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
藝術2015/10/08
器之手帖台北展 專訪策展人日野明子
日野女士對於作家、產地的熱愛,可以從數字作為鐵證。撰寫器之手帖─茶具、食器兩本書 ,就拜訪超過80位作家;真正有工作上往來的作家大概有將近400位。對於器皿的專業程度,使得日野女士開始受到各樣單位的委託,於是正式走上了策展的道路。
-
藝術2015/10/02
Foufou 10th 特別活動專訪:小肆 ─ 從絹印感受硬漢柔情
一路走來堅持獨立創作,總是自由自在、敢愛敢說,無論什麼時間都走在最前面的小肆,去年底開了一間小型刊物專賣店 / 絹印工作室「絹窩」,這次的 Foufou 十週年活動,當然說什麼也要使出渾身解數,繼續引領風騷。
-
藝術2015/09/10
美國知名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 De Palma) 榮獲第72屆威尼斯國際影展積家導演榮譽獎(Glory to the Filmmaker Award)
長久以來,積家與電影始終保持著深切的情誼,滿懷激情地支持並推動電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導演榮譽獎Glory to the Filmmaker Award」為積家與威尼斯國際影展所合作創辦並歷屆頒發的獎項,向將生命貢獻於電影的傑出導演們致敬。
-
-
藝術2015/08/27
西班牙藝術家 Borondo 一幅畫 提醒我們該勇於為自己的未來發聲!
Borondo 西班牙著名的街頭藝術家,擅長將街頭藝術以古典繪畫技巧呈現,短短幾年內獲得各界高度注目。不只是塗鴉,更希望觀賞人能有不同的省思。「三代」( The Three Generations )發表後,立刻引起各界討論和省思。
-
藝術2015/08/27
攝影師將一戰時間的黑白照片 轉換成充滿奇想的彩色世界!
澳洲的攝影師 Jane Long 透過數位影像處理,將一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黑白照片轉換成帶有超現實意味的彩色作品,像是代表了這個照片中人物的腦海中的幻想世界
-
藝術2015/08/20
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百人之一──威廉‧肯特里奇 以藝術為社會發聲
威廉‧ 肯特里奇,或許這個名字你有些陌生,但這位南非籍藝術家,曾在2009 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百人之一,同時也是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畫的導師,絕對是你必定要知悉的當代藝術大師!今年6月,他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個人回顧展《威廉‧ 肯特里奇:樣板禮記》,La Vie 親身前往北京訪談肯特里奇,分享他的創作歷程及創作關鍵字。
-
藝術2015/08/17
專訪:果托夫斯基傳人 THOMAS RICHARDS-摘下面具讓真實現形
果托夫斯基研究中心成立於1985年,而後指定長期的合作夥伴Thomas Richards為傳人,交付畢生所學。果氏於1999年逝世以來,Thomas Richards延續其研究成果,透過推出作品、舉辦工作坊的方式,讓果氏精神持續在世界各地發酵。
-
藝術2015/08/16
小器藝廊 X 手紙舍台北聯展 專訪東京超強企劃團隊【手紙社】
當初會成立手紙社,北島先生和渡邊小姐也像一般人一樣,是為了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樣身為雜誌編輯的兩夫妻,因為身邊有著一群有創意、有想法的朋友,因此希望以自己擅長的文字及編輯把這些很棒的事物介紹給更多人,但也像許多人一樣,一開始都會遇到很多障礙,兩夫妻心念一轉,讓更多人認識有很多方法,商品是一個直接又快速的管道,因此手紙社成立了店鋪「手紙舍」,從商品開始,手紙社果然很快地受到了許多人的注意。
-
藝術2015/08/03
羊毛氈可以做桌子!澁木智宏的作品顛覆你對羊毛氈的想像
一坨手掌大的羊毛一直用針戳、一直用針戳,變成憤怒鳥和他的同伴、黃色小鴨等可愛的樣貌,可以放在桌上當擺飾,或是掛在包包、手機上當吊飾。但絕對不會想像得到羊毛氈會以如此形象出現在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