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旅宿「鹽花The Salt」!以在地藝術讓空間說故事

倚靠著中央山脈、傍著綿延海景,花蓮迷人的景緻及生態下,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動能。致力推廣深度旅宿體驗的OwlStay故事所,以花蓮獨特的文化,結合展覽、在地藝術與體驗至旅宿空間,推出全新旅宿新作—花蓮「鹽花 The Salt」,梳理出不一樣的花蓮風情。


【圖一】_OwlStay故事所致力於在地共創 繼九份《山中夢遊》之後再推旅宿新作—《鹽花》公共空間_前廳

【圖三】公共空間_後廳公共空間_後廳



秉持在地共創的核心理念,OwlStay挑選多元藝術創作於「鹽花」以展覽形式呈現,其中包含選用Kamaro'an以部落工藝編織的輪傘草燈象徵海與太陽,以金玻獎新秀獎得主陳建志的口吹玻璃燈罩,傳遞魚群聚集、定製漁場意象,更邀請藝術家陳穎亭以鐵鏽染掛布呈現時間流轉,公共空間更不定期邀約藝術家、創作者跨界合作,將作品擺放其中,讓旅人近距離與各式藝術文化互動。


【圖六】藝術選品_Kamaro_an 輪傘草燈藝術選品_Kamaro_an 輪傘草燈

【圖十二】人文活動_月桃戲工作室 編織製作體驗人文活動_月桃戲工作室 編織製作體驗

【圖十一】藝術選品_陳建志 漁網燈罩藝術選品_陳建志 漁網燈罩


一進入《鹽花》,映入眼簾的是大面積的留白空間,OwlStay故事所採用大量的圓弧造型呈現海的意象,同時搭配原色系家居與飾品,強調親生命性的旅宿設計,為《鹽花》抽離都市放鬆身心的定位錦上添花。以建築主體的樓梯一切為二,兩邊分別面山面海,每個房間皆設有獨立閱讀區,並保留大量的留白空間,期望旅人能在一天繁忙後回到《鹽花》充分放鬆休息。光線透過房內Kamaro'an的輪傘草燈的燈罩搖曳而變化,傳遞從早到晚不同的北濱樣貌。


【圖九】藝術選品_陳穎亭 鏽染在網藝術選品_陳穎亭 鏽染在網



鹽花內的各個角落都散發著花蓮氣息,像是藝術家Kamaro'an運用花蓮港口部落附近常見的輪傘草製作草燈,藉由鎢絲燈泡的溫暖黃光,搭配草燈飄逸的姿態,呈現花蓮海濱日光與夜晚不同風貌;當代纖維藝術家陳穎亭將日常物件以鐵鏽沁染的方式留存在纖維布料上,讓物件隨著時間更迭改變;改變,形成另一種樣貌;金玻獎新秀獎得主陳建志運用玻璃吹製技巧,將一塊塊玻璃化作流貫而入的魚群,塑造出捕魚的意象,象徵著旅客聚集而散去。


鹽花管家小龜分享,身為花蓮居民,明顯感受到近十年花蓮在地店家紛紛開始轉型,同時吸引不少文創商家進駐,藉由眾多文化產物與各類型創意結合,逐漸重塑出花蓮新風貌,淡化陸客消退的慘澹陰影。而位於海濱街的鹽花在此背景之下誕生,以鵝黃色建築搭配同色調的家居擺飾,大量空間展示特色創作,將花蓮意象凝鍊於旅宿空間中,甚至將許多精巧細節藏於各式房型內,期望鹽花能為民眾帶來全新的花蓮旅宿體驗,同時作為旅人遠離都市喧囂的安心港灣。


【圖五】房型介紹_四人房房型介紹_四人房

【圖八】藝術選品_陳穎亭 鏽染在網藝術選品_陳穎亭 鏽染在網

【圖四】房型介紹_雙人房房型介紹_雙人房



奧丁丁集團營運長李俊宏表示:「我們期望OwlStay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經營在地旅宿,同時也能夠藉由旅遊的方式,讓文化落地,讓民眾得以親身接觸,深入瞭解當地故事風情。我們將鹽花定於海濱街作為出發點,以藝術作為媒介,從這個所在地開始向外延伸。」依循此理念,鹽花繼甜點地圖後預計推出北濱地圖,提供旅人尋訪花蓮在地特色店家,深刻體驗花蓮不為人知的迷人風貌。


【圖十四】人文活動_鹽花 鹽時騎行人文活動_鹽花 鹽時騎行


圖片提供| OwlStay故事所

文字整理|Peggy Weng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