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

莎瑪麗丹百貨首圖

時隔十六年,巴黎著名地標「莎瑪麗丹百貨公司」(La Samaritaine)在經過漫長的修復之路後,終於在2021年6月重新開幕,並以日本設計雙人組「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操刀設計的現代感外觀,與「YABU PUSHELBERG」構思打造的古典奢華內裝亮相。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1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公司(La Samaritaine)相隔16年重新開幕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2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La Samaritaine)外觀、內裝分別由SANAA、YABU PUSHELBERG操刀設計

巴黎最具代表性的百貨公司:莎瑪麗丹(La Samaritaine)

莎瑪麗丹百貨在1870年由Ernest Cognacq與Louise Jaÿ夫婦倆攜手創立,前身是間小規模精品店,但創辦人透過收購周邊店鋪與建物,逐漸拓展商業規模成為巴黎第一座大型百貨,不僅是塞納河畔的著名地標,更在巴黎人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享盡一世紀的榮景之後,莎瑪麗丹百貨在1990年遭逢經營困境、隨後於2001年被LVMH集團收購,並在2005年因安全問題關閉進行整修。在LVMH接手後,集團與百貨創始代表間在經營方針上仍存歧異,就連翻修設計圖曝光時也引起許多反彈,認為現代感設計與古色巴黎街區充滿衝突的質疑聲不斷,因此隨著開幕日漸近,也讓人更好奇最終結果是否會打破多年來的爭議聲浪、符合巴黎市民對這處代表性建築的期待。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3
莎瑪麗丹被認為是巴黎第一座大型百貨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操刀絕美波光外牆

舊建築揉合了1907年Frantz Joudain帶入的新藝術運動風格(Art Nouveau),以及1933年Henri Sauvage融入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美學,而LVMH希望能在適度保留原有風格的基礎上,融入SANAA簡約極淨的現代感設計。SANAA在莎瑪麗丹百貨面向里沃利街(Rue de Rivoli)一側,運用343面2.7米X3.5米的大型面板,拼湊出如波浪般起伏、似玻璃質地的不規則表面,在光線的流轉照耀下,呈現出波光粼粼、通透明淨的俐落風貌,這面外牆會映照出四周街區樣貌,以另一種畫風呈現巴黎街景,也對新藝術時期風格進行嶄新詮釋。除此之外,SANAA也為百貨增設玻璃圓頂庭院,以讓自然陽光流瀉而下,為歷時百年的老式建築注入生意。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4
SANAA所設計的波光外牆會反射出周圍街區的樣貌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5
面向里沃利街(Rue de Rivoli)的不規則牆面由343片面板構築而成

YABU PUSHELBERG在原始結構上融入現代設計

有別於外觀摩登簡潔的意象,內部裝潢則以豪奢風格呈現,其中標誌性的玻璃穹頂順應初始結構進行整修,廳內經典的樓梯設計也被保留下來,飾以金葉與新藝術風格陶瓷,並以橡木原木改造階梯。為了延伸莎瑪麗丹百貨與城市之間的深刻連結,YABU PUSHELBERG也特意融入新料材「水磨石」,以呼應巴黎經典的鵝卵石街道景觀。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6
莎瑪麗丹百貨標誌性的玻璃穹頂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7
莎瑪麗丹百貨內裝以既有風格為基礎,融入現代感設計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8
內部裝潢可見金葉、古典雕花等裝飾元素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09
鳥瞰莎瑪麗丹百貨大廳景象

Louis Vuitton 2021春夏大秀正是在這舉辦

改建後的莎瑪麗丹百貨原訂於2020年4月重新開幕,但因COVID-19疫情影響而推延,但LVMH也巧妙透過另一種方式為重啟進行宣傳,在此舉辦的Louis Vuitton 2021春夏大秀便被認為是替莎瑪麗丹百貨的回歸預熱,當時大秀結束後也的確成功引起觀眾對背景建築的討論。未來若至巴黎旅行,別忘了走訪這間傳奇百貨,不僅能體會百年建築重生的新意、近距離觀賞國際知名建築師的設計巧思,也能一睹曾出現在Louis Vuitton秀上的時尚風景。

巴黎「莎瑪麗丹百貨」時隔16年重啟!融入現代感的新藝術風格建築_10
Louis Vuitton 2021春夏大秀正是在莎瑪麗丹百貨舉辦

資料&圖片來源|LVMHdesignboo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西班牙「巴特羅之家」修復完工:再現高第「秘密花園」、1906年原始建築設計美學

西班牙「巴特羅之家」修復完工:再現高第「秘密花園」、1906年原始建築設計美學

作為西班牙藝術巨擘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在巴塞隆納的代表作,「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ó)歷經7年時間、耗資350萬歐元的修復工程,終於再度以原始建築的面貌示人!



回溯巴特羅之家歷史


坐落於巴塞隆納格拉西亞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上的巴特羅之家,事實上,這幢建築的原始設計師並不是高第,而是1877年時,由高第的建築教授Emili Sala Cortés所建造。1903年,紡織業鉅亨Josep Batlló i Casanovas將其買下,並請來高第將建築拆除後重新設計。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然而高第放棄了拆除重建計畫,而是對其全面翻修,徹底改造建築外觀,重新規劃室內空間,讓建築本身宛如百變華麗的藝術品,展現出超越時代的功能性與現代主義美學。如今,擁有超過一世紀歷史的巴特羅之家,在2005年時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更是造訪巴塞隆納必看的地標。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350萬歐元的修復歷程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巴特羅之家建築後方立面色彩漸漸褪變,部分建築特色也不復存在。為了還原大師在1906年構思的原始設計,巴特羅之家投入350萬歐元展開全面性修復計畫,透過眾工藝職人技藝,重現當年的拱形陽台支撐結構,並復原了私人庭園裡原有的花圃與藤架,同時讓建築立面再現原始色調。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負責修復的建築師Xavier Villanueva表示:「修復巴特羅之家的後方立面與私人庭院,比起建築修復,更多是對記憶的重拾與對高第遺產的探索。工程透過多年嚴謹研究、歷史文獻調查,以及工藝匠人精細手工的結晶,將空間帶回1906年高第最初的構想。」


像是團隊在疫情期間,藉由地層測試結果,分析出隱藏在木材、鍛鐵與灰泥等層層漆料下的原始建築色彩,「就像底片反轉般,原本呈現米黃色的牆面,恢復了最初的深色調;而原本被漆成黑色的鐵件,如今改為較明亮的色澤。這種色彩的反轉徹底改變了立面的觀感,也讓它重拾曾經的表現力。」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還原高第的原始建築色調、秘密花園景致


歷經修復的巴特羅之家,建築後方立面上的灰泥、玻璃與陶瓷碎瓷拼貼(trencadís)得以重現,鐵製欄杆、木製窗框、陽台門片與馬賽克地磚也悉數修復,讓曾經瀕臨崩壞的結構恢復穩固。


修復的另一重點,則是還原高第所設計的「秘密花園」,可以看見消失已久的石楠木拱形藤架重新出現在庭院中央,鋪地也依循高第時代的工藝手法,以8.5萬塊Nolla馬賽克磚忠實復刻。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除了找回建築原有的質感外,Xavier Villanueva也補充在修復過程中,團隊的驚人發現,像是支撐陽台的拱形穹頂系統,這套結合馬賽克磚與鐵件的螺旋結構,在當時極具創新性,前所未見的設計,更加凸顯了高第無與倫比的設計才華。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圖片來源:Casa Batlló)

舉世聞名的奇幻建築得以用壯麗原貌示人,續寫大師前衛設計美學外,也看見工藝匠人對文化遺產傾注心力的熱愛。若想了解整個修復歷程紀錄,也可在巴特羅之家官方 YouTube 頻道觀賞相關修復影片。

Casa Batlló
地址:Passeig de Gràcia 43 08007 Barcelona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資料來源|Casa Batlló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操刀「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以方、圓、三角幾何形狀,打造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殿堂

安藤忠雄操刀「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以方、圓、三角幾何形狀,打造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殿堂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中亞建築首作!預計於2028年3月開幕的「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Uzbekistan)正式動工,這項由烏茲別克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ACDF)主導的重大博物館計畫,不僅象徵著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將迎來嶄新藝術地標,更要打造一處融合文化、教育與公共功能的國家級殿堂!

三大幾何形組成,延續大師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

在2025大阪世博「烏茲別克館」中,搶先曝光了安藤忠雄為「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模型。博物館佔地約 4萬平方公尺(約1.2萬坪),座落於歷史悠久的阿布卡西姆經學院(Abulkasym Madrasah)、獨立藝術宮( Istiqlol Art Palace)與阿利謝爾・納沃伊紀念碑(Alisher Navoi Monument)之間。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博物館由方形、圓形與三角形,三個基本幾何形狀構成,彼此相連形成線性組合,延續安藤忠雄標誌性的「清水模」與「純粹形式」風格,在實與虛的交錯中,創造出光影與建築秩序的韻律。對於自己在中亞的首件建築大作,大師表示:「我希望透過這些純粹的幾何形式來建造,回到思想的起點,營造一個能向世界傳遞強大理念的空間,也盼望博物館成為面向世界的創意中心。」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博物館透過一系列橢圓形開口與玻璃窗景元素,引導自然光灑入建築,營造寧靜又充滿張力的氛圍。而三大幾何形狀屋頂,共成為公共露台並融入大面積水景,讓訪客得以欣賞周邊自然風光,更能在漫步之間,體驗建築多重尺度與比例所帶來的視覺感官震撼。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面向全世界的文化殿堂

地上三層樓、地下兩層及附屬建築的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將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博物館將有面積達8,500 平方公尺的展廳空間,並同時有公共圖書館、講堂、修復實驗室、會議廳、咖啡廳廳,以及 6,000平方公尺的典藏庫房等設施。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其中展覽將由曾操刀 2025大阪世博烏茲別克館的德國敘事建築與展示設計工作室Atelier Brückner負責;屆時將策劃一系列多元展覽、出版品、駐村與教育計畫,團隊表示,希望透過展覽語言激發觀眾的想像力與情感,將烏茲別克的歷史深度與當代文化並置,向世界展示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國家形象。

落成後,博物館預計有超過10萬件館藏,涵蓋烏茲別克、中國、日本、印度以及歐洲等不同地區文化的藝術作品,將成為中亞最大規模藝術收藏空間之一;同時隨著博物館啟用,將解決過去受限於空間,僅能展出約 2% 館藏作品的困境;全新博物館啟用後,將可同時展出多達1萬件作品,讓大眾能更全面接觸烏茲別克豐富的藝術遺產。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對於博物館寄予厚望,烏茲別克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主席 Gayane Umerova 表示:「這座博物館反映了我們的民族身份與文化信心,並將成為啟發後世、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博物館整體造價超過 2 億美元,「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去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或英國大英博物館。未來,將透過與這些機構合作,我們能引進獨特展品並舉辦展覽。」烏茲別克總統Shavkat Mirziyoyev說。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不單單只是一座文化機構,而是擁有十足野心的建造計畫,以成為中亞最先進、最具開放性的博物館為目標。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資料來源|XabarEXPO 2025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