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藝術展」台北華山開展!30位國內外藝術家以米奇為題,創作繪畫、編織、雕塑等作品

「米奇藝術展」台北華山開展!集結30位國內外藝術家以米奇為題的創作

由INCEPTION 啟藝引進的紐約米奇藝術展,於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4月5日,在台北華山4B館盛大展出中。而本展將能窺見,來自全球的28位藝術家與兩位台灣創作者,以「米奇」為題,運用不同風格及媒材,重新詮釋的各式米奇面貌,引領人們展開米奇藝術的探索旅程。

小檔米奇藝術展Brian Roettinger《 (L)imitation of Sound 》此次展覽展出來自全球28位國際當代藝術家、2位台灣跨界藝術創作者,共30件原創藝術作品
米奇藝術展覽展出來自全球28位國際當代藝術家、2位台灣跨界藝術創作者,共30件原創藝術作品。圖為Brian Roettinger《 (L)imitation of Sound 》。(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紐約米奇藝術展登陸台灣

自2018年於美國紐約展開的“Mickey : The True Original”米奇藝術展,陸續在日本東京與多個城市巡迴展出,並於2022年底登陸台北,將帶給台灣民眾原汁原味的精彩展品。而從一踏入展場前便有驚喜,偌大的主視覺看板上、3對不同高度的黑點,正是米老標誌性的耳朵,歡迎人們站在底下拍照留念;之後登場的1分半影片,簡短且精彩地帶出這位誕生於1928年的傳奇角色——米奇。

小檔米奇藝術展S__93380620
主視覺看板上的三對黑點,即是米奇標誌性的耳朵,歡迎人們站在下方合照。(攝影:Adela Cheng)

小檔米奇藝術展S__93380619
展場中可見米奇頭像的投影,很是有趣。(攝影:Adela Cheng)

藝術家以米奇為題展開創作

接著觀者可見,30位藝術家們以米奇為主題,運用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結合不同創作媒材與藝術創作,所打造出的雕塑、繪畫、書法、編織、裝置等當代藝術作品,不僅各有特色,同時賦予米奇多種嶄新樣貌。比如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的《Hiding Mickey》,以向牆外延伸的標誌性風格,向經典的米奇致敬;洛杉磯角色美術師Jeff Shelly運用霓虹燈重新演繹的米奇作品《 On Model -Mickey_s Personality》;日本時尚師 Nigo以自己年輕時去東京迪士尼樂園、所獲得的漫畫為靈感,創作出本次新作。

小檔米奇藝術展S__93380621
Daniel Arsham的《Hiding Mickey》(攝影:Adela Cheng)

小檔米奇藝術展S__93380622
Jeff Shelly《 On Model -Mickey_s Personality 》(攝影:Adela Cheng)

小檔米奇藝術展S__93380618《Caricature of Nigo as a child on a visit to Disneyland Tokyo》 《 NIGO ® on a visit to Disneyland Anaheim 2019 》
NIGO《Caricature of Nigo as a child on a visit to Disneyland Tokyo》、《 NIGO ® on a visit to Disneyland Anaheim 2019 》(攝影:Adela Cheng)

匯集全球潮流藝術家原創作品

另外還有韓國歌手G-Dragon以個人品牌「 Peaceminusone 」創作的《 MICKEYMOUSEONE 》、台裔美籍藝術家 James Jean為米奇繪製的6幅細膩華麗畫作、鬼才設計師Darren Romanelli結合米奇元素的巨大庫柏力克熊《3000% Mickey Be@r》,以及迷戀外星宇宙生物的香港男星陳冠希,在與迪士尼合作時,偶然發現《四眼天雞》裡短暫出現幾秒的外星人米奇形象,於是將其化為《三人行》之作。

小檔米奇藝術展韓國歌手「 G-Dragon 」以個人品牌「 Peaceminusone 」創作的 《 MICKEYMOUSEONE 》。
G-Dragon《 MICKEYMOUSEONE 》(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小檔米奇藝術展台灣裔美國畫家「 James Jean 」《 米妮 ( 正面 ) 》、《 米妮 ( 背面 ) 》、《 米奇・伊甸 園 》、《 米妮・伊甸園 》
台灣裔美國畫家James Jean《 米妮 ( 正面 ) 》、《 米妮 ( 背面 ) 》、《 米奇・伊甸 園 》、《 米妮・伊甸園 》(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小檔米奇藝術展Shinique Smith 的《 Bale Variant No.0026 (Ode to my first love Mickey Mouse) 》_右方為 DRx 創作的《 3000_ Mickey Be@r 》
左為Shinique Smith 的《 Bale Variant No.0026 (Ode to my first love Mickey Mouse) 》_右為 DRx 創作的《 3000_ Mickey Be@r 》(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小檔米奇藝術展香港知名男星「 陳冠希 」《 三人行 》
 陳冠希《三人行》(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集結各式米奇相關周邊商品

此外,本展也新增了兩件台灣在地創作,包含由演員孟耿如以跨界藝術創作者ARU身份帶來的《A Future Gift from ARU》新作,攝影師余惟的《Enlighten 獵奇》,將透過鏡頭捕捉下民眾與米奇的趣味合影。有趣的是,展場中的指引是以「米奇手指」來呈現,地面上也可見米奇標誌性的頭像投影,為展覽增添不少樂趣。另外,本次展覽商店更集結各地與米奇相關的商品,並開發多樣多元的展覽限定物件,各式潮流公仔、時尚家飾、生活小物等,歡迎入手收藏。

小檔米奇藝術展演員「孟耿如  」以跨界藝術創作者「ARU」創作的《 A Future Gift from ARU 》(圖一)
演員孟耿如以跨界藝術創作者「ARU」創作的《 A Future Gift from ARU 》(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小檔米奇藝術展攝影師「余惟  」跨界參與米奇藝術展創作(圖三)
攝影師余惟跨界參與米奇藝術展創作(圖片提供:INCEPTION啟藝)

小檔米奇藝術展S__93380616
展場中亦可見以米奇手指做為上下樓的指引(攝影:Adela Cheng)

【 米奇藝術展全球巡展 —— 台北站 】

Mickey : The True Original Exhibition – Taipei Stop

❐ 展覽日期:2022/ 12 / 31 ( 六 ) – 2023 / 4 / 5 ( 三 )

❐ 展覽時間:每日10:00 - 18:00(展覽商店免費入場,營業時間與展覽相同)

❐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4 B館

購票資訊請點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力」田中登場!沉浸式走入製造現場,感受7座產業聚落的真實節奏

Made in Changhua 不只是製造的標籤,更是一種品質的承諾、一種持續向世界延展的地方力量。在 2025 台灣設計展《彰化行》架構下,彰南展區以《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為題,深入梳理在地產業脈絡,展開一場設計對地方製造文化的再詮釋行動。

彰化的力量,不是硬碰硬的對抗,也不是被動的追隨,而是一種能在進退之間找到節奏的巧勁——「游刃有餘」。

這樣的力量,來自於三個支撐彰化製造的核心精神:韌性(Resilience)、協作(Collaboration)、創新(Innovation)。韌性是生存的基因,使地方產業能在市場與時代變遷中持續轉動;協作是運作的模式,串起村落工廠間緊密而高效的分工網絡;創新是前進的動能,讓傳統工藝不斷跨域升級,開展出新世代的製造想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為題,重新理解這片土地的製造能量。(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產業考古為起點 ,解鎖彰化製造力

由財團法人嶺東科技大學、 樸實創意策劃,策展團隊實地走訪超過 60 家工廠,細緻梳理在地產業的脈絡與故事,以7個切角深入剖析 Made in Changhua 的核心產業與重要精神,展覽打造七座產業聚落,帶大家看見無所不在的「彰化力」。

以七座產業聚落為敘事節點,涵蓋「紡織」、「科技農業」、「車輛與零組件」、「水五金」、「生活」、「循環永續」與「隱形冠軍」等主題。觀眾在穿梭與探訪之間,將看見設計如何轉譯產業精神,讓「Made in Changhua」不僅是一個地理標籤,更是一種以柔制剛、游刃有餘的文化力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彰化力》不僅是一場展覽策劃,更是一場對地方產業精神的凝視。(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鋼管加工、焊接、零件製造到組裝,車輛與零組件展示彰化完整與完美的產業鍊協作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沉浸式走入製造現場,感受產業的真實節奏

本次展覽位於彰化今年全新落成的「國際展覽中心」,佔地約 800 坪,如同一座開放式廠房,為策展提供寬闊而純粹的空間基底。策展團隊以「工廠地景」作為場域隱喻,運用在地製造的管材構築出象徵「工廠屋頂」的聚落結構。觀眾步入展區,如同走入彰化的製造場域,在鋼構與光線之間穿梭,體驗地方產業的日常節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象徵產業聚落的斜屋頂,就像在彰化的工廠地景中漫遊。(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彰化農牧業結合AI灌溉、智慧感測、無人機與自動化牧場,導入科技精準力,實踐高效永續的產業效能。(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為了重現製造現場的真實感受,策展團隊導入真人等高的沉浸式投影裝置,以平視視角拍攝工廠影像,搭配機械運作的節奏聲響,營造出一場以聲影交織的沉浸體驗。每一次金屬敲擊、每一段機械律動,都是產業文化的脈搏,讓觀眾不僅看見,更能「聽見」製造的力量。讓「Made in Changhua」從靜態的名詞,轉化為動態的生命現場。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真人等高的投影、機械生產的聲響,營造身歷其境的沉浸體驗。(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沉浸體驗打造展區,展現彰化離岸風電完整循環系統,風起順勢的永續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透過影像讓觀眾不僅看見,更能聽見每個製造的背後的故事。(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線性展開探索,打造一場來自彰化的產業劇場

展覽以「紡織」開場,象徵彰化產業的源起與精神。以來自彰化在地的織帶打造中央藝術裝置,象徵著地方產業的連結與延續,每一絲線、每一縷張力,同時展望著無形的柔韌力與永續張力。裝置中央可見歷史半自動織襪機與現代全自動織襪機並列運轉,透過一場跨越時空的演進,具象化了彰化紡織產業在時代變遷與技術創新中的柔韌實力。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藝術裝置的織帶來自彰化在地,象徵著地方產業的連結與延續。(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紡紗、織布、染織到成衣,彰化擁有完整的紡織聚落。(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個別工序到整體系統,產業協作力的具象化

彰化產業的力量不在於單一品牌的壯大,而在於緊密串連的協作網絡。從鄉鎮到鄉鎮,無數中小工廠形成上下游分工的生產鏈,構築出一種高度協作的製造生態。這股「協作力」也在展場中被具象化。直觀呈現產業聚落間的細密關聯。觀眾不僅能看見零件如何被組構成形,更能理解每一環節背後的合作關係——這正是彰化製造的核心能量所在。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不僅看見產品如何被組構,更能感受一個地方如何因協作而運作。(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涵蓋鑄造、加工、組裝到出口,彰化展現剛柔並濟的水五金工藝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展覽現場以設計之力,讓隱形冠軍不再隱形

展覽以真實運作的機台與動態影像,還原工廠現場的節奏與智慧,讓製造不再遙遠。觀眾能以最直覺的方式理解產業運作邏輯,並透過精煉的圖像與互動內容,將專業知識「打包帶走」: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可被理解與收藏的產業記憶。策展團隊以設計之力,讓那些長久隱身於供應鏈背後的冠軍產業,真正被看見。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真實運作的機台與影像,還原工廠現場的節奏與智慧,讓製造不再遙遠。(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食品加工到保養生技,彰化製造支撐日常所需,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打包帶走一份彰化製造的日常

展覽以「體驗」作為收尾,邀請觀眾親身參與彰化製造的現場。由在地企業飛絡力提供的具科技互動的夾娃娃機,融合機械手臂的精準控制與娛樂互動,象徵製造技術從工業走入日常生活。觀眾不僅能操作機具、觀察系統運作,更能「親手帶走」一份彰化製造的紀念物,作為參與這場產業旅程的具體記憶。在這裡,製造不只是技術,而是一種可被觸摸、被體驗、被帶回家的地方智慧,平日入場更有限量的彰化製造來賓禮 !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融合機械手臂精準控制與娛樂互動,象徵製造技術從工業走入日常生活。(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展場內有多處體驗空間,觀眾能操作機具、觀察系統運作,讓製造成為一種可被觸摸、被體驗、被帶回家的地方智慧。(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在這場展覽中,「彰化力」被轉譯為品牌價值;Made in Changhua,不只是製造的標籤,更是一種品質的承諾、一種持續向世界延展的地方力量;它根植土地,卻以柔韌與節奏支撐著台灣的今日與未來。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展區

展覽地點|彰化國際展覽中心

展覽日期|10.10 Fri. - 10.26 Sun. 週日~週四 10:00 - 18:00、週五~週六 10:00 - 20:00

資料提供|樸實創意、文字整理|Sunnie Wang

在美術館走入工廠現場!2025台灣設計展「八角產業學」以設計視角轉譯彰化製造的浪漫

在美術館走入工廠現場!2025台灣設計展「八角產業學」以設計視角轉譯彰化製造的浪漫

如果要理解「台灣製造」的形成與演進,那麼就無法忽略彰化這座城市。2025台灣設計展「製造行」展區—— 《八角產業學 The Made》,以「從已知,開啟未知」為策展主軸,回望彰化從巷弄工廠與田野製造,奠定台灣製造的根基。

戰後的彰化,憑藉肥沃的土地,開啟了食品罐頭、紡織、水五金等製造業的序幕。「客廳即工廠」的草根生命力,讓鄉鎮與田埂之間編織出綿密的產業鏈。從農業轉向工業,不僅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支點,更孕育出「台灣製造 MIT」的靈魂。這股穩健而深厚的能量,源自彰化中小企業獨有的「群體戰」精神。

(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全球超過半數的水龍頭、高階自行車與零組件產業,以及跨足國際的織品與汽機車零件品牌,都誕生自這片土地。工廠散布於巷弄與田野間,家族企業隱身鄉村村落,看似分散,卻以「一通電話調貨、一句話出貨」的默契緊密連結,構築出台灣製造最堅實的底氣。

1F入口處 — 掀開彰化製造現場(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1F入口處 — 掀開彰化製造現場(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深入走訪彰化在地廠商

本次展覽由中間研究室策展人郭中元帶領團隊,深入走訪超過彰化25家在地廠商,包括:大通電子PX、中衛CSD、鉅輪實業Birzman、青漢藝業CHIING HANN等,從田野訪談到產線觀察,採集現場聲音,讓展覽成為一場以設計美學,轉譯出製造現場的人情味與製造浪漫。

八角產業學主視覺海報(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八角產業學主視覺海報(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1F-3F過道八角產業線索牆(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1F-3F過道八角產業線索牆(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以「八角」作為產業的觀察語彙

《八角產業學 The Made》以「八角」作為觀察彰化產業的視角,並提煉出8個DNA精神:鍛造力、群體戰、國際觀、傳承道、機動性、調度術、塑造力與製造王,這些都是構築起彰化的產業宇宙。這不僅是一場哲學層面的探問,每一個切角,都是對製造精神的致敬,也是對地方創造力的再定義。

在台灣製造之前,是彰化製造(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在台灣製造之前,是彰化製造(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展覽亮點一次看

1F 製造現場:八角工具櫃

從一切產業的開始——黃銅,到汽機車零件、紡織、自行車零件、水五金等,8個工具櫃串聯彰化的製造基因。每一個櫃位皆配置影像螢幕,匯聚團隊踏查紀錄;旁側陳列展品,從原料、零件到成品,讓觀者貼近平日無法看見的製造現場。

八角工具櫃(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八角工具櫃(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3F未來軸線:八角輸送帶

本區以「Select 選品」為概念,展現彰化產業的多元樣貌與創造能量。從日常中可見的水龍頭、打氣筒、行車記錄器與煞車系統,本展以「爆炸圖」的形式拆解零件,揭示隱藏於工廠之間的協作默契與設計精神。在輸送尾端更設有車鈴互動裝置,輕輕按下車鈴,清脆的聲響將會觸發多媒體影像,流動的抽象畫面隨著聲音與節奏變化,將展現出產業的律動與生命力。

八角輸送帶(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八角輸送帶(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3F以「Select 選品」的方式,展現彰化產業的多元面向。(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3F以「Select 選品」的方式,展現彰化產業的多元面向。(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折射生活與製造:八重軸心- 88 視角

策展團隊與藝術家廖浩哲團隊合作,以腳踏車架與煞車線為骨架,堆疊出一座象徵產業能量的金屬裝置。結構表面嵌有88部行車記錄器,鏡頭朝向四面八方,捕捉不同地景與路徑的片段,交織成多視角的觀看系統。高密度的堆疊象徵力量的聚合,也代表著地方產業長年累積的默契與張力。

3F 八重軸心- 88 視角(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3F 八重軸心- 88 視角(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人情味的製造浪漫:八角劇場

「製造」不只是加工與生產,它是一種將理念、價值、文化、美學與生活方式,轉化為實體物件的能力。所有的製造,最終都必須回歸到「人」。從農田起家、建立工廠,到家族事業代代相傳,創辦人傳承的不只是製造知識和技術,更是經驗與智慧的累積。而新世代的接班人,則協助家族企業拓展版圖、提升品質、甚至跨界佈局,帶領產業邁向與時俱進的未來。

八角劇場(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八角劇場(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八角劇場(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八角劇場(圖片提供:中間研究室)

2025台灣設計展「八角產業學」展區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1F、3F
展覽日期|2025.10.10~26

資料提供|中間研究室、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