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防設備再設計!安全與美感共存的滅火器、消防栓箱公共設計改造

公共消防設備優化

平時擺放在大樓樓層角落的消防設備,有沒有可能透過設計優化,讓原本帶有強烈警示意味的存在,轉變成為與環境和諧的提示作用?台灣設計研究院今年年初與內政部消防署跨部會合作,邀來消防安全中心基金會、台灣消防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及業者等消防相關單位共組討論團隊,並由IF OFFICE馮宇擔任視覺設計總監、無氏製作吳孝儒擔任產品設計總監,藉由設計導入將消防設備的資訊重整、呈現更清晰的視覺脈絡,讓消防設備融入於環境當中。

8個月來,團隊歷經田野調查、設計討論、跨單位工作會議、設計檢視、打樣製作、法令討論、設計檢討修正及示範設計規範書產出。此次設計示範以「公用滅火器」與「室內消防栓箱」為示範標的,改造項目包含公共滅火器的資訊設計、標示牌、標示牌結合壁掛架、防潮放置架、各項目色彩建議及示範;以及室內消防栓箱的圖文設計、箱體模組尺寸及施作細節優化、各項目色彩建議及示範。

設計與施作細節 每一部分都進

此次設計示範以「公用滅火器」與「室內消防栓箱」為示範標的,改造項目包含公共滅火器的資訊設計、標示牌、標示牌結合壁掛架、防潮放置架、各項目色彩建議及示範;以及室內消防栓箱的圖文設計、箱體模組尺寸及施作細節優化、各項目色彩建議及示範。

關乎公眾安全的台灣消防設備法令有嚴格規範限制,但在安全無虞下仍有部分保有空間得以規劃,在此次設計改造示範的過程中,切入法規研析,也借鏡國際法規,與時俱進;同時檢視台灣消防產業現況問題,尋求設計的切入點並提出符合現況的優化解決方案。以室內消防栓箱為例,一般大眾印象為紅色箱體,然而法規並無規範其色彩,而是規範字體的面積;箱體上的資訊僅有產品名稱的規範(如消防栓箱),「操作方式」的圖文並無限制,因此綜觀台灣箱體資訊,有各種圖文內容,如「打開凡而(valve)」、釋放「消防水」等不同的用語。

公共消防設備優化

▲台灣現有的箱體資訊,有不同圖文內容,如「打開凡而」(valve)、釋放「消防水」等用語。

滅火器上的資訊貼紙,依據法令須呈現18項必要資訊,部分內容為與民眾溝通,部分則為專業產品訊息。在滅火器及消防栓箱的資訊設計而言,IF OFFICE設計總監馮宇指出,此次設計示範依資料情報的位階與溝通對象,重新規劃與整理。以「符合大眾認知經驗」、「業界操作習慣」以及「容易被實際執行」為設計方針,提出清楚且符合視覺脈絡的動線安排、適切的圖文內容及狀態,幫助使用者容易吸收與理解,也便於業界導入使用;同時也兼顧色盲色弱下的辨識度,提出適切的色彩規劃。

01 左:滅火器貼紙現況 右:依資訊位階及閱讀脈絡重新整理之示範設計。(示範設計共有紅白兩款貼紙供選擇)

▲左:滅火器貼紙現況 右:依資訊位階及閱讀脈絡重新整理之示範設計。(示範設計共有紅白兩款貼紙供選擇)  

02 兼顧色盲色弱狀態下的識別度,以紅色貼紙為例。(紅色色盲色弱的模擬)

兼顧色盲色弱狀態下的識別度,以紅色貼紙為例。(紅色色盲色弱的模擬)

在產品設計的角度而言,無氏製作設計總監吳孝儒提出「從工業製品的產品定位提升到生活用品」的設計概念,並以「中性的設計且業界熟悉的工法」切入,讓消防設備更能融入不同的環境裡,同時也便於業者能在基礎上升級。以消防栓箱為例,簡化面板,以細緻收邊弱化原本粗獷的邊框,尺寸亦做了模組化的安排,減少零星尺寸,便於生產與應用。整體而言,透過不同領域的設計整合,讓各自為單一零件的消防設備,增加了整體感及協調性。

公共消防設備優化

▲消防栓箱設計示範打樣:面板簡化、以細緻邊框弱化原來粗曠的線條、圖文設計示範。

 

設計規範手冊開源 兼顧產業升級與城市美學

設研院將改造成果製作成「設計規範書」,將提供給消防署無償授權予台灣消防設備業者使用,手冊中呈現詳細設計說明、設計圖稿及相關工程圖,清楚標示使用方式、材質建議、加工方式及編輯區域,便於業者使用。此次的改造的過程也促成四項消防基準法令(包含滅火器認可基準、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的調修,將使台灣消防法令與國際接軌、與時俱進,目前由消防署規劃進行,預計年底完成。 

公共消防設備優化

本次改造的打樣成果釋出後,目前確定會將部分成果優先落實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部分的打樣設計成果正在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2展區(設計展設計案例區)展出,展覽至11月15日止詳情請上松菸口網站查詢)。     

via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明親自校稿!「艋舺青山宮 × 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亮相,以新穎配色與真空封裝打造絕美符袋

神明親自校稿!「艋舺青山宮 × 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亮相,以新穎配色與真空封裝打造絕美符袋

由文化總會主辦、艋舺青山宮共同主辦的2025萬華大鬧熱,即將於11/29-12/6熱鬧登場,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設計青山王、北港媽祖兩位神明的雙面香火袋,紀念這場極具代表性的神明級相聚,並為青山宮170週年及艋舺大拜拜一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設計師Misc操刀香火袋

文總表示,適逢艋舺青山宮170週年,青山王將與好朋友北港媽祖再度迎來神明級聚會,今年北港媽祖將於11月29日來到萬華,青山王將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媽祖並展開繞境,最後於龍山寺相聚,復刻1917年兩位神明相聚的經典畫面。為一起慶祝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及難得的相聚,文總特別邀請好仙出品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林佳齡Misc操刀設計香火袋。

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圖片提供:文總)
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圖片提供:文總)

以青山靈安尊王與北港媽祖為雙主視覺

林佳齡Misc提到,過去曾參與過幾次艋舺青山王文化祭,今年也剛從北港朝天宮走訪回來,覺得很有緣份,很開心可以一起參與這場盛事。這次聯名香火袋設計,特別以青山靈安尊王與北港媽祖為雙主視覺,一剛一柔的意象以雙面對望呈現,象徵陰陽調和與南北共振的守護意涵,色彩上大膽捨棄傳統金紅色系,以新穎的配色重新詮釋,使符袋在保有神聖莊嚴的同時,更貼近當代美感與生活場景,自然融入信徒與收藏者的日常之中。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

林佳齡Misc補充,這次是平安符首次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拆封的瞬間,不僅是開啟一枚平安符,更像親手啟動一場祈願儀式,而這份設計不只是符袋,更是以現代視覺語言傳遞的祝福,延續傳統信仰的敬意,同時為信仰物件開啟新的觀看方式與時代詮釋。最後Misc提及,香火袋設計圖初稿完成後,特別擲筊連線請示青山王、媽祖兩位神明,得到媽祖希望形象能更溫柔、秀氣一點的答覆後進行修改,很開心最終成品兩位神明都表示:「很喜歡!」

這次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圖片提供:文總)
這次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圖片提供:文總)

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 聯名香火袋
時間|2025/11/25文總選物機首賣(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11/28 網路通路正式開賣
售價|380元

2025萬華大鬧熱即將登場

另外,2025萬華大鬧熱時間自下午2點到晚上9點,地點從萬華康定路一直到青山宮,活動涵蓋音樂演出、城市散步、在地市集及講座等,集結李英宏 DJDIDILONG、春艷、someshiit 山姆、趙翊帆、阿夫Suhf、林潔心及That’s My Shhh等17組新世代嘻哈饒舌歌手、逾40組在地店家及多場文化活動,邀請大家一起走進萬華,認識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城區。更多資訊請上文化總會萬華大鬧熱粉絲專頁。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 2025萬華大鬧熱 |艋舺有嘻哈─── 
時間|11/29(六)-12/06(六)13:00 - 21:00
地點|康定路至青山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2025年「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主視覺與Logo,由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的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其將今年的主題「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以圓與圓環的意象呈現,既保有紅白歷史所象徵的傳統與經典感,也融入能展現未來紅白可能性的現代、洗鍊設計。

隨著先前NHK公布今年紅白主題與主持人將由女演員綾瀬遙、搞笑藝人有吉弘行、女演員今田美櫻,以及NHK主播鈴木奈穂子擔任後,近日最新亮相的主視覺與Logo設計,也讓人再次對這場日本跨年盛事充滿期待。而關於背後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引地耕太也在X社群平台進一步分享他的創作想法。

紅白以「連結、相連、除夕」為主題

引地耕太提到,今年的紅白是為「NHK放送100年」畫下句點的節目,同時也是「大阪世博之年」的收尾,能在如此重要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被指派這樣的重責大任,他感到非常榮幸。而今年正逢「戰後80年」,國內外依然面臨各種隔閡與分裂。因此,紅白歌合戰希望成為跨越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界線的節目,讓彼此能「連結、相連」。這也與今年大阪世博、世博設計系統的「こみゃく」概念相呼應,引地耕太也透過設計將這份理念傳遞給大家。

編註:こみゃく(Co-MYAKU)是在大阪世博的設計系統中,作為象徵「生命」的ID元素而誕生的暱稱。原本它只是設計系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上逐漸被自然地稱作「こみゃく」,並受到眾多創作者與藝術家的喜愛。每一個「こみゃく」都有不同的外形與姿態,在大阪世博會場的各個角落,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為空間注入生命力。

更多完整內容 → 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解析!專訪創意總監引地耕太,以生命為中心聯動會場設計、藝術與聲音景觀

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

而這次紅白Logo的設計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的傳統Logo致敬。透過紅與白、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等多元的不同事物彼此相連、共同合作,從而創造新的未來。看似是由圓與圓環組成的Logo,也代表地球、世界與未來的永續循環。這個簡約卻具延展性的全新Logo,將成為未來紅白的象徵。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事實上,引地耕太起初也考慮過更奇特、更搶眼,或帶有「強烈設計感」的提案,但他最終認為,這不適合紅白這個歷史悠久的國民節目,更不適合NHK放送100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因此,他選擇呈現更為正統、王道感的風格,以明確的概念,盡可能抑制設計師的自我、避免過度設計,追求簡潔且具備概念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紅白傳統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演繹接下來一百年的未來樣貌。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以往紅白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傳統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

他進一步補充,這次的設計靈感來自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對「創新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把從未組合過的事物相互結合的「新結合」(New Combination)概念。紅與白象徵彼此不同的存在,包括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它們各自獨立、互相尊重;但正因為這些差異能相互連動、協作,新的未來才有可能誕生。另外,日本自古以來,也擅長將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他也希望在NHK放送100週年的此刻,以紅白的設計傳遞「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的理念。

充滿活力的主視覺設計

而這次的紅白主視覺則以Logo元素為背景,在保留經典正統感的基調下,希望觀眾第一眼便能感受到紅白特有的歡樂與期待。因此,引地耕太採用了更具流行感的視覺風格。在攝影師宮原夢画的鏡頭下,主持人們的燦爛笑容,加上富有躍動感的畫面,也讓整體氛圍更加鮮明有活力。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