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工藝作品2024/08/28
台北「冶器金屬物件工作室」:以教學傳遞當代工藝思維,培養多元觀點的金工人才
冶器金屬物件工作室座落臺北植物園旁,平凡的矮房,隱藏著豐富的藝術創作能量。創辦人王意婷和王安琪,是在輔仁大學和南藝大研究所的學姊和學妹,兩人於2012年共同成立工作室,專做金工教學、首飾和金屬物件設計開發以及客訂委託製作。王意婷平時大多於學校任教,教學工坊主要由王安琪授課,藉以傳遞當代金工與工藝創作的人文思維。
-
工藝作品2024/08/14
專訪「坤水晶」創辦人陳坤良:結合多種玻璃創作技法,從火焰中淬煉出溫潤藝品
玻璃藝品往往予人輕透、溫潤的感受,而這樣的創作,卻是在經過火焰、高溫的熔融和塑形所轉化而出。正因為玻璃可以產生多變的造型,也讓這種材質成為許多創作者靈感的來源。
-
藝術創作2024/08/13
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展現青年創作藝力與土地人文風景!
今年夏天,臺東迎來令人期待的工藝活動—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來自國內外與臺東本地的青年創作者紛紛響應,呼應主題「I feel, I create. 我感受,我創作」參與營隊習藝課程。
-
藝術家2024/08/13
圈粉全球的愛馬仕和LOEWE羊毛氈動畫幕後!專訪美國藝術家Andrea Love,從自學到挑戰逐格動畫遊戲的創作路
美國動畫藝術家Andrea Love以羊毛氈創作逐格動畫,吸引Hermès、LOEWE、Netflix等品牌合作,目前還正在製作全世界第一款羊毛氈逐格動畫遊戲。這位Instagram坐擁超過249萬追蹤數的藝術家接受La Vie專訪,揭開羊毛氈作為創作媒材的多重可能。
-
工藝作品2024/08/01
到宮廟看展!藝術家林靖格以竹編裝置重現「香火」意象,士林神農宮中的沉思之境
在台灣,宮廟裡繚繞的煙霧象徵了神明與群眾之間的情感聯繫,竹編藝術家林靖格以此為發想,在台北士林神農宮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以「香火」為題,結合元寶、稻穗、太歲符的意象及寓意,透過流動的竹線條,在廟中造出靈動的沉思之境。
-
工藝作品2024/07/31
新竹春室Glass Studio+The POOL:結合展覽、選物及手作體驗,以玻璃工藝打造自然永續的日常生活
來到三樓The POOL/一池Café+展覽空間,日光爽朗勻亮了白色系的室內,春池玻璃第二代,同時也是「W春池計畫」的主理人吳庭安一身俐落地坐在咖啡桌前接受訪談。談起春玻與其發展脈絡有條不紊。「我父親其實在很年輕的時候學過玻璃工藝,才接觸到回收玻璃這件事情。」吳庭安的父親吳春池於1961年創辦春池玻璃,歷時至今已63年,旗下具有6間工廠,全臺大約有70%的廢棄玻璃在他們手裡重獲新生。
-
藝術家2024/07/30
新媒體藝術家李亦凡 × 張碩尹聊創作:從電玩遊戲談到科技與AI的藝術思考
借用遊戲引擎,李亦凡打造出他大舌頭、動作誇張的虛擬角色,讓人忍不住笑出來的黑色幽默,卻在談無比嚴肅的社會與科技倫理,但在必勝客廣告MV《就愛逗陣HOT》中與歌手黃宣、導演廖人帥也能放開手玩。張碩尹則巧妙結合線上、線下體驗,參與他的《休息-QK》、《渦 UZU》等藝術企劃,現實世界化作沉浸式遊戲場域,難分是在遊戲世界還是現實?現在談到數位科技,AI崛起無疑是繞不開的議題,他們也不急著立刻以此為創作核心,對談中兩人談過往打電玩的經驗,如何選擇、運用(和不運用)數位媒介,談科技與藝術的現況,以及對此的恐懼與期待。
-
藝術創作2024/07/22
Tilda Swinton訪台幕後推手!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從北法杜維埃、巴黎康朋街到加州好萊塢,香奈兒女士(Gabrielle Chanel)以服裝解放女性身軀的精神和創意,不只出現在時裝店、伸展台,更融入電影、芭蕾舞劇。她熱衷於藝術,與畫家達利、畢卡索、尚.考克多都是好友,更透過時尚與舞蹈、電影、文學等藝文領域交流,這份精神至今仍深植香奈兒(CHANEL)品牌DNA。
-
工藝作品2024/07/17
吹出新時代的工藝生活美學!專訪「紅琉璃WORK SHOP」,一窺當代玻璃工藝的細膩美好
2023年秋天甫進駐的「紅琉璃WORK SHOP」,是工藝品牌「紅琉璃」最新成立的工作坊。偌大的空間裡頭,集結品牌的玻璃藝品和旗下子品牌「GOODGLAS 好玻」的玻璃生活器物展售,更擺放了大型專業設備,規劃為工作坊。走進工作坊,不僅有機會看見工藝家在玻璃熱區現場示範,平時難得一見廬山真面目的窯爐也令人感到好奇。品牌總監王語儂指出,窯爐內溫度高達上千度,當窯門一打開,熱氣直接衝出來,對在場觀看的民眾來說會是很直接的體感衝擊,也更能「感同身受」藝術家在創作時的辛苦。「以琉璃工藝來講,作品規格越大、層次越多的,難度就會有所提升。」站在空氣飄散著高溫的爐邊,王語儂說明玻璃原料置於窯爐內加熱時,就像是具有流動性的麥芽糖膏,一旦取出接觸到冷空氣就會硬化,「就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老師要怎麼把熔製好的玻璃膏塑出他想要的形體,這就是滿關鍵的地方。」工作坊推出「Be b blower」課程,讓民眾在工藝家的協助下參與玻璃吹製流程,從一開始的吹桿預熱、取料定型、上色、回溫整形、吹擴,到最後的擴口、點水敲取都能完整體驗。迄今,工作坊也舉辦了兩次的「窯口主題日」,邀請玻璃工藝家現場展演,再帶著學員完成作品。其中一場,就由擅於玻璃色料層次堆疊與配色的工藝家戴文泰,分享他如何將流動的四季片光呈現於玻璃上的創作歷程,展現當代玻璃創作的細膩美好。
-
藝文展覽2024/07/16
台灣是「外亞維儂藝術節」主題國!上百張傳統市場裡的臺人臉孔環繞古城,展現島嶼多元文化
上百張臺灣面孔亮相南法藝術節!國際知名的「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Avignon),鑑於臺灣過去17年的長期合作及參與,今(2024)年特別邀請臺灣擔任首屆「主題國」,由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Plan b、法國街頭影像藝術家JR策劃的「Inside Out Project」聯手,以數百名臺灣人的肖像圍繞外亞維儂藝術村,展現臺灣的多元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