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4個美感升級的工業區!「工業區再設計」計畫改造服務中心,打破與鄰里的隔閡

工業區公園化後,創造了廠區鄰里共好的開放環境。

隨時代的推進,曾為製造業王國的台灣經濟重心逐漸轉變、環境意識抬頭,讓眾多工業區面臨著升級與轉型的課題。全台共有62個工業區,近8成的園區已開發超過30年,早期廠區封閉性高,規劃多以單一機能及安全管制為導向,也在大眾心中留下環境污染的蒙塵印象,不願親近。那麼要如何為他們注入設計與活力呢?在台灣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設研院)主導下,新北樹林、桃園大園、台中港關連與高雄大發由北到南4個工業區,一場「工業區再設計」改造行動正在進行式。

內文0803-3
圖中為改造後的樹林工業區,當工業區公園化後,創造了廠區鄰里共好的開放環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工業區也要公園化!打破廠區邊界感

這緣起於經濟部工業局在2021年發起「工業區前瞻美學標竿計畫」,要優化傳統產業的工廠文化並不容易,承接下任務的設研院於是展開「工業區再設計」計畫,與眾設計團隊以「打開工業區,工業區公園化」為理念,首先選定服務中心及其周邊環境作為踏出改造的第一步,希望能帶動廠商與鄰里一起創造共融共好的環境。

多數園區開發歷程久遠,與周圍鄰里明顯疏離,而服務空間閒置衍生出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並缺乏整體性的識別指標。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CIDA)與日目視覺藝術、洪天創藝共同打造劃一的視覺與識別指標系統,將模組化設計適性導入不同工業區環境脈絡之中。整體性的綠色主色調,正對應改造計畫「公園化」的理想。對於主視覺logo設計,CIDA說明3個參差色塊分別代表區(Park)、廠(Factory)、里(Neighborhood),在造型線條間可以找到對應3角色的P、F、N字母,彷彿每個人都能投射自己對工業區的想像,參與進來、串連起彼此的關係與能量。

collage-1
改造前,不同廠商、園區各具特色且不易辨識的指標影響資訊的視認性。(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內文0803-2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與日目視覺藝術、洪天創藝以模組化概念設計更友善的指引系統。(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collage-2
一致性的品牌識別,針對不同環境條件增加適切的功能指標。(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用設計力打開工業區,為傳統空間導入人本思維

實際走近設計介入後的服務中心,對比舊照片中紛雜的色彩系統與動線規劃,新的齊整景觀與打開前庭後的綠化空間很是舒心開闊。團隊在設計之初,便朝低度維護管理即可保持理想狀態的目標進行,打開了圍牆、整理服務中心的動線與基地現況;種植適合在地、隨季節變化的多元植栽,進而釋放人行區域及行道樹生長空間;此外也整理建築意象,彰顯出服務形象,最終建立出一致且清晰的公共指引系統。

長期關注台灣設計趨勢的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理事長趙璽分享:「場域改造能讓主事者與職員更有自信,就像設研院在許多學校、衛生所等地方的再設計,讓環境變得更具意義了,而地方社區、協進會也會覺得自己是跟廠商是一起的。」於是工業區不再是以往人們想像中的髒、濁印象,被翻轉了過來。設研院院長張基義也表示,「透過設計流程的導入,我們希望能啟動一個標竿,建立工業區的人本環境示範,並且讓這個示範能持續地被複製。」一旦打破這些有形圍牆,都會也多了與周遭共好的公共空間,工業區的封閉氛圍翻轉了,也與群眾展開更多對話,激發彼此對城市的想像力。當然,改造後的4個示範工業區還有各自的新面貌,編輯帶你們一探究竟。

內文0803-10
共感地景創作為大園工業區服務中心整理可觀看前庭景觀的休憩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內文自己拍0803-8
編輯在關連工業區服務中心剛巧看見附近帶寵物散步的居民。(攝影:吳哲夫)

 編輯帶看4個工業區的設計改變!

❶ 新北樹林工業區

設計規劃:工二建築 |設計監造:豫青設計 |工程施工:力展營造

設計此區的工二建築創辦人胡靖元說明過往圍牆遮蔽住行人視野,看似不是一般民眾前往的地方,與外界有疏離隔閡感,跟中心公眾服務的本質是背離的。「工業區看似是非常專業的區域,推行公園化就是要把它角色做一個翻轉。」於是他拆掉了圍牆,並調整動線與指標,將人車進行分流;此外他濃縮了停車位,並將零碎與閒置的空間重新整合,增加園圃與人行道鋪面的占地;他也保留原樹,並增加些適地的植栽及街道家具。工二建築順利在小小腹地之上,騰出一個開放性的街角廣場,從此人們看見樹林工業區第一眼不再是水泥牆,而是親人的社區公園。

內文0803-4
打開圍牆,將街角空間留給民眾,提供舒適宜人的交流空間。(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內文0803-5
工二建築重新劃設清晰的停車標線,柔化廣場線條,與公園氛圍彼此呼應。(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❷ 桃園大園工業區

設計規劃:共感地景創作 | 設計監造: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 |工程施工:宏燁營造

這裡第一個率先啟動改造的服務中心,過往留存不合時宜的招牌及植栽遮擋,前後人行動線多有障礙物、不易行走。引領共感地景創作團隊的陳宣誠策略是讓建築融入周遭桃園特色的埤塘地景。像是服務中心立面應用近似天空的淺藍色不鏽鋼板,打出自然韻律的孔洞,柔化的建築立面,「你會看到這工業區的建築消失掉,跟眼前景色是同為一體的,視覺上不會過於龐大。」戒備感森嚴的安全鐵窗被拆除,共感設計也移植附近的濱海植物如田代氏石斑木、草海桐等等,並整平人行道的高低差,透過耐候鋼材妝點並規劃行人動線,串連起中心往後側停車場的動線,成為更加安全友善的人行環境。

內文0803-7
共感地景創作整平人行道的高低差,串連起服務中心往後側停車場的動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collage-4
新做的不鏽鋼板立面、與自然共存並方便推車使用的地鋪面,與耐候鋼材妝點的園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❸ 台中港關連工業區

設計規劃:共序工事(空間)、豫青設計(景觀)|設計監造: 黃宏毓建築師事務所|工程施工:甲圓營造

原先的車行動線截斷前庭群眾使用空間,豫青設計於是針對景觀空間進行整合。設計經理簡瑋廷說明與居民和中心討論後,發現假日或夜間許多人會來這運動或散步,把車行動線集中後能有效管理也減少了違停,人與綠地的空間也就退讓了出來,前庭延續到後院成為一體的開放性廣場,彷彿工業區裡的綠色客廳,「這邊可能會有辦活動的需求,我們在景觀上留白,除了空間能多元運用,也可以去襯托原本建築物的美感。」

而共序工事主理人洪浩鈞則為建築外觀優化,原先扁平立面畫上立體滴水線,區隔出1、2樓不同的紋理,「1樓考量到人們在旁邊移動,所以採用平面細緻的紋理、營造出微尖銳的觸感;而二樓像海波浪般的塗料紋理都是師傅手工塗抹的,每抹上一次狀態都不一樣,回應與人關聯性的意象。」戴上了點紋理,建築就有了不同表情。他補充下一階段將重新規劃尚未妥善利用的大廳空間及內部不協調的色調,成為更友善的交流空間。

內文0803-8
豫青設計為前庭景觀規劃出完整綠地後,適合進行多元戶外活動使用。(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collage-5
共序工事設計的立面、附近青輔實業響應退讓的人行空間,與豫青設計規劃的木平台區域。(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❹ 高雄大發工業區

設計規劃: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人行道鋪面)|設計監造: 疆圖工程顧問|工程施工: 合元興工程

開發年份久遠的工業區道路通常樣態繁多且混亂,現在大發工業區正在導入一致性的人行道規劃及公共指標系統,在資訊上也力求減法,減少不必要的色彩、資訊及指標數量,提供清晰明確的指引。此外,中華民國景觀學會(TILA)規劃8種同色系的人行道鋪面變化,整合進園區環境色彩,也在既有人行道尺度的限制下,規劃出基礎人行通道寬及適宜的行道樹生長空間。

內文0803-9
在中華民國景觀學會規劃下,鋪面色彩融入了在地環境。(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collage-6
經過整體性視覺系統的優化移除不必要的設計,僅呈現需要的資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位於荷蘭鹿特丹港口的「FENIX博物館」將於2025年開幕,前身為全球最大的倉庫之一,更是19、20世紀百萬移民出入鹿特丹的碼頭。受全球移民故事啟發,中國「MAD建築事務所」改造這個地標性建築,透過尋找未來與過去之間的交流,將建築的故事延續下去。

這座佔地16,000平方公尺的建築始建於1923年,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從19世紀末開始,300多萬移民從鹿特丹的碼頭登船,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人們的離開和到來造就了今天的鹿特丹,成為一座擁有170多種民族的城市。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是鹿特丹這段獨特歷史的核心,這座巨大的倉庫長360多公尺,由鋼筋混凝土製成,是裝卸船隻的地方,其貨物被運至南非、加拿大、墨西哥和海灣國家。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在二次大戰期間,幾乎整個鹿特丹的建築都被摧毀,也因而造就這座城市如今充滿實驗性、創新思維的建築風景。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正由MAD建築事務所主導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確保鹿特丹港口建築的典範能夠被留存。FENIX博物館館長安妮·克萊默斯(Anne Kremers)表示:「FENIX的故事就是鹿特丹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FENIX博物館將引發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好奇心。」FENIX博物館旨在幫助鹿特丹重新定義21世紀、發展新型藝術和文化機構、培養新的創意人才,反映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精神和歷史。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從屋頂升起的巨大銀色旋風

在FENIX博物館的屋頂中央,MAD團隊打造了一個金屬的旋風(Tornado)形裝置。雖是金屬外觀,旋風的內部其實是由木頭打造。它擁有接近自然的動態結構,令人聯想到盤旋的空氣,從底層攀爬而上,由屋頂升起延伸至天空,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符號,象徵著全球移民所經歷的旅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說明:「當MAD建築事務所受邀參與FENIX博物館的計畫時,我們深知它必須與現有建築、周邊環境、移民故事、過去記憶進行對話。『旋風』關於未來,但它植根於過去。」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並將默茲河和荷美郵輪總部改建的紐約酒店(Hotel New York)盡收眼底。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以當代藝術視角建構展覽內容

FENIX博物館建築內部有兩層寬敞的展廳空間,未來將舉辦一系列藝術、建築、攝影和歷史的展出,探索人類遷徙的永恆故事,以及不斷變化的世界。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其中包括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祖先(Ancestors)》,以及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金守子(Kimsooja)、希爾帕·古普塔(Shilpa Gupta)、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和傅丹(Danh V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FENIX博物館還與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展出一系列以移民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包括巴黎藝術家貝亞·吉勒·加查(Beya Gille Gacha)、鹿特丹藝術家埃弗拉特·澤哈維(Efrat Zehavi)、韓國藝術家蔡恩麗(Chae Eun Rhee)、藝術家拉奎爾·範哈弗(Raquel Van Haver)、美國藝術家雨果·麥克勞德(Hugo McCloud)。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策展空間「Plein」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空間,其中佔地2,275平方公尺的「Plein」,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博物館策展方式。這個寬敞、 靈活的展演空間將由鹿特丹在地的不同團體策劃豐富活動,每一天、 每一小時都將截然不同,呈現多樣面貌。例如,在中國農曆新年時,便將紀念1900年在FENIX街區創建的歐洲第一個唐人街,慶祝中國的飲食和文化。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巨型展出裝置《迷宮》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形成迷宮般的沉浸式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其中穿梭,發掘行李箱主人的故事。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紀實攝影展《移民家庭》

受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最知名的攝影展之一《人類大家庭(Family of Man)》啓發,《移民家庭(Family of Migrants)》由數百張紀實攝影和肖像組成,探討人類流動、家庭之愛、旅途危險和告別等主題,涵蓋了6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攝影師的經典攝影,如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王福春(Wang Fuchun)、阿拉·古勒(Ara Güler)和薩姆·普雷塞爾(Sam Presser)等。

資料提供|FENIX博物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山形市共融遊戲場!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日本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山形市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近年提供兒童玩樂的共融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掀起不少話題,特別是設計上提供多元設計,讓不同年齡、能力及需求的孩子,能在遊戲場中發展體能、社交和認知,容納更多兒童前來。而2022年在日本山形市開幕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以下簡稱Copal),為日本第一座通用兒童遊樂設施,在不限殘疾、種族、語言和家庭背景等條件下,使孩童能安心在此學習和玩樂。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兒童遊樂場Copal的興建,源於所在的山形市冬天漫長、降雪量很大,所以室內的遊樂場所便成為當地孩童重要的活動場地。這座遊樂場的原址為稻田,由建築事務所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負責設計。負責此設計的建築師Onishi Maki觀察到,肢障的孩童往往因為公園沒有適合玩樂的遊樂設施,於是從未進入公園,像是公園設施有很多階梯,孩童必須爬很多階梯才能到設施上層遊玩,或者是在使用遊具時會被催促趕快前進,這些都讓身心障礙相關兒童在玩樂上造成不便。於是在設計這座遊樂場時,Onishi Maki便決定要結合共融和開放的特色打造一座充滿多元性的遊樂場域。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建築師的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的藏王山,在建築外觀上以優雅起伏的屋頂,創造動態、開放的姿態,並與遠方的藏王山脈相互呼應,白色的外觀也猶如遠方山脈上漂浮的雲朵。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量體主要為鋼構,部分屋頂則採用木構與山脈意象創造連結。室內部分則運用大量木材質,提供前來的人們溫潤自然的氛圍。特別的是天花板的大片木材質,更提供與室外自然氣息連結的意象,跳脫室內遊樂場的傳統設計。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人們可以透過西邊的主要入口進入室內,遊樂場主要有兩個空間,一個為開放的遊樂場區域,一個是下沉式的體育館,兩者以平緩的斜坡連接。而下方則設置了辦公室、咖啡館和多功能空間。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室內設計的坡道主要為降低高低差的設計,不僅可以視為走道,也可以視為大型溜滑梯,除了降低使用障礙,也賦予空間更為開放、柔和的感覺。在小階梯、斜坡和蜿蜒的牆壁上,建築師也以巧妙設計讓孩童自由玩樂,例如扶手上設計的木球,就是讓各種需求的孩童可以沿著欄杆移動和玩耍。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在遊具的設計上,建築師觀察到孩童即使沒有遊具,空間內的各種環境、物件也會激發他們玩樂的創意,於是在遊樂場Copal內的遊具設計,便以創造自由嘗試、探索的空間提供孩童玩樂的場所。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在安全保護設計上,建築師也盡可能在樓梯、坡道上以強烈色彩、不同材質的設計,打造能和諧融入空間的安全設施,避免如傳統遊具周邊出現突兀的設計。如今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的開幕,讓空間在跳脫年齡、國籍、語言、殘疾或家庭背景的條件下,使更多孩童能進入空間玩耍,這樣的設計也為山形市帶來新穎的城市地標,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設施。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資料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攝影|Kohei Shikama、Commissioned by the Nippon Foundation DIVERSITY IN THE ARTS、Nacasa & Partner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