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登場!A-Lin、艾怡良、盧廣仲等金曲美聲伴縱谷黃金稻浪

池上秋收藝術節

秋天到池上必看的活動!每年固定於10月登場,2020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正式揭曉活動時間與陣容,將於10月24、25日於池上天堂路稻田區登場!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無疑是每年台東池上秋日不可或缺的代表景緻,在當地農民配合下,175公頃稻田在稻穗金黃收割前夕,先來一場受各界藝術家薰陶的洗禮,邁入第12年的藝術節,今年金色稻浪舞台則將由6組歌手輪番上陣,在廣闊藍天與綿延山林環抱之下演出,讓親身參與的民眾,在沉醉於美景之際也讓一飽耳福。

池上秋收藝術節

疫情讓人反思與環境的關係,也讓人們慢下腳步,以謙卑之心珍視天地萬物的賜予,回到人與自然的平衡共好。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說:「今年的疫情與池上鄉親對土地的尊重,都提醒我們要尊重大自然,敬天謝地。」面對疫情的挑戰,柯文昌希望透過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美好,撫慰焦慮的人心,同時喚起大家保育自然,珍惜生態,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環境資產。各地歌迷湧至池上共襄盛舉,一起加入這場敬天謝地的盛宴。

6組歌手獻聲縱谷

2020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以「縱谷裡 敬天謝地」為主題,邀請金曲獎製作人陳鎮川策畫,並找來6組風格各異的歌手團隊帶來精彩演出;出生台東卑南的桑布伊以母語入筆,致力連結多元獨特的文化面貌;演歌雙棲的盧廣仲從尋常生活擷取靈感,譜寫多首全年齡層曲風獨樹一幟的歌曲;潛心於山林、衝浪、露營、滑板、重機、育孩的張震嶽,創作實誠情歌樸質,是熱愛生活的實踐者。

出任本次秋收稻穗藝術節總策畫,規格堪比大型演唱會等級,為此陳鎮川表示:「其實池上藝術節沒有什麼牌製作人,因爲池上就是最好的舞台。我希望大家可以愛護這個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提早道現場,感受現場的風景。」

池上秋收藝術節

第一日 桑布伊、盧廣仲、張震嶽登場

甫推出新專輯的知本部落歌手桑布伊以古調開場,嘹亮的歌聲響徹池上。代表「地主隊」的他,以「擁抱」這首歌獻給土地,因為疫情就造成全世界的災難,「唯有彼此鼓勵、彼此擁抱才有力量,一起走下去。」桑布伊說。「跟著走」則期許祖靈信仰能帶領人類持續前進。桑布伊分享他的力量源自於生活,對他來說:「要在田裡流汗,將汗滴在土地上,讓土地不會忘記你是誰。」

 

來自嘉南平原的盧廣仲,演出歌曲包括「魚仔」、「慢靈魂」、「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等五首曲目。他很開心能夠在與家鄉景緻相似、被稻米包圍的場地演出。盧廣仲以輕快的歌曲將歡樂傳達給臺下觀眾,演唱「我愛你」時,更以活潑的互動掀起現場第一波高潮。盧廣仲逗趣地說:「這幾天在池上吃飯,讓池上冠軍米已經成為刻在他心底的名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a Vie(@lavietw)分享的貼文 張貼

台東女婿張震嶽雖然常往來花東,但第一次來到池上秋收的舞台。以一曲「思念是一種病」開場,傳遞人與人之間支持的力量。接續演唱「小星星」、「愛我別走」、「自由」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一口氣連唱11首,讓造訪池上秋收第一天演出的觀眾收穫滿滿。

張震嶽_0001

第二日 茄子蛋、A-Lin、艾怡良獻唱

第二天的演出由金曲歌后艾怡良開場,她興奮地說:「我從來沒有在這麼綠意盎然的場地唱過歌,覺得很幸福。」現場被〈一整夜〉、〈帶我去一個陽光普照的島嶼〉兩曲炒熱,在稻田的微吹拂下,艾怡良再以獨特嗓音輕輕吟唱著「我們的總和」、「Forever Young」,將現場觀眾帶入屬於她和土地的小小世界。她特別在此場演出挑選陳昇的經典曲目「把悲傷留給自己」,邀請現場跨年齡層的觀眾一同演唱。最後一曲更演唱歐陽菲菲的「擁抱」,儘管全場都帶著口罩,仍阻隔不了現場熱情,觀眾舉起雙手與艾怡良大聲唱著「Don't say goodbye 我不讓眼淚流下來」,嗨翻全場。

艾怡良01

二度站上秋收舞台的 A-Lin 笑說:「真的很開心又能再次站上這個舞台,也覺得很感恩、很感動,一路來的路上看到稻田依然在、山依然在,大家依然很熱情。」她唱著「大大的擁抱」與現場觀眾打招呼,再一連演唱「有一種悲傷」、新歌「抱歉,我不抱歉」、「雨後彩虹」。在曾寶儀力邀下,A-Lin 重現 2016 年秋收時面向一望無垠稻田唱歌的景象,以嘹亮的歌聲將阿美族古調「日出東方」獻給池上的山和地。

A-Lin 01

最後登場的茄子蛋一上場立即搖滾整座舞台,主唱阿斌說:「我們成團這麼久,第一次來到台東也第一次來到池上,實在是讓我這個都市俗開了眼界,唱歌的時候會忍不住多看看山和雲。」因為疫情減少演出,茄子蛋沒想到有機會能在這個天然開放的舞台表演,吉他手阿德大喊:「依山傍田,超讚!」演出的曲目包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阿明與我」、「請問你敢欲做我的Girlfriend 」、「親愛的無情孫小美」、「HAPPY!!! 運將情歌」,最後以兩曲傳唱度極高的「浪流連」和「浪子回頭」,與觀眾一同將秋收現場變成戶外大型卡拉OK。

茄子蛋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無疑是池上的品牌,亦是台灣地方創生的指標案例,為台灣打造出最美麗的一張名片。為了讓更多無法親臨現場的朋友們,也能分享池上追求天地人平衡共好的生活價值,以及欣賞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演出,今年特別由台視全程錄影並於11/7、11/14在台視播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a Vie(@lavietw)分享的貼文 張貼

▶回顧2019池上秋收藝術節精彩表演

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時間:10/24(六)、10/25(日)14:30 -16:00

地點:台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天堂路稻田區(萬新道路) 

表演嘉賓:
Day1|Sangpuy 桑布伊、盧廣仲、張震嶽
Day2|艾怡良、A-Lin、 茄子蛋

轉播訊息

台視 

11/07(六) 15:00 - 17:00 -- 播放10/24演出  11/14(六) 15:00 - 17:00 -- 播放10/25演出

 

台灣好YouTube平台

   第一集(池上秋收10/24演出) : 11/07(六) 17:00

   第二集(池上秋收10/25演出) : 11/14(六) 17:00


 via 台灣好基金會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中高空匹克球場「PiCKLE & CHiLL」亮相!揉合木質拱門、綠意植栽與天際線景觀,打造社交運動新場域

台中高空匹克球場「PiCKLE & CHiLL」亮相!揉合木質拱門、綠意植栽與天際線景觀,打造社交運動新場域

位在勤美誠品15F 天台的中部首座高空匹克球場「PiCKLE & CHiLL 匹克球場」於9/26正式開幕。其攜手設計團隊 「生活起物」 操刀,以木質拱門、綠意植栽與天際線景觀,營造如度假般的輕鬆氛圍,更與「Star Café 誠星天臺小酒館」合作,結合微醺小酌的體驗服務,讓運動後的放鬆時光更具魅力。球場入場採預約制。

匹克球近年風靡全球,融合網球、羽球與桌球特色,規則簡單、球具輕便,新手入門也能快速上手。它的易學性與趣味性,讓親友聚會、朋友聚會都能輕鬆展開,成為現下最受矚目的全民運動之一。

位在勤美誠品15F 天台的「PiCKLE & CHiLL 匹克球場」於9/26正式開幕。(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位在勤美誠品15F 天台的「PiCKLE & CHiLL 匹克球場」於9/26正式開幕。(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勤美誠品天台化為運動新場域

致力於推廣理想生活圈的勤美草悟,此次選擇熱門又易入手的匹克球,打造的不只是球場,而是一座融合運動休閒、人際交流與空間設計的多元場域。「PiCKLE & CHiLL」將天台轉化為兼具時髦氛圍、綠意景致與運動樂趣的共享空間,邀請大家在城市高空一同揮拍、交流,開啟台中全新的運動篇章。

球場攜手設計團隊 「生活起物」 操刀,以木質拱門、綠意植栽與天際線景觀,營造如度假般的輕鬆氛圍。(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球場攜手設計團隊 「生活起物」 操刀,以木質拱門、綠意植栽與天際線景觀,營造如度假般的輕鬆氛圍。(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生活起物操刀兼具舒適與設計感的空間

PiCKLE & CHiLL特別邀請設計團隊「生活起物」操刀,以簡潔線條營造出帶有度假氛圍的場景,延續勤美草悟一貫的時髦語彙,讓空間兼具舒適與設計感,一踏進場域,就能感受到獨特的運動魅力。

「PiCKLE & CHiLL」 將天台轉化兼具時髦、綠意與運動樂趣的共享空間,邀請民眾在城市高空一起揮拍、交流,開啟屬於台中的全新運動篇章。(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PiCKLE & CHiLL」 將天台轉化兼具時髦、綠意與運動樂趣的共享空間,邀請民眾在城市高空一起揮拍、交流,開啟屬於台中的全新運動篇章。(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融合 Star Café 微醺酒吧

同時球場也與露天酒吧「Star Café 誠星天臺小酒館」合作,將體驗延伸至運動後的休閒時光。打完球不只可以享用調酒、咖啡與風味小食,還能遠眺七期與大肚山夜景、吹吹風,打造輕鬆互動與自在放鬆的去處。

球場也與「Star Café 誠星天臺小酒館」合作,結合微醺小酌的體驗服務。(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球場也與「Star Café 誠星天臺小酒館」合作,結合微醺小酌的體驗服務。(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讓運動自然融入日常

勤美草悟希望透過 15F 天台的空間活化,打造一個以運動連結彼此的平台,延伸實踐「理想生活圈」的願景。這裡不只是球場,更是城市交流的舞台。未來也將規劃與中華民國匹克球協會、台中市匹克球協會合作,推出系列體驗課程與駐場教練,持續推廣匹克球文化;同時也會舉辦友誼賽事與風格派對,讓運動自然融入日常,並成為社群交流、分享生活風格的最佳場域。另外,球場更獲得國際品牌 JOOLA 贊助,提供專業級球具,讓玩家能以更完整的規格體驗匹克球的魅力。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PiCKLE & CHiLL 匹克球場
地址:勤美 誠品綠園道 15F(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誠星旅館戶外天台
預約資訊請點此

※飲酒過量有礙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勿開車 ※

資料提供|勤美草悟、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工藝引路,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鶯歌為台灣陶瓷重鎮,過去曾隨經濟起飛而盛極一時,卻免不了因產業變遷而逐漸沒落的命運。2019年,鶯歌因「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迎來轉機,多年來在地陶廠的繼承者們以陶瓷工藝為動能,在設計思維的催化下為在地產業再創新生。

想感受鶯歌新貌?一年一度的「鶯歌產地開放日」即將於10/810/12登場,邀人們深入產地,走進窯廠、工坊和街區,循著街區導覽、遊逛陶藝市集,嚐一頓結合臺式辦桌與鶯歌餐瓷的「鶯歌桌宴」,感受這座陶瓷小鎮由傳統窯火與當代創意共織的生命力。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串連街區導讀、陶藝市集,傳達「鶯歌製造」的魅力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鶯歌產地開放日,以「窯土尚青」為題,其中「窯」象徵記憶的傳承、「土」呼應在地風土與材料、「尚」為風格與美學、「青」代表繼承者們湧動的創意,透過為期5天的精彩活動,展現鶯歌活絡的創意能量。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活動串聯工廠、工作室與特色店鋪,推出多條街區導覽路線,帶領人們探訪產地現場,從國寶級陶瓷大師的匠心工坊,到隱身巷弄的個人工作室、深耕多年的陶瓷創意據點,以及多家窯廠共同推出的限定體驗工坊,完整體驗「鶯歌製造」的獨特魅力。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鶯歌桌宴」串連工藝與美食

串連工藝與飲食,「鶯歌桌宴」以鶯歌出品的陶瓷餐具為臺式辦桌增色,讓人們在品嚐美味料理的同時,亦親身感受鶯歌陶瓷的質感,聆聽產地的傳家故事。今年鶯歌桌宴以「臺青聚」為題,邀請彰化總鋪師阿芳師與富盛師北上,父子聯手帶來正宗彰化流水席料理。從花膠入菜熬製的佛跳牆、麻油賦味的鴨肉油飯,到壓軸上桌的香酥鴨等,都是師傅家族傳承四代的手路菜。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桌宴中,每一道菜式都會與不同餐具搭配,由安達窯、新旺集瓷、臺華窯、陶聚、傑作陶藝、傳壺工坊、新太源、Mao’s 樂陶陶等8家陶瓷品牌獻藝,聯手打造紀念餐具,每套包含湯匙、碗與盤,供每位賓客於席間使用,宴後還能帶回家做紀念,將鶯歌手藝從產地延續至自家餐桌。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紮根在地,陶藝職人與在地學童共創

曾以陶瓷聞名全臺的鶯歌,如今已有不少孩子未曾碰觸陶土,甚至對在地產業歷史陌生。為了讓鶯歌的孩子更加認識家鄉,並持續傳承陶瓷技藝,本屆擴大舉辦「窯場導師進校園」計畫,邀鶯歌陶藝職人走入在地4所小學,從課程設計、進班教學、學童親手實作,到作品完成後於市集展出與販售,帶領孩子完整體驗「從產到銷」的陶作歷程。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對外拓展交流

延續傳統、耕耘在地的同時,鶯歌也積極與亞洲產地拓展交流,自2023年起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展開合作,參與當地盛大的「笠間陶炎祭」,揭開臺、日產地互動的序幕。隨著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登場,鶯歌也將與「笠間燒協同組合」正式簽署「姐妹產地協議」,共同展望未來更多跨地域、跨世代的永續合作。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登場!隨鶯歌桌宴、陶藝市集、街區導覽感受陶作魅力
(圖片提供:鶯歌產地開放日)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 Yingge Open House

活動期間|2025.10.0810.12

更多資訊可見官方網站FBI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