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館:摩登時光】展現小城魅力!展場設計呼應木都美譽、引領觀者漫步嘉義街道

2022 臺灣文博會嘉義館

2022臺灣文博會嘉義館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登場,其以「摩登時光——大通小城」為題,除在展場中運用大量木材質,呼應嘉義「木都」的美稱,也建構出一條從嘉義樹木園、中央噴水圓環到嘉義火車站的時空軸線,引領人們漫步其中時,發現觀看嘉義的嶄新視角。

>> 2022臺灣文博會系列報導總整理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53
從2022文博會嘉義館的主視覺,到展場中的空間設計,皆可窺見光影變化。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AAAC0134
由本埠設計建築師蔡嘉豪打造的嘉義館展場,運用了大量木材質,並玩轉光影變化,讓人舒適在展場中走逛。 

2022臺灣文博會嘉義館「摩登時光」

由「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主理人徐景亭、「平凡製作」創意總監黃銘彰攜手策畫的嘉義館,以出身嘉義市的畫家陳澄波之作〈展望諸羅城〉為出發點,引領觀者順著其畫作中的動線、東西向的交通要道「大通」(今日的中山路),從嘉義樹木園、中央噴水圓環、到嘉義火車站,重返彼時的摩登時光。值得一提的是,展場中也展出了〈展望諸羅城〉數位版畫,除能對照展覽內容,也讓人們遙想大師創作該幅作品時對於家鄉的深厚許盼。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13
嘉義館以出身嘉義市的畫家陳澄波之作〈展望諸羅城〉為出發點,引領人們循著百年至今的時空軸線。找到觀看嘉義的新視角。 

S__88793106
展場中也特別展出了陳澄波〈展望諸羅城〉的數位版畫。(攝影:Adela Cheng) 

以陳澄波畫作〈展望諸羅城〉延伸發想

嘉義館中的第一個子區,以始建於日治時期的「嘉義樹木園」為題,本次策展團隊透過實地勘察、訪談與整理,梳理出今日嘉義樹木園的代表性樹種,再邀請剪紙藝術家Wuba Yang以剪紙呈現這些植木的葉子,也讓觀者更了解這座城市中的森林文史與知識。接著的「常民信仰區」,則攜手大象設計的潘岳麟共創,除從城隍廟的東市場採買許多日常祭拜、祝壽擺宴的祭祀用品,也復刻東市場常見的磚瓦做為展台,搭配上方由在地燈籠工藝師傅鄒弘義親自製作的手工燈籠,展現這座城市豐沛的民俗文化。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27
由剪紙藝術家Wuba Yang打造的剪紙藝術品,呈現出嘉義樹木園代表性植木的葉子。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78
嘉義館的「常民信仰區」攜手大象設計潘岳麟共創,上方的燈籠則由在地燈籠工藝師傅鄒弘義親自製作。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97
展台復刻東市場常見的磚瓦,上頭擺放著許多祭祀用品,帶領人們了解民俗文化。 

再現小城摩登精神與時光

嘉義館中央的「中央噴水圓環」,以市民集會廣場為概念,將舉辦實體講座與工作坊,呼應日治時期的嘉義圓環,為聚集各色人群的公共空間;而在文博會期間,將有來自嘉義或近年來參與嘉義相關藝文活動的設計師、文化人、品牌主理人現身分享,或是帶領民眾參與實作,再現彼時的摩登文化思潮。展區旁的候車亭,則象徵著嘉義火車站,觀者可坐在這曾有「全島第一摩登車站」之稱的嘉義車站候車亭,翻閱隨本次文博新出刊的《本地 The Place 09:嘉義市》,或是欣賞眼前以減法設計為重點的嘉義車站改造影片。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38
以市民集會廣場為概念的「中央噴水圓環」區,將舉辦講座與工作坊。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65
觀者可坐在候車亭,欣賞以減法設計改造嘉義車站的影片,或是翻閱新出刊的《本地 The Place 09:嘉義市》。 

以大量木材質呼應嘉義木都美譽

最後的「日光款待所」,與嘉義在地團體「嘉義女流會社」合作,搜羅了嘉義市特色店家產品,包含林聰明沙鍋魚頭、新台灣餅舖、錦龍醬油、湯城鵝行、里響咖啡、奮起福、一茶工房、愛木村等品牌,歡迎民眾選購,將嘉義如日光般的熱情能量帶回家。特別一提的是,由本埠設計建築師蔡嘉豪打造的嘉義館展場,運用了大量木材質,帶出嘉義的木都美名,從天而降、逾6千根的木條,既呼應了現今嘉義市仍有著至少6千棟的木造房屋,也營造出壯觀的空間氛圍。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DST02049
隨本次臺灣文博會全新出刊的《本地 The Place 09:嘉義市》;該書延續先前一地一冊的形式,由編集者新聞策劃,並由同時為嘉義館策展人的黃銘彰主編。 

文博會嘉義館小檔AAAC0086
嘉義館的透明DM中,融合了綠、藍、紅、黃這4色,這些顏色也貫穿整個展場,比如代表嘉義車站的黃色,即出現在候車亭上方的木條底部。 

2022 臺灣文博會嘉義館

時間:2022.08.05 - 08.14  10:00 - 18:00

地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海豚步道 M2區

定時導覽:平日 (一至四)  12:00-13:00、15:00-16:00;假日 (五至日)  16:00-17:00

講座&工作坊課程可點此查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插畫家米力的原畫展《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於森³ sunsun museum登場,並將近十年圖文創作集結成冊出版同名著作,帶領讀者跟著她的畫,走山、走海、走世界。在這裡,每個瞬間都是風景,每個風景裡都有自己。展期自2024年3月15日起至3月24日止。

關於米力:歷經多重角色後,重拾創作之筆

早在「斜槓」掀起風潮前,米力便已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職涯。她身兼插畫家、藝術總監、生活雜貨品牌主理人、市集策展人等多重角色,還擁有個人著作逾10部,風靡全球的「Wooderful Life木製音樂鈴」即出自她的監製,大好青空台北場、2018年文博會「大好台灣,在山丘」、2019年文博會「山海廟集」等市集也都由她打造。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不過,插畫家仍是米力最廣為人知的身份,也是她的日常。在五十歲退休之後,她重新在生命容器中填裝對生活的熱愛,擁有更多自由專注於創作。最新出版的《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就是她睽違十年重新拾起寫作後,第一本圖文並融的創作。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從大山大海到一朵小花,都是她的靈感

米力受到時裝設計師皆川明、日本生活雜貨文化啟發,體悟到「即便是微小的事,只要循序漸進去實踐,就會發揮影響力」,並開始創作插畫。近年,她重拾畫筆並培養登山、植栽嗜好,紀錄旅途所見的大自然美景。從山邊、海邊、不同國境,從森林、荒野到屋子裡的一朵花,米力擅長由遠至近的細膩觀察,記下大自然給予她的靈感。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亦是從生活中偷出來的節奏。每段非日常都有句點,都是下一段旅程的待續。」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米力以畫筆紀錄旅途所見的大自然美景。(攝影:Lucinda Chen)

和米力一起爬山的山友、文化觀察家詹偉雄形容,《緩慢是風景的名字》之所以誕生,大抵就和塞尚一樣——他們行走在高地起伏的地形中,呼吸著冷冽或燥熱的空氣,脈搏加速、汗液迸流,感受到身體慢慢與地球結合為一,想著這個瞬間必定要被捕獲留存,所以拿起彩筆畫下來。在塞尚有生之年,為住所窗外的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留下超過30張畫作,這座山引發了他無數的情懷,或許米力的登山經驗也是如此。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從森林、荒野到屋子裡的一朵花,米力擅長由遠至近的細膩觀察。(圖片提供:森³)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詹偉雄將《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比作畫家塞尚的聖.維克多山系列創作。(圖片提供:森³)

這次除了全新著作《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同名畫展外,也推出「米力20幅精選畫作萬用卡組」,精選20張畫作,採用國產輕塗布紙張,全彩印刷,重現原畫精美質感,讓讀者從米力優雅的作品裡獲得療癒。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米力全新著作《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本次也同步推出「米力20幅精選畫作萬用卡組」。(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米力畫展/緩慢是風景的名字 Slowness : the Name of the Scenery

展期|2024/3/17至2024/3/24
時間|11:00 –19:00
地點|森³ sunsun museum(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45巷18號1樓)
入場辦法|消費飲品一杯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7月登場!走進大自然裡的美術館,欣賞田中央工作群、幾米、MAD等300件作品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7月登場!走進大自然裡的美術館,一探由田中央工作群、MAD Architects打造的新作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即將於7月13日至11月10日登場,策展人為北川富朗,而此次的大地藝術祭將帶來約300件作品,其中包含台灣的田中央工作群、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中國建築師馬岩松領軍的MAD Architects等藝術家團隊所打造的近90件新作。此外,台灣藝術家幾米、林舜龍的人氣作品也將再次公開。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邁入第9屆

3年舉辦一次、今(2024)年邁入第9屆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不僅是地方藝術祭的先驅,同時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國際藝術祭典,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更是必訪的藝術界盛典。而或許有些人不知道的是,「越後妻有」其實是舉辦大地藝術祭時所創造的新詞彙,「越後」指的是新瀉、「妻有」則與「深處」有著相同的日文發音,因此越後妻有著「新瀉深處」的含義。

2012年起藝術祭由佐藤卓擔任創意總監,設計出本屆全新主視覺海報,以越後妻有在地風景、著名作品為主,攝影師由金本凜太朗擔任。(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12年起藝術祭由佐藤卓擔任創意總監,設計出本屆全新主視覺海報,其以越後妻有在地風景、著名作品為主,攝影師則由金本凜太朗擔任。(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以藝術為橋樑、農田為舞台

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新潟縣南端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為舞台,佔地面積約760平方公里,是處被大自然包圍的里山地區(山間農村聚落)、以農業聞名,冬季時更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帶,卻也面臨著人口外流、高齡化等問題;2000年時,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出現,為這個地區帶來了轉變,其以「人類就在自然中」為理念、地方再造為目標,以藝術為橋樑、農田為舞台,連繫人與大自然,進而重振當地農村。

2018年第七屆大地藝術祭,MAD Architects在創辦人馬岩松帶領下,重新規畫打造日本三大峽谷之一的清津峽觀光隧道,讓原先老舊隧道,成了絕美的「光之隧道」。(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18年第七屆大地藝術祭,MAD Architects在創辦人馬岩松帶領下,重新規畫打造日本三大峽谷之一的清津峽觀光隧道,讓原先老舊隧道,成了絕美的「光之隧道」。(圖片來源: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欣賞藝術作品與自然美景

人們在造訪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同時,除能欣賞美麗的梯田、山林等自然景觀,也能藉由體驗當地的飲食、風情文化,更加認識這片土地。另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也開放報名參加官方志工「小蛇隊(こへび隊)」,其除能參與作品製作、維護管理藝術品、幫忙農事、鏟雪等,也因為小蛇隊的成員來自日本及海外,並涵蓋10幾歲的學生到80幾歲年齡層的人,屆時彼此也能互相交流、認識新朋友。小蛇隊報名連結英文版請點此日文版請點此

本次新作包含由日本20多名藝術家共創的藝術動物園作品「Nakago Wonderland」。(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本次新作包含由日本20多名藝術家共創的藝術動物園作品「Nakago Wonderland」。(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集結90件新作

而在此次的300件作品中,約有90件新作,包含由田中央工作群創作的「大地に抱かれるフィールドミュージアム」(暫譯:大地環抱下的田野博物館)、中國建築師馬岩松領軍的MAD Architects打造的「野泡泡」(暫譯)、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in and out」,以及由日本20多名藝術家共創的藝術動物園作品「Nakago Wonderland」等。

此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官方藝術祭鑑賞通票已於線上開賣,透過這個通票,將能在展覽期間一次參觀每件作品,早鳥優惠為一般票3,500日圓,將販售至7月12日,之後將恢復為原價4,500日圓,有興趣購買者請點此參考

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in and out」作品(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in and out」作品(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未來不將僅是每3年舉辦一次的藝術祭,其也規劃每年會有藝術活動,歡迎大家隨時都能造訪這處四季分明的地方,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也能享受不同時節的獨特風景。

本次新作包含由MAD Architects打造的「野泡泡」。(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本次新作包含由MAD Architects打造的「野泡泡」。(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日期:2024年7月13日~11月10日,共87日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