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打開台北!國家戲劇院、晶華酒店總統套房、捷運植物園站潛盾隧道三大空間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今年首度在台舉辦的「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將在11/28、11/29登場,邀請所有市民一同免費造訪隱藏在台北的73個精彩空間,所有空間則採現場排隊及線上預約參觀兩種形式開放;而許多空間在開放預約當天(10/28)名額隨即爆滿,目前主辦方已在與預約參觀空間討論是否有釋出部分現場名額或加開場次的可能性。其中,La Vie也搶先走進國家兩廳院戲劇院、晶華酒店總統套房及萬大線捷運植物園站三大空間,究竟有多迷人?快跟著我們一探究竟!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

國家兩廳院有四座正規的表演空間,分別是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實驗劇場與演奏廳。自1987年啟用以來,每年大約有1000場節目在兩廳院發生,累積無數經典作品、大師及表演團體在此呈現,吸引超過65萬名觀眾。近年來,更有越來越多藝術家選擇在兩廳院的非典型劇場空間進行各類展演創作,讓兩廳院成為一座藝術隨時發生的公共空間。

國家兩廳院03

攝影@YHLAA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由建築師楊卓成設計操刀,將中式建築與西式音樂廳、戲劇院揉合卻不顯突兀,戲劇院大廳除了有兩座垂直植物牆值得留心外,天花板懸吊帶有東方宮殿風情的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燈,在夜晚如璀璨鑽石光芒,襯映每位前來享受藝術薰陶的人們;而使用來自義大利礦山的米色大理石柱、地面,每塊花紋皆天衣無縫連續接合。

國家兩廳院02

氣勢磅礡有著經典紅椅子的戲劇院,參觀導覽的朋友除了能夠感受這座輝煌表演藝術殿堂外,更能循著後台道路走進未曾示人的貓道、離舞台地面24公尺高的頂棚,以及有著紅色鋼架廊道、位於觀眾席水晶到上方的神秘穹頂空間,體驗有如漫步在雲端感受。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3

▲有著布幕燈具懸掛系統的貓道, 是讓舞台得以呈現物換星移魔法的重要後台空間。

想要爬上兩廳院屋頂露臺,也許你以為會有筆直階梯一路往上,事實上想要登上一覽中正紀念堂廣場美景,你得先爬上天梯,穿過僅能容納一人的梯道才能以直達頂端,見到豁然開朗的景致。鋪設約50萬片琉璃黃瓦的兩廳院屋頂,屋簷上有著仙人騎鳳、龍、獅子、天馬與海馬等神獸意象,有著避火、避邪寓意,而東方宮殿式建築在藍天襯托下,甚為耀眼。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4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 (2)

本次兩廳院可預約導覽活動分為免費「多國語音導覽」及「專人定時導覽」,和預計於11月20日開放預約、須付費300元參加的「藝術家/達人導覽」。像是唐美雲歌仔戲團藝術總監唐美雲、舞蹈家/編舞家黃翊、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副總監許美玲及舞台技術人員、藝術家、建築師帶領參觀的「藝術家/達人導覽」,將各自規劃私房動線。(預約參考網址)

▶台北70+個建築空間免費開放!走進閣樓酒吧、大稻埕設計工作室 


台北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聆聽資深管家專業解說

晶華酒店今年受打開台北邀請,特別揭開位處頂樓的「總統套房」神秘面紗,且將由資深管家帶領民眾參觀,並解說發生在此的明星軼事。主辦方透露,開放預約當天,即有多達1,400人線上報名搶20個名額,足見大家對於總統套房的真面目有多好奇。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許多知名大明星都曾入住過晶華酒店,比如:Michael Jackson、Celine Dion、Kobe Bryant、木村拓哉等,甚至電影《Lucy》也曾在此地取景拍攝;開放參觀當天,私人管家會先向民眾介紹電影《Lucy》裡出現的大廳及電梯場景,來到位於頂樓的總統套房後,還必須通過兩道門及安管才能入內。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踏進偌大的總統套房,映入眼簾的即是寬敞的客廳及大面落地窗,國際巨星Lady Gaga更曾站在這面窗前,與1樓的粉絲揮手打招呼;而晶華酒店為歡迎入住的貴賓,會在桌上放上不同的客製化迎賓驚喜,且總統套房裡頭更設有兒童遊戲間,可愛又夢幻的擺設連大人也無法抗拒。此外,在打開台北活動期間,晶華酒店更安排專業師傅在總統套房教做精緻點心,且提供氣泡茶迎賓。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而讓人感到驚喜的不僅是能一窺晶華酒店總統套房的內部空間,當然,私人管家詳細介紹房內每處空間、無微不至的接待、分享款待貴賓故事等,也是相當難得的體驗。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台北Open House「打開台北 」第二波名單! 


萬大線植物園站 感受通車前的壯觀潛盾遂道場景

參與此次打開台北活動的空間,除有平常不開放的私人或公共建築,尚未通車的捷運植物院站也在其中。位於林業試驗所及國語實小間的南海路下方的萬大線植物園站,是蓋在植物園遺址裡的車站,同時也是目前台北捷運最小的一座車站。

萬大線植物園站

有別於其他捷運車站站體開挖只需兩年的時間,因植物園站為蓋在歷史遺址的車站,為維護遺址的完整及保存文物,花費了將近三年多的時間進行開挖工程,且開挖深度達28.3公尺、長度為124.6公尺,堪稱是台北最小又最深的捷運車站。

萬大線植物園站

而目前植物園站施工進度如期完成植物園遺址搶救作業、車站主要結構體及一條潛盾隧道工程,未來車站建築設計將融入文化遺址,形塑成一座地下文物藝廊,讓捷運車站除了運輸功能外,也承擔歷史的傳承責任。

萬大線植物園站

打開台北活動當天,民眾除能一睹這個有三層樓深的神秘空間,也能走進宛如電影場景的潛盾隧道,以及近距離觀察隧道環片,同時了解捷運工程場景。至於是否能親眼看到潛盾機?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二區工程處陳處長表示,由於潛盾機已經進去另一條隧道約60米,只能見到它的尾端。

 

萬大線植物園站

更多「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活動資訊,可至臉書官網查詢

 

文字|Adela Cheng、Ian Liu

攝影|Adela Cheng、Ian Liu、Joy Tseng

國家戲劇院照片攝影| YHLAA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資料提供|打開台北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逛進Marimekko巴黎瑪黑區旗艦店!工業元素為印花美學空間添新意,創意總監Rebekka Bay領軍打造「異鄉的家」

逛進Marimekko巴黎瑪黑區旗艦店!工業元素為印花美學空間添新意,創意總監Rebekka Bay領軍打造「異鄉的家」

打造一個在異鄉的「家」——芬蘭時尚與生活風格品牌Marimekko首間巴黎旗艦店落腳瑪黑區,拼貼印花、木作與工業元素,構築每個人都能輕鬆加入、盡情享受的歡樂美學空間。選址時尚重地中的重地拓展版圖,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還將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隨本文揭曉「Marimekko Le Marais」從佈局到陳設的種種設計巧思。

橫跨巴黎右岸第三和第四區,匯聚時尚、藝術與多元文化氣息,瑪黑區的歷史與人文魅力根本毋需言語贅述,林立中世紀風格巷道的藝廊、咖啡館和精品店早將人心擄獲;之於時尚迷、藝術愛好者而言,更無疑是能夠同時受古典與現代氛圍洗禮的必訪之地。而就在聖殿老街120號(120 Rue Vieille du Temple)這充滿活力的地段上,Marimekko擇一街邊轉角,首以旗艦店形式插旗巴黎——名為「Marimekko Le Marais」的獨立店鋪正式確立品牌扎根時尚之都、將北歐繽紛色彩揮灑法式優雅畫布的起始。

Marimekko巴黎旗艦店「Marimekko Le Marais」選址瑪黑區聖殿老街120號。(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巴黎旗艦店「Marimekko Le Marais」選址瑪黑區聖殿老街120號。(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印花X木作X工業元素,構築剛柔並濟的風格舞台

全新專門店座落建築1樓、佔地約140平方公尺,為品牌獨一無二的印花美學搭起最佳舞台。整體設計自Marimekko位於赫爾辛基的傳奇紡織品印花工廠汲取靈感,透過結構表現主義(即「高技建築風格」,顧名思義多使用鋁、鋼、玻璃等新式材料,而不以混凝土之類的傳統建材為主)渡入工業元素,並延伸印刷網版布料推車等印花工廠設施的多重聯想,豐富店內軟硬裝。舉凡刻意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的塗漆金屬欄杆,以及可移動的展示櫃及配備滑輪的包材車,無一不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

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尤為工業風裝潢的標誌性設計。(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裸露管線和燈軌的天花板尤為工業風裝潢的標誌性設計。(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塗漆金屬欄杆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並交錯點綴空間。(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塗漆金屬欄杆主要以寶藍和鮮紅展現對比美感,並交錯點綴空間。(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展示櫃和包材車亦皆以鮮豔用色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展示櫃和包材車亦皆以鮮豔用色彰顯品牌歡快、明媚又帶點童心的生活態度。(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恰如Marimekko創意總監Rebekka Bay所言,「在這個空間裡,Marimekko充滿歡樂的生活態度與積極正向的樂觀精神,與瑪黑區的活力氛圍完美交織。這家旗艦店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展示品牌迷人設計的窗戶,吸引人們探索Marimekko繽紛印花的藝術世界,並將芬蘭的特色風格與巴黎人的家庭和生活連接起來。我認為這個旗艦店生動詮釋了Marimekko的生活方式理念——打造一個在異鄉的『家』,誠摯邀請所有人和我們緊密的互動,以最貼近每個人生活的方式參與,沉浸感受與品牌的深度連結,我們已迫不及待要將Marimekko大膽的印花設計帶入巴黎朋友們的日常生活中。」

Marimekko透過實體店鋪詮釋其理念,進而與顧客產生緊密互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透過實體店鋪詮釋其理念,進而與顧客產生緊密互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對於品牌在巴黎打造的這座「異鄉的家」,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邀請人們用貼近自己生活的方式參與其中。(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對於品牌在巴黎打造的這座「異鄉的家」,創意總監Rebekka Bay邀請人們用貼近自己生活的方式參與其中。(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3大展示空間以鮮豔色彩區隔,靈活陳設易隨季節變換佈局

在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品牌世界觀的同時,時裝和家居系列由原木色調、粉橘色調裝飾做出大致區隔,讓顧客既能隨性穿梭其間、也能有條理地探索和選購Marimekko的多樣化商品。首先,開放式服裝區提供一套套造型參考,圍巾和Karla皮革包等穿搭配件則有專屬層架進行多色陳列;再者,餐廳區營造溫馨的居家氛圍,同時於亮麗桌面不對稱佈置各式餐具杯盤;最後,精選商品區集結日常實用小物,且定期推陳出新。調度上相對靈活方便的空間佈局與展陳裝置,讓店面可因應季節、搭配創意企劃或特別活動,變換不同風貌迎接顧客,持續體現品牌一貫的活潑自由。

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Marimekko世界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經典印花簾幕垂掛窗邊、壁面,強化Marimekko世界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開放式服裝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開放式服裝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餐廳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餐廳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精選商品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精選商品區。(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期間限定店打頭陣,旗艦店再擴品牌全球版圖

事實上在旗艦店開幕前,Marimekko亦率先在樂蓬馬歇百貨(Le Bon Marché)、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以期間限定店的輕巧形式亮相,為進駐巴黎市場預熱。如今「Marimekko Le Marais」的揭幕,更加聚焦線下購物「體驗感」隨時裝、配件、包款乃至家飾家用一應俱全的商品系列登場,Marimekko同步祭出時髦視覺、趣味互動及個人化服務,邀顧客近距離感受品牌底藴深厚的印花藝術。

一應俱全的時裝、配件、包款及家飾家用等全系列單品,完整線下購物體驗。(圖片提供:Marimekko)
一應俱全的時裝、配件、包款及家飾家用等全系列單品,完整線下購物體驗;左上起Unikko游霓可花型掛飾 NT$1,790、Tumma印花及膝A字裙 NT$10,900、Joy縫線方形肩揹包 NT$7,190、Unikko游霓可印花針織開襟衫 NT$11,900、雙色Unikko游霓可印花側背包 NT$3,390、Tumma印花襪 NT1,290。(圖片提供:Marimekko)

作為國際市場拓展進程中的里程碑,巴黎全新旗艦店不僅將有效鞏固品牌定位、促進多元通路的長期成長,更是Marimekko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的重要一步。繼於赫爾辛基、紐約、東京、香港、雪梨、哥本哈根及斯德哥爾摩等城市紛紛開設旗艦店後再下這一城,Marimekko現正運營全球約170家專門店。

「Marimekko Le Marais」已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Marimekko Le Marais」已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Marimekko/攝影:Mikael Niem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設計展人氣地標「八卦山天空遊戲場」2026全面再開!以雲層意象轉化起伏地貌,3大設施、綠植步道構築全齡共融樂園

台灣設計展人氣地標「八卦山天空遊戲場」2026全面再開!以雲層意象轉化起伏地貌,3大設施、綠植步道構築全齡共融樂園

乍一看彷若幾片雲霧飄散山間的「八卦山天空遊戲場」,方才配合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啟用即躍升人氣新地標,迎來大批民眾搶先造訪。不過在展覽結束後,目前園區已局部封閉進行瞭望台遮陽板施作及天空步道延伸工程,並將針對試營運期間傳出事故的溜滑梯加強緩衝,預計2026年1月以更完善的面貌再次登場。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不僅社群討論度極高,實際參與度也以近800萬人次刷新開辦22年來紀錄,同步帶動區域經濟及觀光發展。而與此次設計展一同揭幕、卻不會隨之落幕的地方創新實例,則要聚焦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彰化縣政府經由「城市美學計畫」共創的持久性公共建設「八卦山天空遊戲場」;以「全齡共融」為旨,這座全新樂園正積極回應在地居民乃至外地旅客的育樂需求。

童趣雲朵降落公園舊址,天空遊戲場清新亮相

從山城望向平原,雲霧已悄悄落地——彰化縣八卦山天空遊戲場,歷經數月構思、設計及施工,正式改造原「民族新村親子公園」為一處供全年齡層人士共享的休閒場域。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由「民族新村親子公園」改造而來。(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由「民族新村親子公園」改造而來。(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重點#01 共融概念貫穿全民樂園

身為中台灣首個以「天空」為主題的樂園,本案由建築師何震寰領銜的JHStudio階曲設計工作室統籌規劃、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合作設計,汲取靈感自八卦山獨特的地形地貌,將基地原有的高低差轉化為空間語彙,形塑如梯田般起落有致的大體層次,俯瞰亦帶出似於飛機上所見的雲層堆疊意象。整體佈局強調共融精神,一方面藉多元尺度遊具無障礙步道的設置,讓長者、孩童及行動不便者能夠在同一片天地裡各尋其樂;另方面透過原生植栽的巧妙融入,為露天步道和廣場撐起些許遮蔭,同時使公園乘季節遞嬗展現多變風貌,迸發自然與設計交織的美感,連帶彰顯人地共融景象。

空拍可見整座遊戲場如梯田等高線般的步道規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空拍可見整座遊戲場如梯田等高線般的步道規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原生植栽為空地撐起些許遮蔭,更使自然與設計交織的美感應運而生;圖為青銀共融廣場。(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原生植栽為空地撐起些許遮蔭,更使自然與設計交織的美感應運而生;圖為青銀共融廣場。(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人人」共融自是核心概念,「人地」共融也透過流動線條、柔和色彩,以及錯落的人為設施與原生植栽彰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人人」共融自是核心概念,「人地」共融也透過流動線條、柔和色彩,以及錯落的人為設施與原生植栽彰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重點#02 用「雲的想像」連結山與平原

匯合遊戲、學習與自然體驗,八卦山天空遊戲場堪稱一間超大型開放式綠色教室,不僅可觀景、可玩耍、可放鬆休憩,孩子奔跑、長輩散步亦皆有充足空間。雲之溜滑梯雲之攀爬架飄浮繩網3大吸睛設施圍繞「雲」的想像展開,在山與平原之間揮灑明媚的藍綠、米灰色彩,並靈活運用流動感線條勾勒不規則、且相對圓潤無稜角的藝術化造型,讓遊具在發揮本質功能之餘,亦不乏觀賞性,甚至化身具互動性的公共藝術。此外,包括沙坑、鞦韆、旋轉盤、彈跳床及戲水區等基本盤設施應有盡有,給大小朋友多樣化的趣味選項。

雲之溜滑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雲之溜滑梯。(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雲之攀爬架。(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雲之攀爬架。(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飄浮繩網。(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飄浮繩網。(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藝術化造型兼賦予3大遊具功能性、觀賞性與互動性,其他包括沙坑、鞦韆、旋轉盤、彈跳床及戲水區等設施同步提供大小朋友多樣化選項。(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藝術化造型兼賦予3大遊具功能性、觀賞性與互動性,其他包括沙坑、鞦韆、旋轉盤、彈跳床及戲水區等設施同步提供大小朋友多樣化選項。(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鞦韆及戲水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鞦韆及戲水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未來,這頭有小朋友於天空遊戲場上探索、挑戰,那頭大朋友則在鷹揚八卦瞭望台遠眺彰化平原和西部海岸,無疑構成假期間「放電」和「充電」一舉兩得的絕佳戶外行程。再待串聯至八卦山下彰化中興莊(含50多間老屋修繕)總長約700公尺的龍山里階梯步道完工,又將進一步延伸這條文化特色鮮明的觀光廊道。

未來以天空遊戲場、鷹揚八卦瞭望台為核心的觀景共融公園,還將藉由龍山里階梯步道串聯中興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未來以天空遊戲場、鷹揚八卦瞭望台為核心的觀景共融公園,還將藉由龍山里階梯步道串聯中興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同場加映:「城市美學計畫」在做什麼?

► 設計翻轉生活,公共建設從硬體更新走入美學實踐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改造案不僅僅代表單一硬體的更新,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發起、台灣設計研究院推動的「城市美學計畫」作為其背後推手,更展望公共建設穩步走入美學實踐範疇。

該計畫鎖定5,000萬元以下的小型工程,通過公開徵選方式,對獲選案件提供最高450萬元的整合規劃費補助,促進公部門、設計者與專家攜手合作,全面把關美感、功能和使用體驗;旨在支持跨域團隊從調查、規劃到落實,提出貼近需求的解方,達成公共場域的有感進化。2023年起走進全台16縣市,推動34件改造案。

「城市美學計畫」由公部門、設計者與專家攜手合作,全面把關美感、功能與使用體驗,達成公共場域的有感進化。(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城市美學計畫」由公部門、設計者與專家攜手合作,全面把關美感、功能與使用體驗,達成公共場域的有感進化。(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以設計力提升公共服務與生活品質,助城市朝「以人為本、跨域共創」的新風景邁進,當屬此計畫的真諦與目標。恰如今天的八卦山,不再只是大家遠遠觀望的存在,更能涵納居於這片土地的所有個人親身參與,看得見、玩得到——迎接民眾在天空之下開啟屬於自己的冒險。

今天的八卦山,為該計畫助城市朝「以人為本、跨域共創」邁進的成功案例之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今天的八卦山,為該計畫助城市朝「以人為本、跨域共創」邁進的成功案例之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八卦山天空遊戲場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644巷80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