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日本小林市的另類城市行銷

日本小林市推免費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成另類城市行銷!光看就讓人流口水!_01

不論是做簡報、寫文章或是做報告等等,總是少不了圖片來達到畫龍點睛之效,但該上哪去找好看又能公開使用的圖片?網路上有許多的免費圖庫肯定是許多人不陌生的搜尋管道之一,像是Pexel等諸如此類的免費圖庫其實相當多,但你肯定沒看過像日本小林市推出的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該圖庫不僅讓使用者能找到大量的肉類圖片、並提供免費下載,也達到了城市行銷的效果!


日本宮崎縣小林市宣傳農產

事實上,這是日本宮崎縣小林市為了宣傳該市的農產,與專門製作圖庫的公司amanaimages特別合作推出的免費黑毛和牛圖庫,圖庫內共計100張可用的圖片,包含生肉、已經煮熟的、正在烹煮以及正在食用的等各種形式,在經過專業的拍攝後製後,看起來更加的美味可口。有趣的是,除了靜態圖片外,還有幾張趣味的動態圖片,像是如毛毛蟲般蜷曲移動,或是用筷子夾起燒肉的畫面等。



免費提供個人與商業用途

要取用這些圖片很難嗎?官方為了提高圖庫的使用率,將下載流程設計得相當簡易,只要在檢索列搜尋你要的主題,再選擇你需要的圖片尺寸就可以找到圖片。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圖片皆能免費下載作為個人或商業用途;網站提供的圖片分為網頁用的小尺寸及印刷用的大尺寸,以JPG格式為主,不僅是網路上,就連書籍、名片或是傳單等都可以做使用,但須注意使用前還是得仔細閱讀使用條款。

日本小林市推免費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成另類城市行銷!光看就讓人流口水!_05

日本小林市推免費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成另類城市行銷!光看就讓人流口水!_07

日本小林市推免費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成另類城市行銷!光看就讓人流口水!_02

日本小林市推免費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成另類城市行銷!光看就讓人流口水!_08

日本小林市推免費黑毛和牛圖庫「Oniku Images 」成另類城市行銷!光看就讓人流口水!_01

另外,像這樣食材圖庫還有不少,如Sozai-Page便提供了食物、食材為主題的高解析度圖片素材,還有Food.foto也是一款相當實用的日本免費美食圖庫。雖然上述這些圖庫網站僅提供日文,但多半也能夠使用以圖找圖的方式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只要稍微花點時間探索,這些圖庫將會成為以後很好用的素材網站!

Text:Stephanie Hung

All Images by Oniku Images

via/Oniku Image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是你手裡那包in果凍?葉忠宜操刀《Do Circus》春季號:「勇氣口味」能量飲挑戰極限馬戲,鋁箔、吸嘴翻玩裝幀框架

是你手裡那包in果凍?葉忠宜操刀《Do Circus》春季號:「勇氣口味」能量飲挑戰極限馬戲,鋁箔、吸嘴翻玩裝幀框架

集鋁箔包裝、塑膠吸嘴和中英日3字體交錯排版作成強勁識別,經典「續命」飲料森永in果凍大家肯定都喝過——但一份勇氣口味的「鋁箔包雜誌」可就稀奇了。不僅造型吸睛、寓意生動,更打破顧名思義以「紙」為界的紙媒裝幀框架;從二維跨入三維,為這項帶有溫度和人味的表現形式再續發展命脈。FOCASA馬戲專門誌2025春季號攜手設計師葉忠宜「研發」最新款能量飲,象徵為馬戲表演者帶來一劑得以不斷挑戰極限的「強身強心」補給。《Do Circus》Vol.16滿滿能量開蓋即飲!

《Do Circus》意即「讀馬戲」,為台灣當代馬戲團FOCASA所發行的馬戲專刊,結合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連年邀請不同設計師以各自幽默語彙將議題帶入創作之中,進而推動並推廣當代馬戲藝術。至今每一刊都可謂一場設計與印刷的極限挑戰,挑戰如何找到與主題相對應的裝幀形式,也挑戰印刷工藝如何完成設計師的天馬行空。

2024夏季號聶永真的「OK蹦藥盒」設計、冬季號劉悅德的「酷兒變裝包」設計,皆透過幽默語彙表達深刻意涵。(圖片提供:FOCASA)
2024夏季號聶永真的「OK蹦藥盒」設計、冬季號劉悅德的「酷兒變裝包」設計,皆透過幽默語彙表達深刻意涵。(圖片提供:FOCASA)

繼2024夏季號〈No Pain No Gain:打斷筋骨顛倒勇〉設計師聶永真以「OK蹦藥盒」象徵馬戲演員身體創傷與癒合、冬季號〈馬戲夠酷(兒)嗎——Are We Humans or Are We Queer?〉設計師劉悅德以「酷兒變裝包」探索身分、性別與馬戲之間的關係,2025春季新刊〈Just Go Extreme!—— 極限運動 ft. 馬戲〉找來設計師葉忠宜合作,將雜誌轉化為一包能量補給飲——鋁箔包裝、封口吸嘴、開封即毀,就像極限運動員補充體力的提神劑,也是馬戲表演者在騰空翻滾深呼吸的一口氣。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2024冬季號「變裝包」呼應馬戲及酷兒文化,點此回顧設計細節。

前情提要:「馬戲」與極限運動的關聯?

別人眼中的「玩命」,並不是不怕死,而是想要感受活著⋯⋯

對極限運動的門外漢來說,那些挑戰高空、急速滑翔、徒手攀岩的人,是彷彿不怕死的一群。他們無畏風險,只為刺激,甚至對「玩命」這件事上癮。然事實上,極限運動的核心從不是「不怕死」,而是「想要活著」——更強烈、更清晰地感受活著的每一秒。當心臟劇烈跳動,當身體與環境完美契合,他們所追求的,並非死亡邊緣的快感,反倒是生命最純粹的存在。

馬戲表演舉凡高空走繩、空中飛人、雜耍體技、特技單車、死亡之輪,同樣向我們展示著人類的無窮潛能。兩者的交會除因為都涉及高風險動作,亦因為它們共同展現了一種對「活著」的獨特詮釋:透過身體去理解世界,透過挑戰去認識自我。說到底,所有的馬戲都是一場極限運動。

提問葉忠宜:作品如何討喜?

不用討喜,自己要先玩得開心,好ㄎㄧㄤ好合理⋯⋯

這回操刀新刊包裝的設計師葉忠宜,畢業於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研究所,長期受日本視覺文化與設計美學的影響。2023年入選設計界最權威的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並曾以作品《清潤凝香:若深甌》入圍德國萊比錫「2024年世界最美麗的書」。同時,身為華人圈第一本字體設計雜誌《Typography字誌》發行人及「重本書店Weight Books」創辦人,亦致力推動台灣視覺設計的發展。

葉忠宜認為設計不需要「討喜」,而是如何讓作品變得「難以定義但無法忽視」。因此,他總是在挑戰大眾對於美醜的定義,將品味化為無以名狀、陌生卻風格獨特的圖像審美,引發觀者於美學慣性的重新思考。他形容工作像是到一個遊樂場玩樂,當然要自己玩得開心才有趣。自認為喜歡做ㄎㄧㄤ尤其ㄎㄧㄤ得有道理的設計,如此次《Do Circus》的裝幀就是一次超級ㄎㄧㄤ的任務,讓他玩心大發。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從設計視角開箱《Do Circus》2025春季號!

鋁箔包雜誌,請撕開服用

設計靈感來自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電視綜藝節目《超級變變變(欽ちゃん&香取慎吾の全日本仮装大賞)》,該節目由普通民眾參與的節目形式,以低技術、高創意的「偽裝術」著稱,承載創意與巧思的幽默瞬間總令人會心一笑,至今許多片段仍被廣為傳頌。取日語「仮装」意涵,「偽裝術」成為葉忠宜的創作關鍵字,加上材質選擇與印刷方式的配合,把雜誌偽裝成一包提神飲料,讓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件出其不意地化身精妙載體。封口的吸嘴與外包裝的銀色鋁箔袋,模仿「Energy in」能量果凍包裝英日文混雜的文案和撞色編排,處處細節融會他對平面設計語言的掌握和對幽默感的拿捏。而密封的一次性包裝,要讀者親手撕開才能展開體驗,更是神來一筆地回應極限運動的本質——沒有退路,只有向前。

(圖片來源:FOCASA by Kris Kang、台灣森永官方網站)
(圖片來源:FOCASA by Kris Kang、台灣森永官方網站)

紙張成為極限運動的舞台,縫線有如橫越山谷的繩索

內含A、B兩小冊,前者乘載「極限運動與馬戲」的深度專題,後者則引介國內外馬戲動態,版面設定一動一靜,一張揚一內斂,塑造相輔相成的閱讀感受。兩冊由紅、藍兩色縫線裝訂,隱喻極限運動中橫越山谷和大樓的繩索。而貫穿頁面的,是一位走鋼索的小人;他在鋼索上時而平衡、時而失重,時而倒立、時而翻滾,展演各樣動態。藉此,葉忠宜巧妙在文字之外,以線條和圖像拉出另一敘事軸線,平面的閱讀經驗瞬間成為充滿動感的感官經驗,讓文字都立體了起來。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FOCASA/攝影:Kris Kang)

從設計到印刷,土法煉鋼把天馬行空都實現

此次印刷材質全然跳脫了紙張的舒適圈,改以具光澤與韌性的鋁箔包材呈現;然這種材質極難讓圖像穩定附著,歷經多輪調色與實驗,才完美調和油墨與材質,達成平整且精準的印刷效果。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封口吸嘴在少量生產的限制下,沒有現成加工機具可用,每一件成品都仰賴人工,以土法煉鋼的方式進行黏合封裝。

綜上所述的層層發想與種種困難,本期馬戲專門誌《Do Circus》不僅傳達出馬戲藝術追求極限的精神,更體現了台灣印刷工藝不妥協的技術實力與職人精神。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FOCASA官網了解更多訊息,或走進表演場域,親自來一趟「極限之旅」。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臺灣文化魅力現身大阪!「We TAIWAN」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公開,線上線下4大場域亮點搶先看

臺灣文化魅力現身大阪!「We TAIWAN」主視覺、 超Q彈角色「a-We」公開,線上線下4大場域亮點搶先看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4月中正式開展,文化部延續去年巴黎文化奧運經驗,將於8月2日至8月20日策劃「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再度參與國際盛會。

「We TAIWAN」主視覺、Q彈角色公開

文化部今(15)日公開主視覺及超Q彈角色「a-We」,正式宣告臺灣將以「應援未來、奇蹟之島」回應大會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活動更擴大涵蓋展覽、文化科技、線上遊戲、聲響、電影、文學、市集等,呈現臺灣混融多彩、跨域創新、多元包容的文化樣貌,邀請大家一起以臺灣文化應援未來。

文化部公開「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主視覺及超Q彈角色「a-We」,接續將繼續展開各系列活動暖身,也讓大眾體驗a-We的療癒魔力。(圖片提供:文化部)
文化部公開「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主視覺及超Q彈角色「a-We」,接續將繼續展開各系列活動暖身,也讓大眾體驗a-We的療癒魔力。(圖片提供:文化部)

方序中擔任視覺統籌

擔任此次視覺統籌的究方社設計總監方序中說,a-We是海底板塊推擠下誕生的獨特生物,擅長彈跳、變形,還會不時發出a-we~~a-we~~的異世界語,像是一個在困境中擠壓出來的希望泡泡,會透過不斷成長、變形,找尋自己舒適自在的生存之道。a-We活力滿滿、勇於挑戰,正如同臺灣這座處於不同陸地板塊、溫度洋流、季風交匯處的奇蹟之島,始終以開放姿態面對世界,並形塑成包容、彈性、適應生存的應變韌性。

究方社設計總監方序中擔任「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視覺統籌。(圖片提供:文化部)
究方社設計總監方序中擔任「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視覺統籌。(圖片提供:文化部)

文化部補充,「We TAIWAN」以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名義,成功申請到2025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世博協會)、大阪府及大阪市政府作為本活動的後援認證,也就是未來在主視覺海報、各宣傳平台等,都可以使用世博logo。

(圖片提供:文化部)
(圖片提供:文化部)
(圖片提供:文化部)
(圖片提供:文化部)

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

而此次「We TAIWAN」強調臺灣文化在全球重組背景下的融變能力與自信未來,透過社群、結合新科技與各類型文化藝術,匯聚來自臺灣與日本的38組藝術家、超過545位團隊成員,展開129場次演出,以及兩個週末的市集活動,向國際觀眾述說臺灣的獨特。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分別以「混融色彩」、「跨域創造」、「萬變氣場」、「遊戲能力」為策劃核心,從當代展演地標到百年古蹟建築、線上到線下,跨越時空邊界,將臺灣文化魅力帶到世界眼前。

「We TAIWAN」將匯聚來自臺灣與日本的38組藝術家、超過545位團隊成員,展開129場次演出,以及兩個週末的市集活動,向國際觀眾述說臺灣的獨特。(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將匯聚來自臺灣與日本的38組藝術家、超過545位團隊成員,展開129場次演出,以及兩個週末的市集活動,向國際觀眾述說臺灣的獨特。(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4大場域亮點一次看

▸ 混融色彩:VS.(at GRAND GREEN OSAKA)

建築師安藤忠雄所設計的當代展演場所「VS.」,將策劃「臺灣光譜」特展,以「混融色彩」為主軸,述說臺灣在獨特地理歷史的流變中孕育出的文化活力與交融特性。透過臺灣視覺藝術的演進,映照出臺灣文化融合、創造與再生的縮影。3個相互輝映的空間,橫跨視覺、工藝與聲音,是一場從地理、歷史、文化到當代藝術的感官旅程。

VS.(at GRAND GREEN OSAKA)為活動會場之一,將策劃「臺灣光譜」特展,透過臺灣視覺藝術的演進,映照出臺灣文化融合、創造與再生的縮影。©RAM KATZIR photo VS.PROJECT
VS.(at GRAND GREEN OSAKA)為活動會場之一,將策劃「臺灣光譜」特展,透過臺灣視覺藝術的演進,映照出臺灣文化融合、創造與再生的縮影。©RAM KATZIR photo VS.PROJECT

▸ 跨域創造:大阪市中央公會堂

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為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日本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臺灣的「跨域創造」精神將在百年古蹟內上演,展現臺灣藝術家擁抱科技與藝術的對話,透過舞蹈、VR、音樂、電影、文學等,在虛實之間重新定義文化的邊界,讓想像力成為永不止息的創造力。

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為活動會場之一,臺灣的「跨域創造」精神將在百年古蹟內上演,展現臺灣藝術家擁抱科技與藝術的對話。©大阪市中央公会堂
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為活動會場之一,臺灣的「跨域創造」精神將在百年古蹟內上演,展現臺灣藝術家擁抱科技與藝術的對話。©大阪市中央公会堂

▸ 萬變氣場:中之島

在文化氣息濃厚的大阪都市綠洲中之島地區,將聚集臺灣最生猛而流動的「萬變氣場」,無論是廟會神將、掌中戲的翻騰氛圍、市集裡的各式氣味與人聲鼎沸,又或是伴著書香朗朗閱讀的午後時光,觀眾都可見證臺灣最原生、最旺盛而又最純真的文化脈動。

中之島為活動會場之一,將聚集臺灣最生猛而流動的「萬變氣場」,觀眾可見證臺灣最原生、最旺盛而又最純真的文化脈動。©いとう写真
中之島為活動會場之一,將聚集臺灣最生猛而流動的「萬變氣場」,觀眾可見證臺灣最原生、最旺盛而又最純真的文化脈動。©いとう写真

▸ 遊戲能力:大阪城市點

首發的活動將從線上以a-We精神出發,展露臺灣人擅於轉化現實為遊戲、從限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規則及玩法的靈活精神,以「線上策展」打造「a-We冒險遊戲」,把整座大阪市轉化為文化遊戲場,以虛實融合路徑,串連活動與城市街區20多個據點,讓觀眾透過行動裝置、數位引導與線上地圖,在城市中展開一場探索臺灣文化感知的冒險旅程。

超Q彈角色「a-We」為海底板塊推擠下誕生的獨特生物,擅長彈跳、變形,透過不斷成長、變化,找尋自己舒適自在的生存之道。(圖片提供:文化部)
超Q彈角色「a-We」為海底板塊推擠下誕生的獨特生物,擅長彈跳、變形,透過不斷成長、變化,找尋自己舒適自在的生存之道。(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系列活動即將開跑

另外,繼公布主視覺後,文化部也將繼續展開「We TAIWAN」各系列活動暖身,首波將在5月下旬啟動官方LINE帳號,並在臺灣、日本同步發表前導遊戲,邀請全球各地的朋友於線上比拚,體驗a-We的療癒魔力;6月上旬各項活動也將開放預約。詳細活動資訊請見「We TAIWAN」官網,並追蹤XInstagram關注最新動態。

「We TAIWAN」將在5月下旬啟動官方LINE帳號,並在臺灣、日本同步發表前導遊戲,邀請全球各地的朋友於線上比拚,體驗a-We的療癒魔力。(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將在5月下旬啟動官方LINE帳號,並在臺灣、日本同步發表前導遊戲,邀請全球各地的朋友於線上比拚,體驗a-We的療癒魔力。(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活動日期:2025年8月2日(六)至8月20日(三)
活動會場:線上、VS.(at GRAND GREEN OSAKA)、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
參與須知|免費參加 *5月下旬啟動官方LINE帳號,6月上旬各項活動將開放預約

官網:https://wetaiwan.tw
X@wetaiwan_tw
Instagram@wetaiwan.tw

資料提供|文化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