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當我們同在《小世界》尋找共情的可能

How a small world!當我們同在《小世界》:在台北雙年展中尋找共情的可能

相較於前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的星球尺度,這次「小世界」卻把議題微縮成為「小」。本屆2023台北雙年展共同策展人周安曼說明,「大」與「小」概念之間並非單純二元劃分。在一個大的世界網絡中,每個人、每個群體自成一個小世界,而藝術的美正是為彼此間搭上橋樑。此外,這次La Vie也在文末為大家介紹3位亮點藝術家!

「小」是為了要去抵禦、避免一個「大」的理論敘事,「這次不想讓大家去閱讀深奧的概念與文字,而是用情感很直白地傳達出來。」周安曼說明她不以論述取向的方式策展,更喜歡與團隊共同發展關心的議題。她找上藝術期刊《e-flux》編輯Brian Kuan Wood,也透過他認識了黎巴嫩貝魯特藝術中心(Beirut Art Center)總監Reem Shadid,3位共同策展人的背景與專長大不相同,為這次雙年展注入許多新元素。要說明「小世界」的概念,周安曼舉了例子:在異地遇到朋友,人們常會說世界怎麼那麼小!「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感覺——我們在說世界很小的同時, 其實是在感嘆世界如此大。」小與大的概念互為對極,卻又不可能單獨存在,這種弔詭的緊繃關係(tension)存在這次雙年展之中。

美籍台裔藝術家歐宗翰《觀景者系列》(2021)。(圖片提供:歐宗翰)/台灣攝影家許村旭攝影作品《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 (1986~1998)。(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左:美籍台裔藝術家歐宗翰《觀景者系列》(2021)。(圖片提供:歐宗翰)。右:台灣攝影家許村旭攝影作品《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 (1986~1998)。(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美籍台裔藝術家劉艾真4K高畫質雙聲道錄像〈海底之地〉(2023)。(圖片提供:劉艾真、阿姆斯特丹Upstream畫廊)
美籍台裔藝術家劉艾真4K高畫質雙聲道錄像〈海底之地〉(2023)。(圖片提供:劉艾真、阿姆斯特丹Upstream畫廊)

空間與情感尺度上的游移

要談論小,空間尺度變化自然最直觀,例如一 進展場迴廊,中國藝術家王衛以傳統小馬賽克磁磚拼成16公尺牆面的壁畫〈鏡子〉,或 〈2B205〉中賴志盛小的幅度介入美術館的邊緣空間。此外,前3年肆虐的COVID疫情促使人們生活在狹小的室內,引起對空間的反思,追求身體感知、感性表現的展演一時風靡,「這屆主軸一開始便是以疫情中學到什麼為出發點,當世界突然停止時,你突然會注意到平常庸碌生活中,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事。」許多藝術家受此啟發,例如陳敬元於巴黎駐村的隔離期間發現螢幕成為對外的唯一管道,於是 2021~2022年的幾幅繪畫刻意突顯新聞照片中不起眼的細節,並反思科技對人的宰制。

已故黎巴嫩畫家、雕刻家兼時尚設計師Huguette Caland〈自畫像(身體部位)#58〉(1973)。(圖片提供:貝魯特Saradar Collection)/跨領域藝術家dj sniff複合媒材裝置 〈變形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圖片提供:dj sniff)
左:已故黎巴嫩畫家、雕刻家兼時尚設計師Huguette Caland〈自畫像(身體部位)#58〉(1973)。(圖片提供:貝魯特Saradar Collection)。右:跨領域藝術家dj sniff複合媒材裝置 〈變形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圖片提供:dj sniff)

COVID-19的衝擊也放大了生死議題,「其實我們日常都在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人的形體消失、記憶的消失、語言的消失——平常較少人願意討論這些事情,好像一揭開就隨之而來一種難以承受的痛。」不只是患病者與年邁長者正面對自身形體、關聯記憶的逐漸消逝,與社會處境的弱化,其照顧者(caretaker)同樣陷入身心理重壓與工作、家庭的兩難。台灣藝術家楊季涓便以手捏陶作,將自己面臨家庭成員生死的細膩情感與真實夢魘具現化為風鈴裝置, 輕碰的聲響既是矛盾、衝突的狀態,也成為種抒發。同樣地,長期旅居德國的藝術家Natascha Sadr Haghighian現地創作的聲響裝置 〈心.坎〉(Watershed)也回過頭看向照顧者,無論是看護或是身心耗損的家庭成員,苦痛往往隱而不宣。「在我們汲汲營營要去抵抗所謂大的資本體系時,其實更該關注身邊的親密關係,甚至回到自己身上。」付出同時也該照顧自己,這種情感尺度上的游移也是《小世界》所想傳達的。

巴勒斯坦藝術家暨學者Samia Halaby動態繪畫〈雨〉(1992/2019)。 (圖片提供:Samia Halaby、貝魯特/漢堡Sfeir-Semler畫廊)
巴勒斯坦藝術家暨學者Samia Halaby動態繪畫〈雨〉(1992/2019)。 (圖片提供:Samia Halaby、貝魯特/漢堡Sfeir-Semler畫廊)

音樂的律動激盪共感

在〈心.坎〉中,Natascha精選1990年代華語音樂,讓參觀者沉浸在跨越世代的朦朧懷舊氛圍。聲音,尤其音樂是這次《小世界》一個重要的表達方式。周安曼表示幾乎所有人都聽音樂,「聲音的感知是最直覺的,聽到音樂的律動人會有自然的感受與反應,那不需要由別人去教,門檻非常低。」音樂具有傳達普世性感受的潛能,於是這次《小世界》 有意識與音樂人或音樂背景的創作者合作,希望消解這道隔閡。

這次地下樓E展覽室就是以音樂為主軸規劃,特別打造一個「Music Room」邀請3組音樂人策劃3場音樂主題的實驗與表演計畫,包括來自美國洛杉磯/日本的dj sniff、印尼的Julian Abraham“ Togar”與Wok the Rock,以及台南聲音藝術團體「聽說」。其中首波由dj sniff 推出「前DJ」,於今年12月10日~16日 舉行開放工作室,邀請海內外3位唱盤藝術家與他現 場演出。周安曼相信音樂對人們在日常受限的身體與感官是種解放,並能引起彼此間的共感,「我們不只希望營造現場的感受,也希望觀眾能意會到表演音樂背後是藏有非常多層次的知識與哲思。」

台灣藝術家陳敬元油畫作品〈滑言舌誤〉(2022)。(圖片提供:陳敬元、布魯塞爾Fondation Croÿ-Roeulx)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裝置〈漫遊微觀宇宙〉(2023)於香港「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幻石》展出時現場。(圖片提供:唐納天)

小世界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

若攤開參展名單,會發現《小世界》不強調藝術家的國籍,只註記活動城市。周安曼說明這是抵抗立即的標籤,國族的界線實際上是不斷在移動與流動,「身分的定義已經非常模糊了,你不能只因為他在哪裡出生,就直接評斷一個藝術家。」譬如藝術家劉艾真、葉致甫、歐宗翰等都是美籍台裔二代,這次的參展別具意義,作為創作者,不再只透過家庭與血統定義跟台灣的關係,而是以另一方式發展更深厚的聯繫。「這不是抗拒,而是自己走回家的感覺,這個家有點陌生、有點遙遠,卻又很親切。」

英國藝術家Pio Abad在蘭嶼田野調查時曬得皮膚黝黑,找到 了家的感覺,他是菲律賓北部巴丹島Ivatan族人,祖輩甚至留有達悟族人送的船,這次陶土雕塑〈詩,第九十七首〉反映Ivatan與達悟南島語系文化的連結,也呈現一種荒謬——他繞一大圈從菲律賓、倫敦、台灣到蘭嶼,現在家和語言的距離如此相近,可他無法輕易穿越國界。在《小世界》中是空間、情感、國族、區域政治等概念在尺度上的游移,「我們沒有以此區分展區,反而讓它們不斷重複、交錯,每件作品同時可由多面向討論。」在更巨大的網絡下,不同文化、 種族或語言的群體互為小世界,我們可以堅定自己的獨特立 場,儘管台灣是座小島、儘管資源相對匱乏,但我們有蘊藏自己的無畏力量,可以向世界展現。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裝置〈漫遊微觀宇宙〉(2023)於香港「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幻石》展出時現場。(圖片提供:唐納天)/台灣藝術家楊季涓裝置〈你的淚痕是我 未來的眼淚〉(2023)。(圖片提供:楊季涓,攝影:朱淇宏)
左:台灣藝術家楊季涓裝置〈你的淚痕是我 未來的眼淚〉(2023)。(圖片提供:楊季涓,攝影:朱淇宏)右:台灣藝術家陳敬元油畫作品〈滑言舌誤〉(2022)。(圖片提供:陳敬元、布魯塞爾Fondation Croÿ-Roeulx)


位亮點藝術家推薦!

➊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 |德黑蘭-柏林

 我們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多聲道雕塑裝置〈心.坎〉(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圖片提供:Natascha Sadr Haghighian,攝影:Max Schneider)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多聲道雕塑裝置〈心.坎〉(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圖片提供:Natascha Sadr Haghighian,攝影:Max Schneider)

或許可以形容Natascha Sadr Haghighian特立獨行,她在2019 年後就終止與商業畫廊的合作代理,而將自己實踐成為一個「微經濟體」。她抗拒被集體、被體制收編與定義,我們無法在線上找到她的完整簡歷資訊,甚至反覆比對才能依稀發現她的伊朗背景。她早期的藝術計畫「bioswop.net」是個線上簡歷交換平台,甚至允許文化工作者用來變造自己簡歷的元素。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在廢墟中倖存》(Ankersentrum)中,她以聲音為核心創作大型裝置,並戴上石頭面具以假身分「Natascha Süder Happelmann」表演,這是在回應她的名字在過去30年如何被官方機構和自動更正系統拼寫錯誤的荒謬。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裝置〈pssst LEOPARD 2A7+〉(2013~)。(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Günter Kresser)
Natascha Sadr Haghighian裝置〈pssst LEOPARD 2A7+〉(2013~)。(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Günter Kresser)

她關注世界上各種機構與結構的暴力如何被組織和延續,並經常以集體創作進行藝術的抵抗敘事。這次在北美館地下樓中庭花園現地製作的多聲道雕塑裝置〈心.坎〉則是向照顧者致意。這源自她曾經面對母親失智症的經驗,照顧過程中她發現不只是長者的生命與社會處境 在慢慢地消逝、弱化,人們大多不會注意到照顧者自身的能量也被吞噬。扶養年邁的父母或患病家人造成照顧者心理的沉重壓力,是這時代的普同經驗。在台灣田野調查時,她對壓克力鹿雕塑與掛滿的聖誕燈泡深感興趣,於是採購大量小燈泡與現成動物塑像,進行拆解並模糊動物原本的形體。她採用1990~2000年代華語圈流行歌曲,並進一步與電影創作者暨音樂人洪子健合作以電音合成器改變聲音表現, 成為元素序列。其中也有以華語、粵語、 英文、台語重新填詞的歌曲互相交織,象徵母語的消失與世代溝通的隔閡。這是一座「反紀念碑」,不在留下紀念,而是呈現在照護議題的負擔下,個人如何被社會印象模糊成為抽象概念的殘酷現況。

Natascha Süder Happelmann裝置〈onco-mickey-catch〉(2016)。(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Jens Ziehe)
Natascha Süder Happelmann裝置〈onco-mickey-catch〉(2016)。(圖片提供:Deutscher Pavillon,攝影:Jens Ziehe)

藝術家介紹_Natascha Sadr Haghighian

一位以多重身分而聞名的藝術家。作品類型涵括裝置藝術、表演、文字和聲音等領域,主要研究政治、商業和工業等複雜結構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形塑日常生活的作用。她的雙頻道錄像投影裝置〈Empire of the Senseless Part II〉(2006)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永久收藏;代表參加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


➋ Nesrine Khodr |貝魯特

 一切崩解後遺留下什麼?

自2018年起,Nesrine Khodr將黎巴嫩貝魯特一間廢棄建築工程辦公室改造為工作室,數十年來塵土與鹽、水分侵蝕了空間,屋中磁磚擠壓變形、混凝土牆面剝離、玻璃碎落一地,陳年包裝紙材中是1960年代的城市規劃與地形圖。這些碎片殘骸都成為6組《分解雕塑》系列的素材。「《分解雕塑》是個慢慢在同一地點成形的計畫,雖然中間有段時間我不在工作室,但大部分時間我都獨自一人在這私密空間中追隨內心受激發的情感。」她分享這次創作計畫在黎巴嫩2019年財政崩潰的動盪前夕就展開了,期間2020年發生駭人的貝魯特爆炸事故,近期鄰近黎巴嫩的加薩走廊與以色列又爆發戰爭,似乎在探問:這一切崩解是如何隨時間發生的?又將遺留下什麼?「即使一個人不一定會直接以藝術回應當下情境,但隨時間推移,這些大背景會滲入人心, 以某種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

2006年Nesrine曾在用起重機將2.7公噸的80歲老松樹,隨樹根與土壤懸掛在工地旁的花園中,作為短暫裝置作品,「這也在尋求功能失調、崩潰和脆弱、暴力和權力等概念,但尺度不同。恰好在 2006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的大規模戰爭前夕展出。 經濟和政治意願似乎總是在黎巴嫩出現的大多數作品中找到一條出路。」錄像和電影是她更常使用的媒介,因她著迷於蒙太奇的拼組概念,「我最近都以一鏡到底的表演為創作核心,我的身體就是作品的一部分,《分解雕塑》過程中近似於此,彷彿在定下構圖之後,雕塑就成為記錄整個持續性過程的載體。」此外,《小世界》讓她聯想到碎形 (fractality)概念,更大的事物是由更多較小、自我相似的形狀所組成。這種尺度的觀察不僅在視覺上,更是在想像層面。「在這種思路下,我繼承並改造工作室,然後在後房找到了舊手繪平面圖,這些素材最終成為《分解雕塑》的基礎。」

上稿圖14
上稿圖16
Nesrine Khodr雕塑系列作品《分解雕塑》(2019~2023)。(圖片提供:Nesrine Khodr)
Nesrine Khodr雕塑系列作品《分解雕塑》(2019~2023)。(圖片提供:Nesrine Khodr)

藝術家介紹_Nesrine Khodr

視覺藝術家和電視製片人,居住並工作在黎巴嫩貝魯特。從事電影、錄像、出版和表演工作。作品探索的主題包括對位移、持續性和距離的感知,性別關係, 誘惑的力量,以及年輕世代面臨的知識和情感挑戰。 2003~2004年曾在阿姆斯特丹的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擔任駐村藝術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展覽、雙年展和電影節中展出。


➌ 賴志盛|台北

 對空間輕盈、微小的介入 

〈2B205〉的作品命名很直觀,就是指臺北市立美術館的2樓B205展間。這是一個複合式走廊展出空間,同時設置配備緊急出口、配電箱、公共廁所、飲水機等等美術館設施。若以策展角度來說,它限制很多,不僅空間配置紛雜,就像不經粉飾的劇院後台,更因為就在大型貨物升降梯口前,要等到所有藝術家完成進場他才能動作,給予他很大的挑戰。賴志盛笑著分享,他當初直接跟策展團隊說,「這樣好了,藝術家都不要的空間,你給我好了!」賴志盛本身就擅長以各種介入建築空間的手法,巧妙地重新配置人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影響空間不必然要用複雜的方式,「小」本身是他的一種手法,如今(2023)年在香港馬凌畫廊《It's a quiet thing》個展的〈我在空間裡放了一隻蚊子〉與〈豌豆公主〉、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格中〈臨時〉的地毯微微隆起。這次〈2B205〉他也以極小幅度的改動,突顯出空間中受忽略的層面。例如,公共廁所前原有一道半透明的遮掩牆幕,他這次直接掀開阻礙,讓展間與廁所互通。一般策展或是空間規劃都會要求空間要平整,並要遮蔽設施與畸零,可他認為這反而會把人對空間的原始感受都屏蔽掉了。他認為空間不見得一定要是乾淨、素白的才可以做作品,「原本故意不讓它出現的東西,我這次就讓它們平等地出現在這 個展場。」另外,他在展牆掛上小吃店或廁所牆上常見的左右搖擺壁掛電 扇,它們本身具有維持通風、乾燥的機能。他覺得將這些日常的使用情境帶回這個展間會是很輕鬆、舒適的參觀體驗,「我一直以來的興趣,就是如何讓我的創作跟現場達成一個比較不一樣的連結。」

賴志盛裝置〈邊境_Lyon〉(2015)。(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裝置〈邊境_Lyon〉(2015)。(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畫作〈原寸素描〉(2012)。 (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畫作〈原寸素描〉(2012)。 (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複合媒材裝置〈2B205〉局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複合媒材裝置〈2B205〉局部(2023),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現地製作。(攝影:賴志盛)

藝術家介紹_賴志盛

居住於台北。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頻繁於全球舉辦展覽, 曾於觀察社,廣州(2018)、誠品畫廊,台北(2015)等機構舉辦個展,曾參加愛知三年展(2016)、里昂雙年展(2015)、OCA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2014)及海沃美術館,倫敦(2012)等機構的大型展覽。攝影◎賴志盛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共同策展人_周安曼

周安曼從事策展工作,目前定居香港及台北。2015~2019年,擔任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首位教育與公眾計畫策展人。近期與許多機構合作研究計畫也從事許多出版物的編輯工作,並在藝術期刊及展覽專輯發表文章。她是第58屆卡內基國際展(Carnegie International,2022)的策展委員成員之一,並擔任香港參加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 《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2022)的客座策展人。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

展期|2023.11.18-2024.03.2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文|吳哲夫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各單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3/11月號《新時代的攝影修煉》

「達文西體驗展」6月松山文創園區登場!集結沉浸式光影展區、達文西博物館藏品與互動體驗裝置

「達文西體驗展」6月松山文創園區登場!集結沉浸式光影展示區、達文西博物館藏品與互動體驗裝置

《達文西體驗展-超越 500 年的輝煌》將於6月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本展除帶來高達5公尺的沉浸式光影展示區,更集結了超過50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實體展件,以及獨特的繪畫區、展品互動體驗區等展示內容,帶觀者走進這位天才藝術家的前瞻奇想。

打造5公尺巨幕環繞空間

由創下全台超過 30 萬參觀人次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團隊策劃的《達文西體驗展》,此次同樣使用了由澳洲策展公司 Grande Experiences 開發的 SENSORY4™ 沉浸式投影系統,再度以5公尺巨幕環繞空間,透過光影呈現出《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後的晚餐》等經典作品細膩的筆觸細節,讓觀眾有如親身穿梭在達文西天馬行空的奇想世界中。

延續《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的震撼視覺效果,《達文西體驗展》同樣使用了由澳洲策展公司 Grande Experiences 開發的 SENSORY4™ 沉浸式投影系統。(圖片提供: KKLIVE)
延續《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的震撼視覺效果,《達文西體驗展》同樣使用了由澳洲策展公司 Grande Experiences 開發的 SENSORY4™ 沉浸式投影系統。(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博物館藏品跨海來台

除了頂級規格的沉浸式光影展示區,《達文西體驗展》為​​全面解析這位絕世天才橫跨藝術、軍事、飛行器、解剖學、樂器等領域的前瞻奇想,更集合了超過50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實體展件,以多元化的展示內容,完整剖析這位天才藝術家的前瞻奇想。

《達文西體驗展》更集合了超過 50 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實體展件。(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更集合了超過 50 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實體展件。(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獨特互動體驗把驚喜帶回家

最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繪畫區」也將在本次展覽中呈現,透過投影方式教授素描技法,提供畫架和紙筆,讓大人小孩一起互動臨摹,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意義;而《達文西體驗展》也量身打造了全新亮點,透過《蒙娜麗莎的秘密》、《化身維特魯威人》等互動體驗裝置,參與者能擁有「走入畫中」的獨特感受,更能將完成體驗後的驚喜成品帶回家留念!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輕鬆窺探屬於達文西的視野。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展區(圖片提供: KKLIVE)

達文西體驗展 - 超越 500 年的輝煌
▸ 展覽時間:2024 年 6 月 14 日 (五) 至 9 月 29 日 (日)
▸ 開放時間:每日 10:00 ~ 18:00
▸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一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購票網址請點此

資料提供|KKLIVE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屏東看海美術館「極度日常」開展!日本木雕藝術家以貓、狗為主題,展出78件療癒作品

屏東看海美術館「極度日常」開展!日本木雕藝術家以貓、狗為主題,展出78件療癒創作

位於屏東的看海美術館邀請日本動物雕刻藝術家橋本美緒(Mio Hashimoto)與花房櫻(Sakura Hanafusa)首度來台,共同展出「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並以貓、狗為主題,傳遞「溫暖的日常生活」的態度。本次展期從4月20日至7月28日止。

日本動物雕刻藝術家作品登台

日本療癒系動物木雕藝術家花房櫻特別喜愛貓咪,所創作的貓咪,可愛又俏皮,帶著一點擬人的手法,充滿趣味性。她說,貓咪沒有國界,每一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她正在嘗試藉由貓咪的力量,讓人們變得更加快樂,因此,她的作品彷彿有種魔性,總能把觀者帶進生活的獨特想像裡。

日本療癒系貓狗木雕登陸屏東看海美術館。(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日本療癒系貓狗木雕登陸屏東看海美術館。(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花房櫻創作的貓咪,可愛又俏皮,帶著一點擬人的手法,充滿趣味性。
花房櫻創作的貓咪,可愛又俏皮,帶著一點擬人的手法,充滿趣味性。(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花房櫻的作品,充滿了詩意和想像力。她以寫實的手法,詮釋出貓咪的靈動與自由。
花房櫻的作品充滿了詩意和想像力。她以寫實的手法,詮釋出貓咪的靈動與自由。(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而在美術大學就讀期間,就已完成近千件雕塑作品的藝術家橋本美緒,創作的猫、狗木雕皆以目前或曾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日本毛孩子為縮影,刻劃著他們的情感和生命,即使從樹木變成了動物,生命依然鮮活。她表示,曾經希望當獸醫的她,對動植物生命魅力深感著迷,最喜歡與動物共度時光,作品不僅僅是雕刻,是她對動物世界的愛,希望帶給觀眾感受與動物相處時的滿足和溫暖。在創作的過程中,她喜歡留下一些不完美,這樣更能體現作品的生命力和真實感。

橋本美緒的作品,細膩而溫暖。她以精湛的刀法,刻畫出貓狗的每一根毛髮,每一絲神情。
橋本美緒的作品,細膩而溫暖。她以精湛的刀法,刻畫出貓狗的每一根毛髮,每一絲神情。(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橋本美緒的作品不僅僅是雕刻,更是她對動物世界的愛與表達
橋本美緒的作品不僅僅是雕刻,更是她對動物世界的愛與表達。(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橋本美緒以細膩而溫暖的手法刻畫出貓狗的每一根毛髮,每一絲神情
在橋本美緒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貓狗的活潑可愛,也能感受到牠們與人類之間的深厚情感。(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以療癒貓、狗為主題

此次「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共展出30組78件作品,都是首度在台灣展出,展場空間策劃也以讓觀眾能夠身歷其境地感受著兩位藝術家家中的生活情景為主,有在家門口等待著主人黑貓、悠閒躺臥在沙發上的貓咪,還有在閣樓上盡情跳舞的貓咪派對,也有7隻貓組成的歌唱偶像團體,還有繼承家業販售貓咪給人類的第二代貓商,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家中暖日常。

此次「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共展出30組78件作品。
此次「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共展出30組78件作品。(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的作品,都是首度在台灣展出。
「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的作品,都是首度在台灣展出。(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戶外展示了將藝術家花房櫻的原型木雕轉製而成的大型作品。(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在戶外,則展示了將藝術家原型木雕轉製而成的大型作品,比如看海美術館屋頂上懶洋洋凝視天空的貓咪、面海廣場上高達14米的擁抱貓咪,以及迴廊下躲避炙熱太陽的黑色柴犬寶寶,相當療癒。

看海美術館屋頂上懶洋洋凝視天空的貓咪。
看海美術館屋頂上懶洋洋凝視天空的貓咪。(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迴廊下躲避炙熱太陽的黑色柴犬寶寶。
迴廊下躲避炙熱太陽的黑色柴犬寶寶。(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推出台灣限定周邊商品

本次展覽也有配合獨家販售藝術家日本官方扭蛋,特別的是,看海美術館內橋本美緒5件貓貓木雕,將會製作成全新5款扭蛋,並於6月下旬在日本新發售,看海美術館取得獨家首賣,搶先6月中旬全球首賣,有興趣者可關注「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官網資訊。另外,現場還有台灣限定的周邊商品,及特製貓咪燒NEKO CAKE。

兩位藝術家不只帶來溫暖人心的雕刻作品,還有許多日本原版與台灣限定藝術紀念品」。(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兩位藝術家不只帶來溫暖人心的雕刻作品,還有許多日本原版與台灣限定藝術紀念品。(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Ultra Daily極度日常 屏東展

展覽地點:看海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4.04.20-07.28,10:00-18:00 (每週二休館)
更多展覽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資料提供|原物創意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