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普立茲克獎得主展女力!愛爾蘭Grafton雙人組建築師 呼應環境充滿生機的建築作品選10+

當代馬丘比丘!秘魯UTEC大學打造如人造懸崖的「垂直校園」 混凝土建築

建築女力再現!自1979年開辦首屆獎項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綜觀過去逾40載的得獎名單中,僅有三位女性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妹島和世西班牙RCR建築的Carme Pigem名列其中,如今隨著新年度2020普利茲克獎得主揭曉,發跡自愛爾蘭都柏林,共同創辦Grafton Architects格拉夫頓建築事務所的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和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雙人組建築師,則替21世紀建築史寫下嶄新漂亮的一頁!

null_dezeen_2364_col_4
左: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 和 (右) 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兩人名氣或許不若明星級建築師來得知名,然而雙姝一直以來的成就同樣是有目共睹,像是2012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2017湯瑪斯傑佛遜建築獎、2018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2019愛爾蘭皇家建築師學會RIAI終身成就獎,以及2020英國RIBA皇家建築金獎等肯定外,如今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再再證明了自身實力。

「建築堪稱地球上最複雜、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能成為一名建築師榮幸之至,更不用說獲得這個獎項,是對我們建築信念的極大認可」伊馮法雷爾


在建築領域並肩合作逾40年之久的兩人,其建築風格清晰反映了普利茲克獎的宗旨「以所有的建築作品致敬建築藝術,為人類社會做出持續貢獻。」;相識於學生時代,兩人同樣就讀都柏林大學(UCD)建築學院,1978年時兩人與另外三位夥伴攜手創辦以都柏林作為基地的Grafton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其名稱源自於市中心街道,同時也是事務所第一間辦公室所在地,都柏林成就了她們對建築的態度,而她們則實際塑造都柏林現代建築的模樣。

Farrell-McNamara-1974_5

「為了表彰她們對待建築及創作方式永不妥協的敬業實踐,對合作的堅韌信念,對同行的慷慨分享——尤其是在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等活動中的表現,為了她們對追求卓越建築的長久承諾,對環境擔負責任的創作態度,她們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同時對各個項目地點的獨特性兼收並蓄,綜合上所述因由,我們決定將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授予伊馮法雷爾和謝莉麥克納馬拉。」2020年度評委會在評審辭中寫道。

建築作品多在愛爾蘭,這片山脈綿延、懸崖遍布的島國,愛爾蘭得天獨厚的自然地形,無形中成為培養她們對每個地形地貌、氣候變遷和自然環境的敏銳感覺養分。她們對建築設計始終保持著豐富用意,但又懂得適度;優化城市並增加可持續性發展來回饋當地的需求。在發想一幢建築時,她們深入研究並理解建築所在地的環境肌理,憑藉敏銳洞悉力、開放且充滿好奇心的探索精神,以及秉持對文化和氛圍的深刻尊重,在力量與精緻之間求得平衡,形塑出最理想的建築樣貌。

87484984_2982954168422922_5568325859749658624_o

兩位建築師向來關注建築內部和外部之間的對話,這一特點體現在公共和私人空間的融合,以及富有深意的建材選擇和建材本身上。法雷爾解釋道:「我們在工作中要做到的,是了解各個群體的不同公民意識,並嘗試找到一種架構來應對其中的相互重疊,從而加強彼此之間的關聯。」;兩人同樣亦是比例運用的大師,希冀在宏大建築物中能以人的比例保持與環境的親密感。像是愛爾蘭納文的索爾斯蒂斯藝術中心( Solstice Arts Centre,2007),波浪形劇場地面讓觀眾和表演者之間形成了物理空間的親和貼近。建築原先位處納文市場中心的停車場,傾斜地形使讓她們將其塑造成人造岩石般,並藉由上下兩個幾何狀建築體相接,黑色岩石建材搭配下方通透明亮的玻璃窗,在視覺上豐富並消弭原先的空曠廣,亦成為城鎮新地標。

solstice-arts-centre-navan-02-ros-kavanagh

麥克納馬拉表示:「建築是人類生活的框架,。它為我們提供棲身之所和歸屬感,並將我們連接到外部世界,這可能是其它空間塑造學科所無法做到的。」,法雷爾補充說:「這行的核心在於發自內心地相信建築至關重要,這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文化空間現象。」。

愛爾蘭都柏林的北國王街住宅(North King Street Housing,2000)

建築有意識地規避了外部設計元素,因此與鄰近倉庫的克制感產生呼應。

grafton-north-kings-street-housing-architecture-roundups_dezeen_2364_ss_0

都柏林大學愛爾蘭城市研究院(Urban Institute of Ireland,2002)

位於整個校園建築群的邊緣,陶瓦、紅磚和花崗岩基座構成了這座可持續建築的「工藝建築」,材質對比的折疊變化營造出視覺趣味。兩層樓高的建物,由實驗室和研究室組成,從東西方向上的分層來看,上層的天窗朝向西北整齊排布,形成一組對比鮮明的窗格,產生了令人驚嘆而有趣的空間複雜性。

都柏林大學愛爾蘭城市研究院照片由Ros Kavanagh提供

都柏林大學愛爾蘭城市研究院照片由Ros Kavanagh提供2

洛雷托社區學校(Loreto Community School,2006)

坐落於愛爾蘭多尼戈爾郡的小鎮米爾福德,由四大主體建物構成,包括科技翼樓圍繞著餐飲、集會區域,另有教學樓和運動場館,建築起伏的鍍鋅板屋頂與當地引人入勝的坡地景觀遙相呼應。

洛雷托社區學校, 照片由Ros Kavanagh提供2

洛雷托社區學校, 照片由Ros Kavanagh提供3

愛爾蘭都柏林財政部辦公樓(Department of Finance Dublin,2009)

建築選用本地石灰石製作的厚板,為整體賦予了力量感。凹入或與立面齊平的窗戶,其下方均設有格柵,使得新鮮空氣能夠在整個建築物中流通。建築物在各個立面均有開窗並非這座城市建築的典型風格,能夠提供全景視野。

Offices for 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_4

愛爾蘭都柏林財政部辦公樓

多以愛爾蘭當地為主的兩人,2008年位義大利博科尼大學所設計的經濟學院,是她們海外首個建築項目,而此作也讓她們一舉獲得2008世界建築節的世界年度建築獎殊榮, 此後,在法國和秘魯等地皆能看見其建築風格蹤跡。

義大利米蘭博科尼大學經濟學院(Universita Luigi Bocconi,2008)

在居住者和生機勃勃的城市之間建立起社區,通過一樓的公共空間,並延續至室內及其上方遮蓋的浮動頂篷,擴展到了垂直分佈的校園之外,讓路人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

義大利米蘭博科尼大學照片由Federico Brunetti提供

Bocconi_3

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University Campus UTEC Lima,2015)

被譽為「現代馬丘比丘」,校園位於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地點,一側是陷在深谷裡的高速公路,而另一側毗鄰居民區。她們的設計成果是一棟垂直佈局的退台式建築,同時與地形和氣候的要求相呼應。其中的開放空間旨在自然引入來自海洋的清涼微風,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空調的需求。 點此看更詳細介紹

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照片由Iwan Baan提供.3

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照片由Iwan Baan提供5

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照片由Iwan Baan提供2

倫敦金斯頓大學學習中心(Town House Building, Kingston University,2019)

作為大學正門試圖將校園與當地社區聯結起來的新門戶,將包括學習資源中心、舞蹈室、庭院和咖啡館等設施。建築內部由多個彼此連通的寬敞大廳構成,在物理和視覺上相互重疊交織的兩層和三層空間穿插其中。入口大廳幾乎垂直挑高至屋頂,樓梯彷彿懸吊於地板之間,創造出雕塑般的藝術質感,又同時將建築各層緊密編織在一起。

倫敦金斯頓大學學習中心照片由Ed Reeves提供2

倫敦金斯頓大學學習中心照片由Ed Reeves提供3

國巴黎帕萊索的礦業電信學院集團(Institut Mines Télécom,2019)

開放空間、窗戶、玻璃幕牆和開放式天花板的大量運用讓自然光漏過房間前的走廊,令人們感覺光線穿透了樓宇內部大大小小相互交錯的各種空間。

法國巴黎帕萊索的礦業電信學院集團 照片由 Alexandre Soria提供

法國巴黎帕萊索的礦業電信學院集團

法國圖盧茲第一大學經濟學院(Université Toulouse 1 Capitole, School of Economics,2019)

磚砌支撐、坡道和庭院是圖盧茲這座城市的象徵,城裡遍布著橋樑、牆壁、長廊和石塔,因此她們用隱喻方式將之帶入建築設計之中;由於校園位於運河轉彎處,為了提供舒適宜人的研究和教學場所,在設計每個空間時,都確保具有良好通風與自然採光的特性,而光影與河川映照,更成為特別最天然的妝點景致。

法國圖盧茲第一大學經濟學院 照片由Dennis Gilbert提供

法國圖盧茲第一大學經濟學院照片由Dennis Gilbert提供2

photo courtesy of Grafton Architects 、Ed Reeves、Iwan Baan、Dennis Gilbert、Federico Brunetti、Alexandre Soria

via Pritzker Priz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建築師芦沢啓治談「誠實設計」!從藍瓶咖啡、設計旅店TRUNK(HOTEL)YOYOGI PARK到石卷工房,細節才是創造空間的關鍵

日本建築師芦沢啓治談「誠實設計」!從藍瓶咖啡、設計旅店TRUNK(HOTEL)YOYOGI PARK到石卷工房,細節才是創造空間的關鍵

疫情趨緩開啟了國境,日本設計旅宿在去年(2023)接連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話題新作!無論是小巧精緻、眺望代代木公園的新型態酒店TRUNK(HOTEL)YOYOGI PARK,或是俯視東京天際線的奢華酒店BELLUSTAR TOKYO,不約而同出自芦沢啓治之手。他攜手丹麥跨領域設計工作室Norm Architects,為空間添上「家」一般溫暖、不逐潮流的經典。時隔多年,這位主張「誠實設計」的日本建築師在短暫訪台之際,再次與La Vie分享多年來的設計實踐。

在台灣,芦沢啓治常為人所知的可能是Blue Bottle藍瓶咖啡的商業空間建築師,或創辦隨東日本大震災復興而生的DIY家具品牌「石卷工房」。事實上,他所涉足的設計領域遠超過於此。職歷鐵鋼製作所super robot實際參與商品製造過程、累積對材質的認識與興趣,他在2005年創設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更同時在家具、燈光照明等小尺度產品設計展現熱情。官方網站自介中寫道:納含在「空間」這個載體內,事務所都可以進行設計。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以周遭公園為靈感,採用木材為主要材料,營造出歡迎當地社區的親切氛圍。(攝影:Tomooki Kengaku)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以周遭公園為靈感,採用木材為主要材料,營造出歡迎當地社區的親切氛圍。(攝影:Tomooki Kengaku)

「比起建築體本身,將建築物包含在內的『場景』更加重要。」芦沢啓治用電影導演的視角類比,在設計中運用環境風景敘述故事背景,畫面中的某些物件細節亦會隱含情節的轉折,這些都是相互呼應而連貫的,無法拆解個別而成立。設計也是如此,建築外觀的表與室內的裏、家具的材質與照明的強弱,一一都回應著以使用者為出發點的敘事論述,因而他不是來回切換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或產品設計師的角色,而是以更為綜觀全貌的導演視角,想像最終的畫面逐一到位成形。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室內設計與軟裝大量採用淺色橡木材與淺色調天然材質,讓整體色調趨於一致。(攝影:Tomooki Kengaku)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室內設計與軟裝大量採用淺色橡木材與淺色調天然材質,讓整體色調趨於一致。(攝影:Tomooki Kengaku)

誠實設計者要是做正確決策的專家

因建築涉及的設計層面較多,有時不同領域各自關注的細節也會有所相斥,貫徹設計的核心思想就顯得無比重要,芦沢啓治提出的答案正是「誠實設計」(正直なデザイン/Honest Design),一種設計傳遞訊息的方式,或說是透過設計實踐的概念與想法,將設計與社會、環境議題相結合。

芦沢啓治認為設計應作為一個高度社會化的工具,經由誠實設計理念,所有的設計都可以一體完成,而正確設計會對社會有所裨益:「建築在完成的瞬間就成為『公共財產』,因為體積龐大,是誰也無法忽視的存在,也因此說建築是『為所有人而設計』,一點也不為過。」這也是他總是強調,比起創造炫目外型、媒體爭相報導的「設計」,建構一 個讓所有使用者都能安心而持續使用的空間,才是他的目標。

芦沢啓治和丹麥設計工作室Norm Architects合作設計下,如同扶手椅N-SC01,專為店內打造的家具成為Karimoku Case的第二個系列。(攝影:Tomooki Kengaku)
芦沢啓治和丹麥設計工作室Norm Architects合作設計下,如同扶手椅N-SC01,專為店內打造的家具成為Karimoku Case的第二個系列。(攝影:Tomooki Kengaku)

誠實設計聽起來似乎有些理想化,實際應用會是什麼樣子呢?芦沢啓治說,其實就是回歸到設計者本身,去考慮若是自己會購買與使用的物件設計為何,撇除個人喜好,進而思考真正能夠長久使用的設計。「對於設計師來說,弄清楚我們正在做的是否是正確的設計(對社會有益),誠實和正確之間是否有些微差異?反覆自問自答的過程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不這麼做,就很容易提出只是稍作外型修改的設計了。」

芦沢啓治為日本家具品牌Ariake有明設計的Kadai玻璃桌與Saga座椅。(攝影:Sebastian Stadler)
芦沢啓治為日本家具品牌Ariake有明設計的Kadai玻璃桌與Saga座椅。(攝影:Sebastian Stadler)

邀請人們進入流動的生活場景

舉日本橫濱的藍瓶咖啡港未來店(Minatomirai Cafe)為例,這是芦沢啓治與長期合作的丹麥Norm Architects,為日本老牌木家具製造商Karimoku所監製品牌「Karimoku Case」的第二個企畫,建築空間本體像是個透明的玻璃盒子,座落在一個平凡無奇的公園內、廣場上的活動也極少。

芦沢啓治從經營層面切入,在此基地條件下,光是將店內打造成為舒適的空間可能還不夠,「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設計一下廣場。當廣場被設計得漂亮時,人們會更願意光臨這個區域。」在他的眼中,看見的不只是「設計一家咖啡館」,而是讓人們可以來到咖啡廳稍作休息或於此工作,再回到舒服公園的「生活場景」。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外觀。(攝影:Tomooki Kengaku)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外觀。(攝影:Tomooki Kengaku)

因此芦沢啓治客製化設計可堆疊的戶外家具,延續咖啡館內以圓形吧台為中心,創造出一種從室內擴散至戶外的景觀設計,並將環境因素考慮進室內家具的細節中,成為一整體的體驗。建築玻璃箱中的圓形長椅、桌子、椅子,再呼應到公園外的圓形長凳,無形中加強與店鋪空間更深層意義上的連結,歡迎來到此處的人們進入這場流動的生活電影。為了解決公園不屬於咖啡館的管轄範圍,工作人員每天早上都會在店外放置長凳,將它們融入現有的藝術品和行道樹環境,創造一個與周圍景觀相協調的咖啡館空間。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外的圓形長凳。(攝影:Tomooki Kengaku)
藍瓶咖啡港未來店外的圓形長凳。(攝影:Tomooki Kengaku)

這確實使整體空間變得更富有在地特色的樂趣,也引發了內外空間的共振。同時,從設計者的角度出發,提出這樣的創意正是設計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這需要豐饒的想像力和對空間的深入理解。芦沢啓治認為誠實設計不是追求極簡乾淨,也不是追求華麗驚艷,「而是設計如何適時適地運用在問題的解決與創造之上,我們的工作就是理解空間可以實現什麼。設計師不僅僅是思考或定義物品的形狀,要在思想上有所作為,我們對於所建立的世界觀應該更全面地提出建議。」

2023年最新揭幕的Bellustar Tokyo搭配Norman Architects為日本品牌 Karimoku設計的訂製家具。(攝影:Jonas Bjerre-Poulsen)
2023年最新揭幕的Bellustar Tokyo搭配Norman Architects為日本品牌 Karimoku設計的訂製家具。(攝影:Jonas Bjerre-Poulsen)

細節中獲得靈感,不斷自問設計的意義

翻閱芦沢啓治網站與社群平台上的作品照,即便影像中無人,卻總能透過整體配置巧思感受到使用者存在的蹤跡。對於這發現,他的微笑爬上臉頰,解釋一般空間攝影經常會使用廣角鏡頭,運用樓梯跟窗戶的布局構圖帶來高大與寬闊之感,「但這並不是我看待空間的方式,我期望大家是將目光集中在細節之上,例如這張單椅坐下來是否舒適,咖啡邊桌上會放著什麼樣的書,我會把這些枝微末節安排適當,不需要過多解釋。」

Bellustar Tokyo空中酒吧一隅。(攝影:Jonas Bjerre-Poulsen)
Bellustar Tokyo空中酒吧一隅。(攝影:Jonas Bjerre-Poulsen)

芦沢啓治說,「我們常從非常小的細節中獲得靈感,通過累積這些小細節,從中創造出空間。就像美國建築師、家具設計師Charles Eames曾說過,細節才是創造空間的關鍵。」這些靈感並非突然湧現,而是以先前經驗累積為基礎上創造新的細節,設計者會針對各種狀況的應對深思熟慮,確保空間不會對使用者產生排拒或是不合。

TRUNK(HOTEL)YOYOGI PARK水洗混凝土的外觀與公園樹木、 酒店綠化完美融合,給人留下彷彿建築已存在很久的印象。(攝影:Tomooki Kengaku)
TRUNK(HOTEL)YOYOGI PARK水洗混凝土的外觀與公園樹木、 酒店綠化完美融合,給人留下彷彿建築已存在很久的印象。(攝影:Tomooki Kengaku)

家具除了是建構房屋空間的基本元素,更是為了居住者而生,而避免過分追求時尚和潮流正是Karimoku Case的理念,除了多間各具特色的藍瓶咖啡分店,2023年最新揭幕的Bellustar Tokyo於高空200 公尺之上打造遠離喧囂的旅居。而同年延續與Norm ArchitectsKarimoku的合作,另加上日本木家具品牌Ariake,共同設計東京市中心的TRUNKHOTELYOYOGI PARK,給予旅人療癒和刺激的空間,也與代代木公園活躍、時髦的風采融為一體。

2011年成立的石卷工房在311地震災後根植當地,2020年展開的計畫石卷Home Base則以咖啡廳、工作空間與民宿的複合功能姿態迎接訪客。TRUNK(HOTEL)YOYOGI PARK水洗混凝土的外觀與公園樹木、 酒店綠化完美融合,給人留下彷彿建築已存在很久的印象。(攝影:楠瀬友将)
2011年成立的石卷工房在311地震災後根植當地,2020年展開的計畫石卷Home Base則以咖啡廳、工作空間與民宿的複合功能姿態迎接訪客。TRUNK(HOTEL)YOYOGI PARK水洗混凝土的外觀與公園樹木、 酒店綠化完美融合,給人留下彷彿建築已存在很久的印象。(攝影:楠瀬友将)

而長年著重在地製造(Made Local)、深耕地方的石卷工房,也自2020年起推出旅店企畫「石卷Home Base」,在在展現家具的設計、角色與功能性如何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何以有用的方式為空間而存在、為人所理解,進而擴及到對於製作生產端耐久性、提升國產木材的使用率、減少資源浪費等等思考,是將設計與社會、環境議題相結合的實踐。「對製造和建築規劃做出堅定的承諾非常重要,但我們也必須認真考慮這是否有任何用處。」芦沢啓治最後說道,「誠實」不僅僅意味對自己誠實,還代表著嘗試設想建築和設計應該是什麼樣子,並且每天自問、探索何謂「誠實設計」,而他會持續地進行下去。

(圖片提供:Keiji Ashizawa Design)
(圖片提供:Keiji Ashizawa Design)

芦沢啓治(Keiji Ashizawa)

1973年生於東京。2005年創立芦沢啓治建築設計事務所,擁有建築師、產品設計師、家具設計師等多重身分,小從家具,大至建築空間皆注入「誠實設計」理念,誠實面對素材特性加以設計。不僅廣泛應用於國內外設計合作中,亦積極於社會參與,如東日本大震災復興而生的「石卷工房」、期間限定GalleryDESIGN小石川」等,皆為超越領域界限、非制式的設計實踐。

企劃|吳哲夫 文|劉祥蝶

攝影|楠瀬友将、Jonas Bjerre-PoulsenSebastian StadlerTomooki Kengaku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3月號《建築自然系》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專訪日本新生代自然系建築家o+h:從Copal兒童遊樂場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建築就要受人喜愛!

專訪日本新生代自然系建築家o+h:從Copal兒童遊樂場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建築就要受人喜愛!

近年談到日本建築,似乎不可忽視一股「自然系」的設計流派。在此才結束2023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策展的新生代建築家大西麻貴與百田有希,親身分享他們一路走來的建築思考。而我們也透過他們的眼睛,透視日本文化中,建築為何與自然緊密相依。

走進2023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館外園圃上方覆著一片淨白的織布網格遮頂,讓陽光隨風投下斑斕而搖曳的光影,1樓有個小巧的溫泉陶池,上方懸著的小陶石彷彿隨著氤氳的蒸汽輕輕由中庭洞口飄上充滿日照的通透展間,感官上如此輕盈。

日本館的策展主題《追求受人喜愛的建築》(Architecture, a place to be loved)由新一代日本建築家大西麻貴+百田有希(o+h)策劃,1樓的木質吧台和工作坊為人們提供交流的場所與親近日本老與新工法的場域,並在2樓展示日本建築如何與大自然緊密相連。

兩人分享,「由於雙年展會場很大,人們經常沒有足夠時間慢慢品味每件作品,感受陽光和風穿過空間的美好,透過展覽創造能夠與訪客互動的機會,希望使他們與日本館產生共鳴,共同思考『受人喜愛的建築』(愛される建築)到底意味著什麼。」

日本館整體希望營造出一種公園般容易親近的開放氛圍。(攝影:Yuma Harada,圖片提供:The Japan Foundation)
日本館整體希望營造出一種公園般容易親近的開放氛圍。(攝影:Yuma Harada,圖片提供:The Japan Foundation)

將建築視作生物,如面對生命體般呵護

對大西與百田而言,建築不只涉及建體空間本身,更要將周圍環境甚至城市囊括進來。如他們的早期代表作「二重螺旋之家」(2011)中,盤旋建築外的木質樓梯讓通往私領域的路徑成為建築體驗的延伸,街景映入眼簾。

早期作品二重螺旋之家(2011)將傳統思維中關於玄關、客廳、通道、臥室、浴室等序列和行進過程刻意混淆,重新看待人與空間的交互關係。(攝影:Kai Nakamura)
早期作品二重螺旋之家(2011)將傳統思維中關於玄關、客廳、通道、臥室、浴室等序列和行進過程刻意混淆,重新看待人與空間的交互關係。(攝影:Kai Nakamura)

周遭環境與建築體驗融合的概念也可在日本傳統茶室文化找到,兩人解釋,「茶室的建築體驗包含從屋外的等待、移動至屋舍入口後鑽過躙口進入茶室的整套過程。這意味著建築體驗不僅止於建物本體,而是從街區到庭園,再到建築內的一連串過程。」

談及日本傳統文化,建築與外界自然環境的界線素來曖昧,這成為日本當代建築實踐中一種頗具代表性的樣貌。他們說明,這與傳統文化中的泛靈論(アニミズム)密切相關,人們認為大樹、岩石、爐灶等萬物都有神靈依附,因而將物體視為一個個生命體,尊重其存在的價值與本質。

「在日本潮濕多雨的氣候下,人們必須每天進行打掃和修復等維護工作,才能延長建築壽命。(日本)偏好通風良好、通透舒適空間的美感價值觀,並不只成立於建築本身所呈現的樣態,更是透過人們與建築的互動關係,日積月累下才誕生的。」

這次在日本館展出期間,他們與當地工作人員充分溝通這分源於日本傳統的理念,當他們更投入在每日維護、向遊客導覽的過程中,無論自己或訪客都能感受到因認同展場所溢發的生命力。

當初打造展館的建築師吉阪隆正曾說過「所謂的創作,就是將生命注入其中」,而大西與百田延續了此概念,希望人們與「牠」互動,從中加強關係。他們將建築看作是有生命的生物,如同對待孩子一樣加以培育。

「這跟我們面對孩子時,不會單就其角色或能力去衡量他們的價值是一樣的,面對建築時也不該只看它的機能性,應該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它的個性,並包容不完整或未完成之處,期待在愛護、培育下所產生的變化。」

日本館2樓展間呈現日本建築如何與自然條件產生緊密關係的樣態。(攝影:Yuma Harada,圖片提供:The Japan Foundation)
日本館2樓展間呈現日本建築如何與自然條件產生緊密關係的樣態。(攝影:Yuma Harada,圖片提供:The Japan Foundation)

早在o+h創立之初,2006年、在長野縣森林的千之瀧的別墅提案中,兩人就開始秉持這樣的思考,當時他們自問:是否有可能讓建築像林中的鹿和貓頭鷹一樣存在?牠們融入環境的靜立姿態啟發了浮空設計。快轉到現在,正在進行中的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Osaka Expo 2025)休息設施,計畫打造一個外觀如動物皮毛、讓人的五感都能感到舒適的場域。「透過將建築視為生物而非人造物的方法論,可以重新理解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

千之瀧的別墅(2009)屋頂結構由鋼板的自重撓曲所構成,以重力所形成的線條,自然地融入森林地景之中。(圖片提供:o+h)
千之瀧的別墅(2009)屋頂結構由鋼板的自重撓曲所構成,以重力所形成的線條,自然地融入森林地景之中。(圖片提供:o+h)

對話中,感受建築與自身的連結

談起日本近代建築團隊如SANAAAtelier Bow-Wow,經常是由雙人、不同性別組成。大西與百田從大學時期就並肩作戰,已然發展出明朗輕快的對話創作模式,他們分享,「由兩位建築師組成的團隊能使設計過程充滿對話性和能量,不論任何想法,透過交換意見來發展設計方案。」

大西麻貴(左)與百田有希(右)於東京辦公室前。(圖片提供:o+h)
大西麻貴(左)與百田有希(右)於東京辦公室前。(圖片提供:o+h)

兩人因不同的發展路徑而更有所激盪,曾在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伊東豊雄事務所工作約5年的百田提到,「伊東先生善於運用語言激發創造力,當面對不同意見時,會如鐘擺般在論點間搖擺,思考如何融合互相對立的事物觀點,會議中也經常拋出如『什麼是會呼吸的建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這令團隊成員能各自多方探索可能性。

向來是獨立活動的大西,表示不免羨慕百田師徒制般的近身經歷,她則是在一路上的合作中,拾起不同人顯露的智慧,像是學生時代從指導教授竹山聖學到如風般靈活優雅的生活態度、於伊東豊雄身上知曉作為建築師的美好,現在也從同在橫濱國立大學教書的西澤立衛(與妹島和世共理SANAA)身上看見另一種以建築理解世界的觀點。

o+h的設計正始於對話,這並不止步在大西與百田兩人之間。「如果要建造一座長存於城鎮中的公共建築,我們希望讓當地居民參與過程,使其真正成為地方發展的一部分。」

Good Job!Center香芝(2016)透過不同方向的牆壁引導人們的視線和行動路線,使空間更加活躍,並提供居民與身障者舒適的工作空間。(攝影:Yoshiro Masuda)
(攝影:Yoshiro Masuda)
Good Job!Center香芝(2016)透過不同方向的牆壁引導人們的視線和行動路線,使空間更加活躍,並提供居民與身障者舒適的工作空間。(攝影:Yoshiro Masuda)
Good Job!Center香芝(2016)透過不同方向的牆壁引導人們的視線和行動路線,使空間更加活躍,並提供居民與身障者舒適的工作空間。(攝影:Yoshiro Masuda)

他們提到「Good JobCenter香芝」(2016)是創作上的重要轉折,委託方蒲公英之家在地活動50餘年,致力協助身心障礙者透過藝術與工藝發揮創造力,「我們可以如何設計空間,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能自然而然承認和珍視彼此的差異?從那時起,這成為我們在設計公共建築時必須考慮的問題。」這些思考的痕跡,也可在他們近期收穫2023年日本建築學會賞的「山形市室內兒童遊樂場Copal」(2022)中見到。

山形市室內兒童遊樂場Copal(2022)建體主要採用鋼構,屋頂一部分則使用木構造,造形融入後方的藏王山巒。(圖片提供:Copal)
山形市室內兒童遊樂場Copal(2022)建體主要採用鋼構,屋頂一部分則使用木構造,造形融入後方的藏王山巒。(圖片提供:Copal)
山形市室內兒童遊樂場Copal室內環境以木材質為主,並將共融與開放的元素考量入設計,成為任何小朋友都能在此安心玩樂的溫馨空間。(圖片提供:Copal)
山形市室內兒童遊樂場Copal室內環境以木材質為主,並將共融與開放的元素考量入設計,成為任何小朋友都能在此安心玩樂的溫馨空間。(圖片提供:Copal)

而在施造「多賀町中央公民館」(2019)的過程中,他們定期舉辦地區會議「多賀交談所」、自主學習會,邀請居民、市政府職員等一同參與,也挖掘在地飲食文化、進行山區林業工作訪談,還與身心障礙人士一起舉辦紡織工作坊,許多在完工後仍持續進行。而由於這些建築從設計過程開始就極具互動性,其他事務所成員、工程師與當地居民、營造者也能自由參與在自然對話中,思考並親身感受建築與自身的關聯。

讓建築成為大家共有的存在

這些時間、這些對話是非常珍貴的,不僅幫助o+h全面理解地方與案例,並讓社群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共同克服。在專訪前,日本才歷經能登半島震災。這座島國素來與台灣一樣同災禍共存,「與其奮力對抗災害,倒不如敬畏自然的力量並與之和諧共存。」大西與百田認為社區與建築的關係在日常中就要注重培養,即便發生災難,也能仰賴正向積極的力量重建家園。

此時,社區的交流場域就顯得至關重要。「這樣的場所必須要讓無論是嬰兒、老年人或是身心 障礙者,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自由參與,而地方社區居民也能自行運營。」他們說明311地震振興計畫「Home for All」一環、與伊東豊雄共同合作的「東松島兒童之家」(2013)就是以此為目標。

與伊東豊雄合作的東松島兒童之家(2013)以錯落的3棟小屋,為孩童與家人營造出一個彷彿「適合所有人的房子」,感覺像個小鎮的家屋。(圖片提供:o+h)
與伊東豊雄合作的東松島兒童之家(2013)以錯落的3棟小屋,為孩童與家人營造出一個彷彿「適合所有人的房子」,感覺像個小鎮的家屋。(圖片提供:o+h)

他們坦言,在2011年的311地震之前,曾認為建築更多關乎個人創造力,「可現在我們想要挑戰的是,如何從個人出發並超越個人,使建築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存在。」

「我們開始從事建築工作沒多久就遇到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因此深刻體會到思考建築本身外,同時也須與當地居民交流,而創造與土地歷史深深相連的建築是何等重要。」

2023年竣工的「熊本地震紀念館KIOKU」,開窗和屋頂的方位設定刻意朝向阿蘇火山外輪山與火山口,由建築內部就呼應到遠處景觀,創造跨越場域範圍的空間感官。建築材料多源自附近阿蘇與山鹿地區, 與當地兒童一同拋光的人造石招牌,在在提醒人們面對災禍的記憶,以及社群共有的情感與韌性。

熊本地震紀念館KIOKU(2023)在設計上,刻意將連通道到震災遺址一號館的部分途徑與開窗方向面朝遠方的阿蘇火山。(攝影:Takumi Ota)
熊本地震紀念館KIOKU(2023)在設計上,刻意將連通道到震災遺址一號館的部分途徑與開窗方向面朝遠方的阿蘇火山。(攝影:Takumi Ota)

談到未來計畫,鹿兒島縣正面臨人口老化與外流,原本散布櫻島上的8所中小學將統合為「櫻島義務教育學校學校」。他們正為此進行設計,通過名為「書本通道」的走廊相互連接,錯落的分區空間設計向周遭開放,空間更創意靈活了,也讓學校成為像家一樣的地方,「我們希望學校不只是一個學校,也讓整個櫻島成為可以學習的場所。」

無論自然與社區都成為了教室,而對於大西與百田來說,建築是人與社區、與自然的情感連結點,建築是如此讓人心愛的地方。

o+h大西麻貴+百田有希(onishimaki+hyakudayuki)

創立於2008年。大西麻貴和百田有希兩人在就讀京都大學期間組隊參賽,以千之瀧的別墅提案(2006)得獎前便開始合作關係。代表作品有二重螺旋之家(2011)、Good JobCenter香芝(2016)、山形市室內兒童遊樂場Copal2022,獲2023年日本建築學會賞)等。擔任2023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策展人。

文|高綺韓、吳哲夫
攝影|吳哲夫、Kai NakamuraTakumi OtaYoshiro MasudaYuma Harada
圖片提供|Copalo+hThe Japan Foundation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3月號《建築自然系》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