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設計提案!從1898份作品脫穎而出的3款決選作品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提案qqq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出爐!

經過評選,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於2022年3月22日公布結果,本次由以大阪有「水之都」美名為發想的提案C獲得青睞,而接下來這款吉祥物又會如何推廣大阪世博,就請大家好好期待了!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正式公佈,由以大阪「水之都」為發想的作品獲選。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正式公佈,由以大阪「水之都」為發想的作品獲選。

2022.03.03原文

2025大阪世博(大阪・関西万博)3款吉祥物提案出爐!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近日公布,從全國1,898份作品中,脫穎而出的3件吉祥物設計,且從2022年3月2日至3月10日徵求民眾對於每款設計的意見,再由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查,並預計於3月底公布結果。

2025大阪世博Logo設計引發熱議

預定於2025年在日本大阪市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是繼1970年的大阪萬博後,大阪地區第2次舉行世博,而先前公布的2025大阪世博會Logo設計,當時也歡迎各界好手投稿,最終獲選的則為TEAM INARI設計團隊的作品,儘管大眾對於這帶有舞動感與生命力的新Logo評價褒貶不一,不過也確實讓更多人注意到世博將於大阪登場。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提案
2020年出爐的2025大阪世博Logo設計,在當時引起網友熱議,甚至演變成梗圖。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設計提案出爐

而從去(2021)年11月開始徵集的吉祥物設計,一共募集到1,898份作品,最終入選的3組提案也以2025大阪世博Logo為基礎,除運用紅、藍色來呈現,也加入類似「眼球」的元素,使整體風格更為和諧統一。主辦方也歡迎民眾在指定期間內,於官網或推特上發表自己對於該設計提案的印象與意見,由原研哉領軍的評審委員會則會根據大家的看法、進行最終評選。

2022年3月初,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釋出進入決選的3款吉祥物設計提案,開放民眾上網留下自己的意見看法。
2022年3月初,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釋出進入決選的3款吉祥物設計提案,開放民眾上網留下自己的意見看法。

作品A 

以大阪獨特的糖果文化(アメちゃん文化,據說大阪歐巴桑隨身都會帶著糖果,且會分享給路人)來發想的設計,吉祥物造型也取自歐巴桑可愛的捲髮,其手上的藍色小包裡,當然就是放著糖果。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提案B
作品A以大阪歐巴桑會將糖果分享給路人的都市傳說為發想。

作品B

支撐著淺藍色球體的三根腳,帶出地球、生物與人的意象,搭配環繞於上方的2025世博Logo與象徵Osaka的嘴巴「O」,創造出角色的臉部表情。而該設計可以讓人從不同角度觀賞吉祥物,且球體顏色也可依世博主題做改變。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提案B
作品B的設計,讓人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吉祥物。

作品C

以大阪擁有「水之都」美名為發想的吉祥物提案,讓角色猶如水一般、沒有固定的形狀,再搭配2025世博Logo設計後,也能隨之產生各式各樣有趣的變化。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提案C
以大阪「水都」為發想的作品C,搭配上2025大阪世博Logo,將產生許多有趣變化。
2025大阪世博吉祥物11
以大阪「水都」為發想的作品C,搭配上2025大阪世博Logo,將產生許多有趣變化。 

圖片、資料來源|expo2025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好行3.0」新設計駛入全台景點!暖橘浪潮躍上車體,候車亭屋頂融入地方特色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旅遊阿里山、日月潭、墾丁、九份、太魯閣等台灣知名景點,無論在臨山或靠海之境,總會遇到「台灣好行」公車載著旅人出遊和賦歸的蹤影。最近「台灣好行」啟動品牌識別3.0系統,從Logo、公車車體、候車亭到乘車資訊等,都迎來新貌,以暖橘色貫穿,融入模組化設計思維,為旅客提供更明確的指引,創造更安心的旅遊體驗。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伴旅人行至台灣山林、湖畔和海濱

「台灣好行」是2009年啟動的景點接駁旅遊服務,串連全台灣各大景點及其鄰近的臺鐵、高鐵站,營運十多年來已拓展超過80條路線,串起城市與鄉鎮,將風景與人情織入每趟旅程。近來在觀光署的推動下,台灣好行迎來全新識別系統,由「樸實創意」統籌設計,以「安心感」為核心概念,攜手「共感地景」及「中間研究室」分別進行建築及視覺策劃。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灣好行3.0」全新車體、候車亭等設計亮點

▍暖橘車體自成風景

新一代的台灣好行公車,披上更明亮、活潑的色彩,暖橘與白色交織成浪躍上車體,無論行駛在城市或鄉野,都自成一道流動風景。此外,車體新加入「TOURIST SHUTTLE」英文標準字,讓外國旅客更容易辨別。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侯車亭採模組化設計,屋頂藏巧思

候車亭採用透明結構,消弭站體內與周遭環境的界線,化身讓旅人小歇片刻、細賞風景的「觀景窗」。此外,設計團隊也以「模組化」思維出發,讓每座候車亭都能根據所在地點的氣候、地景、文化特色等,改變屋頂的造型和材質,展現對地方的理解與致敬。在阿里山,屋頂融入鄒族竹編、山巒線條意象;在日月潭,則藉優雅弧線呼應靜謐湖景。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改善燈光和資訊介面,乘車體驗更安心

導覽站牌也全面升級,從站名、路線圖到即時動態QR code,皆以4種語言呈現,讓國際旅人查找資訊更便利。另考量到旅運路線深入山林,入夜後燈光稀少,新候車亭特別設置夜間照明,藉橘色導光條指引並陪伴旅人。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灣好行3.0」品牌識別設計亮點!候車亭屋頂融地方特色,暖橘浪潮躍上車體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亮相!設計師楊士慶操刀,詮釋臺灣文化與水的共生美學

2025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亮相!設計師楊士慶操刀,詮釋臺灣文化與水的共生美學

2025臺灣文博會將在8月2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及南港展覽館登場,文化部公布文博會文化策展的主題為「水風景」,以水型態的多樣性為主要設計概念,呈現多元文化交流中產生的碰撞火花與韻律,展現多元文化豐富的面向與交會時的美感,也隱喻文化不受限制的多變樣態。

以「水風景」為主題

2025年文博會主題為「水風景」,以臺灣水生態投射臺灣文化生態的多元面向,藉由川流海島的地理特質展現水生態所孕育的豐沛文化表現,從高海拔雲海霧林、淺山的溫泉飛瀑,到落山過嶺的溪海潮浪,透過「接海之島」、「臺灣萬水」、「有河之靈」、「穿霧之境」4大主題,呈現臺灣水文化的韌性包容、海湧危闊、撫慰能量與變化萬端,展現多物種、多樣態的文化活力。主題「水風景」訴說的正是臺灣文化的流動性與包容性,從高山雲霧到海洋潮浪,不僅呈現島嶼地貌與文化生命的緊密連結,更訴說著多樣態文化在時間長河中淬鍊出的韌性與活力。 

楊士慶操刀主視覺

本屆主視覺邀請設計師楊士慶操刀,視覺畫面靈感來自功夫明星李小龍的名言,「水無形無相,倒入杯中,便成為杯子的形狀;倒入茶壺,便化為茶壺的模樣。水能自由流動,也能滴水穿石」,展現水能自由流動,也能定型,亦能穿石的哲學精神。

本屆文博會主視覺邀請曾獲金曲獎與金點設計獎肯定的設計師楊士慶操刀。(圖片提供:文化部)
本屆文博會主視覺邀請曾獲金曲獎與金點設計獎肯定的設計師楊士慶操刀。(圖片提供:文化部)

楊士慶以水的波紋作為設計核心,詮釋如同人與人、文化與文化的交會,每一次互動都是一次新的思想流動。視覺畫面運用多層次藍綠色調,從深邃的海洋、清澈的湖水到輕盈的水霧,營造出空間深度與文化層次感,象徵創意能量的自由生成與匯流。

2025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以水型態的多樣性為主要設計概念。(圖片提供:文化部)
2025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以水型態的多樣性為主要設計概念。(圖片提供:文化部)

層層交織的水色開場

動態設計亦以「水風景」為出發點,展開一場關於流動、擠壓與匯聚的文化視覺旅程。畫面以層層交織的水色開場,象徵創意於水的律動中孕育誕生;隨後轉為地殼擠壓所生成的地質紋理,視覺上展現文化在壓力中不斷突破、逐步成形的過程;最終,來自各方的文化物件融合聚合,形塑為臺灣島嶼的意象,詮釋臺灣文化如何在歷史變動中積累與重構,成為今日豐富多變的面貌。 

2025文博會8月登場

今年文博會「文化策展」將自8月2日起於松山文創園區率先登場,展出內容包含首次策辦匯聚由地方政府推薦文創良品的地方特選館,以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劃工藝選品店;「品牌商展」則自8月5日起於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除了IP授權與文創品牌參展品牌數為歷屆之最外,此次特別規劃「黑潮星樂園展區」,有興趣者可持續留意La Vie的報導。

資料提供|文化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