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藝術家瑪莉娜創作《Crystal Wall of Crying》!反思戰爭、治癒人心的能量水晶牆

Marina Abramović《Crystal Wall of Crying》

2021年末,適逢烏克蘭基輔1941娘子谷大屠殺八十週年,傳奇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在此留下了永久性裝置作品《Crystal Wall of Crying》,以藝術為載體,帶來治癒人心的能量,同時提供人們一靈性場所,靜下心來回望歷史、冥想並反思。而近來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東歐烽火連天,讓這件作品於此刻顯得更具意義且彌足珍貴。


244577805_390925319195545_7812795810926847425_n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於烏克蘭創作的藝術作品《Crystal Wall of Crying》



傳奇行為藝術家

瑪莉娜曾攜手靈魂伴侶烏雷(Uwe Laysiepen,簡稱Ulay),在七、八零年代留下眾多行為藝術經典作品,舉凡以弓與箭呈現的《殘餘能量》(Rest Energy),又或替兩人愛侶關係畫下句點的《愛人—長城行》(The Lovers–The Great Wall Walk),至今仍為藝術迷津津樂道。

>> 前衛行為藝術搭檔瑪莉娜與烏雷!回顧因愛情而生的行為藝術創作5+


244658083_2934498850198674_5936876153091683066_n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娘子谷大屠殺紀念園區

1941年,納粹在基輔附近的娘子谷一帶,對猶太人展開一場大屠殺,短短兩天內,就有將近34,000名猶太人遇害,曾經血跡斑斑的陰鬱山溝,如今已是片寫意的清幽樹林,但當局並沒有打算忘卻這段悲慘歷史,著手在娘子谷規劃了一片紀念園區,當中包含博物館、記載受害者姓名的紀念碑,以及我們過去曾報導過的猶太會堂,其彈出式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 烏克蘭基輔「娘子谷猶太會堂」!以彈出式書本為靈感的可折疊建築


article___GATE_AR_06987_LR娘子谷猶太會堂



哭泣水晶牆

由瑪莉娜創作的《Crystal Wall of Crying》,則為娘子谷大屠殺八十週年而生,藝術家運用源自烏克蘭礦山的黑煤,打造一堵長40米、高3米的牆面,上頭綴有93顆未經加工、雕琢的石英晶體,其白天在日照下閃著晶瑩光芒,夜晚點燈時則呈現別有一番風味的靜謐之美。


244574965_357933486021358_7176930741780853013_n

244452203_381431956991373_7250648400412488772_n《Crystal Wall of Crying》夜晚模樣



瑪莉娜將此作視為耶路撒冷西牆(哭牆)的象徵性延伸,希望來到娘子谷的人們,能對著這面牆潛心祈求、思考、冥想或告解,並借用煤礦與石英的能量,獲得治癒自心的力量。《Crystal Wall of Crying》雖是為紀念上世紀的屠殺而生,但此作不僅帶有對時代悲劇的反思,也在藝術家的轉化之下,成為希望、能量源泉的象徵,其正如瑪莉娜所言:「唯有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使用,這件作品才擁有生命。」當人們與它互動,這面牆便被人性賦予了靈性,存在才有意義。


GATE_AO_01342

274866909_4791459340972200_5036864743134070686_n瑪莉娜特別將石英設置在不同高度,無論青壯年、老人或兒童,都能輕鬆與之互動



瑪莉娜對俄烏戰爭表態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ímir Pútin)正式向烏克蘭宣戰,戰爭隨即全面爆發;幾日後,瑪莉娜透過社群網站表態,短片中提及自己出身南斯拉夫,明白夾在西方與俄羅斯勢力間的處境,也憶起2021年在烏克蘭創作的時日,最後則說道這場戰爭不僅對烏克蘭造成衝擊,也是對人道主義的重擊,深刻表達對戰爭的反對之意,這也令人不禁想起潛藏在《Crystal Wall of Crying》後的創作本意,期盼烽火早日平息,受傷的身心都能重獲治癒。





資料、圖片|Marina Abramovic Institut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