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展!MAD建築打造「自然舞衣」微光山丘、漂浮雨雲、夢幻光雕等作品亮點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 中國MAD 自然舞衣

全新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登場!多年來以桃園自然景觀及人文資產為基礎,透過豐富多元的藝術展演活動,得以用嶄新角度看待土地及環境。今年展區轉進八德區,以閒置多時,如今重新規劃為森林公園的「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為核心展區,並向外擴延至週邊綠地與陂塘生態區。整合陂塘田野的養護特質,以及昔日軍警營區兼具守備和戰略意義的積極性格!

 

本屆桃園地景藝術節以「新風景線」為命題,以「守護所在,進擊未來」為基礎概念,並從品藝術、看地景、談地景、看表演四大主軸出發。策展團隊邀請台灣、日本、美國、澳洲和中國等海內外,來自繪畫、雕塑、建築、設計和新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大湳森林公園,瞄準都會中即將轉型的閒置空間,號召國內外藝術家開展「現地創作」,共同思考此地歷經發展演化、長期累積而來的人文脈絡與深層紋理。在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取材童話異想,創造「糖果地景」,結合沉浸式參觀體驗,擘劃親子同遊共享的都會空間,24件以「新風景線」為想像與創建的裝置創作應運而生。

 

而在溪濱公園和中大公園,則為景澤創意有限公司的執行長吳思儒策劃的「藝遊八塊厝」展區,呈現藝術家與鄰里居民、社區學校或在地農會等合作的10組創作,總計多達34件藝術作品,再加上5場論壇講座、40場光雕展演、155場工作坊及國際藝術交流會等活動,呈現地景藝術多元樣貌。

 

地景藝術(Land Art)發源於美國,原指戰後1960、70年代間,一種強調作品與自然環境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創作過程使用大量自然有機物當作素材,呈現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特殊風貌。發展逾半甲子後,步入當代的地景藝術,不但是在表現材料上大大擴展範圍,更已成為文化節慶不可或缺的亮點,一舉翻轉了地景藝術創發之初,作品和作者有意識隔離於社會之外的脈絡。另方面,在時空有別的台灣,「文化治理」於解嚴前後大幅度引入公共政策,在社造運動累積的基礎下,地景藝術還彰顯了與社區結合的積極性格。一如歷屆桃園地景藝術節,不僅有效喚起對腳下土地的集體關注,也展現了一座城市多元的發展與活力。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作品亮點

中國MAD 自然舞衣

攤開本屆參展藝術家名單,曾參與2017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由中國建築設計師暨藝術家馬岩松所領軍的MAD建築事務所,將在大湳主展區內建造一座會發光的山丘「自然舞衣」。

 

MAD讓原先為軍用的三層高建築,利用樹脂膜手法,彷彿為塔樓披上一層輕盈「舞衣」,而被波光粼粼山形薄膜溫柔包覆的半戶外花園,遊客將可走進去體驗虛實交錯的空間。

 

林育正 漫遊小憩所

由台灣藝術家林育正所設計,由彩色線條層層堆疊,畫出一彎彎恍若彩虹的弧度,成為在大湳營區裡與世隔絕的小憩處。

 

韓國藝術家梁秀印 大湳轉綠林

由韓國建築師兼公共藝術家梁秀印Yang Soo-In設計的綠林空間「大湳轉綠林],由一顆顆旋轉樹聚集而成,成為一座限時都會公園。旋轉樹是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運用單一馬達與8片大型塑膠網製成樹葉組裝而成,讓旋轉數達到穩定又有彈性的平衡狀態,並儘靠馬達產生離心力讓旋轉樹開支展葉,當馬達關閉時,樹葉則會因重力而下垂。但也不用擔心裝置的危險,因為旋轉樹頂端配有一個測風器,弱勢風力過強時會讓裝置保持收束狀態,而且真樹木扎根夠深可以保持穩固。

 

工作室Comruesto  片刻之間

由台灣設計工作室Comruesto打造的「片刻之間」,要你好好「take a break」,作品透過物件、區域、顏色、與狀態之間,與我們的身體碰撞映射出了許多的時序軌跡,在不同物質、時空、狀態之間互相疊加與削減,而我們又通過這樣物件狀態去填滿或作為彼此間的連結,最終在不同身份的交疊以及空間的填空下,從中呼應著對於未來可能的發展與契機,將其重新迴盪於場域空間之中。

 

胡縉祥 動態陣列

台灣藝術家胡縉祥所創作的動力裝置作品「動態陣列」,外觀上是排列整齊的群聚型結構,象徵軍隊的紀律以及團結,由每一件可「旋轉」的動力裝置所構成,喻表軍人的敏捷與高機動性。平時有如儀隊,表演著整齊畫一的節目。時而全紅,時而紅白相間,表現滿地紅的博愛與自由意象。同時觀眾可以在作品周圍走動,與作品互動。作品定時也會喊口號,與作品動態相互呼應。

 

德國藝術家 克勞德船

德國藝術家松亞芙得麥雅(Sonja Vordermaier)所創作的「克勞德船」,將飄盪池面的小船固定上數十面大小不一,有如地面安全鏡的鏡子,經過的人們只需要定睛觀看,錯視的效果,有如能看見花花世界。

 

越南藝術家譚滕籟  風彩

越南藝術家譚滕籟(ĐÀM Đăng Lại) 作品「風彩」,解析桃園在地風景色系,透過盛開的植物造型裝置作品,展現多色彩、充滿視覺擴散的感覺,呼應主展區許許多多擁有旺盛生命力的自然生態。

 

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o 共用循環

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o所帶來虛無縹緲的「共用循環」創作,讓廣場化身為遺世獨立的空間,大樹及葉梢邊瀰漫闊散的霧水,與地面上的多重圓圈圖騰互相呼應。引導觀者感受平衡與不平衡、自然與人之間互相依賴共存的生命新視角。

VR裝置創作 沙中房間

「沙中房間」由美國傳奇音樂家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及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共同創作,為一虛擬實境互動作品,並榮獲第74屆威尼斯影展虛擬實境最佳體驗大獎。

作品由八個獨特的房間所構成,觀者置身於由象徵「記憶」的黑板所構成的虛擬世界中,任意遨翔,探索文字、圖像、符號、聲音與記憶的各種線索。戴上頭戴式顯示器後,你的視野裡只剩下影像化的手持裝置,看不到坐著的椅子、更看不到自己的身體。隨著VR裡傳來的指示,將雙手往前,你會突然發覺自己懸在半空中,往上看是灰黑色的天空、俯視則是如無底洞的深淵。

 

陳偉立 歡聲笑語

新加坡藝術家陳偉立創作,由一系列漂浮的雨雲組成的「歡聲笑語」,在湖面上空盤旋,雨水繚繞,與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寧靜背景並列。由於全球有6.63億人無法輕鬆獲得清潔用水,「雲朵」的出現提醒了人類面對大自然所給予的恩惠,與全球暖化自然變遷後的災難。

就像電影電視上每每出現的卡通雲一樣,雲朵是一種幽默又荒謬的重建自然的嘗試。漂浮在湖面上的雨雲創造了一個奇觀,激發人們深思全球關注「供水」議題,及永續發展的背後意涵。

 

澳洲藝術家Pip & Pop  日月奇遇記

可以說是本屆桃園地景藝術節最繽紛的創作,由澳洲藝術家Pip & Pop 坦雅舒爾姿(Tanya Schultz)創作的「日月奇遇記」,將各式勞作材料轉化為色彩濃郁之沉浸式作品,以細膩手法呈現多采多姿的烏托邦夢境與短暫歡愉,更流露出藝術家對神話、傳說與古地圖的著迷。

 

大湳森之光光雕表演

由藝術家陳怡潔率領跨界多媒體製作團隊設計的光雕表演,將透過音樂、燈光、投影、AR互動影像所共織出的全長200公尺的森林光雕環境劇場,內容以全台族群數量不到200隻的黃鸝鳥為主角,敘述牠在尋覓居處的旅途中來到大湳森林公園,與許多動植物朋友一起合鳴共舞的奇遇記。

 

開幕將由「娃娃」魏如萱獻聲導聆揭開展演序幕,邀請民眾一起聆聽森林的聲音,隨著動植物的蹤跡感受大自然生命的奧秘與能量,展現出當地獨特的人文地貌與特色生態體驗,透過聲光色俱全的科技藝術饗宴,攜手珍視大湳森林公園中寶貴的自然生態,共生共創八德區的新風景。 

光雕表演時間:

9/6(五)-9/21(六)

週一到週四19:00、19:30

週五到週日19:00、19:30、20:00

演出地點:大湳展區綠蔭步道

 

除了邀集國內外藝術家於各展區駐地創作、設置作品或與社區民眾媒合共創之外,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規劃了一系列與在地文化、歷史記憶以及生活環境相關的藝術體驗和參與活動,串連桃園的自然、人文甚至情感脈絡,開展既探索地方過去也思考共同未來的地景藝術節。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

主展區:桃園大湳森林公園

副展區: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西坡埤塘生態公園、溪濱公園、中大公園

時間:9月6日-9月22日

 

編輯整理:Ian Liu

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近期,法國奧賽美術館宣布攜手大富翁推出《大富翁:奧賽美術館特別版》(Monopoly – Musée d’Orsay Special Edition),玩家不僅可以變身策展人、競標藝術品,還能飽覽眾多館藏,獲得眾多網友迴響。經典桌遊「大富翁」(Monopoly,又稱地產大亨)歷年積極推出多樣化版本與創新玩法,其中也曾與許多美術館、博物館合作,成為館內商店的熱銷商品之一。以下就帶你一起看看5個「美術館/博物館特別版」大富翁,下次造訪時不妨帶一組回家!

➊ 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

在《大富翁:奧賽美術館特別版》遊戲中,玩家將化身策展人,除了要收購藝術品、讓館藏更豐富,還要策劃精彩的展覽,讓更多觀眾認識這些作品!遊戲過程中,玩家將出價競標、互相談判,用機智贏得比賽。收錄在遊戲內的作品包含梵谷著名的《自畫像》和龐龐的《白熊》等,邀請玩家重新探索奧賽美術館的珍寶。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Musée d'Orsay)

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富翁: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特別版》將The Met的眾多館藏融入遊戲中,讓玩家逐步收購展廳、擴建場館,打造屬於自己的迷你博物館。有趣的是,遊戲中所使用的貨幣皆印有不同藝文名人的肖像,遊戲說明書中也詳細介紹每件藝術品,讓玩家徜徉橫跨五千年的藝術史。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The Met)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The Met)

➌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

《大富翁:羅浮宮特別版》是廣受歡迎的羅浮宮周邊商品之一,其集結許多經典館藏,例如米開朗基羅《垂死的奴隸》、漢摩拉比法典石碑等。在這個版本,玩家一樣需要透過拍賣會來收購藝術品,並規劃展覽以吸引參觀人潮來贏得遊戲。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Musée du Louvre)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Musée du Louvre)

➍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

梵谷一生遊歷多地,從荷蘭、比利時再到法國,而《大富翁:梵谷博物館特別版》也邀請玩家一起踏上這趟旅程,探索梵谷在三個國家創作的經典畫作。遊戲地圖以畫作《黃房子》為背景,而遊戲棋子也別具巧思,設計成顏料軟管和《在亞爾的臥室》中的床鋪造型。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➎ 卡達博物館(Qatar Museums)

在這個版本中,玩家將能一次遊歷卡達多座著名博物館,包含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卡達國家博物館,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祖巴拉古城。除了一覽卡達博物館群,遊戲中也收錄了作品如理查·塞拉的《東西/西東》、露易絲·布爾喬亞的《母親》等。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Inq Onlin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不會消逝的陽光!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梅雨季即將來臨,陰雨綿綿總讓人心情蒙上一層灰,今年不要怪天氣,試著出門「逐日」吧!座標台北敦南林蔭大道上的「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數位藝術家DAMONXART帶來全新戶外光影作品《陽顏 SUN HUE》,以數位形式重現太陽的恆常存在,為城市注入一抹暖意。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用「錯視」創造永恆全日

從太陽、花瓣、鳳凰、河畔到行星運轉的軌跡,都是DAMONXART的創作題材,其以數位語彙玩轉幾何,加上對鮮豔色彩的靈活運用、對不同材質的探索,建構富科技感、卻仍保有溫度的作品。抽象的畫面乍看陌生,其實都藏有連結生活的靈光。

《陽顏 SUN HUE》以「台北的永晝」為發想,結合時間流動與光影設計,於都市核心地帶創造出一顆不隨天氣與晝夜消逝的「數位太陽」。作品隨著實際時間推移,呈現從晨曦微光、正午烈陽到夕陽西下的色彩與情緒變化,讓觀者即便在陰雨綿綿或夜色低垂的時刻,也能感受到陽光灑落的視覺經驗與心靈慰藉。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出發!一起在梅雨季逐日

作為一場結合科技、自然與情感的公共藝術介入,《陽顏 SUN HUE》不僅重新詮釋「陽光」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也回應人們在季節轉換與環境壓力下,對光與溫度的深層渴望。展演即日起至515日展出,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9點於整點播放,每15分鐘輪播一次。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DAMONXART《陽顏 SUN HUE

展期|2025415日-515  

地點|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19   

時間|每日 08:00 – 21:00(整點播放,每15分鐘輪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