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

返回文章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花卉茶碗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銅胎畫琺瑯方盤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黃地花卉碗「大明弘治年製」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錦地團螭紋碗「大明弘治年製」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錦地開光西洋仕女肖像畫碗「大明弘治年製」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胭脂紅彩花果碗「宣德年製」款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銅胎畫琺瑯蓮花蓋碗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銅胎畫琺瑯花卉五楞式盒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雍正 銅胎畫琺瑯黑地五彩流雲玉兔秋香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盒裝成套鼻煙用具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乾隆 玻璃胎畫琺瑯黑地萬花堆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雍正 白色料鼻煙壺 帶銅胎畫琺瑯黑地夔龍紋套匣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乾隆 藍色透明玻璃刻花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乾隆 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四十三件貯於蒔繪漆盒」,盒中每件鼻煙壺從題材、配色到裝飾紋樣無一相同。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盒裝成套鼻煙用具,包括三件鼻煙壺及兩個鼻煙碟,存放於小巧有座槽的木盒中。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十八世紀 玉瓜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十八世紀 玉錦荔枝鼻煙壺(清宮稱苦瓜為錦荔枝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乾隆 藍色玻璃描金葫蘆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乾隆 玻璃胎畫琺瑯人物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乾隆 瓷胎粉彩玉堂富貴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十八世紀 玉荔枝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十八世紀 珊瑚竹節式鼻煙壺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清宮琺瑯工藝美學!故宮《康熙御製琺瑯彩瓷》、《鼻煙壺時尚》兩大展覽亮點

清宮廷朕的風格收藏!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一場跨越時空的繁花盛典,國立故宮博物院《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與《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兩大展覽即日起盛大開展!清宮戲裡常見皇朝帝王和妃子對御窯工藝器物的講究,皇帝自身的審美品味結合其對新科技、實驗、知識交流的博學與好求。喜愛並尊重西方文化的康熙皇帝,尤以對琺瑯彩瓷工藝特別執著。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整場展覽從作品的風格特徵著手,透過「皇帝實驗室的試作」和「御製風格」兩大主題,展出故宮典藏中原本收納於紫禁城景陽宮的珍藏試作品,並透過試作與成品的比較,展現清代康熙朝御製琺瑯彩瓷,從草創試作到發展成熟的轉變,發掘隱含其中的小故事。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清 康熙 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


專屬於清宮廷壟斷的畫琺瑯工藝

18世紀的西方世界,正值啟蒙思潮風起雲湧的年代,追求科學和知識的風氣,讓藝術表現產生改變。在這波西潮衝擊下,地處東方的康熙皇帝終也在17世紀末接見了來自法國、以「國王數學家」名義前來敲門的五位傳教士。皇帝與傳教士實際互動、交流的結果,直接且間接影響了皇家作坊的生產與創作,縱跨康雍乾三朝(1662-1795)的畫琺瑯工藝即是其中一項。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琺瑯彩瓷係屬畫琺瑯工藝下的一種,製作時是以瓷胎作為基底素材,再用各色琺瑯料彩繪裝飾紋樣,經窯爐烘烤而成。因首創於康熙朝,成品多半以「御製」款為標記,在「御」字含有「天子的」意思下,特別能呼應製作背景中皇帝主導推動的成份,展現作品蘊含的帝王審美意趣。


由歐洲傳入的畫琺瑯器所表現出來絢麗華美的貴族風格,完美符合皇室豪華富貴的裝飾需求,康熙皇帝對此的喜愛達到了醉心的程度,康熙27年正式開始研製瓷胎畫琺瑯,此後反覆實踐,不斷試燒,並把琺瑯彩瓷由紫禁城內啟祥宮移至內廷深處的養心殿西側,便於皇上的巡視和督察。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結合清麗彩瓷 繪製技法極盡巧妙

因康熙皇帝喜愛西洋畫琺瑯器,進而著手研創本土新品。在「皇帝實驗室的試作」展覽單元,展出原本收納於紫禁城景陽宮的一批試作品。其中胭脂紅彩系列,是清代本土技術效法西洋金紅彩,在釉中加入「金」元素,新創而成的粉紅色系胭脂紅彩,色澤嬌嫩鮮豔,猶如女子絳唇胭脂般高貴典雅。


在「御製風格」展覽單元,則從「皇家標記」、「山花野菊」和「宮廷潮色」視角,引領民眾認識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的風格特色。特別在康熙朝琺瑯彩瓷眾多的裝飾花卉紋樣中,有種「藍色菊花」是經常可見的花朵小標記,穿插於具象花叢,偶而也和粉色品種一起出現,對照康熙44年皇帝題記畫家蔣廷錫〈野菊〉軸中,以「山花野菊喜清風,塞北烟光報嶺楓」歌誦出巡塞外認識的小菊花,捕捉到皇帝將旅途記憶,轉換成御製風格的有趣軼事。



流通於宮廷與王公貴族間的士拿乎風潮

專為清代宮廷御用的畫琺瑯創新工藝,在康熙皇帝授意之下,也常用於犒賞功臣。事實上在畫琺瑯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之前,使用金屬胎、銅胎又或以當時極為新穎的材質玻璃胎所製作出來的西洋畫琺瑯器,早已在宮廷與王公貴族間廣為流行。其中又以時尚小物「士拿乎」最受到士大夫以上階級青睞。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許多清代宮廷製作精美的鼻煙壺,繼2012年《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睽違7年再推出《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一次展出368件各類材質的鼻煙壺。從早期的各色玻璃到套玻璃,還有各種礦石牙角的雕刻,再到金屬胎琺瑯以及極難燒製的玻璃胎琺瑯,或是瓷器、甚至葫蘆工藝,到後來為裝鼻煙而發明的內繪玻璃,幾乎囊括當時各種製作工藝於方寸間的小瓶。


鼻煙(snuff)源自西方,早期翻譯成「士拿乎」,在康熙皇帝時業已傳入,發酵煙葉細末調香而成,服用時將粉末直接吸入鼻中,有通嚏輕揚之效。將鼻煙翻譯為「士拿乎」或可反映當時鼻煙稀少而珍貴。不同於西洋用盒盛裝這種輕細的粉末,清代宮廷將其改成小口、廣腹帶匙蓋的鼻煙壺,既是當時宮廷與王公貴族之間抗疲醒腦的舒心良方,也是旅行便攜、居家賞玩愛不釋手的時尚單品。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代工藝之縮影,鼻煙壺的新藝境

在目不暇給的鼻煙壺展件中,推薦必看經典之作,如:清雍正〈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是故宮典藏唯一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畫琺瑯器,器底書「雍正年製」楷體四字,全器乳白色玻璃作竹節造形,竹節上有小蟲兩隻,設色仿斑竹點點褐斑,模樣精巧可愛。


清 雍正 玻璃胎畫琺瑯彩竹節式鼻煙壺


清乾隆〈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四十三件貯於蒔繪漆盒〉,極其難得將眾多鼻煙壺與蒔繪漆盒一併展出,盒中每件鼻煙壺高約4.4至5.4 公分之間,從題材、配色到裝飾紋樣無一相同,處處可見匠心獨運,件件皆為乾隆時期玻璃胎畫琺瑯的藝術珍品。另有玉蜀黍、玉荔枝、玉茄、玉瓜等造形自然寫實的鼻煙壺,為古時文人生活增添一抹恬然綠意。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十九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清 十九世紀 瓷胎綠釉荷葉形鼻煙壺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畫琺瑯工藝起於康熙,盛於雍正、乾隆,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從雕刻、燒製、琢磨等工藝角度理解其製作及所呈現之時代特色,且以珍藏、日常到賞賜等不同目的,看到清代工藝之縮影,更是清宮微型藝術之精典。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展期|2020-08-18~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207陳列室

詳情請見官網展覽資訊


《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特展》

展期|2020-07-31~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303陳列室

詳情請見官網展覽資訊


文字整理 / Daisy Yang

via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