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棚、滴滴聲成靈感!香港實驗舞台劇《建築城市》用搖滾、古典樂表達對城市的衝擊想像

何超與海膽仔在竹棚架旁盡情投入演出

「沒有對城市生存狀態的研究,成就不了建築。」義大利建築學家阿道羅西(Aldo Rossi)

 

當演員舉著「本節目音量很大」牌子緩緩走向舞台正前方,看似令人會心一笑的舉動,卻也是讓你措手不及的甜蜜警告。「忘記一座城市,跟忘記一個人,有什麼不同。」這是香港文化團體進念‧二十面體再全新劇場作品《建築城市》所拋出的議題。建築是構成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不斷講求標新立異,華美造型的建築體,是否也正破壞消弭了大家對於城市的印象?

 

城市是人們的集體回憶,像回憶般連繫物件和地方情感,「城市不停在變化,沒有城市是永遠不變的,永遠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的城市。」台上三名演員輪流用國語、台語、粵語以及英語四種語言貫穿,述說著同句台詞,儘管整齣戲台詞不多又具重複性,卻也擁有著如魔力般的效果,以一種漸進的方式進入觀眾腦海中,進而在內心與台上演員產生一段心靈對話,搭配著香港特有的急促滴滴聲,快與慢之間的漣漪,也不禁讓人想起心中那座城市的美麗與哀愁。

 

取材自阿道羅西的同名著作《建築城市》,充滿無數異想的香港跨媒體導演胡恩威,此次再度運用其擅長的多媒體科技,投射出香港經典街道影像,以及那矗立於舞台上,可謂香港象徵的竹棚搭景,之所以選擇用竹棚當作此次舞台劇不可或缺的元素,胡恩威表示:「走在香港街頭,你會發現我們許多建築物外都會有竹棚現身,我想這是最能代表香港的一種意象。」,因此當初他在構思劇本時,即想用最為傳統的技術搭載新穎科技項目,描繪一段新舊並存的詩意城市故事。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當然有了具故事性的舞台還不夠,胡恩威也邀來鋼琴家KJ黃家正、何超與海膽仔樂團,用古典與搖滾樂碰撞出不同火花,更不用說還要結合香港城市中常聽著的打樁聲、紅綠燈聲甚至手扶梯聲響。對於跨界演出,向來給人百變印象的何超儀,這回用搖滾樂唱出香港城市生活態度,她表示自己過去就曾參與舞台劇演出,對於此番跨界新嘗試,興奮之情大於緊張,反而將自己當做是在一場城市建築裡的夢境中,用音樂盡情衝撞導演想傳達的靈感拼貼,「城市聲音其實類似噪音,屬於一些OFF BEAT的不規律聲音,噪音是無目的,亦無故事可言,但這就是生活的聲音。」。

 

然而要如何將自身的歌曲去搭配導演想要的風格,以及與古典鋼琴的對比,何超儀表示歌曲主要是由吉他手Don參與選曲,之後在一起和音樂總監于逸堯討論後重新編曲,而這些音樂同樣都帶著濃厚都市味道的搖滾與激情,能完美呼應本次舞台劇名稱。導演胡恩威補充之所以選擇使用搖滾和古典樂這看似衝突的兩種音樂類型,是希冀透過各式藝術元素拼貼轉化,表達城市的衝擊與多元風貌,而後半段層層堆疊而起的《Bolero》旋律,更像是建築物般一層一層串起人們與城市,也串起昇華了整場劇的氣氛。

 

除了音樂、舞台背景可看性外,演員們身上所穿戴的服飾也頗為吸睛,一身以回收物料重製的特色造型,是由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盧聲前操刀,而何超儀那結合中國風花雕與獅頭的造型元素,搭配象徵香港建築特色的竹搭棚架結構旁靈活且自在的釋放演出,更讓表演添加狂野之情;不過太過投入的她,也笑說導演反而提醒她可以適時地稍微內斂一些。接下來,《建築城市》預計下一站將赴上海演出,導演表示或許之後也會加入不同語言元素,體現不同城市風情。

 
 
而向來求新求變的何超儀,也將繼續帶領「何超與海膽仔」搖滾樂團繼續用音樂征服大家,預定在4月6日展開一次紫色幻樂搖滾派對「The Classic Purple Psycho Experience」,並與台港兩地共7組樂團、音樂人齊共襄盛舉。

 

 

Josie & The Uni Boys 何超與海膽仔樂團

"The Classic Purple Psycho Experience" 音樂會

 

時間:6 Apr 2019 (Sat) 8:15   11:15 PM

地點:匯星STAR HALL(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3F )


共同參演樂團:

LMF 大懶堂

24HERBS 廿四味

JAN LO(秋紅樂團主唱)

DH(地獄貓樂團主唱)

激膚樂團(台灣樂團)

怕胖團(台灣樂團)

 

Info|進念.二十面體

進念.二十面體是香港專業表演實驗藝術團體,透過光、影、聲、空間等科技詮釋多媒體創作與劇場演出的互動關係,由跨媒體舞台表演空間,到跨界別政治民生空間,到跨地域國際文化交流空間,從流行普及到社會禁忌,由傳統到當代,成立至今共創作200多部劇場作品,曾受邀前往歐洲、亞洲、美洲等八十多個城市演出和文化交流。

 

Text:Ian Liu

via  進念.二十面體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南亞「民間譚」的多重宇宙!楊雨樵以口說藝術展演人虎故事,拓展劇場之外的敘事視野

La Vie 美感俱樂部與臺中國家歌劇院首度攜手推出展演式講座,邀請跨領域敘事藝術家楊雨樵,帶來一場結合聲音表演與故事講述的劇場演前體驗!更推出講座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演出優惠套票,帶領觀眾穿梭於古老神話與現代劇場之間,打開劇場與聲音交錯的敘事宇宙。

今年夏天最令人期待的重量級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來了!改編自全球熱銷1400萬冊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年李安導演改編為電影,劇場版作品由編劇羅莉塔.查克拉芭蒂(Lolita Chakrabarti)操刀,今年首度登上亞洲舞台,在臺中國家歌劇院「2025 NTT 夏日放/FUN時光」系列,以劇場的形式再度重生。

印度少年PI與孟加拉虎「理查.帕克」,一人一虎在海上共存227天的奇幻旅程故事,引領著觀者深入思考,當信仰與生存交錯於浩瀚大海,不只是漂流,也是穿越真相與幻象的試煉——那隻老虎,是野性?是恐懼?還是,是他自己?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首次合作!La Vie美感俱樂部X臺中國家歌劇院 共同推出展演式講座

從劇場故事延伸,為了讓觀眾從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與南亞民間故事中人虎關係的豐富內涵,La Vie 美感俱樂部攜手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首檔展演式講座——打開劇場的多重形象: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民間譚的聲音現場。邀請跨領域敘事藝術家楊雨樵,展開一場穿越文學、聲音與劇場的敘事之旅。

講座上半場將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文本導讀出發,深入故事結構與角色寓意,下半場以兩則南亞的「民間譚」為鑰,透過說書與即興音樂交織出古老又當代的敘事場景,開啟潛藏於經典之下的文化原型與聲音密碼。

(圖片提供:La Vie、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La Vie、臺中國家歌劇院)

什麼是「民間譚」?人虎故事的古代源流

民間譚(folktale)乍聽之下有些陌生,但那些代與代之間口耳相傳、在火光邊、床沿前、在大街上被講述的故事——便是民間譚的雛形。它不屬於單一作者,而是無數講述者與聽眾以口語編織的敘事形式,是人類集體記憶的原型劇場。楊雨樵自小熱愛民間故事,成年後投身亞洲口述傳統的田野採集與語言研究,更親自翻譯 20 世紀初以標音法記錄的語料,將那些古老記錄轉化為可聆聽、可演說的現場語言。

從經典文本《少年PI的奇幻漂流》出發,走入動物民間譚的敘事結構與聲響語彙,楊雨樵通過兩則故事展演,與打擊樂、管樂等實驗性演出,引領觀眾深度的理解少年PI在救難艇上與老虎理查.帕克之間的奇異關聯,實地打開劇場說故事的多重可能。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跨領域敘事藝術家與聲音藝術家楊雨樵(右)將攜手長笛家吳正宇(左)帶來動物民間譚演出。(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虎影共聲:南亞民間譚 × 跨域聲音展演

 故事一《人虎的伎倆》
楊雨樵以單人口說與打擊樂的即興演出。在印度與周邊南亞地域相傳的古代故事中,有一種奇異的生物叫做人虎,是由人向自身施咒,變成人虎,但最後卻無法成功地變回人類,始終維持半人半虎的狀態。這則故事與台灣的《虎姑婆》,在某些地方有著相似的母題,同時也反映出少年PI文本中所暗喻的其中一個民間譚脈絡:人虎同體。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故事二《虎的報恩》
由楊雨樵與長笛演奏家吳正宇共同演出,講述一名男孩偶然救下一隻受傷的老虎,老虎為了報恩,與男孩展開了各式各樣的冒險與遊歷,但故事的最後,「報恩」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這則故事版本遍佈南亞、東南亞乃至東北亞地區,也正是少年PI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化脈絡:男孩與老虎的相伴。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民間譚不只是故事,它是文化的耳語,承載著數百年來人類集體的夢、恐懼與希望。楊雨樵以聲音藝術將古老的故事轉化為鮮活的當代展演,隨著說故事者的聲音節奏、呼吸起伏、演奏的樂聲高低,讓觀眾將再次體會聲音的原初魔力!講座展演演出後也將安排簡短QA時間,想更深入了解《少年PI的奇幻漂流》背後的文化根源、民間譚的藝術形式、楊雨樵的聲音表演的創作歷程,千萬不要錯過這場文字與聲音交織的奇幻旅程!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 La Vie美感俱樂部X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檔聯合展演式講座,報名中!

打開劇場的多重形象: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民間譚的聲音現場

講座日期|2025.7.26(六)19:30~21:30
講座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角落沙龍(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講座票價|票種一/$200,加贈La Vie雜誌隨機期數一本
                     票種二/$700,含《少年PI的奇幻漂流》節目票券一張,加贈La Vie雜誌隨機期數兩本
                     (節目場次資訊:2025/8/2,19:30場次,票區1000元,講座當日領取節目票券)
報名時間|2025.06.27(五)中午12:00起至額滿為止。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台灣首演!「野田妹」上野樹里9月登北流,現場樂團重現「千秋王子」指揮曲等經典曲目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台灣首演!「野田妹」上野樹里9月登北流,現場樂團重現「千秋王子」指揮曲等經典曲目

說起日劇「經典中的經典」,你腦中首先浮現的是哪齣?相信有大票人會回答《交響情人夢》。不僅漫畫原作、改編電視劇紅遍全亞洲,2023年推出的音樂劇版本同樣創下全場次票券瞬間完售紀錄。今年9月,由黃金陣容上野樹里、三浦宏規、竹中直人攜手現場交響樂團的「交響版」全新製作將登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帶來兩場演出。各位手速請準備,早鳥票6月23日中午12點正式啟售!

日本漫畫家二之宮知子以古典音樂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問世20多年來擁有大批粉絲,截至2017年累積發行量高達3700萬冊,2006年改編的電視劇更擄獲無數少女心,野田妹與千秋王子間另類有趣的戀愛故事堪稱七、八年級生共同的青春回憶。

《交響情人夢》2006年由漫畫改編電視劇,成主演上野樹里爆紅之作。(圖片來源:Netflix官方網站)
《交響情人夢》2006年由漫畫改編電視劇,成主演上野樹里爆紅之作。(圖片來源:Netflix官方網站)

2023年,該作品再改編為音樂劇,電視劇版女主角上野樹里及劇中飾演德國知名指揮家的竹中直人時隔近20年回歸登台,並由日本音樂劇新人王三浦宏規詮釋千秋王子一角,為經典之作注入當代風味,創下全場次開賣即完售的絕佳票房。

2025年,《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重啟,以全編制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搭配夢幻卡司組現場演唱,打造「《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的嶄新觀劇體驗,更選定台灣為全球首站,搶先日本於9月6日、7日週末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重磅登場。兩場演出將陪伴所有劇迷、漫畫迷一同重溫不敗經典,回憶通道6月23日中午12點準時開啟,欲得早鳥獨家優惠請鎖定udn售票網

野田妹還得是她!原班人馬上野樹里、竹中直人來台

全新交響版女主角「野田惠」同樣由日劇版、音樂劇版主演上野樹里喚起大家的青春。自2006年劇集播出以來,上野樹里便因此作深受台灣觀眾喜愛,如今再攜代表作來台會粉絲,更引高度期待。時間會走,回憶依舊,從20歲演到40歲,穿著那件紅外套的仍然是你我心中的野田妹。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版由上野樹里和日本人氣小生三浦宏規共演。(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版由上野樹里和日本人氣小生三浦宏規共演。(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永遠的「野田妹」上野樹里相隔17年回歸。(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永遠的「野田妹」上野樹里相隔17年回歸。(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而野田妹口中的「米奇」,自然不能沒有千面影帝的風趣演繹。由資深演員竹中直人所詮釋的「色大師」休得列傑曼,憑藉打破刻板音樂家的搞笑形象收穫高人氣,今二度與野田妹聯手重現當年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橋段,勢必勾起滿滿「時代的笑聲」。

指揮家角色也仍是熟悉的竹中直人。(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指揮家角色也仍是熟悉的竹中直人。(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千秋王子換人當?舞台版迎「音樂劇新人王」三浦宏規

男主角「千秋真一」則由新生代人氣演員三浦宏規飾演。三浦宏規活躍於2.5次元舞台圈,曾參與音樂劇《刀劍亂舞》、《網球王子》等多部熱門作品,近年更以大型舞台作品《神隱少女》白龍、《悲慘世界》男二Marius等角色受到關注。能歌擅舞的他,在2023年《交響情人夢》音樂劇首演中取得廣大迴響,此次也將是他首度來台,挾新一代「千秋王子」魅力登上北流舞台。

音樂劇版男主角「千秋真一」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三浦宏規經典再詮釋。(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音樂劇版男主角「千秋真一」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三浦宏規經典再詮釋。(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現年僅26歲的三浦宏規曾以本劇、《神隱少女》及另多部舞台劇的優秀表現奪得2023年菊田一夫演劇賞。(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現年僅26歲的三浦宏規曾以本劇、《神隱少女》及另多部舞台劇的優秀表現奪得2023年菊田一夫演劇賞。(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全球首站來台灣:現場交響樂 X 原卡司演唱,搶先日本上演

2024年受獎菊田一夫演劇賞的人氣編導上田一豪將操刀此次作詞、劇本與導演,音樂部分則邀請搖滾樂團TRICERATOPS主唱兼吉他手和田唱參與製作。全新形式以「全編制交響樂團演奏」,搭配日本音樂劇原班人馬現場獻唱;除了音樂劇中的原創歌曲演奏、特別為本次音樂會編寫的新曲亮相外,更將呈現原作中的古典樂名曲選段,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蓋希文〈藍色狂想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等,多面向編織全新《交響情人夢》。

承2023年版音樂劇好評,今年改版重啟的「《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於台北、東京譜新曲。(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承2023年版音樂劇好評,今年改版重啟的「《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於台北、東京譜新曲。(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集結原創團隊和受矚新星,並融合舞台劇與音樂會的2025年版《交響情人夢》搶先帶台灣觀眾來一場回憶殺。(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集結原創團隊和受矚新星,並融合舞台劇與音樂會的2025年版《交響情人夢》搶先帶台灣觀眾來一場回憶殺。(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由東寶、講談社、富士電視台、LIVE EXAM製作,聯合數位文創主辦,「《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在今年秋天帶領觀眾重溫最初的感動。

*所有演出照片皆為2023年演出之日版音樂劇畫面。
2023年日版、2025年巡演新版《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海報。(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東宝株式会社)
2023年日版、2025年巡演新版《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海報。(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東宝株式会社)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

【演出資訊】

  • 時間:2025年9月6日19:30、9月7日14:30
  •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 分區票價:NT$5,200 / 4,800 / 4,400 / 3,800 / 3,400 / 2,800 / 2,200 / 1,600 / 1,000(6月23日12:00起至6月30日23:59止,享早鳥專屬限時折扣)
  • 購票方式:點此進入udn售票網,或於週一至週五09:00-17:00電洽02-2649-1689#1

>> 關注「udn x 瘋表演」官方臉書了解更多。

【創作團隊】

  • 原作:二之宮知子《交響情人夢》(原載於講談社《Kiss》雜誌)
  • 作詞.舞台編劇.導演:上田一豪
  • 音樂:和田唱
  • 古典音樂監修:茂木大輔 等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