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打開台北11月登場!限時48小時免費開放雙北100+特色建築空間

2022打開台北11/12-13 限時 48小時串聯台北逾百風格建築空間

2022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於11月12日至13日登場,本屆主題為「社交台北」,藉由打開空間、連結人們,展開社交的想像與可能性。而2022打開台北將免費開放圓山坑道、晶華酒店總統套房、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臺北大數據中心等超過百個特色建築空間。此次活動採現場排隊入場,與線上預約兩種方式。最新資訊建議以此空間票券表單打開台北官方臉書為主。

▷2022打開台北限時開放「圓山坑道」!一探總長115公尺的神秘坑道

4.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限時開放近距離觀察有機城市的幕後推手。
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限時開放近距離觀察有機城市的幕後推手。 

9.北投中心新村北投中心新村為全台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擁有眷村溫泉公共浴室,建築類型集合日移眷 舍、婦聯會興建與軍眷自建眷舍。
北投中心新村為全台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擁有眷村溫泉公共浴室,建築類型集合日移眷 舍、婦聯會興建與軍眷自建眷舍。 

2022打開台北11月12日至13日登場

打開台北取得英國倫敦官方授權,於2020年首次舉辦後,便獲得熱烈迴響,而邁入第3屆的打開台北,將開放雙北地區超過百個的選點,並以「社交台北」為題,從「人們如何形塑空間,空間如何連結人們」的視角切入,發掘人們於城市中建構的空間領域,累積成豐富的日常景觀,並藉由對空間的好奇心產生連結,交流成長、創造話題,誕生友誼,展開社交的想像與可能性。

7.廈川玖肆座落廈門街的「廈川玖肆」,前身為建於日治時期的「舊廈門街派出所」,營運團隊結合 工藝創作者翻轉老屋,成為餐廳、藝文空間。
坐落廈門街的「廈川玖肆」,前身為建於日治時期的「舊廈門街派出所」,營運團隊結合 工藝創作者翻轉老屋,成為餐廳、藝文空間。 

2022打開台北圓山坑道圓山坑道是台北首次打開具軍事民防色彩的坑道,邀你入坑穿越時光探索古今往來。
圓山坑道是台北首次打開具軍事民防色彩的坑道,邀你入坑穿越時光探索古今往來。 

2022打開台北如何預約?

在11月12日至13日兩日的活動中,將打開超過100個空間,其中70個空間不需預約,64個空間有預約場次(有的空間同時有預約場跟非預約場),詳情可以google表單為主,而此次打開台北與ACCUPASS活動通合作,提供便利的報名功能,免費預約連結請點此

兩廳院限定活動搶先登場

此外,2022年是兩廳院和打開台北合作的第3年,加上適逢兩廳院35週年,兩廳院特別在11月5日至6日,搶先推出限定活動,其從戲劇、音樂及舞蹈3大項目著手,邀請到嚎哮排演、我是江老師、Tanguísimo探戈藝文沙龍,打造3場契合「社交台北」主題的劇場社交力活動。另外還能從場館達人及無障礙藝術家的導覽,深度探索劇場空間秘辛。

5.國家兩廳院打開台北x國家兩廳院35周年限定活動,11/5-6邀請民眾用探戈體驗劇場社交力
兩廳院特別在11月5日至6日,搶先與打開台北推出限定活動。 

S__90832904

S__90832903劇場達人李萬章(工務暨安全部機電組組長),以資深的場館經歷,實際深入戲劇院的各個樓層密道,帶著各位感受屋頂空調裝置的奧秘以及兩廳院夜間照明的魔幻時光。
劇場達人李萬章(工務暨安全部機電組組長),以資深的場館經歷,實際深入戲劇院的各個樓層密道,將帶著各位感受屋頂空調裝置的奧秘以及兩廳院夜間照明的魔幻時光。(攝影:Adela Cheng)

10/12 開放預約當天,分為1+4梯次:

▹▹▹特別區兩廳院 12:00開放報名 (使用兩廳院 opentix 系統預約,連結請點此

▹▹▹第一區空間 13:00開放報名

☖ 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

☖ 稻舍食館

☖ 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

☖ 香香澡堂

☖ 草山水道系統|陽明湧泉

☖ 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

☖ 嬰童織品集粹藝廊

☖ MUVIE CINEMAS

☖ 磐鈺商務中心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未來視覺實驗室

☖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JJP潘冀聯合建築師

☖ 統創企業大樓(統創龍騰大樓)

☖ 香蕉同居中-Grin

▹▹▹第二區空間 14:00開放報名

☖ 北投文物館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 OrigInn Space 大稻埕

☖ 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

☖ 鳳嬌催化室

☖ 圓山坑道

☖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 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

☖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

☖ 臺大癌醫中心

☖ 設研院創意空間

☖ 喜習建築教育

☖ 柏成設計

☖ 都市再生願景館 

☖ JOSUIa

▹▹▹第三區空間  15:00開放報名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11樓排練場

☖ 蘭州斯文里都市公辦都更工作站

☖ 泉場

☖ 開蘭茶 x 玩味沙龍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 明星電控空間美學體驗場域

☖ 一號糧倉

☖ 坤水晶玻璃工房

☖ 臺北大數據中心

☖ 原台北刑務所

☖ JCA 生活實驗所

☖ 雲門劇場

☖ ROOM永生旅店

☖ 太研裏山招待所

☖ 台北晶華酒店

▹▹▹第四區空間 16:00開放報名

☖ 質物霽畫

☖ 有記名茶

☖ 自來水博物館|觀音山蓄水池

☖ 臺北廣播電臺

☖ 泛設計室內設計研究室

☖ 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 松山文創園區營運中心

☖ 台北君悅酒店秘境停機坪

☖ 忠泰美術館

☖ 錦町日式宿舍(樂埔町)

☖ 臺北市立動物園-兒童區-動物福祉小站

☖ 政大公企中心

☖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木柵垃圾焚化廠

☖ ㄡ皮皮玩廢城堡

☖ 化南新村

☖ 溫室

☖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戰時指揮中心(防空洞)

3.未來視覺實驗室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未來視覺實驗室,透過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統合藝術。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未來視覺實驗室,透過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統合藝術。 

選擇障礙怎麼辦?4組選點指南參考!

☖特殊場域,限時解密

日常難以親近的場域,一年一度的難得機會打開台北驚喜開箱,藏身在民眾的生活圈之外,只有特殊身份或相關人士能夠進入。從俯瞰城市的君悅酒店停機坪,到埋藏地底的圓山坑道,把握機會一睹風采,解密神秘特殊空間。

Open:晶華酒店總統套房、圓山坑道、君悅酒店秘境停機坪、 Staff Only Club、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戰時指揮中心⋯⋯。

☖老屋控必訪

耐人尋味的老屋,翻新後又是一段新旅程。有些老屋保留時代的印記,置身其中可遙望當年熱鬧風華;有些老屋浸染歷史氛圍,歷經重要事件與興衰;也有些老屋破舊不堪、沈沒於時光中,在整修、重建後再生,進駐商家與佳餚。
 

Open:稻舍食館(迪化店)、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金錦町、樂埔町、MAD by Le Kief(愛國東路原台北刑務所官舍)、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

☖都市運作的基底
 

龐大的都市飛速運轉,承載著數萬人的生活日常,繁雜忙碌卻能順利運行。每天看的、用的、逛的,可曾對城市運轉的基礎感到好奇?習以為常的便利生活,是由哪些場域支撐的呢?從垃圾焚化廠、醫學中心到政府空間,認識這些幕後場景、解密支撐都市運行的後台。

Open:北投機廠、臺北大數據中心、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內湖垃圾焚化廠、木柵 垃圾焚化廠、北投垃圾焚化廠、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萬華再生家具展示場、磐鈺商務中心、蘭州斯文里公辦都更工作站、臺北廣播電臺:4樓播音室與音樂廳、臺大癌醫中心⋯⋯。

☖建築師與他們的寶貝


建築不只是吞納人群的水泥盒子,每棟建築都是別出心裁的藝術品,更是建築師們投注心血的珍愛寶貝。一起來了解建築從設計到完工歷經哪些過程、寄託了什麼樣的創作概念,也打開台北公開知名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工作室的日常。


Open:JJP潘冀聯合建築師、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柏成設計、IMO建築暨設計事務 所、十彥建築師事務所、Q-LAB建築師事務所、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

Open-House-Taipei-2022_主視覺2022年打開台北活動主視覺由銘傳大學提供動態設計,敘述在走訪建築過程中互動、跳 躍、穿梭的流動感。
2022年打開台北活動主視覺由銘傳大學提供動態設計,敘述在走訪建築過程中互動、跳 躍、穿梭的流動感。 

2022 打開台北完整空間名單

1   雲門劇場

2   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車輛維修廠

3   婦聯會眷舍修復空間

4   北投文物館

5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11樓排練場

6    北投垃圾焚化廠

7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屋頂花園/城市之環

8    銘傳藝術中心台北館

9    太研裏山招待所

10  陽明山藍寶石泉

11   蘭州斯文里公辦都更工作站

12   質物霽畫

13   稻舍食館(迪化店)

14    大稻埕葉晋發商號

15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

16    貝殼好室

17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18    泉場

19   有記名茶

20   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

21   OrigInn Space 大稻埕

22   開蘭茶 x 玩味沙龍

23   台北當代藝術館

24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戰時指揮中心

25   臺北市中山堂臺北書院

26   西門紅樓小八角樓

27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28   萬華再生家具展示場

29   香香澡堂

30   剝皮寮樹屋

31   河神的丸子

32   新富町

33   糖廍文化園區C倉

34   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 

35   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

36   ㄡ皮皮玩廢城堡

37    Staff Only Club

38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39   觀音山蓄水池

40   JOSUIa

41   國家兩廳院

42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

43   臺北廣播電臺:4樓播音室

44   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

45   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e

46   影子怪物

47   明星電控空間美學體驗場域

48   泛設計室內設計研究室

49   香蕉同居中-Grin

50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51   鳳嬌催化室

52   一號糧倉

53   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54   圓山坑道

55   喜習建築教育

56   台北晶華酒店

57   溫室WENS

58   嬰童織品集粹藝廊

59   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

60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內湖垃圾焚化廠

61   臺北市動物之家中繼園區

62  N24台北方舟

63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64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65   坤水晶玻璃工房

66   松山文創園區營運中心

67   欣講堂文創基地

68   松菸創作者工廠

69   美國創新中心

70    iF台北設計沙龍

71    台灣設計聯盟

72    松菸匯-松山文創園區服務中心.辦公廳舍創意空間

73   遇.場P_L_A_C_E

74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

75   臺北大數據中心

76   MUVIE CINEMAS

77   君悅酒店秘境停機坪

78   Q-LAB建築師事務所

79   TAO ART SPACE

80   廣慈社宅北側開放綠帶及社宅公共空間

81   不只是圖書館

82    SCULPTOR BARBER 理髮廳美術館

83   設研院創意空間

84    忠泰美術館

85    磐鈺商務中心

86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

87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未來視覺實驗室

88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空總FVL/聲響實驗室

89   MAD by Le Kief(愛國東路原台北刑務所官舍)

90   樂埔町

91   金錦町

92   Node94

93    柏成設計

94    巧偶花藝・設計

95   JCA 生活實驗所

96    IMO建築暨設計事務所

97    台大教務處學習規劃辦公室

98    職初 共享藝術空間

99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

100   岸汐職人聚落

101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福祉小站

102   木柵垃圾焚化廠

103    臺大癌醫中心

104   政大公企中心

105    化南新村

106    JJP潘冀聯合建築師

107   統創企業大樓(統創龍騰大樓)

108   都市再生願景館 

109    溫室

110    ROOM永生旅店

111    馥閣設計集團





2022打開台北

時間:11.12~11.13

打開台北官網

透過 google 地圖選空間

空間票券連結雲端總表

資料提供|打開台北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鬼地方》到《社頭三姐妹》,專訪作家陳思宏——最好是活成一隻(健康的)鬼

從《鬼地方》到《社頭三姐妹》,專訪作家陳思宏——最好是活成一隻(健康的)鬼

自從《鬼地方》2019年出版,隔年賣出英文版權、入選《紐約時報》書單、至今陸續被翻譯成13國語言,陳思宏持續以近乎每年15萬字的節奏說故事。這次帶來長篇小說新作《社頭三姊妹》,他捎來什麼訊息?寫作和生活都在遠方和鄉土之間往返,心境此刻又走到哪裡?

陳思宏穿著花襯衫來。

這次為了新作,回台一個月出頭,每天都要簽書、受訪或演講,他在臉書貼文哭哭,「這次帶回來的,都穿過了啦!哎喲。」不知從何時起,或許是呼應他筆下世界的繽紛,又或是符合在台上發光時的幽默能量,人們開始期待看見他一次次披著不重樣的鮮豔花色出場。

他倒也欣然接受。陳思宏是雙魚座,不曾測過MBTI,但只要見過他的人都知道,要E能量,他絕對給好給滿。5月初的台北場新書發表會,近百讀者塞滿松菸誠品,問答踴躍,面對每個提問,他除了一五一十回答,還都忍不住隨口掏出至少一則趣事附贈。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站遠了看,總以為作家和他動不動就能高八度的聲腔一樣瘋,坐下來聊,才知道其實他的日常毫不脫序,被秩序填滿了在運轉。

他常近乎澄清地強調,「我真的是很無聊的人喔!」並且他喜歡。

在柏林,每天5點24分的鬧鐘(單純因為整點會更無聊),不用伸展,一杯咖啡就能進入狀態,一路寫作到中午,煮飯、午覺。從不拖稿,最怕遲到。盡可能每天上一堂運動團課,出國也總會找尋當地的健身房,「讓身體在一個生動活潑的狀態。」說著並非刻意為健美或保養,只是從小就嗜睡又好動,但是更深層的是,他清楚,「一個健康而穩定的人,才可以開心地寫不、健、康的事。」

遠方的召喚

陳思宏已寫作20多年,出版8本小說,3本散文。近年的《鬼地方》寫甩不掉的原鄉「鬼魂」、《佛羅里達變形記》是青春的崩毀、《樓上的好人》有女性視角望出去的傷痕與心結、《第六十七隻穿山甲》談父權的擠壓——本本形狀花式綻放,但都不離家庭與性別,惡意和逃離,傷痕及療癒。

最新作《社頭三姊妹》,與寫家鄉永靖的《鬼地方》、員林的《樓上的好人》,合稱「彰化三部曲」,故事同樣發生在一點也不純樸的小地方。這回的主角是來自乩童世家的三姊妹,還有羊駝、戴勝,以及瘋子、沒瘋但瘋狂的「正常」人們⋯⋯,在連續的5天上演一場喧嘩鬧劇。這是陳思宏第一次嘗試黑色喜劇,過程比預想的順利,奔放行文間藏不住寫者的過癮。

(圖片提供:鏡文學)
(圖片提供:鏡文學)

荒謬一直是他寫作的美學,甚至是追求的目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來自一個不允許我們荒謬的體系啊!要四四方方,規規矩矩,成為一個乖巧的人,在我們台灣文化裡是太重要的事情。」

陳思宏也是這樣長大。直到當年拿到人生第一筆文學獎獎金,想著要揮霍,要去遠方,剛好同學送來一張唱片,樂團來自德國。抵達的當晚,柏林就大方迎客,他被帶入陌生人家的party,欣賞頂樓一整片綠油油的(當時尚未合法的)大麻田;往後還會在地鐵上遇見全裸男子牽著有穿衣服的狗狗,但整節車廂的柏林人沒有多看一眼⋯⋯。荒謬事蹟數不完,柏林的瘋狂衝擊人心,陳思宏第一次懂,「你可以完全不在那個盒子裡,只要不干擾別人,都沒問題,可以很自在地活出自己的樣子。」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不想再乖了的人受到召喚,2004年,他正式搬去柏林。以為來自島嶼中部小鎮的同志,終於搬進自由和迷幻?

又是抵達的第一晚。時差睡不著,陳思宏去散步,一大群放學芭蕾女伶的蓬蓬裙在他身旁聚合又四散,從台北總統大選喧鬧的街頭,瞬間走到歐洲極度冷靜的黑夜,「天啊,第一次感到這麼巨大又具體的寂寞。我好快樂。」來自有9個小孩的傳統農家、乖乖念書去到以為更寬廣的首都,城市好擠,朋友好多,人情好暖,從來沒有一個人的空間和時間。「可是我是一個寫作者,如果不寂寞、不孤獨,要怎麼寫作?」

這次《社頭三姊妹》的扉頁,摘錄來自法國作家 Paul Valéry 的文句,「我將這個萬物生機勃勃的封閉系統命名為:孤獨。」他寫熱鬧的故事,住熱鬧的城市,「但再怎麼瘋狂,喧鬧,大家要承認自己是孤獨的。」這也是作家真實的人生選擇。

從「我」出發,再縮小自己

從個人經歷談進小說作品,這件事在陳思宏身上並非禁忌。

他的寫作建立在真誠和體感,只會也只敢寫看過、聞過、吃過的東西,寫真的去過、混過的地方。好比,他常寫女性,「因為從小有8個女人(媽媽加7個姊姊)在管我,所以很多時候確實寫女人比寫男人要順手。」也常寫黏膩到逼人發瘋的炎夏,就是自己「要夠討厭才可以寫呀!」現在他絕不在夏天回台,鏡文學發書也都默契避掉這一檔期。

塑造角色時亦然,陳思宏筆下的人物繁多,但面貌從不模糊。每本小說都有一個專屬筆記本,用來做人物卡,布局角色輪廓,這是以前戲劇訓練要寫角色日記所留下的基本功。這次創造三姊妹時,她們分別用哪一牌的洗髮精、什麼顏色的床單、會去哪一間廟拜拜⋯⋯,他都想得清清楚楚,「有時是不必要的細,但我要跟這些人變熟——有點太熟了,才有辦法動筆,不然我會很虛。」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虛實緊密交織的寫作方式,尤其是在面對家鄉時,會不會有壓力?「沒有!」陳思宏穩穩搖頭,「我昨天才去社頭唯一的獨立書店簽書,來的讀者沒有一個知道這裡的存在,但是他們可能知道社頭最好吃的臭豆腐在哪裡。那,到底什麼叫做真正認識一個地方?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視野。」

擁有清晰的界限,也要多虧了柏林。它不只示範了不體面規整也不要緊,陳思宏也在異鄉從頭開始認識自己,「煮什麼吃不會殺死自己?什麼讓我憤怒,又讓我開心?」長達十多年的時間,寫作之外,他更翻譯、主持、演戲,打各種工,過程中服侍他人、遇過混蛋、被無禮對待,實際活一遍寫作象牙塔之外的人生百態。

於是現在的他不擺一點姿態,最常說的話是「我盡力配合!」形容辦活動是服務業,出場時,總是不忘周到謝過每個夥伴。即便5年來《鬼地方》的活動已講過800場,考慮到台下的人是第一次聽,他還是每次都將能量拉到上限,「我會想,人家阿妹都可以一直唱『三天三夜』了。」

雖然有戲劇底子,這些要不了陳思宏的命,但總是耗能的——他始終沒習慣被叫「老師」,拍形象照要化濃妝,幾次頂著粉底被讀者認出都讓他尷尬癌末期。身為作家,能不用一直露臉,在他眼中其實是一種特權,「我們還是要靠作品,」他手指書本,「還是要回到這個最基本的單位。」即便他早已習慣交稿當天就和無論多熟的角色們澈底道別,作品出版後就是身外之物、絕不重讀,陳思宏自認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沒什麼害怕的,「但的確會怕對不起別人。」想到出版社要賣書、在國際上代表台灣作家的形象⋯⋯,「寫作之外的事沒有辦法控制,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全力以赴嘍!」

乍看表演慾十足,原來每次「文學明星」的閃亮出場,都實則是把「我」縮到最小後的展演。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亂七八糟的花

陳思宏的筆下世界,塞滿各種魔幻和脫序。然而,《社頭三姊妹》出版後,其中鄉公所再再拼錯英文的情節,巧妙對應近日的雙北時事;還在納悶書中的社頭怎麼會有羊駝?不久 Threads 上也有人拍到,一隻羊駝在鳳山街頭閒晃點鬆餅。網友和新聞讚他是「先知」,但在小說家眼中,自己寫的根本是寫實主義,「現實人生是更荒謬的,很多時候小說家只是在提筆追趕。」人們總問他,是不是特別容易遇到荒謬事,「其實我覺得,只是因為我頻道打很開。歡迎各種人事物在我周遭出現——不讓故事接近,是保險的生活狀態,但身為創作者,這個頻道要打開。」

所以陳思宏喜歡慢,比起發問 ChatGPT 更常去圖書館,愛散步,最愛的車速是區間車,《社頭三姊妹》的倒數第二章就是在上面搖晃著寫完。搭車時,陳思宏總是在觀察,「以前都會被發現,現在我可以盡情看人類!每個人都把感官關掉,待在手機裡。」這次他設定「三姊妹」各有視覺、嗅覺、聽覺上的超能力,正是暗示大家,「這是我們都有的能力。」

三姊妹共同的,還有「痟」,對此作者給予的定義是:不符合父權期待,在體制裡盡力衝撞的。透過這本書,他想呼籲大家一起瘋。那他做過最痟的事又是什麼?「就是去柏林啊!我拋下了這邊的一切欸。」代價是,花了好大力氣改變穿著、抹去口音,如今到社頭田調,哪怕回到永靖踩著拖鞋幫姊姊買貢丸,他都會被當作外地人,「沒辦法,我的臉和氣都離開那裡了。」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好在,完成了彰化三部曲,他已完成寫作和生命中最大的誠實,「面對自己其實就是個鄉巴佬。」很多人說,現象級的《鬼地方》已是他的高峰,他看得從容,「那不就是爬完玉山了?最難寫的家人跟家鄉寫完了,最大的鬼也見過了。」

訪談隔週,陳思宏就要逃回德國的日常,緊接著飛去希臘小島度假,期待把自己曬成龍蝦,更迫不及待「回到是 nobody 的狀態。」脫離人群,褪去花襯衫——更精準地說,「平時也會穿,但就可以亂七八糟的花。」不過文學可還不願離開他。寫作者也甘願於這件最本份的事,已忍不住確認過海邊會有 wi-fi,要開始寫下一本從未嘗試過的愛情小說,結局已經躺好在腦海。

在6月底前往首爾書展再度閃耀登台之前,是他們絕對神聖的 me-time。

陳思宏

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第九個孩子。住在柏林。輔仁大學英文系、國立臺灣大學戲劇 學研究所畢業。曾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讀墨年度人氣作家、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出版小說《鬼地方》、《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第六十七隻穿山甲》、《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文|李尤 攝影|KRIS KANG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6月號《2025大阪世博設計攻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台中最美的皮拉提斯教室開幕!充滿知性、優雅力量的「Joshua Pilates」引進全台最完整Balanced Body實木核心床,結合精緻的課程設計與專業指導,為學員帶來全面提升個人體態、生活質感與健康美學意識的新型態皮拉提斯體驗,並藉此尋找屬於自己的內在和諧與力量。

皮拉提斯結合「約書亞樹」療癒能量

Joshua Pilates創辦人Annie在美國學習皮拉提斯多年,深刻體會到這項運動對身心靈的調和作用。在一次加州旅行中,她與友人造訪了一處滿是約書亞樹(Joshua Tree)的地方,其外型獨特,彷彿手臂一般向外延展,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為人們指引方向。Annie被當地的寧靜氛圍與療癒能量深深觸動,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和諧平靜。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一樓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二樓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Annie相信,皮拉提斯是身體、思想和精神的完整協調。回到臺中後,面對都市的喧囂與快速節奏,他決心打造一處能讓身心靈回歸平衡的空間,於是與友人共同創立了Joshua Pilates,誠摯邀請大家用好玩的方式,找到生活的美好平衡。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Annie決心打造一處能讓身心靈回歸平衡的空間,於是與友人共同創立了Joshua Pilates(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一樓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覺察身體狀態,內化為生活方式

皮拉提斯是一種訓練肌群力量的運動,透過動作指導與身體自主意識的引導,在每個動作中保持對身體的感知,逐漸讓身體回到自然、正確的位姿,避免因長期不良姿勢所引發的肌肉不平衡、緊張或痠痛。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皮拉提斯透過動作指導與身體自主意識的引導,在每個動作中保持對身體的感知,逐漸讓身體回到自然、正確的位姿(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Joshua Pilates堅信,真正的健康不僅是體能上的鍛鍊,更關乎心靈的平衡與力量。透過覺察自身身體狀態,逐步矯正姿勢,學員們將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將這樣的觀念與感受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讓身體自發性地保持最佳狀態。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堅信,真正的健康不僅是體能上的鍛鍊,更關乎心靈的平衡與力量(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重新定義「健康」,推廣身心靈深層連結

為了讓追求身心靈和諧的都市人享受質感與專業兼具的頂級訓練體驗,Joshua Pilates配備全台最多台的Balanced Body實木器械,可供團體課程學員同時使用;私人教練空間也配備全系列器械,包含少見的Springboard壁掛彈簧板,以及專為團課打造的塔架設備,提供學員更豐富且多元的課程選擇。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配備全台最多台的Balanced Body實木器械,可供團體課程學員同時使用(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一般教室少見的Springboard壁掛彈簧板(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Joshua Pilates期望以知性、優雅且充滿力量的品牌精神,帶來全面提升個人體態、生活質感與健康美學意識的新型態皮拉提斯體驗,為現代人重新定義「健康」,推廣以自主健康為核心的運動理念,讓身體、思想與心靈達到真正的連結,進而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意識,並打造積極推廣健康意識的在地社群。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二樓教室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Joshua Pilates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188號
官網|www.joshuapilates.com
Instagram|@joshuapilate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