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龍潭「神龍鬧鎮」慶典!串連神農信仰與端午民俗,打造特色當代慶典

桃園龍潭「神龍鬧鎮」慶典!串連神農信仰與端午民俗,打造特色當代慶典

首屆的桃園龍潭「神龍鬧鎮」文化慶典甫落幕,其由地方創生團隊野菱蔓生、龍潭龍元宮、商圈與社區攜手合作,並以「信仰的現場、生活的視角」為主軸,結合神農信仰、端午民俗、歷史傳統與當代美學,打造出一場融入街龍走讀、夜戲神龍、神農私廚等活動的當代慶典,同時帶大家看見在地信仰文化的活力與魅力。

293643140_115784804528337_7545668851603852824_n
往年桃園龍潭龍元宮神農大帝聖誕祭典經常與端午節龍舟賽活動共同舉辦,今(2022)年由於疫情影響延至7月舉行,並推出首屆「神龍鬧鎮」文化慶典活動。

串連龍潭神農信仰與端午民俗

神農大帝為龍潭的重要信仰,而每年農曆四廿六的到五月五,龍潭廟口的龍元宮神農大帝聖誕祭典,以及大池周邊的端午民俗活動與龍舟競渡,經常共同舉辦,因此小鎮在這近半個月的時間,可說是鬧熱滾滾。而在今年(2022)首登場的神龍鬧鎮,以「讓人休養生息,重新再出發的生活慶典」為概念,除串連神農信仰與端午民俗,同時透過導入當代設計美學,讓歷史傳統展現出多重面貌與能量,塑造出屬於所有人的地域型慶典,也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進而保存地方節慶。

283788663_104776318918223_1082364540652845647_n
神龍鬧鎮以「讓人休養生息,重新再出發的生活慶典」為概念,串連神農信仰與端午民俗,同時導入當代設計美學,讓傳統展現多重面貌。

295306432_119622517477899_5035928894191339075_n
神龍鬧鎮期盼塑造出屬於所有人的地域型慶典,也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進而保存地方節慶。

創造城市慶典的未來性格

「神龍鬧鎮」的慶典名稱,也有其涵義,「神」代表著神農大帝信仰,是對未知的崇敬及祈求;「龍」是對於家鄉的情感;「鬧」展現龍潭生活,以及對日常與非日常的慣習與期待;「鎮」意味著永續,也是對於傳承再造的使命感,期盼大家能在這限定期間登場的地方節慶活動,一同創造城市慶典的未來性格。而首屆神龍鬧鎮選在龍潭龍元宮及以龍為名的街道上舉辦,並推出以廟埕為界的信仰生活體驗、採集廟口最前線的熱血行動,以及與地方品牌跨界合作設計的節慶限定商品。

290718522_123655717030283_5098841014332031635_n
首屆神龍鬧鎮選在龍潭龍元宮及以龍為名的街道上舉辦,並推出一系列活動。

以廟埕為界的信仰生活體驗

像是以「慶端午、賀神農」為主軸的「街龍走讀」,引領人們走訪龍潭大池及主題市街,了解龍潭宗教節慶習俗與相關在地文學地景;「神農學堂」帶民眾參訪龍潭龍元宮、認識五穀爺祭祀文化,還能親手製作五穀能量棒,以及聆聽專業藥師分享用藥保健知識;「神農私廚」延續策展團隊野菱蔓生所推動的在地餐桌計畫「食龍潭」,此次以「神農百草」為題,採集地方食材入菜,在龍元宮廟埕推出富含在地風土味的廟口餐宴;「百草廟市」市集則以「百毒不侵」為主題,精選以草本為品牌創作核心的特色店家,邀大家嚐百草、品文化。

297260869_122183110555173_3994486113972221255_n
「百草廟市」市集則以「百毒不侵」為主題,精選以草本為品牌創作核心的特色店家。

傳統與新創品牌跨界推節慶限定商品

其中,在百草廟市開賣的6組神龍鬧鎮節慶限定商品,由在地傳統與新創品牌跨界合作設計,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比如販售道地客家米食超過一甲子的龍潭市場「阿粄姊」,與在地青年團隊「洄游創生」共創,推出「地豆糖粄」與「東美茶粄」兩款口味;社區品牌「高原祈艾」攜手在地景觀設計團隊「宇川設計」,打造端午限定的時尚植物系門飾,為街區增添繽紛且療癒的氣息;陪伴龍潭人共度一甲子歲月的「元春中藥行」,與同樣出身龍潭的「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以紙藝技術、草本藥材與使用裁切米穀製成的手抄穀紙,所打造而成的五穀爺平安符,也傳遞出土地的溫度。

LINE_ALBUM_220811_0
販售道地客家米食超過一甲子的龍潭市場「阿粄姊」,與在地青年團隊「洄游創生」共創,推出「地豆糖粄」與「東美茶粄」兩款口味商品。

293025376_114474484659369_7488139050345576348_n
龍潭元春中藥行攜手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打造五穀爺平安符。

採集廟口最前線的行動特展

另外還有以1個攤販、28個在地回憶為概念的「神龍小吃攤 故事採集站」活動,邀請人們坐進期間限定的廟口小吃攤、在菜單寫下與龍潭廟口老城區的故事,再將其夾掛在攤位上,與眾人分享你的回憶故事;「神龍落來坐 地方信仰特展」能看見野菱蔓生團隊在地蹲點的田野成果分享,從中了解神龍鬧鎮是如何同時結合歷史傳統與當代美學、連結過去與現在,成為當代的生活慶典;「超神漫談」則邀請4位文化工作者,向大家分享信仰文化的演繹,以及節慶品牌如何永續經營。

291371172_123655660363622_2696582835225876792_n
「神龍小吃攤 故事採集站」復刻早期廟口的小吃攤,邀請人們坐進裡頭、在菜單寫下與龍潭廟口老城區的故事。

匯聚多重樣貌與能量的當代慶典

而今年神龍鬧鎮慶典,也在7月16日迎來最高潮,除與同為龍潭出身的青年團隊新毅群龍獅團合作,在神龍開路下,眾人誠心恭請神農大帝出巡遶境、祈求疫情平復,夜晚酬神則以「夜戲神龍」,來詮釋廟會的當代生活感,以重新編排的新形態節目表演,讓現場民眾隨著客語樂曲搖擺,以及跟著踢踏節奏擺動,最後由6條舞龍引出壓軸登場的神棍樂團,也為龍潭的夜晚注入活力。

而今年一系列的慶典活動僅是開始,接下來的每一年,神龍鬧鎮在地方青年投入以及桃園市政府支持下,也將帶領在地民眾與外地遊客,體驗重新定錨的當代慶典、一同鬧熱整個龍潭。

神龍更替照片檔案
神龍鬧鎮「夜戲神龍」以重新編排的新形態節目表演酬神,也讓民眾隨著客語樂曲搖擺。

桃園龍潭「神龍鬧鎮」慶典!串連神農信仰與端午民俗,打造特色當代慶典
首屆的神龍鬧鎮已圓滿落幕,未來每一年也將攜手大眾一起鬧熱整個龍潭。

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神龍鬧鎮臉書粉絲專頁

文字|Judy Cheng

圖片提供|神龍鬧鎮

2025高雄設計節「高潮指南」駁二登場!7大展區、60位創作者,帶你從不同視角認識高雄

2025高雄設計節「高潮指南」駁二登場!7大展區、60位創作者,帶你從不同視角認識高雄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雙年度盛事「高雄設計節」,於10月2日至11月2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P2倉庫隆重登場。本次展覽邀請高雄生長的旅日設計師林唯哲擔任總策展,以「高潮指南:你的主張 What is your voice」為題,顛覆傳統的城市行銷手法,將高雄視為一個具備街頭精神的潮流品牌,超過60位來自設計、藝術、街頭文化等領域的創作者共襄盛舉,邀請市民一起成為高雄潮流人,一同發聲,定義屬於自己的高雄態度。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重新詮釋高雄的城市個性

策展人林唯哲出生成長於高雄,現定居東京,長期關注亞洲城市的文化流動與視覺傳達,他將個人對街頭文化與設計語言的敏銳觀察,帶回熟悉的土地,以策展形式重新詮釋高雄的城市個性:「這份不爭並非消極,而是一種根植於產業底氣與庶民生活節奏的從容與自信。」高雄的態度,不是追求西裝筆挺的菁英形象,更像是一位穿著寬鬆 T-shirt、自在隨性的「街頭歐爸」。此次展覽正是要褪去城市的包袱,回歸最真實、最「Real」的街頭聲音,讓觀者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這座城市。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打造跨界對話的創意平台

展覽視覺以「塗鴉覆蓋」為概念,呼應了街頭文化中最純粹的行動:發聲。策展團隊表示,塗鴉不是破壞,而是對現有框架不滿、對主流敘事反動的最直接表達。它象徵著將自己的聲音「覆蓋」上去、主張立場的行動。主視覺以「試噴頭、試手感」的隨性筆畫為元素,多彩的噴漆則象徵著多元主張的共存。這場展覽是一場鼓勵人們勇敢發聲的潮流運動,讓每個「我」都有話可說,自信地說出「這就是我的高雄態度」。展覽將串聯設計、時尚、塗鴉、建築、策展、表演與數位創作等領域,打造一個跨界對話的創意平台,讓高雄成為青年世代與創作者們表達態度的能量場。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從7大展區認識高雄

「高潮指南」展覽規劃了7大主題展區,透過互動裝置、影像訪談與原創作品,帶領觀者從不同角度認識高雄。另外,展覽期間,現場也有潮流賣店「你這個潮包」,販售高雄態度周邊商品。

態度的根源:由高雄街頭天王以AR影像再現潮流。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潮字典:以巨型辭典的形式,解析高雄獨特的城市現象,沒有官方用詞,只有來自街頭的角度。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雄腔:透過影音裝置,帶領觀眾學習來自街頭的聲音,探索高雄獨有的口音與態度。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蝦款?高雄款!:邀請50位設計師,以高雄態度為主題進行潮T創作,將主張穿戴在身上。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雄左岸:展出藝術家眼中的高雄態度,探討高雄文化養分如何激發原創藝術創作。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人指點:透過五位高雄出身的音樂創作者的一鏡到底行走訪談,跟隨他們的腳步一同走在最有態度的高雄街頭。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幫高調:集結藝術家眼中的高雄態度,展現高雄不同風格的想像樣貌,鼓勵觀者定調自己的「高雄式」風格。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 高雄設計節2025 ] 
展期:10.02 (四) - 11.02 (日)
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P2倉庫
門票:免費入場

資料提供|選選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展區:走進古蹟「鹿港公會堂」,看見彰化人熟悉的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

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展區:走進古蹟「鹿港公會堂」,看見彰化人熟悉的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

2025台灣設計展中,位於鹿港公會堂的「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展區,邀請觀眾走進彰化的稻田圳流,走進如祭品如山的普度場景,也走進自己內心最虔誠的祈願,在這趟平安之行裡,以心意為引,厚禮為獻,成為守候平安的行家。

從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出發

「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由創意團隊「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在地文史團隊「發落文化」、空間團隊「三分之三設計 3/3 TRIO DESIGN」攜手打造,從彰化人生活中最熟悉的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出發,帶領觀眾體會繁複厚禮中蘊含的殷切祈願與平安信念。展區位在1928年興建的縣定古蹟「鹿港公會堂」中,前身曾為奉祀蘇府王爺的「萬春宮」舊址,也曾作為鹿港八郊(指八個商會)之一的「廈郊」所在地,後轉作地方聚會場所「公會堂」,百年來始終承載著民俗與公共記憶。

「2025台灣設計展」展區「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邀請觀眾展開平安之行,以心意為引,厚禮為獻,成為守候平安的行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2025台灣設計展」展區「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邀請觀眾展開平安之行,以心意為引,厚禮為獻,成為守候平安的行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地方節俗化作討喜的當代符碼

為了讓節俗以更親切的姿態走進當代人生活之中,策展團隊邀請新銳設計師張翔與彰化出身的設計師「下一頁設計」聯手操刀展覽主視覺,以寄寓濁水溪的藍色調為主色調,搭配象徵歲時流轉的圓環線條;至於畫面上彷彿一躍而出,可愛龍虎形象則脫胎自虎型端午香包「虎仔香」及端午迎龍王的「龍王頭」靈感,將地方節俗化作鮮明討喜的當代符碼,也在飽滿視覺中寄寓滿滿的平安意象。

策展團隊邀請新銳設計師張翔與彰化出身的設計師「下一頁設計」聯手操刀展覽主視覺。(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策展團隊邀請新銳設計師張翔與彰化出身的設計師「下一頁設計」聯手操刀展覽主視覺。(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穿越「迎平安」廊道,看見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

從此概念出發,當人們走進「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首先將穿越「迎平安」廊道,看見家戶如何成為祈求平安最小而真切的單位。當製作供品的職人身影在眼前開展,對照現場「頂桌」與「廈桌」上超過25件供品及圖文資訊,觀眾將發現,備齊香火的過程如何蘊含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以及為所愛之人祈求的真心實意。

展區以當代設計轉譯傳統藝師李奕興筆觸,打造出「迎平安」廊道。(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以當代設計轉譯傳統藝師李奕興筆觸,打造出「迎平安」廊道。(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呈現家戶如何成為祈求平安最小而真切的單位,並搭配超過25件供品及圖文資訊,彰顯備齊香火的過程如何蘊含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呈現家戶如何成為祈求平安最小而真切的單位,並搭配超過25件供品及圖文資訊,彰顯備齊香火的過程如何蘊含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循著信仰的軌跡,共行平安之路

循著信仰的軌跡走出家門,案桌旁的仙界工藝畫作,則以當代設計轉譯傳統藝師李奕興筆觸,營造出神祇視角的仙界氛圍,也邀請觀眾將視角拉升至神祇的高度,俯瞰彰化四時節慶景象,共行平安之路。此時,映入眼簾的是展區中央「歲時圓盤」,匯聚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脈動。循著圓盤向外延展,八大民俗節慶自「拜天公」至「謝下元」次第展開,以物件搭配圖文講解,節俗脈絡在眼前逐漸清晰,成為可感知的文化風景。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中央「歲時圓盤」,匯聚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脈動。(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中央「歲時圓盤」,匯聚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脈動。(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開五感體驗,感受紮根於土地的日常

除了靜態觀賞,平凡製作與發落文化更邀請觀眾在此展開五感體驗:嗅聞巨型端午「虎仔香」散發出的艾草與菖蒲香氣;聆聽由鹿港出身、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親自誦唸的〈鹿港普度歌〉;並在互動設計團隊「馥谷餘」打造下,踏入沉浸式遊戲,親歷「南瑤宮笨港進香」回鑾橫渡濁水溪的「潦溪」場景;最後,更可於馥谷餘以科技轉譯「花壇迎燈排」的互動裝置中,輸入自己的姓氏,生成專屬「字姓燈」,體驗成為頭家爐主,與家族共享神祇護佑的榮耀時刻。

巨型端午「虎仔香」(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巨型端午「虎仔香」(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體驗完饒富意趣的互動設計後,接著別忘記抬頭仰望,彰化的真實模樣在眼前展開。六面懸掛於展區上方的大型圓弧投影,顯影出溪流邊的人群、家戶前的香案、普度時澎湃的「普肉山」,以及彰化在山河之間那最虔敬的模樣。此時,耳畔同時響起彰化出身的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為展覽量身打造的音樂,聲影交織之間,更深刻地感受到這些歷久不衰的習俗,至今仍緊緊紮根於土地的日常。

在全球「BenQ」的支持下,六面懸掛於展區上方的大型圓弧投影,顯影出彰化在山河之間那最虔敬的模樣。(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在全球「BenQ」的支持下,六面懸掛於展區上方的大型圓弧投影,顯影出彰化在山河之間那最虔敬的模樣。(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一字排開的平安小物,到鹿港童玩「葫蘆問」

最後,讓我們轉身走進「平安行」,此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宛如傳統中藥櫃般的展櫃,整齊陳列著香包、香火袋、符令、石敢當、大符等各式祈福小物,呈現人們如何在日常裡寄託祈願、守護平安。

宛如傳統中藥櫃般的展櫃,整齊陳列著香包、香火袋、符令、石敢當、大符等各式祈福小物。(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宛如傳統中藥櫃般的展櫃,整齊陳列著香包、香火袋、符令、石敢當、大符等各式祈福小物。(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來到台上,鹿港傳統童玩「葫蘆問」化為色彩飽滿、造型討喜的「平安行葫蘆問」遊戲。觀眾更可在遊戲後抽取共26款獨家平安小卡,蓋上平安行限定集章,在趣味互動中一步步邁向平安的終點。從靜態凝視到身體參與,這趟涵蓋拜天公、慶上元、迎媽祖、安營、慶端午、贊中元、祭水圳、謝下元等民俗文化的彰化之旅,也在此緩緩落幕,留下平安的餘韻與祝福。

鹿港傳統童玩「葫蘆問」化為色彩飽滿、造型討喜的「平安行葫蘆問」遊戲。(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鹿港傳統童玩「葫蘆問」化為色彩飽滿、造型討喜的「平安行葫蘆問」遊戲。(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觀眾可在遊戲後抽取平安小卡,蓋上平安行限定集章,一步步邁向平安的終點。(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觀眾可在遊戲後抽取平安小卡,蓋上平安行限定集章,一步步邁向平安的終點。(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沉浸式遊戲讓人彷彿親歷「南瑤宮笨港進香」回鑾橫渡濁水溪的「潦溪」場景。(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

展期| 10月10日(五)- 10月26日(六)週日至週四10:00-18:00;週五至週六10:00-20:00
地址|鹿港公會堂(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 72 號)
音樂演出|10月11日(六)15:00 - 15:30 文開國小・南音雅月
                  10月12日(日)15:00 - 15:30 華龍國小・北管新傳
文史導覽|10月18日(六)08:00 - 10:00 民俗愛好者黃雅君老師 X 拜天公平安採買
                  10月19日(日)15:00 - 17:00 民俗愛好者李宗學老師 X 找尋鹿港平安物

資料提供|平凡製作、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