,反而左右了它是否能被記住。它所回應的,不只是口感,更關乎我們如何與日常相處。從那片土司開始,我們挑選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種貼近自身輪廓的生活感。

晨光 GOLD 生土司
晨光 GOLD 生土司

國際級的講究,不再與日常有距離

過去,我們常把高品質和距離感畫上等號;像這樣在原料、工法與細節都近乎苛求的生土司,彷彿只存在於精品飯店的自助早餐,或是質感麵包店的午茶時光;但晨光 GOLD 生土司系列選擇把這樣的規格,帶進便利商店。它不改初衷,仍維持品牌一貫的無添加理念,更通過 A.A. 國際無添加驗證一星的肯定,在成分與工序上都做出清楚的選擇;從麵體的 Q 彈柔軟到風味的細膩平衡,每個細節都由國際級標準把關,也讓「生活可以很純粹」這句話,不只是口號,而是咬下去就能感受到的真實感受!它講究得近乎苛求,卻能在家附近的 7-ELEVEN 輕鬆入手,不是為了取代一餐,而是成為日常中隨時取用、隨心享受的質感選擇。

晨光 GOLD 生土司
晨光 GOLD 生土司

10月29日至11月4以及 11月11日,晨光 GOLD 生土司系列於 7-ELEVEN 限時推出任選第二件省 10 元的優惠!生活裡真正值得被保留的,不是刻意凸顯的選擇,而是那些一再被生活溫柔選中的存在。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在台北想來場老派約會,就選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置身典雅歐風空間嚐經典法式料理

米其林一星亞都麗緻「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在台北想來場老派約會,早早訂下日期和餐廳,是日穿上衣櫥裡最體面的裝束,梳妝噴點香水、踏上皮鞋,提早十分鐘到亞都麗緻大飯店的「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餐廳赴約吧。玻璃吊燈點亮純白布幔,光影在裝飾藝術線條點綴的屏風間流動,一道道深植正統法式料理精神的菜色上桌,精緻多工的蔬菜千層、香氣迷人的菇澄清湯、佐奶香和堅果氣味的軟嫩羊鞍……都乘載了高山英紀(Hideki Takayama)主廚的匠心,經典卻不乏味,優雅而富意趣,正適合一場講究用心的老派約會。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台北必訪當代法餐: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

亞都麗緻以歐式老飯店的典雅為基底,交織華美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揉些許1970年代末開業至今的歲月痕跡,在台北鬧區顯得格外雅緻。位於飯店二樓的「巴黎廳1930」法式餐廳吸引許多饕客慕名而來,此由日籍主廚高山英紀掌勺,揉合法式技法與日本感性,帶來詩意十足的當代法餐,自2022年起連續4年獲米其林一星肯定。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茶香」常在菜色中穿針引線,如此巧思源自高山英紀主廚對台灣茶的喜愛,像是在2025秋季菜單中,招牌菜「蔬菜千層」就刷上炭焙水仙茶油為蔬菜清香注入茶韻;前甜點則以洋梨片包覆交織東方美人茶香的酒粕慕斯,以果、茶與酒香堆疊清新甜韻。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編輯的2025秋季菜單風味筆記:燻香、草本、果香、茶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今年秋季菜單以法國勃艮地金丘(Côte d’Or)為靈感,將當地秋日光影和葡萄園豐收景象融於餐盤,並以「由清至韻、由野至雅」為創作軸線,運用燻香、花草浸液、果香油脂與茶韻交織的料理手法,讓每道料理都如金丘秋日光澤般溫潤而深邃。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由淡雅至濃郁,開胃小點濃縮秋意

套餐由4道濃縮秋日經典風味的小點揭開序幕,每款皆有台灣茶入菜,體現高山英紀主廚擅長藉茶韻呼應料理風味的手藝:溫潤栗子泥與香草、紅烏龍交織成輕盈泡泡;波士頓龍蝦被紅、綠醃漬蘋果片包裹,海鮮及水果酸甜韻味交疊;甜菜根泥與紅玉紅茶組隊,深邃茶香中和食材香甜,綠葡萄清新氣息則點亮整體風味;鹹味戚風蛋糕洋溢菌菇香氣,揉和些許普洱茶清香,濃郁卻不厚重,非常迷人。從開胃小點就明顯感受到本季「由清至韻、由野至雅」的創作理念,嚐完小點後秋意早已覆滿味蕾。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開胃小點。(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開胃小點。(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開胃小點/凍頂烏龍茶法國麵包。(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主廚招牌菜!集當季風味的「蔬果千層」

主廚將時令蔬果層疊做成非典型的清香「壽司」,藉多層次的色彩與風味濃縮當季風光,以極為精湛的工法成就視覺和味覺雙重享受。本季蔬果千層看似精巧,卻多達22層,包含哈密瓜、火龍果、綠大根、紫薯、酪梨、柚子等豐富食材,蔬果香氣和酸度、甜韻本就迷人,調味保持簡單,並巧妙以炭焙水仙茶油添香,風味淡雅卻飽滿。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季節蔬菜千層。(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季節蔬菜千層用到的蔬果。(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帝王蟹、鰹魚呈現秋的雙重面貌

兩道海鮮料理展現了秋日曖昧的雙面性,一道明亮清爽、一道內斂深邃。帝王蟹與酪梨、番茄澄清湯凍堆疊成塔,點綴柚子及馬鞭草香氣,搭配海味飽滿的鱒魚卵、入口後隨咀嚼跳躍的海葡萄,交織出草本氣息飽滿的爽口滋味。另一道季節鮮魚,是套餐中令編輯印象深刻的一道,盤中鰹魚用稻草燻至三分熟,入口帶煙燻香氣和表皮刷上那鮮明卻不刺激的蒜香,配上融入蝦油、蛤蠣湯汁的法式酸奶油醬,風味更是鮮美豐富。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帝王蟹|番茄|酪梨。(圖片提供: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

▍濃郁菇湯,秋季餐桌不能少了這味

主餐上桌前,主廚帶我們遁入秋日樹林,在桌邊用虹吸壺現場注澄清湯,濃郁的牛肝箘、香菇及香草氣息逐漸四溢。盤中早有香炒蘑菇、松露及白蘭地賦味的鴨肝在等待,澄清湯注入後配點蝦夷蔥一起入口,舌尖被濃郁的秋季滋味佔據,身子都暖了起來。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皇家鴨肝|牛肝箘|菇清湯。(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野味交織草本香,主餐調和濃郁與淡雅

本季主菜有乳鴿和羊鞍可選,編輯體驗當天選的是羊鞍。羊鞍肉質本就柔嫩,好口感無需質疑,這道菜的亮點更在於調味及與配菜的和諧搭配。主廚在羊鞍一角放入結合菠菜、迷迭香的羊鞍慕斯,為肉脂香注入草本氣息,濃郁中帶點柔和清香,配上法式甘草熬製的醬汁更是美味。配菜則呈現自軟綿至脆口的層次,由珍貴的小羊胸腺、裹入大蒜奶油和開心果粒的抱子甘藍、包覆茄子泥的香脆馬鈴薯片層層堆疊,風味豐富卻不搶羊鞍的主角風采。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紐西蘭羊鞍。(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2025秋季菜單菜色:乳鴿。(圖片提供: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

獲米其林指南肯定!Wine pairing值得體驗

料理之外,「巴黎廳1930」的餐酒搭亦是台北fine dining界的翹楚,葡萄酒單涵蓋法國五大酒莊、歐洲及新世界產區,並曾於2022年獲頒《台灣米其林指南》首屆侍酒師獎。法式料理與葡萄酒向來是約會的不敗選擇,配上富上世紀復古風情的優雅氛圍,及蘊藏職人匠心的精緻菜色,「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無疑一場追求浪漫、細膩和講究的老派約會的理想背景。

亞都麗緻米其林一星「巴黎廳1930 × 高山英紀」秋季菜單!蔬菜千層、羊鞍、菇澄清湯堆疊秋日氣韻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巴黎廳1930 x 高山英紀

地址|亞都麗緻大飯店(台北市民權東路二段41號2F)

電話|02-2597-1234

營業時間|每週一、二休廳

午餐・週六日 11:30-15:30(最後點餐 12:30)

晚餐・週三至週五 17:30-22:00(最後點餐 19:30);週六至週日 18:00-22:30(最後點餐 19:3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