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南田市場:這座城市截然有異的夜闌風景,看見深夜生意人的專注神情

快轉兩倍速的嘉義南田市場,深夜生意人的專注神情。

深夜睡不著覺,住在北部的朋友會驅車往基隆崁仔頂去,喝一碗魚湯、感受糶手俐落比價的手勢;而住在嘉義的我們,也有屬於這座城市勇悍果敢的夜闌風景——嘉義市東區的南田市場。

凌晨三點半從家出發,與南田市場十分鐘的路程間,其實也不太寂寞。沿途行經七彩霓虹燈閃爍不停的夜間娛樂場卡拉ok、公路兩旁曖昧不明的按摩產業、依然有人緊盯娃娃機爪子攫取目標的娃娃機店,愈靠近南田市場的路段,越來越多機車騎士擁有後座貨架,心照不宣地明白彼此都是往同一個目的地前去。

住在嘉義的我們,也有屬於這座城市勇悍果敢的夜闌風景——嘉義市東區的南田市場。(攝影:下港女子)
住在嘉義的我們,也有屬於這座城市勇悍果敢的夜闌風景——嘉義市東區的南田市場。(攝影:下港女子)

深夜三點陸續開市的南田市場,是嘉義地區開小吃攤、餐廳業者或是在其他早市擺攤的小販前去批發食材的地方。這條不到一公里的市場,會一路波波碌碌至太陽升起,無縫接軌過渡成一般家庭的日常採購場所。

步調緊湊的深夜南田市場

我們把機車停在興業東路與南田路的交岔口,巷口的檳榔攤已經掀開了當日新局,一群人圍成一圈,嘴裡連珠砲似地分享生活趣事,時而相互嘲弄一番,哈哈大笑之間也沒有讓手邊包檳榔的動作停滯,同步動作敏捷地把一顆顆綠金包好青綠衣裳。

進入市場核心前,外圍有幾間小店可以先裹腹。有像飯糰、水煎包的傳統早餐選擇;也有像是雲集素料行這種,邊籌備批發素料、同時料理好盒裝的素食壽司、炒麵、米粉等小食,讓奔忙於市場內的物流人員能迅速果腹。

小檔嘉義南田市場雲集素料行
雲集素料行(攝影:下港女子)

白天的南田市場與深宵的南田市場是判然不同的風景。沒有散客走晃的清閒,放眼望去都是把車騎進市場的從業人員,每臺拖拉車載滿貨運地在市場來回奔走,與破曉日光賽跑的車速疾如雷電;攤販上的補貨人員各個練就一身輕功本領,即便扛著堆疊的貨箱,還是能姿態輕快地閃躲來回車輛。

不少市場資深前輩的鉤綁技能也令人折服。大把大把的青菜入袋,每一袋卻都能在機車掛得容身之處,機車瞬間膨脹成兩倍寬距,從滾滾車流而來,這是南田市場半夜特有的異形風景,生意人物盡其用的生存展現。

資深前輩的鉤綁技能也令人折服。(攝影:下港女子)
資深前輩的鉤綁技能也令人折服。(攝影:下港女子)

隨著日照而逐漸鬆軟的情緒

為了因應前來採購的生意人,南田市場裡的攤商節奏也是刻不容緩。家家眼神銳利地堅守生產線各就各位,把肉品擺上砧板、進行肢解、瓦斯噴槍燒豬毛、擦除工作檯的血水,再進入下一回合的重複循環。

在我眼裡,這是夜幕籠罩下的剛中帶柔,井然有序地剁肉節奏,雖然攤商大哥們的眉頭深鎖、肅穆嚴謹,但背後都是希望每一個部位都能被妥善使用的惜食柔情。也因為繃緊神經地處理業務需求,若像遇到我們這種半夜突然冒出的散客,他們大多惜字如金。手比價錢、點頭示意、裝袋打包,一鼓作氣的銀貨兩訖,接著又轉身回到原先的工作庶務中。

小檔嘉義南田市場DSCF3788-已增強-雜訊減少
(攝影:下港女子)

直到日夜交接的時刻,可能是最繁忙的尖峰時段已過,有些老闆們開始會四處遊逛到熟識的餐販閒聊,四處串門子。當天也體會到什麼是「江湖式」的友好交際,有個壯碩的大哥熟稔得端起攤販的粥品,突然拉著嗓子對著老闆喊著:「這碗粥今天怎麼水多米少,做生意有沒有講信用?」位在一旁的我們正要釐清發生什麼事時,霎時之間大哥抬頭噗嗤一笑。

「嚇到了吧?我每天都來,怎麼可能找你麻煩啊?」只見老闆一臉淡定,揮揮手笑著說:「我知道啦!你今天小菜要吃哪幾樣?」完全就像是一場習以為常的攻守交換。原來是大哥發現餐桌旁有新面孔,故意來場戲劇張力,做為他獨特的迎賓儀式。

凌晨四點的南田市場(攝影:下港女子)
凌晨四點的南田市場(攝影:下港女子)

天色漸漸光,逐漸升起的太陽曬走眾人的疲憊與睏意,攤商之間的喧囂時刻漸漸變多了,這時的批發人群早已散離,道路兩旁的臨時小攤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迎接負責家庭食材的採購者接力上場。

若想要認識截然有異的城市風景,凌晨四點到早上七點的南田市場,沒有逍遙、也沒有安逸,甚至可以說是嘉義日常兩倍速的風景。走到市場盡頭的五十年的三合榮泰豆腐老店,買一包熱豆漿走,這下終於可以暖胃入眠了。

小檔嘉義南田市場三合榮泰豆腐老店
三合榮泰豆腐老店(攝影:下港女子)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幕!4檔開館展覽同步登場,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推出4檔開館展覽,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並推出4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年度委製計畫,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親子互動展,展現新美館作為「全民美術館」的核心理念。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濱田英明)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濱田英明)

新美館4檔開館展覽一次看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開啟歷史與當代的對話

以跨領域合作為核心策略,連結國內外藝術家與文化機構,打造從新北出發、通往世界的文化交流節點。「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彙整新北藝術脈絡與典藏成果,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一同開啟歷史與當代的交會對話,體現文化保存、藝術研究與知識共享的公共價值,藉由展覽開啟跨領域、跨文化、跨時代的所見,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城市共同體的生成過程。透過對現代至當代美術史發展樣態的多重採樣,梳理城市化經驗中的細節,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產生撞擊與映照,進而形塑生活記憶、地理經驗與社會圖景。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3B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3B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藝術家陳順築〈水相〉(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藝術家陳順築〈水相〉(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基進城市」:集結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

透過策展行動回應城市議題,重塑城市風景與集體記憶。「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匯聚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由策展人謝豐嶸、鄭慧華從全球南方的視角下回看城市的流動性與多元性。新北市位處臺北盆地邊緣,又與首都共同形成大臺北地區,在都市現代化進程中的反應出產業興衰、勞動遷徙、經濟貿易景觀及都市空間政治,藉此回應作為城市首座現當代美術館,它如何突破位置/空間的設定,轉化成為更具開放性的創意生成場域的多重可能,開展全新的網絡關係,藉此帶動新北市的再造與轉型。

新美館 5F光盒子 Lumi Lounge(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美館 5F光盒子 Lumi Lounge(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再自然不過的事」:以親子觀眾為目標族群

建立涵蓋全年齡層的展覽及推廣計畫,讓全民在美術館中學習、參與、創作。此次「再自然不過的事」在新美館的「探索基地」及「新美聚所」兩個為全民參與而設的共同學習空間展出,首展以親子觀眾為此次目標族群,打造通透無隔間的大型空間藝術裝置,並以自然地貌與人造環境的更迭為發想概念,呼應園區豐富的生態環境,同時邀請民眾加入集體共創的行列,透過藝術的參與,加深我們與自然生態和所處環境的連結。另外,新美聚所未來也將發展駐館計畫,透過邀請及申請制度,持續探索場域並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

「再自然不過的事」藝術家辛綺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
「再自然不過的事」藝術家辛綺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
新美館館內空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美館館內空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建構虛實之間的生命景觀

結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理念,推進數位展覽、智慧導覽與綠色建築策略,打造面向未來的文化場域。本次「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為藝術團體新店男孩第五號作品,承早期舊作為基礎,與年輕藝術團體XTRUX合作,運用演算法,結合遊戲引擎、沉浸式投影與傳統媒材,構建出介於虛實間的生命景觀。

「新店男孩:Don_t Worry, Baby」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新店男孩:Don_t Worry, Baby」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美術館大廳(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美術館大廳(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開館時間:

週一|休館
週二|10:00 – 17:30
週三|10:00 – 17:30
週四|10:00 – 17:30
週五|10:00 – 17:30
週六|10:00 – 18:00
週日|10:00 – 18:00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票價資訊
⭔ 全票
|票價|新臺幣 100元
|適用對象|一般觀眾

⭔ 團體票
|票價|新臺幣 75元
|適用對象|20人以上團體

⭔ 優待票
|票價|新臺幣 50元
|適用對象|大專院校以上學生、65歲(含)以上長者、持志工榮譽卡之志工

⭔ 免票
|適用對象|高中職學生、16歲(含)以下學童、身心障礙者及陪同者乙名、低收入戶、導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AM 會員、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會員

⭓ 新北市民
平日免票入場,週末及國定例假日享優待票

資料提供|新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走進「桃園AI進行市」,感受科技如何驅動城市發展,實踐理想生活提案

近年來,AI早已從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晉升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人工智慧遇上城市治理,又能為都市生活創造出哪些嶄新可能?關於這個問題,今年「2025年智慧城市展」中,桃園主題館「桃園AI進行市」可說是給出了一個啟發人心的答案,讓人看見AI不只是冰冷的工程運算,而是能回應人類生活需求的智慧解方;當城市開始善用AI的力量,更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朝理想生活穩步邁進。

以AI助攻執法,創造更平安的日常

作為少數持續人口成長的城市,桃園市因產業發達、人口快速湧入,長期面臨環境治理、交通壅塞與氣候變遷等課題。為此,市府積極結合AI與IoT技術,巧妙回應城市需求。「桃園AI進行市」也以此為核心,在「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裡,透過細緻巧妙的互動設計與光雕投影,帶領觀展者沉浸式地體驗這座城市如何以科技直面時代挑戰。

「桃園AI進行市」

於是,當觀眾緩步走進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人安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車速偵測提醒系統」與「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前者在易肇事路段即時監控車速,以「笑臉」鼓勵駕駛依速行駛,「哭臉」提醒減速,溫暖守護每次通行;後者則在行人走近等待區或穿越道時,主動提醒駕駛放慢車速,創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這些科技的細膩之處,無聲地守護著市民每日的出入平安。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提醒與警示之外,桃園更進一步透過AI自動辨識行人與車輛相對位置,記錄未禮讓行人車輛的違規影像,並以此作為科技執法依據;同時,全台首創的「AI巡防系統」也被裝設於警用機車上,藉此自動辨識車牌,一旦發現疑似失竊或可疑車輛時,便能立即警示、通報,即時攔截犯罪,成為「城市治理」的神隊友!

以科技力守護環境,讓污染無所遁形

接著,當觀眾走進「環境保護」展區時,則將一步步看見桃園如何以科技解決長久以來的環境問題。像是針對改裝車輛噪音擾民,桃園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全天候監測車輛噪音,並與警方聯手,形成有力的執法網絡。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而在面對亂丟垃圾、道路污染及空污等難題時,桃園市則透過AI技術在垃圾熱區裝設動態攝影機;以AI辨識路面污染並搭配車輛計數追蹤,檢核工地車輛是否確實經過洗車台;結合AI視覺辨識與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全天候偵測揚塵,讓空污問題無所遁形。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已率先應用於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為大型公共建設創造更永續的誕生前提。

從教育到藝術,看見AI如何激發無限創意

當然,AI的力量也遠遠不止於改善交通與環境,更能點亮教育與文化想像。舉例而言,桃園市教育局便積極鼓勵各級學校將AI融入課程,透過AI將平面照片轉化為3D立體模型,讓抽象的知識轉為可視化的啟發;或是鼓勵學生運用生成式AI技術,自由創作圖像、音樂,激盪出屬於未來的創意火花。

「桃園AI進行市」

另一方面,AI與人文的跨界也在「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中畢現淋漓。當觀眾走在展區時,將可看見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沉浸式互動與跨界創作,打造令人屏息的視覺與聽覺盛宴。讓藝術不只是觀賞,科技也不只是工具,而能在交織共融下,迸發出更多觸動人心的靈光。

「桃園AI進行市」

透過一場場互動體驗,「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讓人感受到,桃園如何以科技為引擎,驅動城市往理想未來更邁進。讓美好的日常不只是種想望,更能在科技同行下,成為可實現的理想生活提案。

桃園市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