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三年一度在新潟縣舉辦的「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自2000年開辦以來,吸引日本國內外許多民眾前往造訪,希冀在過度現代化、資本化、全球化造成的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疏離世界裡,透過藝術的植入,重新拾回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諧關係之實踐。
冷冽空氣中揮灑藝術
身為大地藝術祭創作常客的台灣藝術家林舜龍,今年再次獲邀「SNOWART冬季藝術祭」,在這個季節參展,創作需要克服嚴峻環境的限制,對大地藝術創作添加許多挑戰性。
宛若母親子宮 象徵重回母胎
在白雪皚皚的銀白世界裡,林舜龍打造出名為《等待春天》大型地景藝術作品,在大地藝術祭中心「農舞台」附近被雪覆蓋的山坡上,挖掘數百個雪窟及雪堆,設置代表孕育時日的260座雪精靈,每座雪精靈的身體裡面都埋著一顆水仙花球根,外面披著雪簑,雙手扶胸,閉著眼微張的嘴,彷彿輕吐著生命的氣息。
沿著山徑往山上神社與寺院的路徑上,每座雪精靈分別設置在雪窟或雪堆上,在鳥居上以眾多雪精靈堆置了一座約5米高的大雪山,象徵聖山,也隱喻生命泉源的肚臍,而由雪精靈圈出來的大環就像母親的子宮,當民眾走進這片森林,如同回到生命母胎裡的意。當春天雪融時,掉落在土地上的水仙球根將發芽開花,孕育出新的生命。
年輕學子攜手創造春天
這次林舜龍帶領了18 位來自清華、台大與台南藝術學生來共同創作,不僅希望讓台灣年輕學子們實際參與創作,也希望透過與當地居民的互動,更能了解當地的人情與文化,踏實地發揮了微型的國民外交。《等待春天》不僅是等待三月即將來臨的春天,我們也將台灣的春天氣息,吹入了日本寒冬中的越後妻有,期待台日兩地的花朵綻放。
Via/達達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